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地区预防返贫的主要难点探讨

2019-05-27 10:32雷兴长徐烨
中国集体经济 2019年16期
关键词:精准脱贫民族地区

雷兴长 徐烨

摘要:我国偏远少数民族地区的脱贫问题一直以来都深受党和国家的重点关注。文章以民族地区返贫预防的主要难点为研究对象,文章认为引起该现象的主要原因是民族地区社会保障制度的不完善及教育等公共服务的缺失。文章以期能为政府有的放矢地开展精准脱贫及预防返贫工作,实现民族地区包容式发展,提供一些科学建议。

关键词:民族地区;精准脱贫;预防返贫

我国民族地区的的贫困问题由来已久,并且民族地区贫困状况不断变化,并且存在脆弱性的特征。如何让从根源上防范少数民族地区返贫问题,保住好不容易取得的扶贫成果,实现民族地区的可持续发展,是当前我国少数民族地区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民族地区精准脱贫的现状

近年来我国偏远少数民族地区的扶贫工作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果。经过各方努力,民族地区脱贫人数大幅增加,提振了民族少数地区经济的发展,促进了少数民族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完善了少数民族地区的公共社会服务。

如表1所示,从贫困人口来看,民族八省区占全国比重在2014~2015年有所增加。从贫困发生率来看,虽然民族八省地区与全国一样从2010~2015年呈现下降趋势,但是民族八省区贫困发生率依然高出全国贫困发生率6.4个百分点。由此可见,民族地区脱贫依然面临贫困人口多,贫困程度深的问题。

二、民族地区主要返贫因素

(一)生态环境脆弱,因灾返贫

我国少数民族主要生活在西部偏远山区,这些地区地形地貌复杂多样,生态环境脆弱,并且滑坡、泥石流以及地震等自然灾害频发。这些地区本身就并不适宜居住。一旦出些上述自然灾害,破坏力是极大的,当地受灾人口将面临居无定所境地。此外一旦发生自然灾害,当地人口返贫后再想脱贫的成本是相对较高的,灾后的建设期也更长。

(二)社会保障体系亟待完善

民族地区的因病返贫现象严重,社会保障体系亟待完善。西部民族地区由于所处偏远的山地地区,生存条件较为恶劣,容易导致地方疾病的高发,并且民族地区的医疗卫生服务水平较低,当地人口普遍面临这就医难度大的问题。即使异地就医,去市里或者省里大型綜合性医院就医,但是高昂的医疗费用与较低的医疗报销水平共同导致民族地区返贫现象严重。

(三)市场风险

由于民族地区自然条件,区位因素的影响,产业过于单一,民族地区人民大多从事第一产业的生产活动,以及不具备对农产品市场把握的能力,因此受到农产品的市场价格波动对于返贫的影响较大。

(四)沾染恶习

民族地区普遍受教育程度不高,很容易沾染赌博、吸毒等恶习。如沾染了毒品,对于已经脱贫的人返贫成为必然,甚至导致深度贫困,更有甚者可能走上更极端的违法犯道路。

(五)思想观念难转变

民族地区大都处于西部偏远地区,市场活跃度不高,大部分仍然处于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阶段。处于该经济阶段时期,人的普遍价值观普遍是安于现状及得过且过的。

另一方面,多年来各级政府加大了对民族地区的转移支付,以期使民族地区贫困人口能实现脱贫。但是一旦实施这些措施的制度设计不合理,很可能出现政策的负效应,在某种程度上淡化了奋发图强、穷则思变的意志和能力。

三、民族地区预防返贫对策探讨

(一)易地搬迁防范因灾返贫

民族地区大部分所处于资源较为匮乏,自然环境较为恶劣的区域。有些地区甚至已经不具备现代人生活的最基本的条件。在上述区域,即使通过一系列政策措施,使当地人脱贫,但是一旦受到大自然的不可抗力,可能一夜之间,这样区域的人民必将重返贫困。

因此,采取移民搬迁的方法可以有效降低该部分人群的返贫率。当地政府要充分利用好各种国家政策,把民族地区生活在环境恶劣,易发自然灾害区域的人群搬迁到适宜居住交通便利的区域,这样才能从根本性解决,由于自然灾害而使民族地区的人民重返贫困的问题。

(二)健全完善贫困人口保障体系防范因病返贫

针对民族地区因病返贫问题,应该加快重大疾病治疗药物纳入医保的速度,减轻民族地区人口的医疗负担,从而使民族地区的人口少了一份后顾之忧,挤出资金投入到疾病预防、教育及再生产等方面。

同时,当地政府引入商业保险到民族地区,鼓励民族地区人口购买商业保险并给予补贴,作为现有社会保险的补充。现有社会保险通过系统结算的,但是商业保险的好处在于,一旦出现了重大疾病患者可以立即获得一笔资金用于治疗,给与社会保险做了重要的补充。

(三)市场风险防范

对于农产品市场风险的防范,民族地区政府应该组织建立农业风险基金,通过提取部分扶贫资金作为农业风险基金来源。当出现农产品市场价格异常波动,对民族地区从事农业的民众造成不可预见性损失的情况,农业风险基金对该部分返贫的人口进行补助。

此外,调整民族地区农产品种植结构,过度单一的农产品的种植结构更容易受市场价格波动的影响。多元化的种植结构可以分摊由短期市场价格波动引起的市场风险。

(四)加强基础教育

有研究表明,人力资本的积累是预防返贫的关键。人力资本的积累又主要来源于基础教育和技能培训。减轻贫困人口的教育负担,增强家长让孩子继续上学接受教育或者技能培训的意愿。提高老师的待遇,不但要招的来好的老师,更重要的是留下好老师。

(五)加大民族地区公共服务供给

除了上述一些举措以外,民族地区政府应该加大公共服务的供给。牌类及麻将等是农村普遍的娱乐活动。这些娱乐活动很容易造成赌博发生,出现该情况的原因一方面是因为民族地区人口教育水平的局限性。另一方面是因为其他娱乐设施与公共服务的缺失。

同时民族地区政府应该制定合理有效的失业补助政策,防范让少数民族出现超出合理范围的自愿失业的现象。最终为少数民族地区群众创造好的脱贫环境,再者提高其自身积极性,促进民族地区贫困群众早日脱贫致富,并且不再返贫。

参考文献:

[1]董杨柳,苗敬臣.大数据时代精准扶贫思考[J].合作经济与科技,2016(07).

[2]王国勇.我国精准扶贫工作机制问题探析[J].农村经济,2015(09).

[3]张笑芸,唐燕.创新扶贫方式,实现精准扶贫[J].资源开发与市场,2014(09).

[4]罗楚亮.经济增长、收入差距与农村贫困[J].经济研究,2012(02).

[5]庄天慧,张军.民族地区扶贫开发研究——基于致贫因子与孕灾环境契合的视角[J].农业经济问题,2012(08).

*基金项目:2017年度国家民委民族研究一般项目“民族地区精准扶贫脱贫案例与经验研究”(2017-GMB-018);2017年甘肃省高等学校科研项目(战略项目)“甘肃省民族地区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战略对策研究”(2017F-20)。

(作者单位:兰州财经大学国际经济与贸易学院)

猜你喜欢
精准脱贫民族地区
产业扶贫是实现精准脱贫之主策
光山县实施土地整治项目助推精准脱贫方法研究
贵州少数民族地区高职院校单片机课程教学现状与改革探析
论习近平的精准扶贫思想
云南省民族地区农村小学体育教师现状调查研究
用新发展理念引领民族地区城镇化发展
民族地区城镇规划现状浅析
如何提高民族地区“一类模式”小学汉语文教学质量
“精准脱贫”要注重“三个结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