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游戏化背景下幼儿建构游戏的几点思考

2019-06-03 04:14王健
散文百家·下旬刊 2019年6期
关键词:几点思考课程游戏化

王健

摘 要:在教育教学的过程中,思考是一种不能缺失的方法,教师对幼儿的思考是不受时间、空间控制的,是随时随地的,尤其是在课程游戏化这一理念发展和不断完善的过程中,思考是非常重要的手段,它不仅能帮助老师了解、掌握孩子们目前发展的阶段和特点,还能有效放大每个孩子的优点,从而实现对某些特定行为的考察。

关键词:课程游戏化;幼儿建构游戏;几点思考

思考是一种具有目的性、方向性、持久性、计划性的知觉,包含着一定程度的积极思维活动,所以,人们也将其称为思维的知觉。在幼师这一正处在发展关键阶段的行业中,课程游戏化改革的进程在不断加快,“自主、自由、愉悦、创新”是课程游戏化倡导的游戏精神,而老师的指导和思考是决定幼儿能否在课程实施过程中将这种精神进行有效体现的关键。怎样思考、怎样有效思考,不仅仅是传统的用眼睛看,而是有目的、以思考为基础的看,只有教师具备良好的专业素养、知识储备和思考方式,才能更好地在思考的基础上实施对游戏的指导策略。

一、教学活动中的思考

1.设置问题。

从幼儿园的层面来说,思考设问能帮助教师对幼儿目前的认知水平、能力发展状况、情绪、性格等进行有效的了解和掌握;从教师层面来说,思考设问则能帮助教师完成对设问必要性、设问密度和频率以及问题开放程度等的反思,

例如,在语言活动《我的朋友好好吃》中,小动物们都害怕的躲起来了,妞妞和朋友做了什么动作,是什么意思,是老师预先设计的两个设问,这两个问题分别是封闭式和开放式代表。而在整个学习场景中,老师需要思考的是什么?第一个问题是封闭式的,具有较明显的答案,因此一大部分幼儿可以回答出,而我们也能够推理出这对孩子们来说比较容易作答,在其现有、可接受的知识水平之内。第二个问题是具有不同答案的开放性问题,只有少部分幼儿举手作答,不仅说明其对孩子们来说具有一定的难度,更说明其是需要孩子们进行思考、综合分析的,对某些孩子而言,其不在自己目前已知的范围之内,是一个新的知识点。

从孩子们的反应和表现可以看出,封闭式的设问能推动、引导幼儿从点向四周发散进行全面思考,开放式的设问却能很好地帮助幼儿拓展逻辑推理和想象能力。因此,在以后的教学活动中,教师可以结合课堂的实际情况进行有的放矢的设问,活跃课堂氛围,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促进其学习积极性和有效性的提升。

2.活动效果。

对于活动效果的思考,可以被理解为结合思维活动实现对教学活动的反思。教学目标的适宜程度、具体程度、全面性,教学内容与幼儿生活经验、生活水平、心理特点、认知规律等是否匹配,教学方法是否灵活、可被借鉴应用等都是需要思考的东西。

例如,在语言活动《我的朋友好好吃》中,某绘画故事特别长,为契合教学实际,老师对教材进行了一定的处理,在忽略背景的基础上增加推理图,改编语言,同时对戏剧性的情节进行有效凸显。在活动中进行积极有效的思考能得出增加的推理思维符合大班幼儿的思维特点,能在一定程度上促进活动趣味性的提高;采用相对固定的句式,方便幼儿的创作和学习。在整个活动过程中,思考法需要被多次使用,同样的思考画面,从第一次到第四次分别采用依次、自由、推理、整体思考的方式。通过思考可以发现,孩子们最喜欢的思考方式是推理思考,但并不是所有地方都是和使用推理思考,所以,需要根据实际情况选择思考方式。

二、游戏活动中的思考

1.行为互动。

与材料之间的互动、合作、分享、解决问题的能力等都可以归结为行为互动。在幼儿进行行为互动的过程中,老师可以思考其在材料使用上是常规的还是具有创造性的、与材料的互动是否自由自在,目前材料的数量和品种能否满足幼儿的需求,幼儿是独自进行还是平行游戏,是否有他人帮忙或与他人合作,在发现问题到解决,是独立完成还是寻求帮助,解决的方式是什么等等。

比如,在艺术区游戏中,某个幼儿将水接在水桶中又倒掉,重复这样的方式玩着水,老师问他为什么不去画画,他回答说正在洗水桶。之后拎起水桶拿起毛笔蘸好颜料在别人已经画好的伞面上挥洒,边洒边说在下颜料雨。从上面的描述中我们可以看出,有些幼儿喜欢对原料进行创造性的使用,按照自己的喜好干事;而有些幼儿只是被动完成任务,在发生矛盾时也不会有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行为。

通过上述的思考我们可以对实际中多需要的材料进行及时调整和完善,增强游戏方法和方式的渗透,有意识、有目的的促进幼儿发现和解决问题能力的提高。

2.规则意识。

师生共同参与游戏规则的制定,能让孩子有更充分的自觉执行意识,而且在游戏进行的过程中,老师能对孩子们执行規则的自觉性、坚持程度进行有效判断。

比如在户外运动区,一幼儿对云梯特别感兴趣,但三次攀爬失败后立即转头去玩别的游戏。从中我们可以思考和看出,幼儿虽对某项事物感兴趣、有最初的规则意识,且能坚持多次,但终究敌不过失败多次后不想再继续下去的信心和遵守规则的意识。

三、结束语

思考可以让老师对不同孩子的心理特点及发展状况进行及时的了解和掌握,因此,在日常的教学活动中,老师们在设置游戏和设计游戏玩法时,要根据实际情况有的放矢,从有利于幼儿实践游戏精神的方向进行考虑,并不断对其进行完善和改进,在最大程度上促进幼儿自主学习能力和学习兴趣的提升。

参考文献:

[1]黄素萍.探析游戏化教学在学前教育中的重要作用[J].新教育时代,2015.

[2]冯世芝;幼儿园音乐游戏中音乐选择的思考与实践[A].2017年9月全国教育科学学术科研成果汇编[C].2017.

猜你喜欢
几点思考课程游戏化
关于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情感教育的思考
关于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情感教育的思考
关于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情感教育的思考
关于高校教务管理工作的几点思考
关于幼儿园课程游戏化的思考
一日活动中课程游戏化的探索与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