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善家园共建机制 营造满意教育氛围

2019-06-03 04:14崔景
散文百家·下旬刊 2019年6期
关键词:个性发展价值观念家园共育

崔景

摘 要:家园共建幼教管理体系提供了幼教工作的前进动力和有力保证。家园共育工作必须坚持探索创新,不断丰富其内容。只有走“保教合一、家园共育”的道路,才能真正成为“幼有所育,让每个孩子享受公平而有质量的学前教育”摇篮。

关键词:家园共育;孩子舒心;个性发展;价值观念;保教合一;幼有所育;人才摇篮

“孩子舒心、家长放心、教师安心”是当今幼儿教育教学管理的常态化模式。习近平总书记提出:“重视家庭建设,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也为进一步加强幼儿园与家长的联系与沟通,引导家长树立正确的家庭教育观念,掌握科学的家庭教育方法,达到家园携手共同培养孩子的目标,使家长们认识到教育开始于家庭,家长和幼儿园教育观念同频,才能形成合力,让孩子养成良好的生活和学习习惯,快乐的渡过幼儿园生活。

一、培树价值理念,灵活把握家长学校工作的新航向

坚持把爱国主义传统教育作为家长学校的主方向,注重联系实际、创设情景、升华情感。精心设计多层次的爱国主义教育系列活动,例如:从小培养幼儿家国情怀意识,利用“国旗下讲话”、“爱在金秋情满重阳”家园联谊会等形式,从爱亲人、爱集体、爱家乡做起,不断升华教育目标。

二、多种元素有机融合,构建家长学校工程体系

1.家长学校与课堂情境教学相结合。把家庭教育内容列入学校教育计划,作为家长必修课内容。真正做到计划、教材、课时、师资“四落实”,努力使家庭教育工作更加规范、更加系统、更具效果。

2.家长学校与安全教育相结合。一方面,把法制安全教育融入幼儿的日常行为规范教育中,使幼儿在日常行为中接受法制教育。例如,防拐攻略、逃生演练、消防演练、宝贝自护歌等。另一方面,聘请法制专员为家长和幼儿上法制课,制定各种规章制度,开展法制专题讲座。

3.家长学校与传统的校园文化活动相结合。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寓教于乐,提高家长对家庭教育知识的兴趣和学习的亲子积极性。

4.家长学校与师德师风建设相结合。加强师德师风建设,提高教师自身素质,是加强家庭工作的前提。努力创新家教理念,营造学习家庭教育知识氛围,建立学习网络。建立健全《教师家庭教育档案》,对家庭教育情况进行跟踪考核随时掌握教师水平、发展方向等方面的基本情况,产生的思想问题,用共同的事业召唤人、凝聚人、稳定人,用优良传统教育人、团结人、激励人。同时,制定《优秀家长学校教师的奖励条例》,让为学校家庭教育做出贡献的教师名利双收。

5.家长学校与心理健康教育、生命教育相结合。心理健康教育是培养健全人格的现代教育的重要内容。将课堂讲授与个别咨询结合起来,同时开设心理健康、生命教育专题讲座,聘请心理健康专家讲课,每学期不少于2次。政教处定期组织家长、学生观看《幼儿心理健康教育》专题片,每学期对幼儿进行一次心理健康测试,切实解决幼儿心理健康成长中存在的家教共性问题,使家長学到了心理健康知识。

6.家庭亲情教育与环境关爱教育相结合。通过开展各种亲子联谊活动,创设家庭教育的亲子情境,使幼儿受到教育和熏陶。植树节,组织家长、幼儿参加户外种植实践活动;世界环境日,请环保部门的专家作报告、观看环境教育录像片,并邀请家长一起参加,唤醒人们的环境保护意识。根据各班特色,与家长联动开展环境手工艺品制作等比赛和大卖场活动,使幼儿在亲身实践中进一步认识人类与自然的关系,提高幼儿对家长的监督、督促作用。创设好的家庭教育情景,营造浓厚的家庭教育氛围,使幼儿在良好的家庭环境中受到熏陶。

三、拓宽家长学校教育新思路,推动家长学校的创新延伸

家庭教育社会化是现代信息社会的必然趋势。建立社会、学校、家庭三位一体的家长学校网络,让幼儿全方位接受到家庭教育和熏陶,对于提高育人效果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甚至关系到育人的成败。

充分动员社会力量协助和支持幼儿园家庭教育。聘请家庭教育专家到幼儿园坐诊,协助制定家庭教育计划,完善管理制度,指导家庭教育活动,为学校教师讲《家庭教育个案分析》。走向社会,内外结合,相互促进,对我园家庭教育水平的提高和社会安定的加强发挥了积极作用。

四、尊重幼儿个性,改善家长学校的创新过程和方法

1.充分发挥育人过程中的主体作用。现代育人观认为,幼儿品德形成过程是幼儿自我建构的过程,因此特别强调发挥家庭教育中孩子的主体作用。在行为规范管理中,实行“园领导包年级、中层干部包班级、骨干教师包幼儿”的活动,班级管理实行《幼儿值周制度》和《民主监督岗制度》,有利于培养幼儿的主体意识,为幼儿自主教育创设了舞台。并为家长每月提供一次做义工的机会。

2.探索培养幼儿适应选择能力的途径。现代家庭教育的开放性表现在不能划一标准压制孩子,允许孩子作出自我选择。针对社会价值观多元的复杂背景,改变灌输说教的家庭教育方式,通过讨论、体验、实践等方法,通过传统游戏和传统文化的逐步渗透,成为家庭教育新模式的探索和创新。

3.构建民主平等的新型家庭人际关系。幼儿人格的形成受到父母与孩子关系的极大影响,构建民主平等的家庭人际关系,促进幼儿健全人格的培养,给幼儿以人文关怀,是现代家庭教育的要求。让微笑、激情和兴趣成为家庭教育的快速通道,坚持正面教育和赏识教育,坚持教育人情化,摒弃不良情绪支配下的家庭教育行为,为孩子创设和谐的心理环境,努力构建起民主和谐的父母和孩子关系。以爱心语言唤起幼儿的自信,开展“每日一言”和“日行一善”活动,拉近了幼儿、家长的心理距离。

家长学校为教育管理提供了前进动力和有力保证。家园共育工作必须坚持探索创新,坚持与时俱进,不断丰富其内容,革新其形式,才能适应时代要求,培养出一代又一代“面向世界、面向未来、面向现代化”的人才。要发展、要改革、要创新,只有走“重家教、促智育、出成效”的道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通过家长学校的逐步探索和实践,让每个公办园真正成为“幼有所育,让每个孩子享受公平而有质量的学前教育”摇篮。

猜你喜欢
个性发展价值观念家园共育
新时代价值观念冲突与思想政治教育现代化发展研究
传统节日教育在幼儿教育中的实施初探
面向全体学生 注重个性发展
浅谈小班幼儿良好习惯培养之方法
数学教学引导学生个性化发展
文化流动视域下的城市价值观念创新:以“深圳十大观念”的生成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