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理性精神在高中政治课堂软着陆

2019-06-03 04:14钱会存柴银超
散文百家·下旬刊 2019年6期
关键词:理性弹性精神

钱会存 柴银超

摘 要:新课改实施多年,由于种种原因,目前政治课教学中围着“升学指挥棒”转的现象没有得到有效纠正,教师更多地只重视政治知识的传授,过度依赖课件、视频微课等技术手段。高中政治课堂讲与不讲、合作探究与师生互动、微课慕课用与不用,都是课改的外在形式。高中政治课堂教学的根本任务——“立德树人”“育德涵养”,亟待我们教师和学生用“理性精神”重新审视。

关键词:高中政治课堂;理性精神

社会、学校和家长多重挤压,教学一线的教师深受“成绩”影响。评职称,评先进,评绩效,学科成绩首当其冲。任你三令五申课程改革重要性,也无济于事。还有一部分教师愿意做课改尝试,将过去的满堂灌变为满堂问、满堂动,表面热闹,实则是“伪合作”“假展示”。而且,课堂教学过度依赖课件、视频应用,甚至微课、慕课等新手段。这种课堂表面光鲜,实则学科素养细化、内化为学生品格和能力的工作没有落到实处。

作为一名一线教师,我发现高中政治课堂讲与不讲、合作探究与师生互动、微课慕课用与不用,都是课改的外在形式。高中政治课堂教学的根本任务——“立德树人”“育德涵养”,亟待我们用“理性的精神”重新审视。

一、理性精神追本溯源

从本体意义上来说,理性精神认为世界的本质是理性,如柏拉图的“理念世界”,黑格尔的“绝对精神”;从认识意义角度,理性精神,认为人可以通过概念、判断、推理等思维形式,去认识事物的本质和规律;从人与动物本质区别上来说,人的理性是用以调节和控制人的本能和欲望的精神力量,人在认识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可以超越自身的动物性,形成理智、自主、反思的思维品质和行为特征。

爱因斯坦说:“教育应该把发展独立思考能力和独立判断能力放在首位。”培养学生的理性精神,要让学生形成独立自主意识,不迷信和盲从权威,独立思考,学会质疑、批判和反思,理智地对待秩序和规范,勇于坚持真理,不为潮流左右,促进学生自我认知,做一个理性公民。

二、让理性精神在高中政治课堂软着陆

1.理性精神要求我们学会质疑—反思—探究。

思维是从问题开始的,学生理性分析能力与问题的深层次思考密不可分。适当、适时的提问与精彩的追问往往能起到启迪思维、促进学习、发展理性分析能力的作用。例如,人教版必修一经济生活《价格变动对生活消费的影响》中说“不同商品的需求量对价格变动的反应程度不同。生活必需品需求弹性小,高档耐用品的需求弹性大”。在教材已有知识基础上我进一步追问“除了生活必需品是需求弹性小,还有哪些商品的需求弹性小?判断一种商品需求弹性大小有啥依据没有?假如你家经营着日用品小超市,能否运用所学需求弹性法则为你家超市商品定价?”引导学生质疑、探究,知识链得以延伸,理性精神也在学生的认知世界里扎根发芽。

2.理性精神要求实现政治课堂目标要“利他”。

真心利他的人,就是是为他人考虑,因为有他人让自己想要不负期待。

高一新生学习习惯养成方面,班主任和各任课老师会从作息时间、课堂纪律、学习习惯等方面讲很多规范、格式、要求。

利他思维在学生习惯养成方面就要求教师除了告诉学生怎样做之外,还应该告诉他为什么要他这么做,要他这样做的影响。比如教孩子们作业:一做二改三批注,黑笔做,红笔批注,有做题痕迹,这么做有助于同学们自悟反思整理提高,自己悟出的经验比老师直接灌输给你们印象要深刻,效果持久。说完这番话后,坚持按上述要求做的同学深有同感、若有所思。同学们在自我反思整理笔记的过程中很有获得感。

利他能够让自己身心愉悦,自己会拥有助人之后自我满足的成就感。从付出中得到快乐,发现自己最值得肯定的价值。让每个孩子的学习习惯和自学能力慢慢适应高中学习需要,让他们每个人都收获独立解决问题的思想意识和能力,这是老师最大的成就感。

3.理性精神要求政治课堂教学要有“温度”。

“有温度”即情感应丰富,课堂教学要真正唤醒学生学习的内动力,触动学生心灵,建构起师生之间的心理对话和情感交流。温度不是冰冷严肃的知识输送,因为授课的对象是有知识诉求、情感归属的学生,不是老师工作业绩提升、晋升职称的工具。班级里同学的已有知识和学习能力不同,老师培养学生学习积极性和自信心的激励语言也不同。比如“期待你们下次更出彩的表现”,表扬一个带动一批,没有厚此薄彼,不会助长两极分化现象。

苏霍某林斯基曾说:“教学大纲和教科书规定了应给予学生的各种知识,但是没有规定应給予学生最重要的一样东西,那就是幸福。我们的教育信念应该是培养真正的人。让每个人都能幸福得度过自己的一生”。高中政治课堂必须把关系学生终身发展和国家民族兴亡的正能量的种子播种到学生的灵魂深处,以实事求是、质疑批判、与时俱进的理念,以“欲+鱼+渔”的课堂模式,实现理性精神和育德涵养的深度融合。

参考文献:

[1]宋颖.打造“站在灵魂高处”的高中政治课堂——浅析“高中政治学科核心素养”培养的知与行[J].基础教育论坛,2016年第11期.

[2]秦书珩.思想政治课培养学生理性分析能力的策略思考[J].现代教学思想理论教育,2015/10B.

[3]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2017年版)[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猜你喜欢
理性弹性精神
虎虎生威见精神
为什么橡胶有弹性?
为什么橡胶有弹性?
注重低频的细节与弹性 KEF KF92
初心,是来时精神的凝练
弹性夹箍折弯模的改进
拿出精神
“本转职”是高等教育的理性回归
理性的回归
对一夫一妻制度的理性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