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个”滕子京的角色塑造

2019-05-27 14:19王桂芹
戏剧之家 2019年10期
关键词:角色塑造滕子京

王桂芹

【摘 要】新编历史剧《远在江湖》是陈亚先为本土剧种巴陵戏传承发展而专门创作的一部既具有历史价值又有当代现实意义的力作,荣获第五届湖南艺术节田汉剧作奖。剧作家选取滕子京执政岳州府期间的所作所为,用颇具文采朗朗上口的唱辞,塑造出一个具有现代意义的有情怀、有担当、能干事、干实事的滕子京形象,印证和阐释着戏曲剧本创作在人物塑造和审美倾向上的自我选择。

【关键词】巴陵戏;《远在江湖》;滕子京;陈亚先;角色塑造

中图分类号:J8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9)10-0007-03

巴陵戏《远在江湖》是岳阳市巴陵戏传承研究院创排的一部新编历史剧,该剧以滕子京被贬黜巴陵郡后“贬官不贬志”,快速有效投入整顿吏治、清除湖匪、开办学堂、兴修水利、鼓励农垦等一系列民生工程建设的基础上,通过艺术手段塑造了一个“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一心为民排忧解难,把个人的荣辱得失、功名利禄置之度外的“滕子京”,讴歌其身处逆境、处江湖之远仍能心系天下的崇高品格以及求真务实一心为民的精神。

巴陵戏《远在江湖》的剧本创作由国家一级编剧、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的剧作家陈亚先担纲,其代表作《曹操与杨修》被誉为“中国京剧革命的又一个高峰浪巅”,在我国当代京剧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的意义。作为岳阳人,陈亚先对当地的文化精神、文化载体了如指掌,在他心中一直怀有为家乡父老创作、为家乡名人立传、为家乡文化立说的渴望,而滕子京九死不悔的“求索精神”和心怀百姓的“忧乐精神”恰恰契合了他的创作情怀。在《远在江湖》的创作中,他用饱蘸天下忧乐、人间悲欢的巨椽之笔书写“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的崇高品格,以及“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文化精神所具有的当代现实意义。

戏曲艺术文本创作应尊重和契合舞台表演需要,既承载着剧作者浓重的文化情怀,又要服务于戏曲舞台表演的需要和规范,《远在江湖》的剧本创作将文学和舞台、人物塑造和家国情怀恰到好处地融合在一起,具体分析如下。

一、时间节点的选择使人物和事件更凝练

该剧选取滕子京来岳阳任知州的特定时间段,既无前尘亦无后事,这是剧作家有意而为之的时间节点选择。因为对于一部两小时左右的舞台剧,如果作者循着滕子京的人生轨迹,先写他陕北戍边,次写他贬官岳州,最后写他再贬苏州,看似全面周到,实则有记流水账之嫌。君不见,某些写地方名人的作品,从传主呱呱坠地到垂垂老矣,举凡能搜罗到的事迹,一股脑儿往上堆,恰是李渔当年在《闲情偶寄》中所提及的“后人作传奇,但知为一人而作,不知为一事而作。尽此一人所行之事,逐节铺陈,有如散金碎玉,以作零出则可,谓之全本,则为断线之珠,无梁之屋”①现象,毫无益处。

该剧由六场构成,分别是巴陵古渡—王钧第府第—滕子京家中—一年后的巴陵古渡口—滕子京家中—修楼现场。从观感来讲没有冗长的铺排,而是在第一幕就进入主要剧情的搬演,简洁干练、入戏快,一下子就激起了观众的好奇心。接下来每一场都有矛盾的展开,最后在第五、第六两场矛盾冲突达到白热化,局部故事的展开和整个情节的发展都很顺利,故事情节没有生涩和别扭之感,所以观看过程通场感觉很轻松,观看者容易沉浸其中,看完能够有所回味,从而对该剧要表现的滕子京的家国情怀深有感悟。

二、富有文采的唱词为唱腔的创编提供了良好的基础

戏曲剧本和一般的文学创作存在一定差别。一般的文学创作注重突出剧情的发展变化,在文字语言使用和文辞风格上因人而异,有的擅长文字本身带给人美感,有的则显得质朴、无甚文采但表达了一定的深意。戏曲剧本创作不能仅仅停留在案头,它要为接下来的音乐唱腔和表演预设伏笔,在文辞的使用上要注重语言的美感,声调要合辙押韵,语言本身就要具有审美的气质,才能打动人心。戏曲剧本在文辞上本身就显示了一种韵律美,文辞一定要适应歌唱的表演需要,从选材到题材的处理都要考虑表现形式的特点和限制。因此文学性较强且合辙押韵、朗朗上口的唱词将会使唱腔的设计更加熨贴。一般的唱腔是表现人们的感情和情绪,而戏曲唱腔是要为塑造人物角色和人物性格服务的,因此它要表现的是有人物个性特點的感情和情绪,以便为人物角色的塑造增添效果。

陈亚先笔下的《远在江湖》唱词非常雄浑,意境古朴、深厚高远,有着丰沛的人文底蕴和诗意追求。首先来看用于幕间的合唱文辞。在全剧开场时响起“巴陵古渡烟波淼,接官亭前倍寂寥。白蘋芳草,更几行鸥鹭逍遥”②的悠悠歌声,把滕子京即将到任的巴陵郡和人情冷暖都淡淡的勾勒出来,仿佛一副山水图画但透着凄凉和沧桑之感。第三场用“说奇怪,真奇怪,知府夫人做买卖。大街去把地摊摆,本小利大发横财。”描述滕夫人引起人们的好奇心。第五场用同样的格律模式“说荒唐,不荒唐,州官做了老帐房。殚精竭虑费周章,算一笔千秋帐。”描述滕子京所做之事,以形成夫妻二人角色的相互呼应。最后第六场 “洞庭波兮木叶下,犹有孤雁落平沙。州官笔,名楼画,绘满西天似彩霞。”同样是古渡湖边,展现的确是另一番景象。最后结尾处 “只因文光耀北斗,遂有岳阳天下楼。迁客何幸为太守,博得英名万古流”写出了滕子京不计个人荣辱得失,贬至岳州为官仍心系国家和百姓,造福一方,青史留名的公仆形象。

对于剧中主要人物滕子京的唱段,剧作家更是不惜笔墨:“我也曾数度访危楼,落日楼头徘徊久,千秋往事到心头。鲁子敬阅兵台依稀如旧,恍若是赤壁周郎战未休,李太白倚栏杆纵情诗酒。杜子美凭轩涕泗流,一时豪杰人去后,雪泥红爪踪迹留,举头犹见当时月,哪堪这一轮满月照残楼。因此这一年来满怀愧疚,要将这岳阳楼落地重修。”这里交代了修楼的缘由和内心情感变化过程,以及面对上司的阻挠而坚定唱出:“为夫我遭蹉跌连貶六级,做州官依旧是凜凛一躯,读罢了范希文岳阳楼记,惊雷震耳大音稀。不为厚禄沾沾喜,不因谪贬自悲凄,高居庙堂思民疾,远在江湖望京畿,荣辱毁誉浑不计,哪管升降与高低?纵将为夫贬到底,我也是不改初衷,奋蹄老马,心忧社稷一布衣!”着力刻画出一个逆境中仍不忘初心,心系家国情怀,勇于担当的忠君爱民、克己奉公的岳州郡守形象。

这些读起来朗朗上口、合辙押韵的唱词无疑为唱腔的创编提供了良好的前期基础,确保了舞台表演的顺畅和预期效果。

当然还有一种跳进跳出、具有间离效果的现代用语的使用,往往给我们造成一种“穿越”之感,在拉近剧作与观众之间距离的同时,一下子将历史舞台和当下社会紧密联系在一起,产生诙谐幽默的效果。如第一场中四个同僚看到滕子京只身到任,异口同声的呼出:“哦!是个裸官!”第三场种四个商人呼出的:“回扣?”第六场滕子京将王钧第的师爷拿下时,二同僚所说的:“摊上事了,摊上大事了!”等处均引发观众席上会心的笑声。

三、人物角色的塑造凸显“这一个”滕子京的魅力

历史上滕子京的文献资料不多,《宋史·滕宗谅》中仅有只言片语的记载:“宗谅尚气,倜傥自任,好施予,及卒,无余财。所莅州喜建学,而湖州最盛,学者倾江、淮间,有谏疏二十余篇。”③其中描述滕子京是一位重义有气节,重视教育,好施与的清官。再有就是司马光在《涑水记闻》中记载 “滕宗谅知岳州,修岳阳楼,不用省库钱,不敛于民,但榜民间有宿债不肯偿者,献以助官,官为督之。民负债者争献之,所得近万缗,置库于厅侧,自掌之,不设主典案籍。楼成,极雄丽,所费甚广,自入者亦不鲜焉。州人不以为非,皆称其能。”④里面提及滕子京在岳州不用库钱,自行筹银修建岳阳楼一事,对其所采取的做法民众不无褒奖之意,更折射出滕子京办事、办实事的才干,以及治理岳州形成“政通人和”盛境的能力。

这样能干的滕子京为何被一贬再贬?保守派为什么抓住“泾州公案”做文章?缘由是滕子京和范仲淹是同科进士且为好友。康定元年(1040),西夏元昊反,滕子京任泾州知州协同范仲淹戍守边境,由于治边有方,战功卓著,庆历二年范仲淹举荐“徙知泾州滕宗谅为环庆路都部署兼知庆州。”庆历三年九月,范仲淹出任参知政事,向仁宗上奏十事,推行“庆历新政”, 触犯了保守派的利益,所以保守派以“泾州公案”发难,其矛头直指范仲淹。御史梁坚、郑戬即劾奏滕子京“前在泾州枉费公使钱”,故“徙滕宗谅权知凤翔府”。庆历四年正月,又“降知虢州,职如故”。在滕子京被二贬到虢州后,王拱辰(剧中王钧第的创作原型)仍论奏不已,竟以辞官不做来要挟皇上。宋仁宗为了平息论争,只得以滕子京“前在回中日馈遗往来逾制”,将他三贬而到荒州草郡岳州。因此可知滕子京是“庆历新政”政治斗争的牺牲品。

针对以上的历史过往,陈亚先在剧本创作过程中精心斟酌、巧妙布局,塑造出睿智果敢有担当,但又不乏人性弱点的“这一个”藤子京,其舞台形象鲜活生动。“这一个”特定人物——藤子京的艺术特征细析有三。

一是鉴于当时社会政治斗争的事实,加之本身可考资料不多,所以对滕子京的历史地位仍有争议,这为巴陵戏《远在江湖》故事情节和人物的创设增添了阻力。剧作家在这种情况下没有照搬史料连缀成戏,也没有东抄西摘敷衍成篇,而是在认真核查主要人物、主要事件以及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历史背景史实基础上,采用“大事不虚,小事不拘”的严肃创作态度和历史剧创作手法进行创编。所谓“大事不虚”,即指有史料记载的、对人物产生重大影响的事件,自然是有据可考而非虚构的。对于滕子京之妻是否真的变卖首饰为夫筹资等具体的故事情节,可以看作非主要事件,属“小事不拘”范畴,即便当年并不一定确有其事,但作为滕子京贤内助的李氏出此之举也是不无可能的,并不与艺术的真实性原则相悖。而对王钧第这样的虚构人物以及他与滕子京之间发生冲突的原因,是否如戏中所展现的因为滕阻止了僚属给其拜壽、滕在王面前还习惯受用师生之礼等环节而引发,这还得从王钧第偏狭、自大的性格因素以及北宋当时朋党为害、官场派系争斗的大背景中去寻求,不能简单地定论为矛盾冲突主线不合理或不到位,甚至认为发生冲突是不可能的,那就难免有些武断了。

如何塑造好滕子京这一角色成为该剧是否能立起来的关键。尽管史实存在争议、创作手法有不同的评价,但就如上所说,滕子京在岳州缴灭湖匪、修建学馆、筑紫荆堤、修通知桥、重修岳阳楼都是一些实实在在的民生工程,是受到当地百姓和官员的认可与拥戴的,所以作为贬官的滕子京身上负载的是满满的正能量。

作为知名的剧作家,陈亚先笔下的人物都是非常有个性的,无论是杨修还是滕子京,尽管滕子京不一定是真实生活中的滕子京,因为他留给我们的真实东西很少,但“这一个”滕子京有性格、有信仰、有温度,他就和一般的人物不一样,剧作家把一个史料比较缺乏的人物用艺术创造手法塑造成为一个目前有血有肉的历史人物,尽管戏剧要表现历史的真实,但戏剧最大的魅力就是在历史真实的基础上写出人物的血肉感和性格的鲜活性。从这一点来说,该剧的创作贯穿了剧作家创作理念中一以贯之的风格,无论是杨修精神境界中的那种孤傲,还是滕子京精神中的那种倜傥尚气的性格特点,通过他的行为和行动或者在践行自己的为官理念过程中用一种生动的形式体现了出来。

二是滕子京不仅是个实干家,他的从政能力还很杰出。面对百废待兴的岳州,初上任的滕子京是既无人可调遣也无钱财用于建设,但这难不倒愿做事、肯做事、做实事的滕宗谅。他用雷霆手段替债主讨债,并与商人协商提取50%充公用以岳州当地的民生建设,商贾极愿配合。这个故事情节貌似不合法,私自扣押他人用现在的话讲有违规操作、超越法律的嫌疑,而且难从大宋律典中寻找到行为依据,说大了是知法犯法,说小了也是一个为官者自身的缺陷,但我认为这恰恰是滕子京智慧的体现,亦是神来之笔。

我们平常讲合法、合情、合理,他这个可能不太合法,但很合理合情,而且商人是主动愿意出钱的。所以滕子京的形象是有血有肉活生生的呈现在我们面前,给我们流下了深刻的印象,既有历史意义又有现代意义。

滕子京是赵宋皇朝的一位能吏,为显菩萨心肠,他严拘“老赖”,只为造福当地人民,就算与当时的律条有悖,但事实证明的确是解决问题的一个办法。而且历朝历代都会有一些故意欠债不还的“老赖”,无论讨债人还是官府都视为头疼的事情,而滕子京就轻松的化解了这个难题。时间进入21世纪,当下政府对于“老赖”进行了一系列行为限制, 2015年11月1日起,《刑法修正案(九)》正式施行。将刑法第三百一十三条修改为:“对人民法院的判决、裁定有能力执行而拒不执行,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罚金;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对于“老赖”的制裁正式纳入国家的法律法规,为刑拘“老赖”提供了法律依据,我想这一点也许剧作家创作之初并没有想到,但这种解决协调的方式在民间应该是很有市场,既合情又合理,也是对人们诚信经商的一种约束。2015年底新刑法的修订足见滕子京当时解决商业纠纷的杰出才能,对于百姓而言,这样的滕子京才是老百姓心目中智慧、有作为的清官。

三是人性弱点的描述使滕子京的形象更生活化,更容易被观众接受。剧作家笔下的滕子京可以说是一个有着独特品格和性格的滕子京,目前这部戏有一个很明显的特点,就是不像很多戏一样把清官写的很通透、很纯粹。在现在一些新编历史剧中,为了把主要角色塑造成一个高大上,充满浩然正气的形象,就把所有的美德,把所有和今天的道德观念不违背的东西都赋予一个古代的清官的身上,用类型化和格式化的手法去塑造人物,实际是一种很庸俗的做法,也是对今天时代的贬低,古代的清官如果和我们现在的焦裕禄、孔繁森、杨善洲都一样的话,反而缺乏历史真实性了。

这出戏中的滕子京,剧作家采用非常客观的手法去塑造和认识他,主人公不仅为我们提供民族精神、为官精神、为民精神的启发性,也为我们展现普通人物的嬉笑怒骂的生活之态。例如在第二场王钧第将其借调钱粮一事搁置一边时,滕子京面对上级的故意懈怠和刁难不是委屈求全,而是激愤的责问:“记录在案,一纸空文,又有何用?岳州府急的是现粮现款,大人如此搪塞敷衍,成何体统啊?” 显示出在人际关系相处中刚直不阿、直言犯上的性格缺陷。再有第三场受到王钧第羞辱的滕子京回到家中也有借酒浇愁的一面,向妻子李氏诉苦并痛骂王钧第是个“欺师灭祖的狗杀才”和“得志猖狂的小人”。在以往的很多剧作中,正面角色一般不會借酒浇愁且醉后破口大骂,可滕子京就醉醺醺、骂骂咧咧地上台了,而且“见钱眼开”,情绪变化反复,既吊足了观众的胃口,又展示了一个生活中的滕子京,原来“这一个”滕子京生活中的陋习还不少啊!

通过以上对巴陵戏新编历史剧《远在江湖》剧本创作特征的解析可知,该剧是一部题材好、立意高、结构紧,既有传统文化精神的传递和继承,又有当今时代的意义和价值,尽管创作上还有一些不足,但这掩盖不了它自身具有的戏剧价值和意义。尽管它还不够精致,有提升的空间,但只要假以时日,付出更多的努力,在悉心呵护和精心打磨下,它会成为巴陵戏当下传承发展过程中的一部力作,更将为我国戏曲艺术的整体发展渲染上浓墨重彩的一笔。

注释:

①[清]李渔.闲情偶寄[M].单锦珩校点.浙江古籍出版社,1985,8.

②文中所引唱词均为巴陵戏传承研究院内部所用演出曲谱资料所载。

③[元]脱脱等撰.宋史[M].中华书局,1977,10037.

④[宋]司马光撰.涑水记闻[M]. 邓广铭,张希清点较.中华书局, 1989, 196.

猜你喜欢
角色塑造滕子京
滕子京向“老赖”开刀
远在江湖
“欺世盗名”岳阳楼
2007年江苏苏州市中考试题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