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实验技术人员量化考评方法探讨

2019-05-24 00:47赵延风胡笑涛杨彦勤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2019年4期
关键词:工作量分值技术人员

赵延风, 胡笑涛, 杨彦勤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水利与建筑工程学院,陕西 杨凌 712100)

0 引 言

高校本科生实践环节是我国大学教育培养计划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历史原因,长期以来各高校承担这部分工作的人员学历层次相对较低,对其工作没有量化考核要求,即使一些单位有要求,也是非常笼统或模糊不清,缺乏激励措施[1]。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近10多年部分高校补充到实验队伍的人员多为硕士、博士毕业生,高校应该对实验技术人员的考核提出新要求和办法[2]。过去对于实验技术人员的考核,没有一个较全面、操作性强的量化考核标准,先进工作者的评选一般采取无记名投票方式,这样操作由于主观人为的因素,导致结果可能是评选的优秀并非优秀,而是“好朋友”,这将直接打击真正做出贡献人的积极性。近年来,相继出现不少实验技术人员考评的文献[3-15],提出一些量化考核的方法,对考核起到了积极促进作用,但还存在一些不足之处,例如考核标准选择欠妥当或考核内容不全面、或计算指标设置的缺乏科学性、或主观因素太多或缺乏可操作性等问题。没有客观、公正的量化考核指标对实验技术人员所做的工作进行考核,就不能充分调动这部分人的积极性。

高校实验室由于所属学科、专业的差异,实验教学工作量以及实验室仪器数量差异很大,同学院不同实验室,工作量也有较大差异,而且实验技术人员管理的实验室和开设的实验课基本是固定的。那么,对于实验课学时少、管理仪器少的这部分人员,怎样才能充分发挥他们的聪明才智,为学院或学校的发展做出贡献,就需要一个可行的考核标准和激励措施,对他们所做的工作进行综合评价。本文针对此问题进行探讨,将所做工作包括实验教学、实验室管理、科研、生产、获奖等各种工作量折算成分值(各项工作的分值、系数、标准等通过相关调研集体讨论确定,仅供参考),统一进行量化考核,并充分考虑质与量的指标关系[16],以期得到对高校实验技术人员一个相对客观、公开、公平、公正的评价结果。

1 考核评价的目的、原则与标准

对高校教师评价,其目的是实现个人、学科、学校“三发展”[17]。作为高校实验技术人员,其属于教辅人员,虽然不能完全按教师的评价目的去要求,但应尽可实现个人提高与学院或学校发展“双赢”。

(1) 达到人尽其才。考核中不设置刚性任务指标,形成多元化、动态发展及相对的考核标准,将实验教学、实验室管理、科研、生产及获奖等各类业绩,进行分值换算,发挥每个人的特长,各显神通,使个体成就最大化,个体成就最大化之和形成了集体成就的最大化[17],达到人尽其才,为学院或学校发展做出贡献。

(2) 以考核结果奖励先进。充分利用考核结果,实行奖励先进,鞭策落后,将个人考核与评优奖励、职称晋升挂钩,将学院实验技术人员这支队伍引领到良性发展的轨道。

(3) 考核方法容易操作。考核办法要坚持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客观、量化、操作简单,尽量避免人为因素的影响。而且要具有通用性,即适用于不同职级的实验技术人员。

(4) 主观与客观考评兼顾。遵循主观考评为辅,客观考评为主的原则。主观评价,由三部分人员各自评价打分组成,即上实验课的学生、教学督导组、实验人员互评。客观考评按相对工作量分值所对应的得分计算,包括实验教学、实验室管理、科研、生产和获奖等业绩。

(5) 考虑职级差异。实验技术系列有不同职级,不同职级之间能力也有差别,尤其是在科研工作量所有人员使用统一的标准衡量显然是不合理的,也是不客观的。因此,在科研工作量上应考虑职称系数对实验技术人员业绩的影响。也就是说,职称高者要求其贡献相对大些,职称低者要求其贡献相对小些。

(6) 从实际出发制定考核标准。结合本单位的实际情况,从实验人员队伍的实际情况出发,坚持实事求的指导思想,相对工作量的计算标准以当年工作量的平均值(或上1年工作量平均值、或上1年工作量平均值再乘以稍大于1的系数)作为标准,或确定出经过实验技术人员努力能够实现的工作目标。

2 考核评价的指标体系及其权重

2.1 考评的指标体系

考评的1级指标2个,即主观评价和客观评价。2级指标8个,其中主观评价的2级指标为3个,客观评价的2级指标为5个,客观评价的3级指标15个(各高校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对指标的内容可进行增减),具体见图1。

2.2 指标权重及总分构成

考评总分为100分,由2个1级指标构成,即主观评价分和客观评价分,其中主观评价分占30%,客观业绩分占70%,用公式表示如下:

ST=SS+SO=Se×30%+Sr×70%

(1)

式中:ST为考评总分;SS为主观评价分;SO为客观评价分;Se为主观评价得分;Sr为客观相对工作量所对应的得分。

2.3 主观评价分组成

主观分占评价总分的30%,由上实验课的学生、教学督导组、实验人员相互评价打分三部分构成。

学生打分评价即由上课的班级学生在网上对实验课教师进行打分评价,通过这一途径,帮助实验课教师了解教学效果,改进和完善教学过程,进而提高教学质量[18],评价内容包括:讲授内容是否清晰易懂、指导实验操作过程是否规范、板书是否认真而清晰或多媒体制作优秀、是否尊重且公平对待每个学生等方面。

图1 实验室技术人员考评指标体系

学院教学督导组打分评价,内容包括:教学督导组听实验课、查看实验报告批改情况、不定期检查实验室安全卫生情况,每学期1~3次。

实验技术人员打分评价,即集中全体实验技术人员,相互之间打分,包括给自己打分。内容包括:团结、协作、热情、乐于助人等方面。

3项主观评价打分时,为了有效的避免了人情照顾分或恶意降低分的可能,应去掉一定数量的最高和最低分后再做计算。主观得分计算式为

Se=(e1+e2+e3)/3

(2)

式中:e1为本科生评教分数;e2为教学督导组评价分数;e3为实验技术人员互评分数;e1、e2、e33项均按百分制打分。

2.4 客观工作量组成

客观工作量由五部分内容的分值组成,即实验教学、实验室管理、科研、生产和获奖,个人当年总工作量分值为

Wt=T+M+S+P+R

(3)

式中:Wt为个人年总工作量分值;T为实验教学工作量分值;M为实验室管理工作量分值;S为科研工作量分值;P为生产工作量分值;R为获奖工作量分值。其中:

(1) 实验及其他教学工作量。由七部分组成,即实验教学t1、实验教材编写t2、指导课程设计t3、指导教学实习t4、指导本科生毕业论文t5、指导科创项目t6、指导大学生专业竞赛t7,用公式表示为

T=t1+t2+…+t7

(4)

(2) 实验室管理工作量。由五部分组成,即实验室安全管理m1、小型仪器管理m2、大型仪器管理m3、实验室行政管理m4和实验室建设m5,用公式表示为

M=m1+m2+…+m5

(5)

(3) 科研工作量。由三部分组成,即发表的期刊论文s1、科研项目s2和授权专利s3。根据考评原则,在科研工作量计算中要考虑职称级别的影响,职称高者要求的科研工作量要相对大些,职称低的要求相对科研工作量小些。也就是说,完成同样的科研工作量,职称低的得到的分值大些,而职称高的得到的分值相对小些。计算实验技术人员的科研工作量时,根据其职称级别乘以相应的系数,职级系数cg如表1所示。科研工作量计算公式表示为

S=cg(s1+s2+s3) (6)

2.5 客观工作量考评标准

衡量客观工作量的标准要结合本单位实际,可采取实验技术人员当年(或上1年)的平均工作量、或上1年的平均工作量乘以稍大于1系数作为标准,进行考评。个人相对工作量计算公式为

(7)

(8)

式中:Wti为当年每个人的总工作量分值;N为实验技术人员总数。

2.6 客观工作量考评得分

客观相对工作量对应得分如表2所示。由式(7)得到个人年相对工作量分值后,可由表2查得客观相对工作量的对应得分Sr,客观相对工作量所对应的得分采用百分制。

表2 客观相对工作量对应得分

3 客观工作量分值计算方法

3.1 实验及其他教学工作量(T)

该工作量分为实验教学、实验教材编写、指导课程设计、指导教学实习、指导本科生毕业论文、指导大学生科创项目、指导大学生专业竞赛等。

(1) 实验教学工作量(t1)。实验教学工作量是指本科培养方案中课程的计划实验学时,和随机性的非计划实验学时(如本科生毕业设计所做的实验,或本科生的科创项目所做的实验等,非计划学时要事先通过主管教学院长和实验室主任确认准备实验工作量的学时数)。指导实验包括实验课的讲授、指导、批阅实验报告等。准备实验包括实验前仪器、用品的摆放、仪器的校准,实验仪器用完后的回收,以及卫生的维护等。实验教学工作量分值如表3所示。

表3 实验教学工作量折合分值表

注:(1)实验为自然单班学生,若1次2班同时上实验乘以1.3系数,多人承担分值除以人数;(2)准备实验按单班计划学时计算;(3)由于实验设施限制,单班分成完全独立的分组实验时乘以组数

如果实验教学任务由1人承担自然单班的实验,以及1人承担非计划实验准备,则实验教学工作量计算公式为

t1=φnhp(sg+sr)+hunsun

(9)

式中:

φn=1+0.3(n-1)

(10)

式中:t1为实验教学工作量分值;hp为计划实验学时;sg为指导教学实验分值;sr为准备教学实验分值;hun为非计划实验准备学时;sun为非计划教学实验分值;φn为班级数量系数(下同),n为班数。

(2) 编写实验课教材(t2)。编写实验教材(报告)工作量计算,根据编写的实验教材的级别分为出版教材和校内自印教材,出版教材又分为全国统编教材、校内自用出版教材。编写或参编教材的部分章节的工作量均按编写教材的字数计,具体分值如表4所示。

表4 编写实验课教材分值表

注:出版教材为主编时,分值乘以系数1.5

实验教材编写工作量计算公式为

t2=nbsb

(11)

式中:t2为实验教材编写工作量分值;nb为教材字数,万字;sb为实验教材出版级别分值。

(3) 指导本科生课程设计(t3)。指导本科生课程设计分为指导和辅导两种情况,指导老师承担内容讲授及辅导、设计报告的批阅,辅导老师承担器材准备及内容辅导,分值见表5。指导课设分值计算公式为

t3=φnwdsd

(12)

式中:t3为指导课设工作量分值;wd为课程设计周数,sd为课设工作类型分值。

表5 指导课程设计分值表

注:课设自然单班配备指导和辅导老师各1人;若1次多班同时课设,每增加一个班增加0.3个系数;辅导为多人时分值除以人数

(4) 指导本科生教学实习(t4)。指导本科生教学实习分为指导(领队)和辅导两种情况,指导老师承担内容讲授及辅导、实习报告的批阅,辅导老师承担器材准备及内容辅导,分值见表6。指导教学实习分值计算公式为

t4=σnwisi/nt

(13)

式中:

σn=1+0.5(n-1)

(14)

t4为指导教学实习工作量分值;σn为实习班级数量系数,n为班数;wi为实习周数;si为实习工作类型分值;nt为辅导老师人数。

表6 指导校外教学实习分值表

注:实习自然单班配备指导和辅导老师各1人;若1次多个班实习,每增加1个班增加0.5个系数;辅导为多人时分值除以人数

(5) 指导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t5)。指导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包括毕业设计的所有环节内容,按人数计算工作量。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答辩被评为院级优秀和校级优秀者,指导工作量另外再计,工作量分值如表7所示。指导毕业(论文)设计工作量计算公式为

t5=ng+ncsc+nuse

(15)

式中:t5为指导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工作量分值;ng为指导总人数;nc毕业(论文)设计答辩获得院级优秀人数;sc为答辩获得院级优秀级别分值;nu毕业(论文)设计答辩获得校级优秀人数;se为答辩获得校级优秀级别分值。

表7 指导毕业(论文)设计工作量分值表

(6) 指导大学生科创项目(t6)。为了培养大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近些年来,高校一直在鼓励大学生积极申报创新创业计划项目。因此,为了鼓励有能力且有时间的实验室老师能够积极参与指导大学生的科创项目,应将这部分工作量计入到实验教学工作量中。指导大学生科创项目分值见表8。工作量计算是将指导多个科创项目分值与各自项目验收系数之积累加。如果指导国家级、省级和校级项目各1项,计算公式为

t6=ζesn+ζesp+ζesu

(16)

式中:t6为指导科创项目工作量分值;ζe为科创项目验收评价系数,验收未通过系数为0,验收通过系数为1,验收通过并被评为优秀系数为2;sn为国家级科创项目分值;sp为省级科创项目分值;su为校级科创项目分值。

表8 指导大学生科创项目分值表

指导大学生科创项目工作量分值只计算第一指导老师,计算时间在验收当年,未通过验收不计工作量。

(7) 指导大学生专业竞赛(t7)。指导大学生专业竞赛工作量,必须参加竞赛才能取得,专业参赛级别工作量分值见表9、获奖级别及导师顺序分值折减系数见表10、11。指导大学生专业竞赛工作量计算式为

t7=ζgψrsl

(17)

式中:t7指导大学生专业竞赛工作量分值;ζg参赛获奖级别折减系数;ψr指导老师顺序折减系数;sl参赛级别分值。

表9 指导大学生专业竞赛级别分值表

表10 指导专业参赛获奖等级分值折减系数

表11 指导专业竞赛老师排名分值折减系数

3.2 实验室管理工作量(M)

(1) 实验室安全管理(m1)。实验室日常安全管理工作量主要分为四部分,即实验室实际使用面积;实验室有害物质保管情况;实验室可正常使用的灭火器数量配备情况;实验室门窗、水电设施是否安全、有无乱接乱拉电线、插座是否超载使用。实验室实际使用面积学院应该有此数据记录,后3项学院每学期不定期至少检查一次可知“是”或“否”或“无”。实验室日常安全管理分值如表12所示。

实验室日常安全管理工作量分值计算公式为

m1=saA+sh+sf+ss (18)

注:表中后3项为“否或无”时,工作量分值按0计;为“是”时,工作量分值按1计

式中:m1为实验室安全管理分值;sa为实验室使用面积分值;A为实验室使用面积,m2;sh为有害物质保管是否合理分值;sf为防火设施是否配齐分值;ss防盗及水电设施是否安全分值。

(2) 小型仪器管理(m2)。小型仪器是指仪器仪器单价在0.1万元以上,10万元以下的设备,实验室对小型仪器的管理,要求账、物、卡相符,并及时保养、检修,对于无法使用的报废仪器要及时报减。小型仪器的管理用仪器的完好率来反映,分值如表13所示。

表13 实验室小型仪器完好率分值表

(3) 大型仪器管理(m3)。实验室大型仪器一般是指10万元以上的精密或贵重仪器。对其的管理要做到日常的保养和简单维修,出现问题及时处理。对于出现的一些问题如果自己不能维修,要及时联系生产厂家进行维修,保证仪器能够正常使用。大型仪器的管理按照仪器单价范围给出对应的分值,见表14。大型仪器管理工作量分值计算公式为

m3=n1s1+n2s2+n3s3+n4s4

(19)

式中:m3大型仪器管理分值;n1为[10,30)万元仪器的台件数;s1为管理1台[10,30)万元的仪器分值;n2为[30,60)万元仪器的台件数;s2为管理1台[30,60)万元的仪器分值;n3为管理[60,100)万元仪器的台件数;s3为管理1台[60,100)万元的仪器分值;n4为≥100万元仪器的台件数;s4为管理1台≥100万元的仪器分值。

表14 实验室大型仪器管理分值表

(4) 行政管理工作量(m4)。实验室主任或副主任如果由实验室老师担任,也应计入相应的行政管理工作量,其年工作量分值见表15。

(5) 实验室建设(m5)。实验室建设包括新筹建实验室(以面积计算分值)和实验室部分设施改造、实验小型仪器开发或改进、实验项目的改进,包括实验的原理、方法或程序,并能用于教学或科研实验中。

表15 实验室行政管理分值表

筹建新实验室包括得到实验室场所所做的工作,实验设备的购买、安装、调试,达到正常使用,其工作量分值见表16。

表16 筹建实验室工作量分值表

实验室部分设施改造、实验小型仪器开发或改造,实验项目的改进,并且都得到实验验证可行,根据实际工作量的大小给出相应的分值,如果工作量不是很大,可参考表17。

表17 小规模实验室建设分值表

3.3 科研工作量(S)

科研工作量包括当年发表的期刊论文、获得纵向和横向科研项目、授权的专利,其工作量计算原则及分值分述如下:

(1) 期刊论文(s1)。发表的科技期刊论文工作量计算原则为:第1署名单位为本单位,只计算1个人工作量,即第1作者或通信作者。工作量分值计算如表18所示。在计算科技期刊论文工作量时可根据本单位的实际情况,对期刊级别分值进行适当调整。如果实验室技术人员发表SCI收录论文比较少,为了鼓励多发SCI收录论文,可参照表18,如发表SCI收录论文比较多,可以考虑期刊的JCR分区及影响因子对分值进行调整,1篇论文同时属多个级别,则取较高分值。

表18 科技期刊论文分值表

为了鼓励实验技术人员在教学法研究以及实验仪器革新方面做出成绩,对于实验教学法研究、实验教学管理、实验仪器的开发、改造、设计等方面发表的论文分值按表19计算。

(2) 科研项目(s2)。科研项目分值如表20所示。

科研项目工作量计算原则为:只计算项目主持人的工作量,以当年实际到位经费计算。如果一个项目,

表19 教学改革与管理类论文分值表

表20 科研项目经费折合分值表

经费分年度拨给,就按分年度实际到位经费计算工作量。

(3) 授权专利(s3)。授权专利分为发明专利和实用新型专利,其工作量计算原则为:只计算专利第1授权人工作量。授权专利工作量分值如表21所示。

表21 授权专利折合分值表

3.4 生产工作量(P)

高校有些学院的实验室还承担社会上的一些生产任务,如质量检测、试验或推广任务。生产项目分值如表22所示。

表22 生产项目折合分值表

注:生产项目为多人完成时,分值应除以参加人数

3.5 各种获奖工作量(R)

获奖类别包括各种奖项,获奖工作量一般包括4个级别的奖项,即国家级、省部级、厅局级和校级,获奖级别分值如表23所示。获奖等级国家级奖励四等奖以上,其他级别奖励三等奖以上,获奖等级分值折减系数如表24所示。获奖排名分值折减系数如表25所示。获奖工作量计算公式为

R=ξgηrsw (20)

式中:R获奖工作量分值;ξg为获奖等级折减系数;ηr获奖个人排名顺序折减系数;sw获奖级别分值。

表24 获奖等级分值折减系数

表25 获奖排名分值折减系数

4 模拟举例

王老师,高级实验师,2016年管理2个实验室,实验室实际使用面积140 m2;管理小型仪器120台件,物、帐、卡相符,仪器完好率96%;管理26万元和40万元仪器各一台,能保证正常使用;实验室无有害物质,灭火器配置、门窗、水电设施均符合安全要求。经过上实验课学生评教打分、督导组评价打分和实验技术人员互评打分,评价分数分别为94分、91分和88分。

2016年王老师1人承担本科教学工作量自然单班计划实验120学时,实验指导和准备实验都由他完成;编写校内自印实验教材2.6万字;辅导2个班课程设计2周;辅导老师共2人,共同辅导3个班教学实习3周;指导本科生毕业设计4人,其中1人被评为校级优秀;指导大学生科技创新项目省级和校级各1项,都通过验收,省级项目被评为优秀;作为第2指导人指导大学生专业竞赛,获得省级二等奖1项;担任实验室主任职务;新筹建1间30 m2的实验室,仪器安装调试完毕,可投入使用;实验仪器改造1项,并已成功用到教学实验;发表学术论文被SCI收录1篇,中文核心期刊1篇;在中文核心期刊发表教改论文1篇。到位纵向科研经费10万元,横向经费30万元;第1授权人授权实用新型专利1项;无生产任务;以第3位次获厅局级二等奖1项。试计算王老师的考评得分。

4.1 计算主观分(SS)

首先计算主观评价得分Se。经过学生、督导组和实验技术人员互评,分数分别为94分、91分、88分,即e1=94、e2=91、e3=88,由式(2)得主观评价分为

Se=(e1+e2+e3)/3=(94+91+88)/3=91

4.2 计算客观工作量各分项分值

(1) 实验及其他教学工作量(T)

① 实验教学(t1):王老师2016年1人独立完成自然单班120计划实验学时指导和准备,无非计划教学实验,由此可知hp=120,hun=0,n=1;由表3知sg=0.3,sr=0.1,sun=0.05。由式(10)得实验班级数量系数为:φn=1+0.3(n-1)=1.0

由式(9)得:

② 编写实验教材(t2):编写校内自印实验教材2.6万字,即nb=2.6,由表4知sb=1,由式(11)得:t2=nbsb=2.6×1=2.6。

③ 指导课程设计(t3):辅导2个班课程设计两周,wd=2,由表5可知,sd=2。由式(10)得2个班数量系数为:φn=1+0.3(n-1)=1.3

由式(12)得:t3=φnwdsd=1.3×2×2=5.2

④ 指导教学实习(t4):辅导老师共2人,共同辅导3个班教学实习3周,由此可知nt=2,n=3,wi=3,由表6知si=3。由式(14)得实习班级数量系数为

σn=1+0.5(n-1)=2

⑤ 指导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t5):指导本科生毕业设计4人,其中1人被评为校级优秀,由此可知ng=4,nc=0,nu=1,由表7知sc=1,se=2。由式(15)得:

t5=ng+ncsc+nuse=4+0×1+1×2=6

⑥ 指导大学生科创项目(t6):指导大学生科技创新项目省级和校级各1项,都通过验收,省级项目被评为优秀。由表8知,sp=4,su=3,验收评价系数省级ζe=2、校级ζe=1。由式(16)得:

t6=ζesn+ζesp+ζesu=0+2×4+1×3=11

⑦ 指导大学生专业竞赛(t7):作为第2指导人指导大学生专业竞赛,获得省级二等奖。由表9~11知,sl=10,ζg=0.75,ψr=0.75,由式(17)得:

t7=ζgψrsl=10×0.75×0.75=5.625

根据以上计算的工作量分值,由式(4)计算教学工作量分值:

(2) 实验室管理工作量(M)

① 实验室安全管理(m1):管理着2个实验室,实验实际使用面积140 m2;实验室无有害物质,灭火器配置、门窗、水电设施均符合安全要求。由此及表12可知:A=140 m2,sa=0.05,sh=0,sf=1,ss=1。由式(18)得:

m1=saA+sh+sf+ss=0.05×140+0+1+1=9

② 小型仪器管理(m2):管理小型仪器120台件,物、帐、卡相符,仪器完好率96%;由表13可知:m2=10。

③ 大型仪管理全管理(m3):管理26万元和40万元仪器各1台,能保证正常使用。由表14可知:m3=2+4=6。

④ 实验室行政管理(m4):担任实验室主任职务,行政管理工作量得分由表15可知:m4=5。

⑤ 实验室建设(m5):新筹建1间30 m2实验室,仪器安装调试完毕,可投入使用;实验仪器改造1项,并已成功用到教学实验当中。由此及表16、17可知:m5=10+5=15。

根据以上计算的分项值,由式(5)计算实验室管理工作量:

(3) 科研工作量S

① 期刊论文(s1):发表学术论文被SCI收录1篇,中文核心期刊1篇;在中文核心期刊发表教改论文1篇。由表18、19查得论文工作量为:s1=12+2+4=18。

② 科研项目(s2):到位纵向科研经费10万元,横向经费30万元。由表20可得:

s2=10×2+30×0.2=26。

③ 授权专利(s3):第1授权人授权实用新型专利一项。由表21可得:s3=4。

在计算科研工作量时需考虑科研工作量的职称系数的影响,由于王老师是高级职称,由表1可知,高级职称系数cg=0.8,所以根据以上计算的分项值,由式(6)计算科研工作量:

S=cg(s1+s2+s3)=0.8×(18+26+4)=38.4

(4) 生产工作量(P)

无生产任务工作量,因此P=0。

(5) 获奖工作量(R)

以第3位次获厅局级二等奖一项,由表23~25知:sw=30,ξg=0.75,ηr=0.6,由式(20)可得:

R=ξgηrsw=0.75×0.6×30=13.5

4.3 计算个人年总工作量分值Wt

王老师个人年总工作量分值由式(3)可得:

4.4 考评得分计算

同样方法计算全院实验技术人员每个人的客观工作量,然后由式(8)计算实验技术人员年均工作量。假设实验技术人员25人,总工作量为1 893.025,则实验技术人员年均工作量为:

由式(7)计算王老师个人相对工作量:

由表2查得,由于王老师对应的工作量Wr≥2,客观相对工作量所对应的得分为Sr=100。

由式(1)得考评总分为:

5 结 语

量化考评是加强高校实验教师队伍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如何能使实验技术人员增强事业心、有责任感、工作积极性高、创造的能动性足,使工作量大、干出成绩的人不要既流汗又伤心,做到客观、公开、公平、公正地评价实验技术人员的工作业绩,就需要一套去除过多的人为因素干扰、易于操作、考评标准合理、比较详细的考评指标体系以及计算方法。本文在总结近年来高校实验技术人员量化考评方法的基础上,提出了一套较为系统全面的考评标准及计算方法,具有以下特点:

(1) 将各种工作量统一折算成分值,分值之间量值关系明确,实验技术人员在保证常规工作完成的情况下,把精力投入到自己的强项上,充分调动了各种人才的积极性;

(2) 内容详细、全面,主观人为干扰因素少,计算公式简单明了,计算过程简单、方便;

(3) 操作简单、易行、高效。该套考评方法可做成电脑软件,只需每个实验技术人员将自己的年工作量在网上录入,经管理员审核确认后就可知道年工作量分值。管理员将工作量衡量标准输入,再将主观评价分录入,就可得到自己的考评得分。

通过模拟某单位2016年实验技术人员的考评得分,结果表明,真正做出成绩的人员得到了客观、公正的考评结果。

猜你喜欢
工作量分值技术人员
一起来看看交通违法记分分值有什么变化
嵌入式系统软件工作量多源线性估算方法仿真
越南农业管理和技术人员线上培训
我国首批正高级船舶专业技术人员评出
芍梅化阴汤对干燥综合征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企业技术人员能力评价的探索
按病种(病组)分值结算:现状、做法和评价
思科发布云计算市场发展报告
马纯栋:维修技术人员应提高诊断仪的利用率
网上互动教学工作量管理的困境及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