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扩招百万如何落地?校长先数“床位”

2019-05-30 09:18贺佳雯南方周末实习生邓依云郎竞宁
南方周末 2019-05-30
关键词:床位生源南方周末

南方周末记者 贺佳雯 南方周末实习生 邓依云 郎竞宁

南方周末记者 贺佳雯

发自北京、重庆、上海

南方周末实习生 邓依云 郎竞宁

2019年全国两会之前,重庆城市管理职业学院党委书记任波听到风声,“总理有大动作宣布”。“没想到这么大。”任波对南方周末记者说。

“大动作”,指的是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的2019年高职院校大规模扩招100万人。

此后,关于高职扩招百万的细化政策频发。2019年4月30日,国务院常务会议讨论通过《高职扩招专项工作实施方案》(下称《实施方案》),5月6日,教育部等6部门联合印发。

时间进入5月,百万扩招计划落到了各省教育部门和高职院校。南方周末记者了解到,大多省份采取自下而上申领任务指标的方式,先由高职院校统计能承担的扩招生源数,报给当地教育部门;各省教育部门统筹后再上报给教育部。

“由教育部最终批复我们要承担的招生计划数,目前我们已经上报可承担数。”2019年5月17日,重庆市教委主任舒立春告诉南方周末记者。

2019年5月29日,教育部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司相关人士向南方周末记者介绍,目前各省扩招招生计划已经下达。

扩招多少人?

春季招生工作刚刚结束,任波松了一口气,重庆城市管理职业学院报给市教委的700个招生计划全部完成了。重庆城市管理职业学院2019年原计划招生4600人,得到高职扩招百万的通知后,增补了1200人的招生计划。

这1200人的增量是学校党委和后勤、教务等部门反复沟通测算下来的。任波说,“以宿舍为例,能新增多少个床位,都数够了”。

该校党政办公室主任吴齐指着校园里两栋新建楼房,那是学校为扩招新建的两栋宿舍,预计2019年9月能投入使用,这座原本就有700亩占地面积的高职院校还将新增10万平方米。

即便如此,学生宿舍一时间仍难靠新修来满足。任波打算在不过分降低居住条件的情况下,把原来的四人间、六人间改成八人间。

新修了学生宿舍的还有重庆工业职业技术学院。该校党委书记王官成介绍,新增1200多个床位,还新修了食堂,整合资源为扩招做足准备。

有的学校来不及建宿舍楼。为此,重庆电子工程职业学院副校长龚小勇说,学校准备到学校隔壁的微电子产业园协商租用两栋宿舍楼,以满足扩招需要。

在寸土寸金的上海,宿舍、食堂等硬件条件对扩招规模的制约更大。上海一名高职院校长表示,在上海郊区,一亩地的建校成本相当于三四线城市黄金地段的好几倍。为满足扩招需求,学校新的建设项目需要得到政府专项资金更大力度的支持。

“目前尚不清楚扩招计划最终的周期,”该校长说,“如果只是一年,增加几百人,学生宿舍挤一挤还可以;如果连续扩招,学校还是需要扩建。”

事实上,《实施方案》已明确“中央财政加大对高职院校扩招的支持力度”,2019年中央财政安排现代职业教育质量提升计划专项资金237亿元,引导地方政府落实生均拨款制度、加强办学条件薄弱公办高职院校改造、完善和落实奖助学金提标扩面政策等。除了硬件,补充师资也是校长们必须考虑的问题。重庆城市管理职业学院目前的生师比正好达到教育部规定的1:18的标准。任波想的办法是,一方面根据生师比新招老师,另一方面会加大来自行业、企业的兼任、兼职教师比重,以此弥补空缺。但从多种因素考虑,尤其作为公办学校,这一块任波“还不敢多用”。

而在上海,个别高职院校的生师比最高可达1:20。“我们更多得依靠‘双师(即企业兼职教师)力量来补充。”上海一位高职院校长坦言,编制的新增需要教育部门和人社部门协调,编制解决后是教师招聘,师资问题在短期内的解决难度不小。

根据教育部教师工作司测算,高职扩招100万之后,每年需要新增师资6.5万人左右。

新增生源从哪儿来?

学校准备好了,扩招100万的生源从何而来?

根据《实施方案》,此次扩招服务面向除高中毕业生,还将面向退役军人、下岗失业人员、农民工和新型职业农民等群体(下称“新四类生源”),开展高职扩招的补报名工作。在报名环节,审核考生资格的将不仅是教育部门和公安部门,人社部门、农业农村部门和退役军人事务部门也将联合起来。最后实行分类录取。

而具体到各省,生源来源情况不同,且各有其特点。

南方周末记者了解到,上海市教委与退役军人事务部门沟通时发现,转业到上海的退役军人中,专科以下的学历层次人数的占比相对较小,绝对人数也不太多。针对这种情况,上海相关部门正在通过情况摸排和招生宣传积极挖掘潜力,另一方面在专业设置、报名条件、考试方式、培养模式等方面制定落地方案。至于另一受关注的新增生源农民工群体,很多正从事外卖等流动性服务业,如果接受高职教育,可能会介意耽误原有工作。

“扩招肯定不能从大街上现抓。”上海工艺美术职业学院党委书记许涛说。

工艺美院2019年分到的扩招指标是300-500名,许涛针对工艺美院的专业特点,想出了一个补充高质量生源的办法。该校的专业都围绕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建设,于是,许涛给有非遗保护任务的各地文产办挨个打了电话,希望能由文产办推荐当地的“非遗传人”来接受高职教育。

如此一来,能让非遗与现代技术学习与应用相结合,实现一些商业产品变现。以上海对口帮扶的云南为例,云南文产办的人听说后很高兴,准备遴选30个“非遗传人”去学习,回来后有一技之长还能改善家庭贫困。如果每个省都能选出几十位“非遗传人”,许涛的指标就能完成。

尽管当地文产办大都表示积极配合遴选,但一个学校能有多少扩招指标,最终还需经当地教育部门批准。各省目前都承担了扩招任务,教育部门很可能优先考虑将生源留在本地分给当地学校。所以,新增指标能不能批下来,许涛心里也没底。

事实上,扩招仍主要面向高中阶段教育的毕业生。原本各地中职升学高职的比例大多控制在30%到50%,而此次扩招,取消高职招收中职毕业生比例限制,允许符合高考报名条件的往届中职毕业生参加高职院校单独考试招生。

得知这一消息,重庆市立信职业教育中心马上行动起来。该校一位老师告诉南方周末记者,为了响应高职扩招百万,老师们挨个给已毕业的中职学生打电话,询问是否有报考意愿。“他们(中职毕业生)有的可能已经毕业好几年了,还是想回学校上学。”

但在上海,这一生源渠道也已接近饱和。南方周末记者了解到,上海市过去一直未对中职升高职的比例作太多设限。

2019年5月13日,上海市政府办公厅组织了一场关于做好扩招准备的工作会议。会上,十余位上海市高职院校长聚在一起讨论扩招的困难和解决方案。上海东海职业技术学院校长项家祥率先发了言。

项家祥认为,上海市高等教育发达,职业教育经费存在“中职盘子大,高职蛋糕小”的情况。“上海的教育附加费能用于中职,不能用于高职,而中职学生人数较少。”项家祥对南方周末记者说,据他了解,高职扩招百万,各省市都在本地生源挖潜等方面做了许多计划,上海在外省市的高职计划完成难度不小。因此,他建议上海对“怎么考、怎么招、招多少、谁出钱”一系列问题,加快制定切实可行的措施。

对此,上海市教委对南方周末记者表示,已在会同有关部门加紧制定具体的政策落地方案。

多样化教学机制

走访多地高职院校,南方周末记者发现,不同院校对“扩招百万”的反应不一样。归结原因,与这所高职院校的体制性质,以及学校所处的地理位置紧密相关。

苏州工业园区职业技术学院党委副书记王寿斌曾撰文分析道:“浙江省的高职院校数量相对较少,高职招生计划普遍不多,一直制约着高职院校的规模化发展,也制约着中职学校的办学定位。如今有了‘百万扩招的大好机遇,大家满心欢喜摩拳擦掌;而在江苏和山东等高职院校数量相对较多的省份……已出现生源危机的高职院校,反而多了一层担忧,担心计划的完成率会进一步下降。再比如,对一些公办高职院校来说,扩大招生会给学生管理带来更大的难度,因而对扩招难有内生动力。而许多不能享受政府‘生均拨款补助的民办高职院校,则多数愿意抓住政策机遇,竭尽全力扩大规模。”

重庆城市管理职业学院党委书记任波透露,学校党委原本早就做了决定,稳定在校生规模在12000人左右,把更多精力集中到提升办学质量上去。目前,该校官网简介显示,已有在校生13000多人。

和重庆市教委多次沟通后,任波发现,市教委对待扩招的态度既积极又理性。“首先作为优质学校必须完成任务,但完成多少根据学校条件制定计划。”任波说。

南方周末记者注意到,在总理的政府工作报告当中,“2019年高职院校大规模扩招100万人”这一条被放在“多管齐下稳定和扩大就业”章节。显而易见,扩招的目的在于为实体经济发展提供更多的技能人才支持,也为数以亿计的退役军人、下岗职工和农民工提供更多就业机会。

许涛则提示,扩招后,不仅应该想着让这些人员进学校学习,三年之后,还应为他们后续的职业发展考虑出路。

回顾中国职业教育发展历程,2005年,中等职业教育也曾成功实现百万扩招。“中职扩招计划原本有2005年到2007年三年明确的时间周期,但值得注意的是,2006年、2007年扩招的数据都在下降。”浙江工业大学中国职教发展与评价研究院副院长陈衍对南方周末说。

教育部官网披露的数据显示,2004年招生数550万,到2005年中职招生达到647万人;2006年中职招生731.4万人;2007年中职招生达到810万人。

可以预见的是,扩招的顶层设计必然会不断完善。教育部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司司长王继平对南方周末记者表示,教育部专门成立了高职扩招领导小组,由教育部副部长孙尧担任组长,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司、发展规划司、高校学生司、财务司、教育督导局、教师工作司、新闻办等均是成员单位。

由于此次服务面向扩大,教育部还积极和退役军人事务部、农业农村部、人社部等沟通,建立协同联动的扩招工作机制。

至于是否将为新四类生源调整高职专业设置,王继平回应南方周末记者,高职专业目录和中等职业学校专业目录都在及时进行调整,已覆盖我国所有行业。

“覆盖之后,我们还特别关注一些急需的,比如现代制造业、新兴服务业等,可能会增加具体的专业方向来解决适应就业市场变化的问题。”王继平认为,相比于调整专业,对于新四类生源进行多样化教学,灵活学制更重要。

如何多样化教学也是高职院校长们的新功课。在重庆电子工程职业学院主抓教学的龚小勇表示,学校正在筹划制订通过选学大专业群的方式,重组不同的专业模块,针对新四类生源实行分类编班的教学模式。

还有一些高职院校尝试开通线上课程,新四类学生可以远程完成部分理论课程,再到学校进行实训,参加考试。

猜你喜欢
床位生源南方周末
新形势下提升传统本科专业生源质量的思考和认识
一份来自南方周末的特别邀请
嘻哈段子铺
更多评论,请见南方周末APP
更多评论,请见南方周末APP
更多评论,请见南方周末APP
两类生源高职生的比较及对教育教学的启示①
床东
跨省生源调控
我国养老床位约有一半闲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