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滋病合并结核病患者与T淋巴细胞之间的关系探究

2019-05-24 14:24杜秀华
中外医疗 2019年7期
关键词:T淋巴细胞关系艾滋病

杜秀华

[摘要] 目的 分析艾滋病合并结核病患者与T淋巴细胞之间的关系。 方法 方便选取该市50例艾滋病合并结核病患者为该研究对象,均进行CD4+水平测定,根据CD4+测定结果分组,<100/mm3 的患者共30例,视作观察组,≥100/mm3 的患者共20例,视作对照组,对两组临床各项资料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观察组结核性胸膜炎、结脑、淋巴结核、血行播散型肺结核出现率分别为20.00%、33.33%、3.33%、23.33%,均与对照组30.00%、15.00%、20.00%、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877 7、5.596 0、6.208 3、7.710 1,P=0.012 6、0.041 0、0.000 2、<0.000 0);观察组痰涂片抗酸染色阳性、结明试验阳性、PPD阳性率分别为13.33%、13.33%、10.00%,均低于对照组25.00%、30.00%、25.00%(χ2=4.366 0、8.841 1、4.466 5,P=0.013 9、0.020 4、0.036 4)。 结论 CD4+水平越低,结核病出现的风险越大,且出现结脑、血行播散型结核病艾滋病的可能性更大。

[关键词] 艾滋病;结核病;T淋巴细胞;关系

[中图分类号] R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0742(2019)03(a)-0010-03

[Abstract] Objective To analyz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AIDS patients with tuberculosis and T lymphocytes. Methods 50 patients with AIDS and tuberculosis were randomly selected from our study. All of them were tested for CD4+ levels. According to the results of CD4+ measurement, 30 patients <100/mm3 were considered as observation group and ≥100/mm3 of 20 patients as the control group, and the clinical data of the two groups were compared and analyzed. Results The incidence of tuberculous pleurisy, nodal brain, lymphatic tuberculosis, and hematogenous disseminated tuberculosis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ere 20.00%, 33.33%, 3.33%, and 23.33%, respectively, which were 30.00%, 15.00%, 20.00%, and 0.00% with the control group. It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χ2=4.877 7, 5.596 0, 6.208 3, 7.710 1, P=0.012 6, 0.041 0, 0.000 2, <0.000 0); the sputum smear was positive for acid-fast staining, positive for the test, and the positive rate of PPD was 13.33%. 13.33%, 10.00%, were lower than the control group 25.00%, 30.00%, 25.00% (χ2=4.366 0, 8.841 1, 4.466 5, P=0.013 9, 0.020 4, 0.036 4). Conclusion The lower the CD4+ level, the greater the risk of tuberculosis, and the greater likelihood of cerebral palsy and hematogenous disseminated tuberculosis.

[Key words] AIDS; Tuberculosis; T lymphocytes; Relationship

艾滋病(AIDS)伴發结核病是临床中出现率较高的一类合并感染,双重感染的出现会加快病情进展,加快患者死亡[1]。研究显示,相较于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 阴性的结核病患者,艾滋病伴发结核病的发病率要高出接近30倍,同时与单纯肺结核比较,艾滋病伴发结核病的死亡率要高出4倍[2-3]。所以做好艾滋病合并结核病的早期诊断具有重要意义,能够指导临床及时发现、及时治疗,减轻影响[4]。该研究以该市50例艾滋病合并结核病患者为对象,具体分析艾滋病合并结核病患者与T淋巴细胞之间的关系。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方便选取该市50例艾滋病合并结核病患者进行分析,依据CD4+水平分为2组。观察组30例,包括24例男以及6例女,年龄平均(48.28±5.36)岁(37~65岁);对照组20例,包括16例男以及4例女,年龄平均(48.59±5.14)岁(37~66岁)。研究经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且经患者知情同意。全部患者均除外伴有心脑肾严重脏器疾病,排除凝血功能障碍,排除出血性疾病。两组年龄、性别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对全部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CD4+水平测定通过流式细胞仪进行,另外分析两组患者实验室检查结果(结明试验阳性、痰涂片抗酸染色阳性、PPD阳性)、结核病病理类型(血行播散型肺结核、继发型肺结核、结脑、结核性胸膜炎、淋巴结核)。

1.3 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结核病分类,包括肺外结核、原发性肺结核、继发性肺结核、血行播散性肺结核、结核性胸膜炎所占比重。比较两组临床基础资料、临床结核病病理类型与CD4+水平的相关性,比较两组实验室检查结果与CD4+水平相关性。

1.4 统计方法

通过SPSS 22.0统计学软件对该研究获取的全部结果实施分析,[n(%)]表示计数资料,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临床类型和CD4+水平相关性分析

两组结核性胸膜炎、结脑、淋巴结核、血行播散型肺结核出现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继发型肺结核出现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实验室检查结果与CD4+水平相关性分析

观察组痰涂片抗酸染色阳性率、结明试验阳性率、PPD阳性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2。

3 讨论

艾滋病和结核病是全世界范围内都广泛关注的一类公共卫生疾病,艾滋病和结核病之间存在着相互促进、相互影响的关系,会不断导致病情更加恶化。处于晚期的艾滋病患者免疫水平会显著降低,所以出现不同类型机会性感染的可能性很高,使得不同疾病缺乏典型的临床表现。伴发结核病的HIV/AIDS患者的结核分枝杆菌培养阳性率不高,培养阳性患者会有盗汗、发热、咳嗽、咳痰、消瘦等临床表现,患者的发热表现多为不规则热或者高热,不符合结核病的午后潮热症状,使得临床在诊断上存在较大难度,而如果未能及时接受治疗,患者会可能因为治疗被延误而死亡。

艾滋病是由于人类免疫缺陷病毒导致的毁灭性传染病,也就是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在艾滋病可能出现的机会感染中,结核病是出现率最高的一类,并且临床发现艾滋病中出现最早的机会性感染就是结核病,是引起艾滋病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5]。艾滋病伴发结核病的患者机体免疫功能会明显异常,而机体T淋巴细胞水平和免疫力高低存在直接相关性,因为艾滋病伴发结核病患者T淋巴细胞水平低,所以免疫水平也相应减低[6-7]。处于HIV感染早期时,CD4+T淋巴细胞会出现轻微的减少,会有结节状、斑片状及空洞等病变表现,当处于AIDS期时,CD4+T淋巴细胞减少会进一步明显,患者的免疫功能会更明显的减退,这个时期会有磨玻璃状、大片状、斑片絮状类似肺叶炎症的征象表现,继续进展会出现播散型肺结核。处于急性期时,主要为弥漫性病变包括渗出性、粟粒性病变等。

在全部HIV感染中,结核病伴发艾滋病所占比重在30%左右,结核病和艾滋病的流行、交互作用具有致命性,伴发结核病的艾滋病患者会使得艾滋病病情进展更迅速,艾滋病的迅速流行也会加快结核杆菌的迅速传播[8]。从该研究结果可以得知,50例随机抽取得到的艾滋病伴发结核病患者中,CD4+水平不足100/mm3 的患者比重明显高于CD4+水平高出100/mm3,证实艾滋病伴发结核病患者会明显降低机体CD4+水平,艾滋病合并结核病患者T淋巴细胞数量会明显减少,加快艾滋病病情进展,明显减弱患者免疫力水平[9-10]。

对于合并结核病的艾滋病患者,艾滋病的迅速流行会加快结核杆菌的传播,该研究发现,CD4+水平<100/mm3的患者和CD4+水平≥100/mm3的患者在年龄以及性别方面没有明显差异,证实性别、年龄对艾滋病伴发结核病的发病率没有明显影响。该研究另外发现,CD4+水平<100 /mm3的患者结核性胸膜炎的发生率为20.00%,CD4+水平≥100/mm3的患者结核性胸膜炎的发生率为30.00%,表明CD4+水平越高,出现结核性胸膜炎的风险性更高。另外本研究也显示CD4+水平≥100/mm3 的患者淋巴结核的发生率会更高,而CD4+水平<100/mm3的患者结脑、血行散播型结核的出现可能性更高(P<0.05)。表明结脑、血行散播型结核病患者会使得艾滋病患者的免疫系统受到严重损害,因而影响患者的抵抗力[11]。由此可知,临床可以将艾滋病合并结核病患者CD4+水平作为确定患者具体结合类型的有效指标,用于进行结核病类型的诊断价值明显。

从实验室检查结果分析,CD4+水平<100/mm3的患者痰涂片抗酸染色阳性率、结明试验阳性率、PPD阳性率均明显低于CD4+水平≥100/mm3的患者,P<0.05。类似研究显示[12],CD4+水平<100/mm3的患者PPD阳性率为3.2%,结明试验阳性率为9.5%,痰涂片抗酸染色阳性率为12.7%,均明显低于CD4+水平≥100/mm3的患者28.1%、40.6%、43.8%(P<0.05),该研究结果与之存在一致性,但在具体阳性率结果上与之存在差异,分析是由于纳入对象不同导致。可以得知,CD4+水平越低,则实验室各项检查结果的阳性率也更低,因而可以将CD4+水平视作结核病合并艾滋病患者实验室检查结果判定的有用指标。

综上所述,艾滋病合并结核病患者与T淋巴细胞水平存在相关性,艾滋病患者CD4+水平越低,结核病的发病率越高,CD4+<100/mm3时,结核病的发病率会显著升高,且出现结脑、血行播散型结核病的可能性更大。因此可以将CD4+水平作为艾滋病合并结核病临床诊断有效指标。

[参考文献]

[1] 王爱彬, 杨思园, 蒋荣猛,等.结核感染T淋巴细胞斑点试验检测艾滋病合并结核病患者的敏感度及影响因素[J]. 中华传染病杂志, 2016, 34(11):660-664.

[2] 贠赟, 高鲁兵.艾滋病合并肺结核患者CD4+T 淋巴细胞计数的临床研究[J]. 中国实用医药, 2016, 11(22):69-70.

[3] 张全禄, 杨晓萍, 张翰弘.女性更年期艾滋病合并肺结核患者低剂量螺旋CT动态扫描与CD_4~+T淋巴细胞相关性分析[J]. 临床肺科杂志, 2017, 22(1):36-40.

[4] 干红卫, 安洪海, 徐娜,等.2014年上海市金山区新报告HIV/AIDS流行病学特征及CD4+T淋巴细胞检测情况[J]. 职业与健康, 2016, 32(12):1665-1667.

[5] 薛声波, 吴桂辉, 何畏,等.艾滋病并发肺结核患者行抗结核药物治疗的效果观察[J].结核病与肺部健康杂志, 2017, 6(1):32-35.

[6] 周峰, 曾明辉, 邹夏芸,等.艾滋病合并结核病患者抗结核药物血药浓度分析[J].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 2016, 26(10):89-91.

[7] 王印, 朱迎春, 周锐峰,等.HIV/AIDS合并结核病患者196株结核分枝杆菌耐药分析[J].重庆医学,2017,46(9):1203-1205.

[8] 杨蕊, 邱玉冰, 苏玮玮,等.云南省TB/HIV双重感染患者抗结核治疗死亡危險因素生存分析[J].中华疾病控制杂志, 2016, 20(12):1212-1215.

[9] 钱宏波, 郭蕊, 赵汉东,等.γ-干扰素体外释放试验在艾滋病并发结核感染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探讨[J].现代检验医学杂志, 2016, 31(4):35-37.

[10] 安晓静, 施玉华, 韩瑜,等.中缅边境在华外国HIV感染者和AIDS病人综合服务模式评估[J].中国公共卫生, 2016, 32(12):1613-1617.

[11] 杨小霞, 高世成. 艾滋病患者合并巨细胞病毒感染的临床特点及危险因素分析[J]. 中华临床感染病杂志, 2017, 10(1):26-30.

[12] 孙燕,赵清霞,何云,等.艾滋病合并结核病与CD4 T淋巴细胞计数的相关性研究[J].中国防痨杂志,2008,30(5):427-430.

(收稿日期:2018-12-05)

猜你喜欢
T淋巴细胞关系艾滋病
《 世界艾滋病日》
艾滋病能治愈吗
预防艾滋病
儿童急性B淋巴细胞白血病(B—ALL)调节性T淋巴细胞变化及调节机制分析
人RAG2基因5′近端染色质结构定量差异分析及可接近区域转录调控机制研究
保加利亚媒体:饭局是中国搞定“关系”场所
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外周血T淋巴细胞上CD28表达初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