蒸汽温度对清蒸鲈鱼食用品质影响的研究

2019-05-29 11:14
肉类工业 2019年5期
关键词:嫩度剪切力燃气灶

广东美的厨房电器制造有限公司营养与烹饪研究所 广东佛山 528311

清蒸鲈鱼是一道广东省特色传统名菜。制作烹饪主料的鲈鱼,是我国一种常见的食用鱼类。鲈鱼分为海水鲈鱼、淡水鲈鱼。淡水鲈鱼主要是大口黑鲈,又名加州鲈鱼,原产自美国[1],属食肉性鱼类[2]。淡水鲈鱼其肉质鲜嫩,营养丰富,富含蛋白质、维生素,有益的微量元素和多种脂肪酸,特别是DHA含量居所有淡水鱼之首[3]。吴燕燕[4]研究了海水和淡水鲈鱼的营养组成,发现淡水鲈鱼是人体补充EPA和DHA的优质食用鱼类。

由于蒸”对食材营养破坏度较低[6],目前很多消费者选择较为健康的蒸煮烹饪方式[5]。传统燃气灶蒸锅烹饪操作不便捷,成功率低,易造成厨房高温;而电蒸箱温度可控、蒸汽足,密封性好,避免造成厨房高温,并且有智能精品菜单,用户只需按照操作提示完成烹饪,十分方便快捷。但目前电蒸箱普及率及利用率均较低,对电蒸箱烹饪研究紧迫性和必要性都逐渐凸显。

本实验以美的电蒸箱样机为研究对象,开展不同蒸汽温度(80℃、90℃、100℃)对电蒸箱蒸制鲈鱼食用品质的影响研究。针对鲈鱼的特点,通过对蒸汽温度的研究和优化,并与传统燃气灶蒸鲈鱼进行对比,以感官评价、质构、水分含量为评价清蒸鲈鱼的关键因素,建立鲈鱼的电蒸箱烹饪模式,为电蒸箱烹饪品质提升和市场拓展提供指导。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新鲜鲈鱼购于当地市场,鱼盘、筷子、姜、葱、盐、玉米油、蒸鱼豉油均市售。

1.2 仪器设备

质构仪(TA.XT.Plus 41769);电子天平(上海梅特勒-托利多仪器有限公司AL204);电热恒温鼓风干燥箱(上海森信实验仪器有限公司DGG-9140AD);数据采集器((YOKOGAWA MX100 S3);电蒸箱(30L Midea)。

1.3 实验方法

1.3.1 工艺流程及操作要点

备鱼→蒸制→后期处理。操作要点如下。

(1)备鱼。选择重量相当的鲈鱼若干条,杀鱼后将鱼鳞及内脏取出,清洗干净。将清洗干净的鲈鱼放入垫有筷子的鱼盘中。在鱼上放几片姜片,用于去腥。(2)蒸制。将鱼放入蒸箱中,选择对应蒸汽温度进行烹饪。(3)后期处理。烹饪结束后,将鱼盘内的汤汁倒掉,撒上姜丝、葱丝,浇上5g热油、10g蒸鱼豉油。

1.3.2 试验设计

本试验研究以传统的燃气灶蒸锅蒸鱼为对照组,电蒸箱蒸汽烹饪为试验组,研究不同蒸汽温度(80℃、90℃、100℃)对鲈鱼食用品质的影响。试验设计如表1所示,其中烹饪时间是依据鱼背中心温度达到66℃测定的[7]。

表1 试验设计

1.4 测试指标

1.4.1 感官评价分析方法

感官评价采用评分检验法,参考文献[8]的标准,稍作修改,如表2。对制备好的样品进行嗅、闻、观察及品尝,样品以随机数字编号,并且样品的呈送顺序也是随机的。由10名来自公司内经过专业感官评分培训的感官评价员(年龄20~30岁)对外观、气味、组织、口味、质地五个指标采用评分法根据评分标准进行打分。

表2 清蒸鲈鱼感官评价评分标准[8]

1.4.2 鱼肉质构测定

参考Pivotto[9]的方法,稍作修改。采用物性分析仪并选取剪切力模式测定。蒸制后的鲈鱼放室温下冷却10min,至鲈鱼鱼背温度55℃左右。测试部位选择鱼背。测试时,选择刀型探头A-MORS,沿垂直肌纤维向切割,测定条件及参数为:测试模式:Compression;测试选项:Return to Start;测前速度2.00mm/s,测试速度1.00mm/s,测后速度10.00mm/s,剪切深度10mm,触发力15g,数据获取率500pps。将曲线最大峰值处对应的剪切力Fmax(g)定义为最大剪切力表示鱼肉的硬度。曲线正峰面积定义为剪切力做功表示鱼肉的咀嚼性。每个样品做7次重复。

图1 鱼肉剪切力-时间曲线

1.4.3 水分测定

参考国标GB5009.3—2010。

1.4.4 数据统计与分析

用SPSS19.0和EXCEL2010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和绘图,数据以平均值±标准差表示,p<0.05认为有统计学差异。

2 结果与分析

2.1 蒸汽温度对清蒸鲈鱼感官评价的影响

蒸汽温度对清蒸鲈鱼感官评价的影响如图2所示。结果显示,不同蒸汽温度对清蒸鲈鱼感官评价有一定的影响。相比于其他烹饪条件,清蒸鲈鱼的整体感官接受度在80℃条件下感官品质较差;清蒸鲈鱼的整体感官接受度在100℃条件下感官品质较好,相当于燃气灶蒸锅蒸鱼。不同蒸汽温度对清蒸鲈鱼感官评价的影响差异是显著的(p<0.05)。从表3可以看出,随着蒸汽温度的升高,烹饪到鱼背终点温度[10,11](66℃)所需的时间随之降低。其中80℃蒸汽温度下,烹饪时间达到了20min 50s。在长时间的烹饪过程中,虽然表面鱼皮完整,但鱼肉组织状态呈松散状态,且烹饪结束后鱼盘汤汁中有暗红色血迹,腥味较重,降低食用品质。100℃烹饪温度下,烹饪时间为9min10s,无腥味,弹性好,肉质较嫩,与燃气灶相当。从感官评分上可以看出4号略优于3号,这可能由于燃气灶蒸锅蒸制时下层水不断被加热,预热结束后放鱼过程中蒸汽仍然持续不断供给,且其功率较高;而电蒸箱蒸汽100℃烹饪,预热结束后,开炉门放鱼期间,蒸汽停止供给,关上炉门后腔体温度缓慢爬升,相比于燃气灶电蒸箱功率低很多,因此使得电蒸箱蒸制鲈鱼所用时间比燃气灶蒸制时间长。通过比较实验结果,可以初步推测在保证鱼肉肉质熟的情况下,应尽可能缩短蒸制时间,从而提高鱼肉感官评分。

图2 蒸汽烹饪温度对清蒸鲈鱼感官评价的影响

烹饪方式80℃90℃100℃燃气灶蒸锅烹饪时间20min50s14min13s9min10s7min30s

2.2 蒸汽温度对清蒸鲈鱼质构的影响

热处理主要通过影响鱼肉中的蛋白质而改变鱼肉的嫩度,如蛋白质变性、肌原纤维蛋白的解离、鱼肉纤维的横向和纵向收缩、肌浆蛋白的聚集并形成凝胶、结缔组织增溶等[12]。加热使肌肉结缔组织胶原蛋白变性,转变为明胶,肉质变软,同时加热使肌肉纤维蛋白凝聚收缩,并使肌肉失水变硬,二者共同影响着肉质的嫩度[11]。对肉质嫩度的定义主要是通过人的咀嚼舒适度衡量的,咀嚼的舒适度包括肉最初被牙齿穿透、肉被分解成碎片以及咀嚼后剩余的残渣量。用最大剪切力值(硬度)及剪切力做功(咀嚼性)来客观测量肉质的嫩度。鱼肉硬度、咀嚼性值越大,表示鱼肉越老。蒸汽温度对清蒸鲈鱼最大剪切力的影响结果如图3。不同蒸汽温度蒸制的鲈鱼所用最大剪切力按照由大到小的顺序排序:2号、3号、4号、1号;温度对最大剪切力值有着显著影响(p<0.05)。高麦瑞[13](2018),孙红霞[14](2018)等发现,温度对肉类剪切力值有着显著影响(p<0.05),与本研究结果一致。

图3 蒸汽温度对清蒸鲈鱼最大剪切力的影响

蒸汽温度对清蒸鲈鱼剪切力做功(咀嚼性)的影响结果如图4。不同蒸汽温度蒸制的鲈鱼所用剪切力做功(咀嚼性)按照由大到小的顺序排序:2号、3号、4号、1号;温度对咀嚼性有着显著影响(p<0.05)。由图3、图4所示,不同烹饪温度下鱼肉嫩度比较:4号>3号>2号(1号除外)。从图3、图4中可以看出1号硬度、咀嚼性均是最低的,其感官评分值也是最低。推测原因是加热时间延长,组织逐渐变软,鱼肉组织呈糜烂、松散状,降低食用品质。这也说明清蒸鲈鱼硬度、咀嚼性并不是越低越好,需要在合适的范围内才能最终指导感官嫩度。

图4 蒸汽温度对清蒸鲈鱼剪切力做功(咀嚼性)的影响

2.3 蒸汽温度对清蒸鲈鱼水分含量的影响

蒸汽温度对清蒸鲈鱼水分含量的影响结果如图5所示。从整体上看,4种不同烹饪条件下清蒸鲈鱼的水分含量差异不太大。从图中可以看出,3号、4号水分含量要略高于1号、2号,其中4号水分含量略高于3号,这可能与烹饪时间有很大关系,烹饪时间越短有利于鱼肉保持内部水分。

图5 蒸汽温度对清蒸鲈鱼水分含量的影响

3 结论

本研究通过对不同蒸汽温度(80℃、90℃、100℃)蒸制清蒸鲈鱼的食用品质(感官评价、硬度、咀嚼性、水分含量)的研究并和传统燃气灶蒸锅蒸鲈鱼(100℃)进行对比。研究结果表明,不同蒸汽温度对清蒸鲈鱼感官评价、硬度、咀嚼性有一定影响,感官评分比较:100℃>90℃>80℃,且差异显著(p<0.05);100℃清蒸鲈鱼与燃气灶蒸锅相当。

由鱼肉硬度、咀嚼性综合分析鱼肉嫩度,鱼肉嫩度比较:100℃>90℃,与燃气灶相当,80℃硬度、咀嚼性值不仅最低,而且鱼肉呈松散状态,汤汁中有暗红色血迹,腥味明显,食用品质较差。

综上所述,电蒸箱蒸汽100℃为最适宜烹饪清蒸鲈鱼的温度,烹饪效果相当于燃气灶蒸鱼。相比于80℃、90℃,100℃蒸制清蒸鲈鱼所用时间最短,并比较电蒸箱100℃、燃气灶蒸鱼100℃,初步推测在保证鱼肉肉质熟的情况下,应尽可能缩短蒸制时间,从而提高鱼肉食用品质。

猜你喜欢
嫩度剪切力燃气灶
一种汽车发动机用橡胶减震器
多孔金属板燃气灶燃烧性能数值模拟
火与水
燃气灶旁禁倒面粉
燃气灶旁禁倒面粉
饲粮中添加不同抗氧化剂对熟化期羊肉嫩度的影响及动力学分析
不同处理对新疆羊半腱肌嫩度的影响
梯度加热对羊肉嫩度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