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为美好 成就美好

2019-05-20 02:56王岚
江苏教育研究 2019年11期
关键词:学校文化

王岚

摘要:每一所学校都有其独特的文化土壤与文化表达。常州大学附属小学历经变迁,在融汇与融合中确立了“成为美好,成就美好”的办学理念。“成为美好,成就美好”既立己也达人,在学校与社会、小学与大学、个体与学校、自我与超我、学生与教师之间建立了“小我”与“大我”的意义链接。在“成为美好,成就美好”的引领下,师生主动发展、有向发展,以“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的姿态追寻美好、创造美好。

关键词:学校文化;成为美好;成就美好

中圖分类号:G4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9094(2019)04B-0017-05

展开一所所学校的历史画卷,我们会发现一百所学校就会有一百种不同的样子。而这一所所学校不同的样子,正源于每一所学校不同的文化表征。文化,是学校生长之根,也是学校发展之魂,是学校从“这一类”走向“这一个”的独特哲学表达。

一、回望与展望:建立过去与未来的文化联结

一所学校的文化,必定是链接过去的,也会是引领当下的,还应是指向未来的。在学校文化的构建中,我们尝试进行“从哪里来?”“今天在哪里?”“要到哪里去?”的哲学追问,在与学校办学历史、与中华传统文化、与学校师生群体的对话中,找寻属于我们自己的文化主张与校本表达。

(一)在“三问”中“三思”

2017年7月,我来到了常州市武进区锦绣小学,担任校长与党支部书记。面对一所在现址上已然发展了10年的学校,我如何带领着我们的团队读懂“这一个”,又如何引领着我们的团队超越“这一刻”呢?

1.与历史对话:我们从哪里来?

武进区锦绣小学的前身是黄岗小学办学,已经有60多年的办学历史。2008年,学校作为武进区鸣凰中心小学下辖学校异地搬迁到现址,并更名为锦绣小学;2009年,成为武进区湖塘桥实验小学的分校;2013年,成为武进区教育局直属的独立建制学校;2017年,成为武进清英外国语学校教育集团联盟校。2017年9月,学校与常州大学建立合作关系,同年11月正式更名为常州大学附属小学。

我们从哪里来,回答的不仅仅是学校归属权的变更历史,更为重要的是学校文化基因的结构与组成。我们“这一个”的文化,应该是一种不断叠加、碰撞、丰富并融合的状态,融汇了黄岗小学、鸣凰中心小学、湖塘桥实验小学、锦绣小学的文化,又融入了清英外国语学校的文化元素,并烙上了常州大学的文化符号。融汇、融聚、融合,最终融为一体,正是学校文化发展、变化与淬炼的过程。

2.与现实对话:我们今天在哪里?

对于常州大学附小今天在哪里的回答,实则是一种文化层面的自我认知。在我们的回答中,不仅会有外在的地理位置优越、资源相对丰富,会有内生的师生群体质朴、教风学风淳朴,还会有对于自我超越的一种追求——学校文化建构要努力找到属于自己的句子,学校课程建设要努力走出属于自己的路子,学校师生培养要努力搭建属于自己的架子。

3.与未来对话:我们要到哪里去?

有人说:未来不是我们要去的地方,而是我们要创造的地方!去哪里,既是学校愿景的描绘,更是未来方向的指引。在我们的期待里,我们要去的或者更准确地表达为我们要共同创造的,是一个空间,每一个生命在这里都自由舒展;是一个家园,每一个成员在这里都感到幸福;是一种样态,每一位师生在这里都能实现自我。在走向未来的途中,每一位成员都会努力书写学校的今天,也在预约着充满无限可能的明天!

(二)在“解构”中“建构”

文化需要“自信”,坚守优秀的传统与基因;文化需要“自省”,寻找可以改良的要素与因子;文化需要“自新”,优化需要升级的结构与部件。而这样的路径,一定是基于当下,指向未来;一定是基于师生,指向发展;一定是基于自我,不断超越。

1.文化寻源:蕴含于学校发展的历史脉络中

学校原名为锦绣小学。锦绣,原指精美鲜艳的丝织品,意为美丽、美好。“锦绣”,承载的正是社会、师生、家长对学校、教师、学生携手开创锦绣未来的美好期待。同时,“锦绣”也是对这样一所历经多次变迁的学校站在新的发展时期、面对新的发展机遇、谱写新的锦绣华章的美好祝福。

学校更名为常州大学附属小学后,在重新梳理与整体思考学校文化建构时,我们就告诉自己:文化不应断流,不能断流,也不会断流。锦绣与美好,词意相近,词性相同。我们就以“锦绣”为源,以“美好”为名,提出了“成为美好,成就美好”的办学理念。

2.文化寻根:深植于中华优秀的传统文化中

“成为美好,成就美好”的办学理念,从用词上来看,用了反复的修辞手法。“成为美好”,其关注点为个体在自身成长与发展中的自我作为,旨在引领师生通过不懈的努力成为更好的自己。“成就美好”,其关注点是个体在群体学习与生活中的赋能作用,旨在引导师生帮助他人成为更好的自己,助力集体成为更好的团队。

“成为美好”,诠释的是立己;“成就美好”,演绎的是达人。《论语·雍也》有言云:“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孟子·尽心章句上》有这样的表达:“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成为美好,成就美好”的办学理念正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现代表达与校本建构。

3.文化寻解:弥散于学校师生的价值信念中

文化的中心是人。一所学校是由一个一个具体的人构成的。学校的文化是由这一个一个具体的人所创造。我们认为:学校是一个生命的聚合场,更是一个传承文化、发展文化、创造文化的文化场。

一所学校的文化,是这所学校全体师生共同遵循的价值观,也是这所学校每个成员共同遵守的至高行为准则。学校文化,是在共享中实现共建,也是在共识中走向共生。在学校空间中,师生个体的多样化价值观处在杂生、混生、寄生、互生状态之中,每一种价值观都以其差异性、独特性、自立性标识自己的存在,都以其特有的内涵与方式参与着学校公共价值观的合成与重构[1]。

在学校的发展变迁中,来自不同学校的老师带着不同的学校历史,带着不同的文化理解汇集到这里。随着时间的推移,多样的、零散的、碎片化的价值取向与信念逐步交织在一起,从物理意义的叠加增量走向化学意义的聚合增能。

学校的全体成员,正是基于共同文化,携手共绘愿景、共担使命,不断超越过去、书写未来。而今的附小,每一位师生都坚定地行走在追寻美好、创造美好的发展之路上。在成人亦自成、成己亦达人的过程中,每一位师生都以向上的姿态,迎接挑战、创造未来。美好,成为附小人共同的文化气息与精神气象。

二、成为与成就:建立“小我”与“大我”的意义链接

“成为美好,成就美好”是一个主动参与、能动发展的过程。而正是这“主动”与“能动”赋予“成为”与“成就”特殊的意义与特别的意蕴。“成为”相对于“成就”而言是“小为”,“成就”相对于“成为”则是“大为”。从主体层面,恰好对应了“小我”与“大我”。从“成为”走向“成就”,“成就”更好地促进“成为”,也就建立了“小我”与“大我”的意义链接,实现了从“小我”到“大我”的价值升华。

(一)学校与社会的“小我”与“大我”

学校是什么?在杜威看来,“学校即社会”;陶行知则提出,“社会即学校”。从结构视角来看,学校是社会的一部分,学校生活是社会生活的必然组成部分;从环境角度分析,学校是特殊的社会环境,学校生活应该映射理想的社会生活。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学校与社会,也就自然具有了“小”与“大”的对应关系。当我们认识到“学校是个小社会,社会是所大学校”时,就会打开校门办学校,就能跳出教育看学校。将学校放到社会的大背景中,放到生活的大场域里,提供更为丰富而立体、更加真实与可感的社会生活的学习空间与机遇。

学校肩负着培养人的重任,需要回答好“怎样培养人”这一核心问题。而社会中的学校还要回答好“为谁培养人”“培养怎样的人”这两个根本问题。站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与“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高度,再来审视我们的学校、思考我们的教育,“成为美好,成就美好”会更具现实意义与理想价值。

(二)小学与大学的“小我”与“大我”

常州大学附属小学是大学的附属小学。小学姓“小”,大学姓“大”。一小一大,相互映照,意蕴深远。小学与大学,培养方式不同,发展模式不同,但教育的初心相同,教育的使命相同。

“走出小学,走进大学”,“跳出小学,回看小学”,会有不一样的思考,也会有不一样的行动。站在小学与大学的视角,小学也可以成为“大学”。以附小为圆心,以兒童成长的需要为半径,建构一个融小学、大学、社区、社会为一体的同心圆,小学也就具有了“大学”的意蕴。这里的“大学”不是日常意义上的大学,而是指向更大的学习成长半径、更大的学习方式集群、更大的学习体验空间。而这样的小学与大学,也就让附属小学有了从“小我”走向“大我”的可能。

(三)个体与学校的“小我”与“大我”

作为一名管理者,我们常常都会自问:我们要办一所怎样的学校?我们要培育怎样的学生?我们要培养怎样的教师?而对这三个问题的回答,最终指向的其实都是培养什么样的“人”。

从这个角度来思考,学校中的每一个人都是个体的“小我”,而学校则是由一个一个学校人所组成的群体的“大我”。“小我”组成“大我”,“大我”包含“小我”,正如集合与集合中的元素之间的关系。

学校中的每一位个体的“小我”,都向美而行成长为更好的自己,就会助推学校集体的“大我”成长为更好的学校。反之,学校集体的“大我”向美而生发展为更好的自己,那么集合中的各个元素,即个体的“小我”,也更有可能在文化的浸润、平台的支撑、自身的努力下成长为更好的自己。这里的“小我”与“大我”也就具有了相互依存、相互支持、相互成就的关系。

(四)自我与超我的“小我”与“大我”

心理学家弗洛伊德将意识分为的三部分,即本我、自我与超我。借用心理学的“自我”与“超我”概念,我们也可以从另一个角度思考“小我”与“大我”的关系。

如果说“成为美好”是站在为己者的角度,实现自身品格与能力的提升的话,那么“成就美好”则是站在利他者的角度,帮助他人获得成长与成功。“成己为人,成人达己”,融“成己”与“成人”为一体。为自我赋能,助他人增能,赋能中增能,增能中也赋能,“为己”与“利他”共同建构了一个能量传递环路。从这个层面来说,遵循现实原则的自我,与追求完善境界的超我,在“成为美好,成就美好”中,摆脱了低阶的矛盾对立,实现了高阶的价值平衡。

(五)学生与教师的“小我”与“大我”

在我们看来,教师是长大的儿童,儿童是成长中的儿童。从心智成熟与个体发育程度来看,教师可以看作是“大我”,学生可以看作为“小我”。但是无论是“大我”还是“小我”,教师与儿童都具有其生长性与可持续发展性。

教师的职责是教书育人,学生的职责则是“学以成人”。对于教师而言,是在引领儿童成长、陪伴儿童成长的过程中不断实现自我的人格完善、能力提升;对于学生来说,是在教师的指导下、在同伴的协同中实现自身的品格提升、素养提高。而在这样的过程中,教师与学生中的任何一方都不是单纯地输出或输入,也不是单一地给予或得到,而是双向互动、师生互惠、教学相长。“成为美好,成就美好”,恰恰体现了“小我”与“大我”之间动态相依、相互助力的关系。

三、成长与成果:建立原点与远点的深度关联

“成为美好,成就美好”是一个主动发展、有向发展的过程。“成为”与“成就”聚焦于“主动发展”,而“美好”则体现在“有向发展”。我们所理解的“美好”,从目的意义来看,是去功利化的;从评价指标而言,是非标准化的;从参与主体来说,是具有复数意义的;从认知体系来讲,是自我迭代的;从内涵发展来看,则是进行时态的。

(一)“美好”是去功利化的

我们认为,在自我修炼与助人修为中,“成为美好,成就美好”始终应该是去功利化的。去功利化的美好,是纯净的美好、纯洁的美好,也是纯粹的美好。这样的美好,不仅是行之所至,还应是心之所向。

数学组的陈洁老师,开通的个人微信公众号就是“无目的的美好阅读”。无目的的美好阅读,是不带功利性的自由的、单纯的、美妙的阅读。一篇篇小文传递了她所记录的经典与精彩,有品读特级教师的教学后留下的实录与评析,有聆听专家讲座后留存的收获与思考,也有阅读专著后写下的点评与疑问......这样的个人公众号的耕耘,并非来自学校的行政命令,而是来自她个人对纯净的美好坚持。

而在成就他人与团队美好的过程中,我们更能深切地感受到这一过程美得单纯、美得彻底。大雪冰封时,管理人员主动值守校园,记录校园最美的银装素裹;教学比赛时,学科团队主动留校商讨,记录校园最美的教师群像;家长晚接前,任课教师主动陪伴辅导,记录校园最美的师生情谊……美好,如空气般在校园中流动;美好,如呼吸般在生命中存在。

(二)“美好”是非标准化的

李希贵校长在一次演讲中说:在传统的教育里面,我们特别擅长的是把学生都教育得像一个人。我们的教育要追求现代化,个别化就没法回避[2]。我们所期待的美好,是各不相同的美好,是“各美其美”的美好。从每一所学校到这一所学校,从每一位师生到这一个生命,每一种美好都可以拥有自己的专属色调。

学校中的每个人都能认识到自己的生长性、接纳自身的独特性、悦纳他人的差异性,才能找寻到适合自己的成长目标、成长方式、成长路径。教育不应停留于补短,而更应关注扬长。学校,不是消除差異的地方,而是发现差异、尊重差异、发展差异的场所。当每一位师生都能发现自己的优势领域,并在这个领域有所为、有所得、有所乐时,他们就能逐步从较低层次需要逐步走向“尊重的需要”,甚而达到“自我实现的需要”。

同样,由一个个千差万别的人所组成的“人的集群”——学校,也需要分析自己的长处、优势、潜能,探寻一条最适合自己的发展之路。在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特中,逐步让自身的“美好”从量的累积开始,最终实现质的升华,形成一所学校独有的气息、气质与气象。

(三)“美好”是具有复数意义的

我们所期待的美好,是“美美与共”的美好。这里的美好,不是单数概念的“1”,而是复数意义的“N”。

美好,不应以少数代表全体、以个例代表集群,不能仅仅指向于某一门品牌课程、某一位教师、某一个明星学生……而是每一门课程在这里都能得到持续优化,每一位学生在这里都能获得成长,每一位教师在这里都能获得发展。学校管理者不能沉浸于单数意义的“美好”而止步不前,而应把重点放到不断成就复数意义的“美好”这一伟大事业中。

学校中的每一个生命、每一种存在都要与“美好”建立起强链接。当我们看到“阅读与表达”“数学与科技”“艺术与审美”“道德与法治”“体育与健康”“综合与实践”六大领域课程群纷纷入选孩子们点赞的课程时,当我们看到“领航组”“展翼组”“振翅组”三大项目组的教师个个获得孩子们的喜爱时,当我们看到“数学小院士”“小小文学家”“科技小达人”“色彩艺术家”“附小金嗓子”“最美志愿者”“健美小明星”等都“同乐不同样”时,我们看到了复数意义“美好”的不断叠加,看到了附小“美好”基因的不断复现。

(四)“美好”是自我迭代的

成长不设天花板,发展没有最高级。我们所追寻的“美好”,不是最高级的表征,而是比较级的意象。每一天的学校,都在昨天的基础上有进步;每个人的今天,都在过去的基础上有成长。

在师生成长中,基于个体发展基础、发展速度、发展能力的差异性,在空间范围的横向比较与时间维度的纵向比较中,我们认为后者更能激活主体的成长动能与发展势能。因此,我们常常把参照物定为自身,借助时间轴线,进行纵向对比,自我反思提升。

在学校的发展上,我们常常自问:这个学期是否比上个学期有进步?通过SWOT分析,明晰学校面临的机遇与挑战,明了学校追求的目标与愿景,明确学校发展的途径与策略。站在时间的维度,寻找发展的支撑点、跨越的起跳点、可测的目标点。在个人的成长上,我们常常引领师生自省:我努力了吗?我做到了吗?我为什么做到(做不到)?我有什么收获?我还需要向哪方面努力?通过绘制个人成长树,引领师生找到信心、找到方向、找到路径。

(五)“美好”是进行时态的

“美好”不应是完成时态,也不应有结束时刻,而应是永恒的进行时态。

对于个体而言,美好是一个伴随成长而成长的概念。随着个体认知半径的扩大、思维方式的改变、实践能力的提升,美好不断被赋予新的内涵。成长路上,每一位师生都会不断遇见更美的自己,也会不断发现更美的他人。

对于学校来说,美好也是一个伴随发展而发展的概念。随着时代的进步、时间的推移、实践的丰富,美好不断被赋予新的意义。当一批又一批的新生进入学校,当一届又一届的毕业生离开校园;当一位又一位新教师走上附小的岗位,当一个又一个老教师挥手告别青春的讲台;当校园的紫藤花谢了又开,当四季的风景不断轮回……这个流动的校园,充盈着无限的朝气,迸发出蓬勃的活力。美好,就这样在一代又一代附小人的薪火相传中,在一圈又一圈的年轮印记中,变得更富内涵、更加立体、更为鲜活、更具张力。

“成为美好,成就美好”,如灯塔又如火把,让我们预见美好,也让我们遇见美好。行走于校园,与“成长之美”“成人之美”“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有约,每一天都能看得见梦想,每一刻都能闻得到花香,每一处都能听得到鼓励,每一时都能感受到微笑,每一秒都能分享到幸福。在追寻美好的路上,学校中的每个人、每个团队都向着未来的方向携手温暖前行。

参考文献:

[1]龙宝新.论学校价值治理的理念与路径[J].教育学报, 2018(01):65-72.

[2]李希贵.新学校十讲[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 2013:204-205.

责任编辑:杨孝如

猜你喜欢
学校文化
做好档案编研工作 提升学校文化氛围
论中小学学校文化建设
小学英语有效教学情境对促进学校文化建设的教学研究
学校优质特色发展需要校园文化的浸润*
“多元教育”视阈下的学校文化建设探索
提高大学生学校认同感的策略研究
坚持创新,促进学校特色文化可持续发展
知行合一 文化化人
学校专业发展的文化视角
组织效能视野中的学校文化建设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