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生活化教学在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中的应用

2019-06-03 04:14李晓民
散文百家·下旬刊 2019年6期
关键词:教学应用生活化教学

李晓民

摘 要: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内容设置主要来源于小学生身边的生活,根据新课程标准要求,这一课程设置就是要帮助小学生树立正确的思想观念,学习基础的法律知识和行为规范,并且利用所学到的知识优化自己的生活,提高自己的生活能力。基于此,在教学实践中应用生活化教学,并积极探究生活化教学策略,是小学任课教师的重要任务。

关键词:生活化教学;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应用

在小学课堂开设道德与法治課程,其最主要的任务是提高小学生的思想水平和道德素养,使他们能够从小就了解法律,学习法律,并且利用法律意识和道德素养规范自己的行为习惯。根据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小学阶段的教学目标不应该只是注重对学生基础知识的传授,还应该引导小学生和积极融入社会生活,利用自己所学过的理论知识和养成的良好的行为规范,帮助自己解决在生活中遇到的实际问题。

一、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生活化教学的意义

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的理论知识和所讲述的事例,都来源于现实生活,其学习的目的最终也是要使学生应用所学到的知识解决现实中遇到的问题,因此在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中开展生活化的教学是非常有必要的。

首先,小学生的思想还不成熟,他们正处于世界观和思想意识初步形成的阶段,他们对周围事物的认知能力还比较弱。只有借助于他们身边发生的真实事例,才能够更好地引导学生理解课文中所讲述的法律知识和思想道德理论,通过这些具体的人和事才能够让学生形成直观的感受,并积极的去践行体验,进而形成理性的系统而深刻的认识。因此,也只有开展生活化教学,才能通过教师与家长的言传身教以及周围事物的耳濡目染,使学生在心理、价值观念、生活态度、人生理想方面都能够有所收获。

其次,只有生活化教学,才能使学生觉得亲切,有更多的认同感,才能凭借发生在他们身边的人和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他们的自主能动性,才能更好的使他们产生思想上的认同和行为上的趋同。同时,身边的人和事的示范与教育,才能够更让学生明确是非观、荣辱观,也才能够让学生理解道德与法治中的相关的理论知识和法律规则。这样更容易让小学生从小学法懂法,并且自觉地用法律意识约束自己的行为,也懂得用法律武器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也可以以身边的人和事教育小学生从小养成健全的人格,树立远大的理想,开阔自己的视界,提高自己的道德思想水平和认知能力。

二、小学道德与法治生活化教学应用策略

1.教学内容贴近学生生活。

首先,在教学实践中,教师要把生活中的现象、生活中具体的人和事引入课堂教学,这些人和事应该是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经常遇到的,也许就是自己的亲人,也许就是在自己的家里,或者就在自己的班级内,更有甚者就是学生们自己做过的,这样更有利于学生的理解,从而形成示范与警示效应。这样的教学形式可以有效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其次,教师要积极为学生创设生活化的问题情景,通过生活中具体的问题导入,引入教学内容,激发学生展开进一步的讨论,使学生在互相讨论、互相沟通、合作学习中提高自己的思想道德和法制意识,并且掌握一些最基本的法律知识。但是,要强调,教师在应用生活化教学的过程中,要注意所引用的事例或引入的过程不宜突兀,要有利于让学生接受与理解,并具有警示作用和引导学生趋同的作用。

2.教师要指导学生观察生活。

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所设置的教学内容,是和学生身边的生活密切相关的,或者也可以说这些课程中设置的具体的事例,就是学生身边环境和学生生活的缩影。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指导学生积极参与社会实践,要融入社会生活,要有主人翁精神、合作精神以及创新意识。要善于通过生活实践观察身边的生活细节,从而通过积极的社会实践和认真的观察研究发现身边的问题,结合这些问题去理解道德与法治课程中相关的思想理论和法律法规。素质教育的最主要教学目标就是对学生综合素质与能力的培养,特别是学生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教师引导学生观察生活,可以增强学生的生活情趣,使学生热爱生活、热爱身边的环境,进而产生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的崇高情感。并且在这些基础上,对周围的世界形成基于自己的认知能力和独特视野的看法与见解,因此能够产生更好的教学效果。

3.实施生活化教学评价。

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的教学目标,就是要帮助学生养成独立而健全的人格,因此,对于道德与法治教学的评价也应该摒弃传统的评价机制,应当重视对学生的学习过程、日常生活、行为习惯、学习能力、思想道德水平、遵纪守法等的客观评价。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善于发现学生的错误和不足,并结合具体的事例及时的帮助学生予以纠正。教师要本着以人为本的理念,充分认识学生的主体地位,鼓励与肯定学生的个性化差异与个性特点。要尊重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在教学与生活实践中鼓励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优点与长处。同时,在教学评价中,教师不仅仅要评价学生的行为,更要通过学生的行为发现学生行为背后的真正内涵与潜在问题,从而应用不同的评价方式和教学方式,促使学生全面发展健康成长。

三、结语

生活化教学丰富的教学资源和多姿多彩的教学方式,深受学生、家长和社会的欢迎,也能够产生显著的教学实效。在这种教学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从生活中发现知识,并且用所学到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现实问题,从而强化了学生的学习能力和生活能力,非常符合教学规律和新课程标准的教学要求。

参考文献:

[1]刘亮.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生活化教学的探索与实践研究[J].课程教育研究,2018(44):55.

[2]何文杰.谈生活情境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中的应用[J].考试周刊,2018(90):128.

猜你喜欢
教学应用生活化教学
浅论高中化学生活化教学的实践与思考
问渠哪得清如许, 为有源头活水来
浅谈初中语文教学中多媒体的应用
中等职业学校开设三维动画课程的教学研究
多媒体教育技术在初中化学教学中的应用
生活化教学对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影响探析
翻转课堂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学案式教学模式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一阶微分方程的初等解法及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