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一流”建设背景下高校基层行政管理队伍建设的思考

2019-05-24 07:36刘宁
求知导刊 2019年6期
关键词:自我实现双一流

摘 要:一流的大学和一流的学科离不开一流的管理服务,基层行政管理是高校管理的基础,在统筹推进“双一流”建设的新时期,高校基层行政管理亟待解决队伍建设中存在的重视不够、专业不精、职业倦怠问题。加强基层行政管理队伍建设要从加强基层行政管理人员培训、运用多元化激励措施、形成合理流动机制等方面着手。

关键词:“双一流”;基层行政管理;自我实现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章编号:2095-624X(2019)06-0112-02

2015年国务院印发《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总体方案》,要求加快建成一批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简称“双一流”),提升我国高等教育综合实力和国际竞争力,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有力支撑[1]。

“双一流”建设的任务是建设一流师资队伍、培养拔尖创新人才、提升科学研究水平、传承创新优秀文化和着力推进成果转化。这不仅是对高校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工作的要求,还是对高校管理工作的要求。行政管理是实现高校育人、科研、服务社会等功能的基础,而基层行政管理的水平直接影响整个高校的管理水平。一流的大学和一流的学科离不开一流的管理服务,建立一支综合素质高、业务能力突出的基层行政管理队伍是高校“双一流”建设的重要保证。

一、高校基层行政管理队伍建设的必要性

1.基层行政管理队伍建设是“双一流”建设的需要

“双一流”建设是一项长期艰巨的任务,需要依靠多元主体,协同推进,这既需要一流的教学队伍,也需要一流的科研队伍,建设一支高水平的管理人才队伍也必不可少。一流大学的本质在“学”,一是学生,二是学术[2]。“双一流”建设应当围绕学生和学术展开,而基层的行政管理活动直接服务于学生和学术,基层行政管理人员是教学和科研活动不可缺少的参与者,因此基层行政管理队伍的水平与教学科研的质量密切相关,是保障高校“双一流”建设的关键。

2.基层行政管理队伍建设是高校发展的需要

行政管理队伍是高校人力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当前,高校行政管理人员呈现年轻化的趋势,他们可塑性强,富有创新精神。提高他们的管理水平能够充分发挥高校人力资源的优势,促进高校的持续发展。基层行政管理人员为高校人才培养和科研事業服务,提高他们的工作能力和效能,能够更好地为师生排忧解难,让专任教师更专注于教学和科研工作,让学生更投入于学习和生活,从而促进高校各项事业的发展。

3.基层行政管理队伍建设是管理人员自我实现的需要

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将人的需求分为五个层次,其中自我实现是个人最高层次的需求,是个人努力实现自己的潜力、完成与自己能力相称的事情、越来越成为自己所期望的人物的需求,是人的终极目标。这种需求的实现很大程度上依赖于职业的发展,对于基层行政管理人员来说,最大限度地实现自身价值,拓展职业发展空间,是其自我实现的需要。队伍建设就是要满足基层行政管理人员这种需要,激发他们工作的积极性,进而更好地促进学校事业发展。

二、高校基层行政管理队伍建设的困境

近年来,高校对行政管理人员的学历要求越来越高,基本都要求具备硕士研究生及以上学历,有的高校甚至要求应聘者本科、硕士均毕业于“985工程”或“211工程”高校,高学历的要求让基层行政管理队伍的综合素质有所提高,但是依然呈现出来不少问题,归结起来有两大方面。

1.专业不精,缺乏相应的培训

高校的行政管理工作是服务于教学和科研的,很多都是琐碎繁杂的事务,这些事务通常被认为难度低、贡献小,使得行政管理人员未受到应有的重视,因此基层的行政管理人员在入职时,往往未经过针对性的业务培训和管理知识培训。很大一部分行政管理人员缺乏管理的专业背景,没有系统学习过与高校行政管理相关的知识,缺乏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行政管理经验,老员工“传、帮、带”固然有经验优势,但在“双一流”建设的背景下,仅凭经验和习惯开展工作是远远不够的,不遵循管理学的规律,工作效果往往事倍功半。

2.职业倦怠,缺乏工作积极性

随着“双一流”建设的全面推进,基层的行政管理人员要处理的事务更加繁杂,常常让基层行政管理人员疲于应付。然而高校对基层行政管理工作的关注远不及教学和科研,基层行政管理人员常常处于“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的边缘化地带,这使得他们极其缺乏职业认同感。长此以往,工作的积极性被挫伤,工作效率不高,更难满足“双一流”建设的要求。同时,当前高校普遍缺乏激励行政管理人员学历提升和职称晋升的机制,学习机会比较少,职业发展受限,这让基层行政管理人员对个人的前景感到迷茫,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行政管理人员幸福感的获得,很难满足行政管理人员自我实现的需要,也容易造成管理人员的工作懈怠。

三、高校基层行政管理队伍建设的路径

1.重视基层行政管理工作,加强对管理人员的培训力度

基层行政管理人员是整个高校行政管理工作的支撑,基层行政管理队伍的水平直接影响学校管理在“双一流”建设中的服务质量。因此要重视基层的行政管理工作,通过岗前培训、专题培训等多方面、多层次地对管理人员进行培训。这种培训既要专业,又要全面。

“专业”一方面体现在管理专业,要增加基层行政管理人员的管理知识储备,通过继续教育和邀请管理专家讲座等形式,学习和借鉴优秀的管理工作方法,从而不断地提升自身的工作能力,让基层行政管理人员成为学习型的管理人才;另一方面体现在学科专业,增强基层行政管理人员对相关学科知识的学习,了解学科前沿,从而更好地为学科服务。通过专业培训,让基层行政管理人员真正成为既懂学科专业知识、又有管理能力的人才。

“双一流”建设立足中国,着眼世界,这对高校行政管理队伍建设提出了更高要求,既要有国际化的视野,又要坚持中国特色。因此对基层行政管理队伍的培训既要全面,又要学习国内外高校好的管理经验和方法,加以改革创新,并应用到本校的教学科研和学科建设工作中。

2.运用多元化激励措施,调动基层行政管理人员的积极性

“双一流”建设背景下,为了更好地激发基层行政管理人员的工作热情,激发基层行政管理人员的潜能,必须建立多元化的考核激励制度。

首先,应当调整基层行政管理人员的选聘标准,要突出人才的综合素养,把“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作为选拔基层行政管理人员的重要指标和基本要求,打破唯学历、唯资历的倾向。其次,对基层行政管理人员的考核应该是多方面、多角度的,既要考虑岗位差异,还要考虑所从事工作的内容,用科学的方法来量化,对完成工作较好、工作量较大的人员进行一定的激励。最后,激励的方式要多样化,既要有物质奖励,又要注重精神激励。将绩效奖金真正与管理工作完成情况挂钩,对于那些能够高质量完成管理工作的管理人员,可以加大奖金金额。同时,要充分关注基层行政管理人员的成长问题,给予他们更多的学习机会和发展空间,为他们的发展提供更多的可能性,使他们在更好地服务“双一流”建设的同时,兼顾到自我实现的需求。

3.形成合理流动机制,鼓励基层行政管理人员多岗锻炼

在基层的行政管理工作中,事务性工作是主流,对现有工作驾轻就熟,一方面,容易使行政管理人员在工作中受到个人习惯和思维模式的束缚,产生职业倦怠,缺乏创新的动力,长此以往,整个高校管理也只能在重复处理事务性工作的低水平层面徘徊,管理的模式趋于固化。另一方面,工作关系说到底是一种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基层行政管理人员长期在一个岗位上工作,形成了相对稳定、封闭的人际关系,就会呈现一种消极的工作状态,缺乏工作的热情。

基层行政管理岗位的交流是提高行政管理人员能力的有效方式之一,可以避免管理模式的固化和人际关系的封闭。岗位与人员的重新组合,迫使基层行政管理人员走出舒适的圈子去适应新的环境,去了解和学习不同岗位之间的工作内容,从而扩展视野,增长见识,提高能力。同时,合理的流动机制、多岗锻炼还能发现管理人员的特长,有利于人力资源的合理配置,进而提高工作效能。

四、小结

在国家全面推進“双一流”建设的新形势下,基层行政管理队伍建设势在必行,但也面临诸多挑战。高校要对照“双一流”建设的要求,重视基层行政管理工作,加强对基层行政管理人员的培养,提升他们的管理水平和服务能力,让这支队伍更好地服务于“双一流”建设。

参考文献:

[1]周小梅.“双一流”背景中的高校基层行政管理工作探讨[J].文教资料,2018(20):98-99.

[2]杨城欢.“双一流”大学建设时期高校管理人员队伍素质提升途径[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18(9):17-19.

作者简介:刘宁(1984—),女,助理研究员,硕士,研究方向:教育管理。

猜你喜欢
自我实现双一流
延迟退休政策对企业员工工作动机影响的分析
延迟退休政策对企业员工工作动机影响的分析
从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的自我实现角度窥探青年自我实现的困境
“双一流”为“青椒”打造更大舞台
“双一流”后,高校改革何处去?
高校“双一流”能否打破身份制
“双一流”需 从去行政化做起
被遗忘的心理学经典
关于“自我实现”的刚性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