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宁市小学武术教学现状调查与分析

2019-05-20 07:13韦吉年熊莉
武术研究 2019年3期
关键词:武术教学体质

韦吉年 熊莉

摘要:武术作为中华文明的瑰宝之一,相对具有较高的文化底蕴价值,小学教育是传承与弘扬传统文化的关键。文章采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数据分析法等方法进行研究,研究结果:教师学历水平偏低以及专业、教学水平不高,学生对武术学习缺乏兴趣、教学内容选择具有一定的局限性、教学方法缺乏灵活性以及教学设施、器材缺乏等。并提出通过丰富教学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优化教学手段和方法以及完善武术教学器材等途径,促进南宁市小学武术教学的开展,Z,kN促进武术运动的健康发展以及改善青少年的体质与健康问题。

关键词:武术教学 体质 南宁市小学

中图分类号:G8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1839(2019)3—0087—04

1引言

武术在华夏土地上已绵延数千年之久,其来源于人们的生产实践,也是来源于军事战争和社会活动的各个方面。中国武术受中华文化的影响比较大,逐渐具有鲜明的民族文化特征,世代相传、历久不衰,成为民族传统体育项目之一。如今,在小学的武术教育工作之中,有的武术教师不能有效的展开武术教学,而有些小学生虽然想学习武术,但是却不想参加武术课,武术教学相关内容的缺失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小学武术教育的发展。

目前我国对中华传统文化十分重视,同时也将武术专业的发展作为重点工作之一,不仅要培养学生坚强的意志品质和良好的道德风尚,也要促进学生学业和相关事业的进步发展。本研究根据南宁市小学武术教学现状中存在的问题进行调查分析,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建议,促进小学武术教育的发展。

通过对南宁市小学武术教学现状的调查和研究,找到其中存在的问题,并针对相应的问题提出合理化的建议。为南宁市小学武术教学的开展提供有利的资料与理论依据,从而促进南宁市小学武术教学的发展展和改革。

2研究对象与方法

2.1研究对象

西乡塘区北湖小学、青秀区滨湖路小学、兴宁区长岗路小学、武鸣区标营小学、良庆区大沙田小学、邕宁区永乐小学、江南区富乐小学。220名小学生和小学体育教师35名。

2.2研究方法

2.2.1文獻资料法

通过中国知网、国内期刊网等检索进行相关文章的查找,并查阅相关文献,获得相关的知识,为本研究提供较为准确的理论基础,使研究更加合理、准确。

2.2.2问卷调查法

针对220名小学生发放调查问卷220份,回收196份,回收率为89%;针对小学教师发放调查问卷35份,回收35份,回收率为100%。

2.2.3数据分析法

对获取的各项有关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运用Exeel对所收集到的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处理。

3结果与分析

3.1南宁市小学武术教学现状

3.1.1武术教师的学历及专业情况

在武术教学工作中对教师的身体机能以及身体素质都有较高的要求,因为在武术教学中教师主要是以讲解示范为主,只有具备良好的身体素质才能把规范、优美的动作展示给学生。同时,对武术教师的学历以及职称的要求也是较高的,因此,武术教师学历以及职称也是需要着重关注的,毕竟合理的学历结构以及职称结构可以对后期的教学工作的开展起到很大的帮助,教师如果属于业余方面的水平,对武术动作掌握不好,那么给学生传授动作技能就会造成一定的麻烦,特别是一定难度较大的动作要领。笔者对35名武术教师的学历进行了问卷调查,调查得出:专科生学历占到63%,本科生占到31%,研究生占到5%。教师的学历主要其中在本科阶段,从数据上看师资队伍基本得到了保障。

根据南宁市小学武术教学开展的近几年情况看来,不仅要重视相关的武术教师学历以及职称,还要着重关注南宁市各个小学的学生对武术教学方面学习兴趣的情况,毕竟学生对武术认知水平的高低对于南宁市小学武术教学工作将会产生较大的影响。武术教学需要从内外兼修的层面来进行,具体来说不仅需要学生具有较好的身体条件和学习兴趣,还需要学生有良好的武术认知和道德层面的见解,对武术方面的内涵和发展需要有较为清晰的认识与了解,总的来说,兴趣是学习最好的老师。对学生喜欢武术的情况进行调查。调查显示,喜欢人数仅占到16%,居最低。比较喜欢和没兴趣占到22%和29%;一般占到了32%,居最高。男女喜爱比例调查为男生居多,占到68%。女生只占到32%左右。对于学生喜爱武术的动机调查显示:深入了解文化占到22%,防身自卫和其他方面原因占到34%和64%,强身健体占到15%,培养自身个性品质仅占到10%,具体见表2、表3和图1。

3.1.3武术教学内容情况

目前南宁市一些小学开展的武术课程主要有初级长拳、少年拳、太极拳、初级剑、初级刀等。为了证实学生是否对以上教学内容感兴趣,抽样对学生做了问卷调查,调查发现,喜爱初级长拳占比最大,占到24%,青年拳占到17%,24式太极拳喜爱占到9%,初级剑占到11%,初级刀占到13%,散打以及自编内容喜爱人数各占到13%和12%,具体见表4。

3.1.4武术教学方法情况

因为对小学生的武术教学工作需要拥有很强的技术性,而且实践性也是变化的很明显,所以在武术课程的教学过程中相关教学内容必须要合理、科学,尽可能让所有学生适应武术教师的教学方法。总的来说,好的教学方法是教师教学成功与失败的决定性因素之一,因此,必须采用科学、合理、具有创新性并且适用于各个小学的学生的教学方法才是当今教师教授和学生学习统一的重要方法。通过小学生对武术教师的教学方法满意度情况的调查发现,有30人对于武术教师的教学方法非常满意,占比15%基本满意的有47人,占比24%;一般的有68人,占比35%;不满意的有51人,占比26%。对教师教学能力调查显示:简单扼要、重点突出的讲法占到14%,重点性强讲法占到6%,无重点占到43%,边讲边做占到7%,只做不讲占到5%,具体见下表5和表6。

3.1.5武术教学器材、设施情况

场地、器材是教学活动的物质基础。武术教学场地和器材的完善可以有效的保障武术教学的良好开展。毕竟武术套路繁多、运动形式多样。因此,在南宁市各个小学校武术方面的教学中,对于场地、器材以及相应的设施的要求也有着具体不同的规范条件。对南宁市教学用器材以及相应的设施方面的调查满意度显示:学生对器材很满意的仅占到14%,基本满意的占到21%,一般占到29%,不满意的居多占35%,足以见得,大部分南宁市小学生对于武术方面配置的器材还是相对不太满意的。

3.2南宁市小学武术教学存在的问题

3.2.1学生对武术学习缺乏兴趣

通过调查发现有很多的小学生对武术缺乏兴趣,这对武术教学的发展具有一定的阻力。只有小学生对武术的学习有足够的兴趣,才能够全身心的投入到武术的学习之中。兴趣其实是学生在生活中学习的最好的老师,兴趣可以改变学生被动的学习局面,使学生不断参与到学习中来,可以提升学习武术的积极性,让其积极主动的参加到武术学习之中,使小学生对武术学习产生足够的兴趣可以有效的提升其互动性以及趣味性,这样对武术教学成果的提升也是具有非常好的影响。

3.2.2教学内容选择具有一定的局限性

在南宁市武术教学的教学大纲中都有规定相关的武术教学内容,但是由于受到相关场地、专业教师、环境以及长期的教育思想方面的客观因素的种种制约因素,造成大多数学生几乎都未接受过武术的启蒙教育,大多数学生只能够从电影、电视中了解一些武术的知识,所以很多小学生的武术技能是比较差的,但是现在的教育内容都是根据大纲规定的内容选择教学的,从而忽视了学生的立场,而且这些内容包括基本内容、基本动作、套路三部分,其中主要以套路教学为主。对学生的柔韧性、稳固性以及动作的协调性都有较高的要求,但是因为小学生自身身体素质情况的原因,使得武术教学的内容不能够很好的进行,因此在教学中两者之间的矛盾日益凸显。

3.2.3教学方法缺乏灵活性

南宁市武术教学的工作开展很大程度上受传统教育思想的影响,武术教学的方式方法创新性不足,而且从事武术教育的教师人员对武术教学方法的创新研究也不够深入。使得教学方法和手段严重落后,在教学方法和手段上,大部分的体育教师在教学中仍然以传统的思想为主流模式,这样就使得武術教学的课堂死气沉沉,而且武术教师对学生的武术个性发展也不重视,这样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学生对学习武术的兴趣,甚至会影响学生武术潜力的开发。除了以上这些问题,现代教育模式在武术教学中很少应用,使武术教学的灵活性明显不足。

3.2.4教学设施、器材缺乏

在武术教学开展中,相关的场地设施以及器材是武术教学开展的重要保障。但是对南宁市武术教学场地设施和器材的调查中了解到,南宁市小学的场地设施的建设和相关器材的配备并不能够满足南宁市小学生武术课程的需要。尤其是成立很久且离市区比较偏远的小学校园之中,武术教学相关场地设施和器材的缺失现象十分严重,这样就会因为场地和器材配备的限制使很多的小学生不能参与到武术运动之中,显然,武术教学相关的场地设施和器材配备的缺失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南宁市武术教学的良好开展。正是南宁市小学武术教学的相关器材的配备较为低下,从而影响到学生对武术的练习实践性较低,学生对武术方面的基本动作掌握不够扎实,从而影响到学校内部的武术体育运动的开展。

3.3建议与对策

3.3.1创新教学模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对于南宁市小学武术教学的原有教育模式中存在的诸多问题,不仅要改变原有基础上的教师和基础设施的发展。更应加大创新性教育模式,激发小学生学习的兴趣和学习动机。随着教育技术的发展,传统的教育模式已经不再适应当今学生对知识技能的需求,这就使得当今教育的发展要改变原有的教育模式,小学武术教学改革是小学武术发展的必由之路,改变传统的教学内容,从而会使得具有观赏性,有助于教学,有利于弘扬中华武术的发展。

3.3.2注重学科建设,丰富教学内容

对于武术的发展,当今南宁市小学武术教学应加强学科性的建设,不断丰富教学的内容,武术具有悠久的历史。武术本身就是一种文化特色非常浓厚的一项体育运动,而且武术文化的发展是离不开教育事业的弘扬。学校可以促进体育项目的良好发展,而且通过学校规范科学的教育方式也可以让体育项目向着科学化、规范化的方向发展。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有很多的方式可以用来丰富武术的教学内容,武术教学内容的丰富可以使学生在武术学习的过程中运用各种各样的学习方法,适应不同的环境条件,最终实现身体锻炼的目的。

3.3.3充分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丰富教学方法

利用现代科技化教育手段融入到武术教育之中,不断丰富教学方法。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相应的科技也在逐渐发展和提高,如今科技在各中小学的教育领域也逐渐被使用,大大地丰富了我们原有的教育体系。武术教育也应该适应科技教育,不断加强武术在科技中的作用。在南宁市武术教学工作中,因为其教学方法单一且相关的教育方式也比较落后,这样就不能够有效地激发小学生学习武术的兴趣。所以要求武术教师能够克服现有的教学困难,不断深入探究,研究新的教学方式,对教学方法进行创新,只有这样才能有效提升武术教学的质量。

3.3.4加大教学器材、设施投资,改善武术教学条件

不断加强教学器材的改进力度,改变南宁市部分小学体育场地的设施落后问题。虽然个别小学已经开始完善基础设施,但是还有很多小学因地区经济的差异而未得到改善,这对于我国小学武术教育的发展是十分不利,而且对武术项目的普及发展造成很大的影响。因此,学校领导应摆正学校武术教育的位置,对学校的武术教学给予肯定和鼓励态度,并根据自身学校的发展条件适当的扩大武术教育在校园内的知名度,相应增添一些相关的基础设施和设备,不断给学生创造良好的锻炼与学习环境。

4结论

对于南宁市小学武术教学模式的定位大多数都是较为准确的,部分小学还是能够按照教学计划完成相应的教学任务,但是其中不乏存在诸多问题。教师学历水平偏低以及专业水平不高,学生对武术学习缺乏兴趣、在教学内容选择中全面性不足,而且武术教育的教学方法灵活性不足、武术教学所需的场地设施以及器材比较缺乏等方面的问题。由此,各个小学校应该发挥主导作用,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和场地以及相应的教师队伍加应强自身的专业技能素养,从而促进武术事业在各个小学顺利的开展。

猜你喜欢
武术教学体质
中医“体质”问答
中医“体质”问答
中医“体质”回答
中医“体质”问答
中医“体质”问答
28天吃出易瘦体质
中小学武术教学的层次要点及其运用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