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美术教学方法探讨

2019-06-03 04:14曹丽君
散文百家·下旬刊 2019年6期
关键词:方法探讨小学美术教学方法

曹丽君

摘 要:小学阶段的教育中美术这门学科的重要性不仅在于它能教授学生一定的美术理论知识和基本技能,还在于它是对学生美学上的启迪和修养的浸染。教学方法,就是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的方法的总和,其中涵盖了理论、思想、概念、知识、方法等诸多因素。针对小学美术进行教学方法的探讨,其实质上也是有效提高教学的主要途径之一。

关键词:小学美术;教学方法;方法探讨

小学美术的重要职责和主要的教学任务就是,既要教授与小学生水平相适应的理论知识和美术的作画技巧和方法,又要对小学生美学素养方面有一个启蒙和启发的作用。为了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对教学方法展开探讨也是合乎情理的一种方式和手段。教师务必要重视起教学方法对于教学的重要性和影响力,才能对教学方法的探讨更加上心。

一、从教师的教法出发,教师要意识到教学方法对课堂教学的影响作用是巨大的

教学方法,其中蕴含了教和学两个重要的部分。教师作为课堂教学的主导者,很大程度上一堂课的教学是和教师的教相联系的。根据教师授课的方式和呈现的手段将教学方法大致分为以下几类。比较基础的就是讲说法。这种教法形式简单,便于实施;但是缺点在于教学信息的呈现手段过于单一,如果学生在听讲这个过程中状态不佳的话,很容易就造成了学生的吸收率不高,未能达到教师心目中理想的教学状态;同样的这种方式对于教师的要求也相对而言比较高,因为只能通过讲说和听讲的方式来完成对教材课本知识点信息的传递,所以教师必须要对教材十分熟悉,才能信手拈来地给学生进行讲解,这种舒缓的教学节奏也比较适宜新课的讲授课堂,教师还要善于运用语言的魅力,掌握语言表达的这门艺术,才能更加吸引学生来认真听讲。更为高阶的教学课堂上,教师可以采用“产婆术”的教法。这种方法主要取决于教师所要面对的教学对象隶属于哪个群体,这个群体具备怎样的学习特征等因素。是因为“产婆术”是建立在学习者具备一定的学习基础和学习能力之上,教师对学生进行一种“不愤不启,不悱不发”的学习上的指引和引导。

在这个过程中,教师更重要的是注意自身主导作用是否得以充分的发挥,而不是像传统教育中课堂完全由教师做决定的情况。随着多媒体技术的崛起,将其运用到课堂上的教学称做“云课堂”,这种新式的课堂教学方式首要就要求教师必须先熟悉多种多样的多媒体技术手段,然后教师再根据自己对这些技术手段的认知和了解将其运用于教学,辅助教学。在这样的课堂上,教师要做的不仅是课前的充足准备,比如多媒体课件的制作,多媒体技术设备的支持检验和试用,教学活动的设计与预设;还要不断学习多媒体技术来应对课堂上关于设备等突发问题的偶然事件的紧急处理;还有课后的检验学习成果和评价系统的完善与更新等等。

二、从学生的学法出发,教师要注意對小学生方法上的指引与恰当地建议

在教师平常的授课过程中,我们可以明显观察到的是小学生对于美术这门学科的学习途径主要是:观察。这种学习方法统称为观察法。它依托于学生的观察力和注意力,如果学生能够达到观察入微的境界,学生学习美术和画作的难度就会自然而然降低一些。观察法还有一个重要的好处,就是可以指导学生去主动地自觉地发现美术课堂和平常生活中美的地方,号召学生发现美,在观察的过程中学生能够拥有一双发现美的眼睛。或者还有一种比较普遍和常用的学法叫做兴趣法,这种方法就要教师在小学生一开始接触到美术的时候,善于利用一些小学生认知经历中比较熟悉或者感兴趣的事情去吸引学生来参与美术的教学活动,进而接受到其中蕴含的教学性。

教师可以采用讲故事来引人入胜地讲解画作的赏析,也可以运用名人名言来吸引小学生的注意力,还可以用成熟的充满童趣的一副画作来勾起小学生想要学习美术的想法和兴趣。但是在这个过程中可能是存在着一定的反应时期,所以教师要保持耐心友善地去接触学生。现在比较流行的还有一种方法就是体验法,即让学生能够身临其境地在情境中学习。教师可以将其安排在兴趣教学引入新课之后的教学活动或者环节之中,让学生亲身接触到了美术作画的乐趣和美好之后,再引导学生发现和学习美就容易许多了。还有许多的其他方法,就不一一阐释,而教师要注意的是,学生固然有着自由选择学习方法的权利,但是对于小学阶段的学生来说,他们的认知水平和理解能力尚处于稚嫩和发展的时期,所以教师有义务和责任去提醒学生,并且给学生提出合适的建议。

三、教师要意识到教法与学法的有机综合才是有效的教学方法

从教与学和教育心理学的观点出发,教法与学法只有通过有机的联系结合在一起,才是我们的教学所真正值得追求的教学方法。即教师要学习如何将其熟练地运用到课堂的教学上,才能避免出现纸上谈兵的尴尬场景。“纸上得来终觉浅,须知此事要躬行”就是这个道理。教学其实质上就是富含教学意义和性质的信息的一个传递过程,教师作为传播者,要注意语言的表达,尽量避免在这个时期出现语言的歧义来误导学生,教师也要做好“守门人”的角色职责,尽量减少传播过程中“噪音”在源头处出现;在信息的传播过程中,教师作为“指路人”和引导者,要负责过程中的“降噪”和防止信息的丢失或遗漏,也就是教师经常做的“查漏补缺”的工作,经常在复习阶段或者教授新课的巩固小结中出现;在信息的接收者那一端,教师要注意观察学习者的接收状态和情况,必要的时候可以通过布置课后作业或者随堂测试等手段来进行对学生学习的检验,在检验过后教师要及时地给出评价和反馈,这种评价和反馈的表述必须要用肯定性的语言来表达,增强对学生的说服感,同时这种评价和反馈也应当是因材施教地对学生个体做出合适的回复。

在小学美术这门学科的传统课堂教学上,由于班级授课制,导致学生群体基数庞大,教师难以对学生进行因地制宜地教学与指导,所以对于教学对象来说,学生要主动地抓住美术课程的学习机会,积极地与教师沟通,才能更好地接受教师教学信息的传递与指引。在提倡素质教育的今天,在课堂上,我们应该更加注重对学生个体的关注与关心,才能从学生的细枝末节处得到学生的学习信号,教师才能进行更加有效的教学。

教师要对教学方法进行热烈的探讨,才能迎来更加完善与改革的课堂教学,才能真正实现让学生“快乐地学习”的教学目标。这仅仅只是笔者我一个人的看法,希望会有所帮助。

猜你喜欢
方法探讨小学美术教学方法
教学方法与知识类型的适宜
企业研发支出会计处理探讨
情境教学法在小学美术教学中的应用
关于小学美术劳技课程的思考
谈谈如何提高小学生美术欣赏能力
我的教学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