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事故预防对象体系构建的研究

2019-06-03 04:14池丽瞻
散文百家·下旬刊 2019年6期
关键词:校园安全预防对象

池丽瞻

摘 要:校园安全是国家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校园安全是保证校园安全事业得以健康发展的前提和条件。以“校园安全事故 ”为起点,采用理论联系实际的方法,全面分析和构建“校园安全事故预防目标、主体、对象、方法、环境”的“人防、物防和技防”体系,对于避免校园安全事故发生,或者意外发生后尽量避免事故损失, 提升办园水平,确保保教质量有着重要意义。

关键词:校园安全;事故;预防;对象

“建立健全安全保卫制度和工作机制,完善人防、物防和技防措施。加强师生安全教育和学校安全管理,提高预防灾害、应急避险和防范违法犯罪活动的能力。加强校园和周边环境治安综合治理,为师生创造安定有序、和谐融洽、充满活力的工作、学习、生活环境。”2012年3月召开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上,温家宝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第一次将“加强校车和校园安全管理,确保孩子们的人身安全”作为报告的重要内容。所以加强校园安全管理,既是国家对于校园事业发展的战略性要求,也是校园教管理不可缺少的重要工作。

一、校园事故的预防管理

安全管理有“事前、事中和事后”管理之分。“事前”安全管理是一种预防性管理,预防性管理相对控制事故发生成本最低,付出的代价特别是生命代价最小,但是需要管理者的智慧和胆识。事中安全管理是一种应急管理,应急管理相对事前管理较省力、省心,但是付出的代价更大,成本更高。事后安全管理是一种反应人道性的补救管理,任何事后管理对失去的特别是生命已经无法弥补。只是一种安慰性管理。所以要避免或者减少校园事故发生预防是关键,校园事故预防概念、认识其外延特点、价值,是构建有效预防体系的前提。

校园事故预防管理包含预防目标、预防主体、预防对象、预防方法、预防环境五要素,其中:“目标”是发现和排除隐患,确保校园安全——方向引领,内在动力;“主体”是责任主体为主,多主体配合——主体是关键、核心和复杂;“对象”是主体行为依法指向存在隐患人、事和物——指向是预防主体依法享有的权力、实体;“方法”是主体依法采取的教育、检查、整改、排除隐患等预防的方式、方法、措施、手段或技术——方法是智慧和艺术;“环境”是为前四个要素有效运行创造的氛围。这种氛围包括预防观念、信息、制度、舆论和责任等观念、舆论和物化的氛围——环境是条件、保证。校园预防管理就是指对“预防目标、预防主体、预防对象、预防方法、预防环境”五个要素进行有机配置和协调,形成有机运行动态体系,充分激发各要素功能发挥,从而发挥校园事故预防的整体功能,提高预防工作的有效性活动。

二、校园事故预防对象体系的构建

1.校园管理主体不良行为的预防。

校园管理主体不良行为是指校园园长或者分管人员在预防工作中故意或者过失,甚至不作为侵犯参与主体或者协助主体合法权益的行为。有个别幼园管理者受不良文化影响,为追求利益最大化,思想素质不过关,缺乏自我控制能力,侵犯校园职工合法权利现象时有发生。校园预防管理主体不良行为主要表现: 不尊重参与和协助主体劳动成果;处理问题不公正;严重脱离群众; 侵犯参与和协助主体基本权利;应作为而不作为等。预防管理主体不良行为基本办法:(1)自觉学习,提高素质;(2)健全制度,明确责任,包括第一第二责任(3)依法治园,民主办园。

2.参与主体不良行为预防。

参与主体不良行为是指保教员工侵犯校园合法权益的行为。校园保教员工队伍中,有个别人受不良文化影响,思想素质不过关,缺乏自我控制能力,侵犯校园合法权利特别是性权利现象时有发生。保教员工的不良行为主要表现: 不尊重校园人格尊严;体罚或变相体罚校园;组织乘坐违规车特别超载车,搭乘便车;侵犯校园性权利行为;歧视校园,对校园实行冷暴力行;工作不负责或者粗心等。预防参与主体不良行为的基本方法:

(1)源头预防:坚持高素质特别是心理素质标准选拔校园人员;发现不道德行为, 要及时调查解决或调整工作。

(2)学法预防:定期或不定期组织成员学习《教师法》《未成年人保护法》 《校园教师职业道德》《中小学校园安全管理办法》有关法律和行政法规,提高校园人员知法、守法和护法意识。

(3)制度预防:严禁体罚或变相体罚校园;禁止组织乘坐或者开行违规车特别超载车;建立发现安全隐患及时汇报和排除制度;对违反各项规定的有关人员,要追究“第二责任”。

(4)提高素质:开展典型校园事故预防课题研究;开展预防校园风险学术研究,提高校园人员的预防意识和能力。

(5)人文预防。园长管理要人性化,要关心成员思想、生活和心理;园长要走近成员心灵,及时为成员排解困难;构建人文环境,用预防文化引导和潜移校园成员形成自觉的预防思想和行为。

3.协助主体不良行为预防。

协助主体不良行为是指有关服务于保教工作的人员故意或者过失,或者违规行为导致校园事故发生的行为。在校园保教服务员工队伍中,有个别人受不良文化影响,思想素质不过关,缺乏自我控制能力,故意或者过失侵犯校园合法权利特别是性权利现象时有发生。协助主体不良行为主要表现: 违规操作行为;不作为行为;粗心行为;擅自离岗行为等.预防协助主体不良行为的基本方法:(1)招聘源头预防;(2)建立健全制度預防;(3)学习教育预防;(4)督促检查预防。

参考文献:

[1]现代汉语词典(第2版)[K ]商务印书馆 [北京] 1983年  [K]第533页

[2]刘晶波.学前教育研究方法[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6.8:1-2.

猜你喜欢
校园安全预防对象
神秘来电
制订应急预案 完善高校安全保障体系探究
开学季,打好校园安全堡垒战
基于熵的快速扫描法的FNEA初始对象的生成方法
浅谈跑步运动中膝关节的损伤和预防
区间对象族的可镇定性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