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味苦参汤熏洗治疗环状混合痔术后切口水肿35例

2019-05-24 01:17汪海敏王慧静颜聪颖
浙江中医杂志 2019年5期
关键词:渗液环状苦参

汪海敏 王慧静 颜聪颖

浙江省温州市中医院 浙江 温州 325000

环状混合痔是肛肠科难治性疾病之一,往往伴有明显的炎症、水肿和局部坏死,手术是治疗的主要方法。但术后易发生切口水肿等并发症,进而诱发感染而影响手术根治效果。对此,笔者采用加味苦参汤熏洗治疗35例,取得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选取2017年11月~2018年12月浙江省温州市中医院收治的环状混合痔术后切口水肿患者70例为观察对象,均行内扎外剥法手术。所有入选患者的依从性好,均知情本研究并签署知情同意书。将70例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5例。治疗组中,男20例,女15例;年龄20~55岁,平均41.2±2.8岁;病程6个月~4年,平均1.7±0.3年。对照组中,男23例,女12例;年龄20~51岁,平均40.1±3.1岁;病程6个月~3.5年,平均1.8±0.3年。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病程等方面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2 治疗方法

两组患者均在腰麻下行混合痔内扎外剥术,均给予常规抗生素阿莫西林4g+生理盐水100ml静滴补液抗炎治疗。用药后3d,术后第2d每天便后对照组采用高锰酸钾(1:5000)行坐浴治疗,水温39~41℃每日便后坐浴两次,每次20min,7d为1个疗程[1]。观察组术后第2d排便后采用加味苦参汤熏洗坐浴,方药组成:黄柏、地肤子、野菊花、苦参、金银花各10g,石菖蒲9g,五倍子5g,蒲公英15g。采用本院煎药房自动煎药机煎至150ml药液,使用前药液加热至40℃后放置于一次性臀垫中,将臀垫放置在中药熏洗仪里,采用超声雾化导入模式,熏洗20min,在熏洗前提醒患者排空大小便,温度维持在40~45℃为宜,每日2次,熏洗完毕后予以纱布轻轻擦拭,保持肛周皮肤清洁干燥。

3 疗效观察

3.1 疗效标准:参照《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制定。显效:混合痔术后伤口无水肿或水肿症状消失,疼痛基本消失,创面无渗液及渗血。有效:混合痔术后伤口水肿及疼痛症状均明显减轻,创面有少量渗血渗液。无效:治疗结束后混合痔术后伤口水肿无改善,疼痛创面渗液渗血均无改善。

3.2 结果:见表1。

表1 两组疗效比较

4 体会

混合痔术后由于手术刺激肛门的伤口及保留的皮桥,故肛缘水肿较为多发,水肿一般5~7天最为严重,切口水肿是混合痔术后常见的一种并发症,一般高发于术后24~48h,术后发作率高达20%~40%。水肿不仅加重患者痛苦,同时还给患者术后康复带来不利影响。中医学认为,肛肠病术后局部水肿是湿热下注、脉络阻滞、气血凝滞所致,治疗上宜清热利湿解毒、活血化瘀、行气通络、消肿止痛为主要方法。“苦参汤”出自《金匮要略》,《金匮要略释义》曰:“用苦参汤熏洗前阴病处,除湿热以治其本,则咽干自愈。”本观察采用加味苦参汤对患者进行中药熏洗,方中黄柏清热燥湿,泻火解毒;蒲公英、金银花清热解毒,消肿散结,利尿通淋;石菖蒲、苦参清化湿热,抑菌抗炎;五倍子收敛固涩[2];全方具有清热除湿,活血止痛,利水消肿的功效。中药熏洗是中医传统外治法之一,利用中药熏洗的温热刺激,使患者肛周部位血管扩张,促进血液循环,加快新陈代谢,达到止痛消肿的功效。

综上所述,加味苦参汤熏洗治疗环状混合痔患者术后的疼痛与水肿,能够显著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同时避免常规药物带来的不良反应,充分体现出中医治疗特色。

猜你喜欢
渗液环状苦参
环状RNA在肾细胞癌中的研究进展
Efficacy of Kushen decoction (苦参汤) on high-fat-diet-induced hyperlipidemia in rats
以苦参为主治疗心律失常的疗效观察
苦参百部液治虫咬皮炎
结直肠癌与环状RNA相关性研究进展
自制式弹力绷带在重度水肿患者股静脉拔管后渗出中的应用
大剂苦参治不寐
PICC穿刺点渗液的护理体会
防漏膏在PICC置管术渗液中的应用
PICC导管穿刺点防渗液装置研制与使用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