低渗油藏CO2吞吐增产新模式探索

2019-05-16 08:24路大凯
石油知识 2019年2期
关键词:水驱单井含水

路大凯

(吉林油田公司油气工程研究院 吉林松原 138000)

吉林油田具有丰富的CO2资源量,立足资源优势加快发展非常规采油技术,将CO2代替水作为驱替介质,在提高驱油效率、降低原油黏度、提高压力保持水平、动用低渗储层等方面有独特优势。前期规模应用单一CO2吞吐模式见到一定效果,但是注水开发老油田油藏条件复杂,剩余油资源分布零散,单一模式已不能适应现阶段的开发需求,需要突破传统CO2吞吐的应用范畴,进一步拓展应用领域,发展非常规采油技术方法,积极寻求改善开发效果的技术手段,借鉴前期CO2吞吐技术取得的经验,探索复合吞吐、区块整体吞吐、分层吞吐等新模式,提高措施效果,为老油田稳产提供工程技术保障。

1 CO2复合吞吐

1.1 作用机理

针对水窜或水淹严重的油井开展CO2复合吞吐增产技术研究,有效应用高效的表活剂体系,交替注入气体及表活剂溶液,在油藏条件下形成泡沫体系,利用泡沫的贾敏效应能够起到暂堵的作用,扩大CO2吞吐的波及体积,使CO2进入剩余油较多的低渗部位与原油接触,充分发CO2挥膨胀降黏的作用。同时在后期返排生产阶段,随着地层压力的下降,CO2从水中溢出形成泡沫,改善流度,最终实现改善水驱开发效果的目的,为低渗透油田水平井开发后期的增产挖潜提供新手段、开辟新方向。

1.2 实验研究

模拟油藏条件选择人造贝雷岩心(水测渗透率12×10-3μm2,孔隙度11%),先模拟水驱,然后模拟CO2吞吐,最后交替注入CO2与表活剂开展复合吞吐实验评价,注入压力和采收率随注入量变化(见图1)。低渗透岩心前期水驱压力为3.5 MPa,水驱采收率为44.5%;中期CO2吞吐时注入压力最低降为3.3 MPa,CO2吞吐后采收率为57.1%,对比水驱提高了12.6%;后期CO2泡沫复合吞吐时,注入压力为5.2 MPa,对比CO2吞吐注入压力提高了1.9 MPa,采收率为68.7%;对比CO2吞吐采收率提高了11.6%。说明泡沫具有较好的封堵能力,在抑制裂缝中气窜、水淹的同时,大大提高了裂缝性低渗透岩心的采收率。

图1 注入压力与采收率对比曲线

1.3 应用情况

CO2泡沫复合吞吐技术先导试验两口井,优选“A1”和“A2”两口高含水油井,开展单一CO2吞吐和CO2复合吞吐对比试验。A1、A2两口井主要在注水区,由于窜流严重综合含水大于90%,采出程度低(10%~15%),剩余资源潜力大,具备措施挖潜潜力。“A1”采用CO2复合吞吐,设计注入200 t的液态CO2、200 m3的YQY-1型表面活性剂体系,采用交替注入方式,交替段塞100m3;“A2”采用单一吞吐,设计注入200t液态CO2。措施后两种吞吐方式增产规律差异明显,CO2泡沫复合吞吐试验后液量大幅上升,含水下降13.6%,原油黏度下降20%以上,而单一CO2吞吐试验的产液量和含水均有小幅增加。

2 区块整体吞吐

2.1 作用机理

以注采单元为研究单位,充分发挥吞吐改善水驱的作用机理,优选生产层位相同、油层连通程度高、平面上相邻的多口油井组合成一个开发单元,通过集中有序注气,扩大注入半径及二氧化碳在地层内的波及范围,有效动用井间剩余油,同时焖井、同时生产,达到从整体上改善水驱开发效果的目的,为低渗透油田开发后期的增产挖潜提供新手段、开辟新方向,有利于实现油田高产稳产、提高采收率。

表1 措施后含水及原油黏度变化情况

2.2 实验研究

物模实验模型尺寸为45×45×5cm,主要选用(80~100目、60~80目、40~60目 )石英砂填制平板模型,厚度1.5cm、2.0cm、1.5cm,岩心渗透率约20mD,平均孔隙度10.8%,含油饱和度50.9%。模拟反五点注采井网(见图2),注入端注水,采油端模拟注气吞吐,对比单一吞吐与4口井整体吞吐对改善水驱采收率的效果。

图2 平板模型及模拟注采井网示意图

通过模拟注采井网评价实验,每口井单独实施CO2吞吐试验,4口井总的采收率提高8.8%,平均单井提高2.2%,井组4口井实施整体吞吐在水驱的基础上采收率提高10.4%,平均单井提高2.6%,两种方式提高幅度对比,整体吞吐对比单一吞吐平均单井采收率提高0.4%,提高幅度18.8%,说明整体吞吐井与井之间能够相互形成干扰,扩大注气波及体积,启动井间剩余油的作用,从整体上改善水驱开发效果。

2.3 应用情况

优选M128区块1个注采井组,1注4采,该区块储层连通性好,油藏封闭性好,开展整体吞吐先导试验,探索改善水驱开发效果的技术对策,区块孔隙度13.6%,渗透率20mD,原油黏度69.3mPas,密度0.899g/cm3,地层压力7.5MPa(原始9.2 MPa),采收率24.5%,采出程度23.4%,剩余资源潜力大。

试验区4口采油井平均单井设计CO2200t,用量强度10t/m,注入速度0.8~1.2t/min,注入压力3.5MPa,焖井时间30天。措施后见到较好的增产效果,含水下降2%,平均日增液10t,日增油1.0t,增油幅度50%,有效期12个月,累计增产340t,平均单井增产85t,对比单井吞吐平均单井增产提高15t,提高幅度21.4%,区块整体吞吐对比单井吞吐增产效果明显,井组开发形势好转,在弥补递减的基础上,能够实现增产,油藏开发指标明显提升,实现对油藏整体开发效果改善。

3 分层吞吐

3.1 作用机理

低渗储层开发层系多、层间距大、非均质强,压力系统差异大,层间矛盾问题尤为突出,严重影响油田采收率,如何找到潜力井、如何使有限的CO2更多地进入致密层位和剩余油更多的部位、如何减少CO2在优势通道逃逸和存留、如何实现CO2与原油充分接触是提高吞吐试验效果重点考虑的问题,为此针对性地开展分层吞吐,使有限的CO2进入剩余油较高的区域与原油充分接触,提高增产效果。

3.2 实施情况

结合产液剖面测试结果,分析储层分层产液情况,针对性地优选吞吐井层,设计封隔器进行卡层,油管注入CO2,保障CO2能够进入目的层,现场优选一个注采井组,开展分层整体吞吐试验,设计6口井12个层段,累计注入CO21800t,平均单井注入300t,措施后效果上升明显,日增液幅度46%,增油幅度54%,综合含水下降2%,有效期内累计增液8790t,增油638t,投入产出比1∶15,经济创效明显。

4 结论与认识

(1)针对高含水油井应用CO2复合吞吐的稳油控水作用明显,能显著提高单井产量,为油田开发后期稳产提供技术保障,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及推广应用价值。

(2)区块整体吞吐,平面上形成干扰,动用井间剩余油,在弥补递减的基础上能够实现增产,油藏开发指标明显提升,实现对油藏整体开发效果改善。

(3)储层层间差异大、开发矛盾突出,适合分层挖潜,通过试验CO2吞吐技术能够实现措施增产的目的,对比单一吞吐试验效果,投入产出比明显提升,经济创效明显。

猜你喜欢
水驱单井含水
海相砂岩油藏张型广适水驱曲线预测修正应用
镇北油田某油藏延长低含水采油期技术研究
含水乙醇催化制氢催化剂研究
表面活性剂驱矿场试验效果评价
改质水驱砂岩油藏生产动态预测方法
强底水礁灰岩油藏水驱采收率表征模型
底水稠油油藏单井条件下隔夹层参数研究
复杂孔隙结构低阻油层含水饱和度解释新方法
采油“一井一策”全员效益目标的构建与实施
单井成本核算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