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初中化学中的分层教学开展

2019-06-03 04:14李洪丽
散文百家·下旬刊 2019年6期
关键词:因材施教分层教学初中化学

李洪丽

摘 要:随着新课改课程的推进,教师应革新教学理念,采取有效的教学措施,进行分层教学,让全体学生都积极地参与到化学学习之中,达到教学目的。

关键词:初中化学;分层教学;因材施教;教学策略

一、分层教学的含义

分层教学,就是根据学生的需要、动机、兴趣、气质、习惯和学习基础、学习能力,将全班学生依照知识和能力划分为优等生、中等生和困难生,并为各层次学生制定对应的教学目标――提高目标、基础目标和起点目标。运用美国教育家布卢姆的“掌握学习”理论和前苏联维果茨基的“最近发展区”原理,精心设计教和学内容,精心设计不同层次的具有启发性的问题,在课堂上教师根据教材的学习目标和学生实际,引导不同层次的学生积极思考,并为全体学生提供动脑、动手、动口的机会,使全体学生都能体会成功的乐趣,使全体学生都学有所得。

二、对学生进行分层

在教学活动中实行分层递进教学,首先应该根据学生学习能力将学生分为不同层次,当然学生可以通过自身努力改变层次关系,激发学生学习热情和积极性,教师在分层过程中要坚持求同存异、有分有合的原则,通过学生分层促进教师与学生之间地了解和交流,培养学生合作与竞争的精神。教师同时还要注重学生个性差异发展,充分挖掘学生潜在学习能力,培养学生学习自信和良好习惯。基于此,可以将学生分为三个层次:一层学生化学理论基础知识扎实、学习接受能力强、自主学习能力强、学习方法先进、成绩优异,二层学生化学知识基础与学习能力一般、学习比较自觉、有一定上进心、成绩中等,三层学生化学知识基础不牢固、学习能力差、接受能力不强、学习积极性不高、成绩不好。

三、实验教学的分层

化学实验教学的首要任务是如何激发学生对学习化学的兴趣,并使这种“短暫”的兴趣能够稳定地保持并得以发展,从而提高他们学习化学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教师应从学生实际出发,以《化学课程标准》为准绳,根据教材的知识结构和学生的认识能力,把实验目标分解成有梯度的连贯的几个分目标,允许他们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一步或几步逐步达到实验的要求;对好及中上学生则允许他们创造性学习,充分发挥张扬学生的个性,提高实验教学的效果。

四、分层作业的布置

一般来讲,要满足接受能力强的优等生的求知欲望,应尽量让他多做一些思维难度较大的题目,让他们积极参加活动课,例如化学实验兴趣小组,也可以鼓励学生自建或参加已有的相关社团以扩大视野、拓宽知识面、提高能力。中等生基本能够掌握基础知识,也掌握了一定的学习方法,但缺乏勤奋好学的精神和独立思考的习惯,所以对他们要加强这方面的指导。后进生缺乏自信心,知识上的欠缺较多,没有良好的学习习惯,所以对他们要重点辅导、及时辅导。可以通过“帮带”的方法促进优等生和后进生共同进步,即在开学初期,老师通过了解和观察,将优生和后进生结为互相帮助的一组组“帮带对子”。这样既可以促进后进生的进步也可以促进优生的发展,又可以促进学生之间的友谊,但需要老师及时和有效的监督。

五、单元测试的分层

为了调动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在单元测试时,我们设计不同的测试题供A、B、C三组学生选择,这样既不会使C组学生因成绩优异而沾沾自喜,又不会使A组学生因成绩太差而垂头丧气,从而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获得成功的喜悦,增强了学习的信心。分层是手段,递进才是目的,而分层推进教学的测试模式的最大特点就在于面向全体,让所有的学生都能品尝到成功的喜悦,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从而提高教学质量。

六、分层提问

在初中化学教学中,教师还应该对学生进行分层提问.分层提问的目的在于了解不同层次学生对于本堂课知识掌握的情况.在对优等生进行提问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将课内知识与课外知识进行有机的结合,增强问题的难度,使优等生通过思考和回答,能够进一步提高优等生的学习能力.在对中等生及后进生进行提问的过程中,教师应该以本堂课的教学内容为主,了解学生是否掌握最基本的知识,必要的时候应该对中等生和后进生进行引导,使其能够最大程度地掌握本堂课的基本知识,提高学生的课堂学习效率,促进学生化学学习上更大的进步。

七、进行分层评价

评价的最终目的是促进学生的发展,关注学生的进步和成功。因此,要在承认学生差异的原则下给不同学生以不同的评价,彻底改变原有的单一评价方式,同时采取动态的评价方式,使学生在学习上对自己既有信心,又能看到不足,既有压力,又有动力。此外,制定新的评价方式时还要留有余地,要允许学生暂时不会或不全会。由于分层评价是建立在尊重和激励基础上的评价方式,使得基层学生消除自卑感,通过自己的努力获得成功,对未来充满信心;中层学生兴趣盎然,稳中求进;高层学生目标明确,劲头更足,不断挑战新的高度。由于分层评价可以相对地减轻学生的学习心理负担,使过重的学习压力变为适度的学习压力,这种“适度的压力”既可以督促学生不断的努力,又可以使不同层次学生的潜力和智慧得到不同层次的发挥,学有余力的学生有大显身手的机会,较后进的学生也能够体验到成功的快乐,增强自信心,有利于调控教学,更好的落实教学目标。

分层教学体现了教育方针,从中反映的教育观、学生观和质量观,符合实施素质教育要求。它以情感教学为前提,因材施教为原则,分类教学目标为评价依据,调动一切教学手段和教师、学生两方面的积极性,充分挖掘学生的智力和非智力因素,达到化学教育质量的全面提高为目的的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分层教学使我们的思想观念发生了变化,使我们更懂得赞赏学生,面向全体学生,拉近师生关系,真正能做到因材施教,符合新课程的教育理念。

参考文献:

[1]龚建兵.初中化学教学中的有效分层教学[J].考试周刊,2009(14).

[2]闫孝平.初中化学实验探究分层教学的几点做法及体会[J].化学教学,2009(5).

猜你喜欢
因材施教分层教学初中化学
小学作文如何实施“因材施教”的策略
明确“因材施教” 促进个体发展
从《论语》看因材施教
绿色化学理念下的初中化学教学探究
初中化学方程式的记忆技巧
如何提高初中化学课堂教学效率
如何通过分层教学打造高中化学高效课堂
初中化学基础教学初探
分层教学在高中数学中的研究
分层教学,兼顾全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