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如何将多媒体技术融合到小学语文教学中

2019-06-03 04:14林鲜艳
散文百家·下旬刊 2019年6期
关键词:多媒体教学语文教学小学语文

林鲜艳

摘 要:随着信息技术的进一步发展,多媒体作为教学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在语文的课堂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它凭借着多样化的教学内容呈现方式(如图片、声音、视频等)直观性与生动性的教学特点,不仅为课堂注入了活力,而且有效地改进了“教”与“学”两大主体的活动方式,促进了双方的互动,因而受到广大师生的青睐。

关键词:小学语文;多媒体教学;语文教学

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和普及,把计算机技术引入教学,结合影视、幻灯、音响等先进的教学手段,而进行的多媒体教学,已成为现代教学的一种趋势,用多媒体来辅助教学将是教学领域的又一场革命。那么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充分运用多媒体,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呢?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点来思考:

一、现代多媒体教学技术在小学语文课堂上所占据的巨大优势

1.营造浓厚的课堂学习环境。多媒体教学在小学语文课堂上的应用,能够为学生营造浓厚的课堂学习环境。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教学当中的声音、视频等带领学生进行学习,将学生的兴趣吸引到语文当中。当学生拥有一个稳定的学习环境的时候,他们的心才能够安定下来投入到学习当中,多媒体教学正是适应了这一点。在浓厚的课堂学习环境的熏陶下,学生的学习才会更加努力。

2.创设别具一格的教学情境。多媒体教学还可以为学生创设有效的教学情境,令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带给学生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同时,多媒体教学能够将文字以及图像等通过一种很好的形式处理出来,将原先复杂的语文知识变得简单化,令学生更好地理解语文教材中的内容。

3.开拓学生的思维能力。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运用多媒体技术,不仅能够为学生营造浓厚的学习环境,创设独特的教学情境,还能够开拓学生的思维能力,从多个角度、多个方面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因为多媒体教学能够将学生所需要学习的语文知识与各种多媒体技术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学生能够在多媒体技术的刺激下,产生更多新奇的想法和观点,从而令自身的思维能力得到发散。

二、激发兴趣

常言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教学中,兴趣是学生学习的原动力,它能够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多媒体具有幻灯、图片、模型、投影、电视、电影、录音、录像、电子计算机等多种技能的特点,它在教学中可以化繁为简、化难为易、化抽象为具体,自然会提高教学效率。这样就会使传统的单一教学模式转化成比较丰富多彩的课堂,能够创设活跃的学生积极参与的课堂气氛。这种生动形象、趣味盎然的教学活动,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所以,教师要研究多媒体和小学语文教学的整合。在课堂教学中,可以利用多媒体进行导语引入课文,可以用连续的动画,还可以用音乐歌曲或用朗读等来进行。运用这种先声夺人的导入就会将学生的心抓住,将学生的兴趣引进活跃的教学情境中,会起到最佳的教学效果。

三、促进感性思维的发展

语文作为一门基本性的人文学科,侧重学生的情感发展,以提高学生综合语文素养为目标。在小学阶段,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尚未成熟,加强情感上的引导是十分重要的。以多媒体为依托的语文课堂不仅能够加强、延长学生的情感体验,还能够在知识的熏陶过程中促进感性思维的发展。感性思维虽然只是通过事物和现象的具体特征和外部形象特点获取对直观的、表象的认识,但其是培养学生理性思维的前提和基础,特别是对于思维发展尚不成熟的小学生来说,这是一个实现感性思维向理性思维发展的最好的跳跃点。

例如,在学习《小壁虎借尾巴》一课时,课文中只是通过文字的叙述和少量插画呈现的形式供学生学习,但由于学生对壁虎缺少基本的认识,仍有较多的疑惑没有解开,如“小壁虎为什么断了尾巴之后还会长出来”、“壁虎在什么情况下会断尾巴呢”等。一方面由于寓言故事式的文章内容对这些疑惑并不能很好的解决,另一方面学生对于科学性的解释难以理解,因此,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的多种表现形式,以符合学生认知规律的方法来解答学生的疑惑。

将课文中的每一个过程,以图片的形式表现出来,让学生对小壁虎的成长过程有个直观的认识。教师借鉴图片,以讲故事的形式,吸引学生的注意力,通过图片形象再现小壁虎向鲤鱼、老牛、燕子借尾巴的过程,能够帮助学生对壁虎断尾、生尾过程有一个清楚的认识。

动画以趣味性的呈现和连贯性的过程不仅能够激发学生的好奇心,调动他们的积极性,更重要的是,其通过稍显夸张化的解释以更简单、易于理解的方式阐述了壁虎是如何断尾的、又是如何重新生长出尾巴的。

多媒体技术有效地突破了僵化的、单一的教学内容呈现方式,并赋予语文以更多的生命力和活力,其以通俗化、娛乐化的方式解释了很多科学性的问题,不仅促进了学生感性思维发展,也不断拓展了学生的课外知识。

四、运用多媒体,培养学生的想象、创造能力

想象是拓展思维空间的内驱力,是人们对头脑记忆表象进行加工改造而建立新形象的心理过程,教学中,充分挖掘教材因素,经常进行想象训练,有利于培养学生思维的广阔性、深刻性和创造性。如《歌唱二小放牛郎》一课,教师放映一段电影录像,生动地再现了当时的情景,将画面定格在二小英勇就义前的时刻。用一段精彩、感人的导入语把学生引入情境。让学生根据画面中二小的目光、神情、动作展开想象,王二小当时可能会想些什么?会说些什么?这样,不但为学生提供了想象的材料、想象的空间,而且帮助学生体会了二小的机智勇敢和敌人的凶残无情。

多媒体教学的技术手段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的使用,大大促进了小学语文教学的改革和发展,令小学语文课堂的整体教学质量得到了提高。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也需要认识到多媒体教学的优点与缺点,将多媒体教学与传统的教学方法有机地结合起来,令其更加科学地促进小学语文高效课堂的开展。

参考文献:

[1]孙天文.多媒体技术在语文教学中的运用[J].甘肃教育,2019(03):42.

猜你喜欢
多媒体教学语文教学小学语文
多媒体教学在语文课堂的有效应用
多媒体教学为高中语文课堂插翅添翼
如何正确认识多媒体教学
应用多媒体教学课件的取与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