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语言沟通技巧教学与职业技能培养相结合的教学实践探究

2019-06-03 04:14马惠琴陈晓燕
散文百家·下旬刊 2019年6期
关键词:结合高职院校

马惠琴 陈晓燕

摘 要:在当今竞争激烈的社会环境中,高职院校的学生毕业后为了谋求更好的发展,单纯依靠在学校所掌握的职业技能是远远不够的,还应具备良好的语言沟通能力,方能适应当下的社会发展。因此,高职院校在对学生开展职业技能教学的过程中,必须融入语言沟通技巧教学,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的综合能力得到提升,为自身谋求更好的发展。

关键词:高职院校;沟通技巧教学;结合;职业技能培养

语言沟通技巧课程包含的内容主要有语言表达技巧和人际交往中的相关礼仪知识等[1]。目前,许多高职院校都已开设了语言沟通技巧专业课程,并将其作为必修课程。在沟通技巧教学中,必须要与学生的专业相结合,使其以后参与到工作中能够更好地与他人进行专业和人际交往方面的沟通交流。

一、引导学生正确认知沟通技巧,重视沟通技巧的学习

在高职院校中,提高语言沟通技巧教学的有效性其关键在于要让学生认识到沟通技巧的重要性,要让学生明白想要获得更好的职业发展一定离不开沟通技巧的掌握。学生步入社会后需要经常与领导、同事、同行以及其他相关行业人员进行沟通交流,良好的沟通能力不仅能使其工作顺利开展,还会给自身带来很大的晋升发展空间。因此,在沟通技巧教学中,教师首先要向学生阐明沟通技巧的学习对今后的工作与生活的重要意义,从而使学生能够重视沟通技巧的学习。教师还可在课堂教学中讲述学校历届毕业生的工作经历,来印证沟通技巧学习的重要意义,讲述一些成功人士因具备良好的沟通技巧助其成功的重要案例,使课程教学更具说服力,学生也能够更加专注于沟通技巧的学习[2]。

二、赏识、鼓励学生,提高学生自信心

“信心是命运的主宰。”——海伦.凯勒。与人进行沟通时,只有满怀自信才能取得良好的沟通效果。选择就读高职院校的学生往往是因为本身学习成绩不理想或者高考失利,这些学生在高中阶段由于学习成绩不突出,在课堂上很少受老师关注,与老师和同学的互动也比较少,因此,在公开场合与他人沟通时,说话会下意识的紧张,吞吞吐吐,语言缺乏逻辑性,表达能力较差,久而久之会缺乏自信心,产生自卑的心理。所以,教师在开展教学的过程中首先应当注重学生自信心的培养,多赏识、鼓励学生,帮助学习树立自信心。教师可以讲述自身的一些经历,自己是如何克服心理障碍,如何树立自信,然后才能在公共场合与他人从容地进行沟通交流。另外,也可以讲述一些经典的案例,让学生清楚地知道他们并不比其他的人差,而只是缺乏自信。人只要充满自信,不要太顾及他人的看法,就能够从容不迫的与他人进行沟通交流,也能够进行公开的演讲等。

三、沟通技巧训练要与职业技能培养相结合

演讲与口才作为高职院校中的一门基础课程,其语言沟通技巧环节是不论哪个专业的学生都要学习的。教师应根据其专业不同,掌握的职业技能不同适当地调整教材内容,有针对性地进行沟通技巧教学。同时,教师应减少课程理论知识的讲授,侧重于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使学生能够学习到与其职业技能相关的沟通技巧。例如:针对婚庆专业学生,如让学生进行婚庆主持和策划等[3]。针对酒店管理专业的学生,可安排他们分角色进行酒店服务,甚至可以设计一些突发事件以训练学生的语言沟通能力和灵活应变能力……只有根据专业划分来进行沟通技巧教学,才能够使学生获得对其帮助最大的最具实用性的沟通技巧,使其步入社会后从事相关行业时能够有更好的发展空间。

四、语言表达能力与写作能力同步提升

溝通技巧教学的目的是让学生具备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但是教学过程中也不能只注重学生口头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优秀的写作能力是学生具备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的基础。只有学生的写作能力提高了在与他人沟通时才会有丰富的语言基础,不至于词穷或词不达意。同时,学生写作能力的提升也离不开优秀的语言表达能力,通过与他人进行沟通,能够了解自身不足,学习他人的长处,然后将其技巧融入到自身的写作中去,也会进一步提升自己的写作能力。比如,通过演讲基础知识的讲解,可以让学生课后自己写演讲稿,并在课堂上进行演讲训练,学生互相评议,教师再给予必要的指导,这样既可以锻炼学生的写作能力,考查学生掌握演讲说话技巧的情况,,更可以锻炼语言表达能力。所以,语言表达能力与写作能力是相辅相成的、缺一不可的。

为了使学生毕业后能够有更好的发展空间,高职院校必须要重视语言沟通技巧教学,让学生认识到其重要性,通过不断地进行实践锻炼提高学生自信心,同时将沟通技巧与学生职业技能有效结合在一起,使学生掌握基本的沟通技巧,具备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

参考文献:

[1]景东芝,田守文.高职院校沟通技巧教学与职业技能培养相结合的教学实践研究[J].科学中国人,2016(15).

[2]关丽丽,景东芝.高职沟通技巧课程教学实践[J].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2016(6):190-191.

[3]杨俊峰.基于高职学生人格特点的培养方法研究[J].北京劳动保障职业学院学报,2017,11(1):54-57.

猜你喜欢
结合高职院校
运用多媒体进行教学带来的双面性效果分析
“一带一路”战略与盐城高职院校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思考
浅析红色文化与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