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办中等职业院校教学改革研究

2019-06-03 04:14班闪陈亚楠孙冲
散文百家·下旬刊 2019年6期
关键词:教学改革对策

班闪 陈亚楠 孙冲

摘 要:加强民办中等职业院校教学改革,提高民办中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和效益,不仅仅是社会经济发展的迫切需要,更是21世纪职业教育自身发展的内在需要,本文借鉴国内外职业教学改革的成功经验,对中等職业院校教学进行全面、深层次地分析研究,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关键词:民办中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对策

一、民办中等职业院校教学改革的现状、问题分析

1.生源问题。由于民办院校经费有限,因此相对于公办学校,民办学校收费较高,从而一定程度上导致其招生的学生总体上是分数偏低,甚至部分生源还是从社会上直接返校进行相关技能学习、深造的,这就导致了学生们的水平差别较大,老师们在教学时容易出现“填鸭式”,“满堂灌式”的教学现象,但学生不能及时、有效地理解教学内容,不能将知识高效地转化为能力。

最近几年,中职院校的招生规模在不断扩大,对中职院校的生源数量及质量也形成了很大的冲击。

2.教学管理问题。大部分民办院校都有校董会,若校董会中的董事长与校长不是同一个人担任,则在教学管理中容易出现矛盾现象,校董会可能会更加注重经济效益或希望通过社会效益带来经济效益,这就容易与校长的教学目的不能达成一致,如果校长失去了教学自主权,则学校的教育发展自主权就难以实现。

3.专业设置不合理。目前,部分民办中职院校专业设置仍然是参照普通高等院校的教学模式,如专业设置、课程设置、教学过程、学生应用能力、创新能力的培养等,对中职教育所界定的“技术应用”及理论上的“必需、够用”的原则作简单、片面的理解,导致中职院校的教学目标不能实现,学生不能获得突出的实践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

4.教师问题。大部分民办中职院校专职教师少,师生比达不到要求。由于师资力量的问题,中职教学管理人员大多要承担比较繁重的教学任务,导致其在工作中大多处于“疲于奔命”的状态,缺乏必要的培训和学习,导致无法保证教学质量,更无法有效地进行教学改革。学校应不断提高中职学校教学管理人员的理论水平和实践能力,为改革工作提供源源不断的智力支持。

5.未能市场、社会有效地接轨。部分行业、产业、企业与职业教育之间缺乏及时有效地的交流互动,存在严重脱节的现象,深思其原因,主要是一些中职院校未形成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的教学目标,教学模式及制度与学生的全面发展、企业的发展需求的不相适应,从而出现“就业难”的现象。

二、民办中等职业院校教学改革的策略浅析:

1.跨地区招生、灵活的生源。民办中等职业院校是市场经济的产物,要想在高校扩招及市场经济调整的夹缝中生存下来,民办中职院校只有不断增强自己的办学特色及适应性,滚动发展,哪里有需求,就到哪里去招生,跨地区招生,合理配置教育资源。民办学校应该跟着市场需求走,创造机会,寻视发展。

2.股份制办学。股份制办学是指民办学校借鉴股份制企业筹资方式进行办学。投资参股者可以是公民个人、企业、社会团体、民主党派等,出资方式可以是资金、土地、房屋等有形资产,也可以是教育品牌、高层管理者的管理等无形资产。股份制的民办中职院校实行董事会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建立先进的用人机制,奖勤罚懒、优胜劣汰,以便民办学校实现快速、高校地发展。

3.优化师资结构。有选择性的把公办学校的优秀传统引入到民办学校,建立一个师德高尚、水平较高,结构合理,相对稳定的教师队伍,形成理论与实践兼备的老中青三代,老教师对教学质量把关,中年教师是教学中的主干力量,青年教师是学校发展的后备力量,建立先进的用人机制,在吸引和培养中青年教师上下功夫,以便民办学校实现可持续发展。

4.加强校校联合。通过加强与公办中职院校或实力较强的民办职业高校交流合作,提高民办中职院校的软、硬件设施及师资力量;民办中职院校与强校合作,应该从彼此熟悉的专业或学科做起,合作双方共同探讨学科规划与专业教学计划的制定与实施;以现有的师资、设备实现师资、实验室、实训基地、图书馆等信息资源共享。

5.校企联合,开放办学。实行开放办学,与企业联合,吸纳更多的社会资金参与办学,借势发展自己,将企业的经济实力、无形资产、设备条件等优势与学校的教学能力、人才能力、科研能力相结合;根据企业对相应岗位人才的要求,合理安排各课程的比例关系,对学校相关专业的职业岗位标准和能力与企业要求对接,建立“以应用能力为中心,实践能力为主线,项目课程为主体”的专业课程体系,培养满足企业需求的合格人才;从强调我能为社会做什么、能为社会培养出什么样的人才,转变为强调社会需要我做什么、需要我培养什么样的人才;突出强调培养学生的职业应用能力和创业能力、学习能力,使教育、培训、就业融为一体。

民办中职院校若想提高办学水平,就必须转变教学观念,坚持“以就业为指导,提高技能为中心”的指导思想,切实推进素质教育改革。

参考文献:

[1]孙一鸣.加强职校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学生素质[J].新课程(中),2012(1):38-38.

[2]王亚明.中职教学方法改革的实践探索—以儋州市中等职业技术为例[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4(2):1-2.

[3]贺园梅.实施一体化课程教学改革的思考[J].职业,2011(s1):48-49.

[4]侯宏.我国中等职业学校危机管理主要问题及对策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08.

作者简介:

班闪(1991-05)河南商丘人,硕士,13592498078@163.com.

猜你喜欢
教学改革对策
诊错因 知对策
对策
面对新高考的选择、困惑及对策
关于职工队伍稳定的认识和对策
防治“老慢支”有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