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高中数学核心素养下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

2019-06-03 04:14康世强
散文百家·下旬刊 2019年6期
关键词:探究意识逆向思维创造性思维

康世强

摘 要:数学教学主要是数学思维活动的教学,创新思维是一种特殊的思维方式,发展学生的创新思维是思维训练的核心,课堂教学是激发学生创新思维的主要渠道,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是数学教学的重点,因此,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各种题型的变换,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培养其数学核心素养。

关键词:核心素养;创造性思维;逆向思维;探究意识;辨析性

教育部研制印发《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中明确地说明了核心素养在立德树人中的重要作用,指出基础教育课程与教学改革的基本要求是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数学是思维的科学,培养学生数学思维能力是高中数学教学追求的重要目标之一。新课标立足于学生的全面发展,着眼于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培养,把学生的发展和引导学生学会学习作为根本理念。新课标下,高中数学课程标准在“课程的基本理念”中指出:“倡导积极主动、勇于探索的学习方式”,“注重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在教学中教师要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鼓励学生发现数学规律和问题解决的途径,着力表现数学知识的形成过程,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一、创设情境,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著名科学家爱因斯坦说过,“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对学生来说,提出问题是解决问题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培养创新意识和发展数学思维的重要途径,而问题的提出往往要借助于适宜的环境。反观我们的数学教学,更多关注的是知识教学和技能训练,很少顾及学生的情感投入,偶尔的兴趣激发也只是蜻蜓点水。当然创设情境不是目的,创设情境是为了让学生透过生活现象用数学的眼光发现问题,进而提出问题。问题的提出,不但满足了学生的表现欲,培养了学生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实现了由要我学到我要学的转变,而且培养了学生的问题意识,提高了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目前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经常会创设一定的情境进行教学,这是非常好的,但在设计问题情境时一定要注意,所设计的问题,尽可能的有一定的挑战性,开放性问题情境的创设要达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以激发学生创新思维能力,而且难度要适中,贴近学生的认知水平,才能引起学生主动参与,积极探索,勇于创新。

二、实施研讨式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

随着教改的不断深入,“探究——研讨”式的教学方法被越来越多的教师所采用,合作式的小组学习已成为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形式,课堂逐渐地还给学生。教育心理学认为,积极的心智活动是有效学习的重要保证,在解题教学中设置探究活动,组织学生探究解题思路,探究解题规律,探究最佳解题途径,能有效促进学生的心智活动,激励学生大胆探索,培养创新思维能力。

研讨式学习充满着探索的乐趣,可以磨砺学生的意志,锻造学生的自信。让我们在教育教学实践中将如何促进学生进行研究性学习这个课题不断地拓展、总结、完善,以更好的适应现代教育教学发展的要求,为学生精心打造一把打开知识之门的“金钥匙”。让学生在探究思路的过程中学会思考,解答数学问题的关键是有解题思路。解决实际问题”思路来组织教学过程;力图摆脱传统的就题论题,脱离学生生活实际的教学模式,设计出利于学生参与认知的教学环节,把概念的形成过程、方法的探索过程充分暴露在学生面前,让学生的学习过程成为自己探索和发现的过程,真正成为认知的主体,让学生从实际的操作中逐步提高创新思维能力。

三、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逆向思维能力

学生在数学学习、解决问题的思维活动中,除了常培养正向思维外,还要加强学生的逆向思维能力,数学知识的本身充满着正反两个方向的转化,如运用与逆运算、全集与其补集、映射与逆映射、存在性与任意性、相等与不相等、判定定理与性质定理、互斥事件的概率等。为了优化学生思维的各种品质、丰富学生解决问题的手段,特别是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教学中在培养学生正向思维的同时,还必须重视学生逆向思维的习惯和能力的培养。

在解题教学中,我们会发现学生习惯于从条件到结论的单一思维形式,而忽视由结论到条件的逆向联想,因此,应重视加强对学生逆向思维的训练,适时采用分析法,克服思维过程的单向定势,培养学生养成双向考虑问题的良好习惯。 对于一些数学问题,若从条件出发向结论推理,顺向推求比较繁难,思路不太畅通时,可以考虑从问题的结论出发,逆向推理,分析解决。数学解题中主要表现为逆序思考问题和用分析法证明问题。

四、鼓励学生合作互助,积极参与,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

新课程标准要求:“让课堂焕发生命的活力”,就是要关注学生,在教学过程中努力建立一种相互平等、相互尊重、相互信任的师生关系,以形成宽松、活跃、民主、和谐、团结协作的教学氛围,让学生有自觉参与课堂教学的欲望,从而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学习的主体是学生,教师要围绕着学生展开教学,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学生就会以主动的态度和自己的方式去探究知识,有时要让学生唱主角,这样学生就会变被动为主动学习,让他们有团结合作的意识、竞争的意识,这样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而且能够活跃课堂气氛,营造宽松、愉快、和谐的学习氛围,使学生始终保持积极向上的乐观态度和努力探索获得成功的强烈愿望。问题是数学的心脏,有思考价值的问题能成为促进学生积极思考的动力。学生能够提出问题,是敢于和善于揭示自己认知上的矛盾与冲突,是积极探求未知的心理需求的具体表现,是一种难能可贵的学习品质,也正是我们培养学生具有创新思维能力的重要基础。

关注学生“核心素养”正轰轰烈烈地在全国范围展开,如何探索一条适合学生主动发展、有利于学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合作品质培养的教學方式,成为教育工作者面临的主要课题。我在教学工作中,深深体会到数学课堂应创设富有探索性、挑战性的问题,让学生通过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不仅能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实施课堂教学的过程中,注重引导学生在课堂活动过程中感悟知识的发生、发展与变化,培养学生主动探索、敢于实践、善于发现的科学精神。将创新的教材、创新的教法与创新的课堂环境有机地结合起来,将学生的主动学习与创新意识的培养落到实处。

猜你喜欢
探究意识逆向思维创造性思维
逆向思维在小学数学解题中的作用与培养
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大学英语创造性学习共同体模式建构案例研究
数学教学中引发创造性思维的技能探究
基于高中语文诗词欣赏教学下的创造性思维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