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护洱海,女主人们撑起半边天

2019-06-03 02:24贾方方
婚姻与家庭·婚姻情感版 2019年6期
关键词:洱海妇女志愿者

贾方方

做好家庭工作是习近平总书记和党中央交给妇联组织的一项重要工作,尤其在中国妇女第十二次全国代表大会之后,各地妇联组织进一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新时代家庭工作的重要讲话精神,在常规工作中求创新,在机遇和挑战中谋发展,家庭工作成果丰硕,亮点频现,异彩纷呈,在这里小编就带大家去实地一一领略。

快闪行动小分队收工啦!

“阳光总那么灿烂,天空是如此湛蓝,永远翠绿的苍山;我爱蓝色的洱海,散落着点点白帆,心随风缓慢地跳动……”提到大理,想必大家都不陌生。这里是旅游打卡的必选之地,这里是逃离喧嚣的静谧之地,这里有爱情漫步的浪漫,这里有一饭一蔬的温柔……

然而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等,洱海的水质下降,洱海保护治理面临严峻形势。从2016年底开始,大理市委、市政府全力推进洱海保护治理“七大行动”。为此,大理市妇联也开启了“聚朵朵金花·毓洱海清澈”行动,发动全体妇女,通过妇女带动家庭成员共同参与到保护洱海的行动中来。

唱起歌来跳起舞,有趣的宣传走一波

想要实现从无意识破坏到有意识保护,最关键的问题在于思想上的转变,要让人们意识到保护洱海的重要性,意识到环境保护对家庭的重要性,从而改变自己的行为。而要实现这一目标,宣传是头等大事。那么,要怎么宣传才能真正达到想要的效果呢?

一开始,大理市妇联尝试了最传统的宣传方式,比如印发《致全市妇女姐妹们的一封信》和“七大行动”明白卡,到人群聚集的地方摆摊、拉横幅、发传单。然而,效果不佳。一来,这种方式说教意味太浓,很多人都比较抵触;二来,大家拿了传单却不感兴趣,很可能会随手乱丢,又会带来新的污染。

于是,妇联开始尝试用新媒体宣传,微信公众号便是其中一个很重要的阵地。不过,看到“大理市妇联”这5个大字之后,怕是很多人的兴致就没了大半。点进去后,更新不多,内容也很平淡:某年某月某日,巾帼志愿者在某地打扫卫生,配上一张弓着身子、拿着笤帚的图片,文末加一句保护洱海很重要的呼吁就结束了。几篇看下来,感觉妇联的工作就是打扫卫生,宣传效果也不理想。

怎么办呢?经过探讨,妇联决定先把公众号的名字改为“苍洱金花”,既有地域特色,又能吸引人。关于内容,则让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面向社会购买服务,委托专业的公司来运作。形式上,当天的新闻当天发,每周至少更新3到4条。内容上,全面提升图文质量和文章高度,不是简单地为打扫卫生而打扫卫生,而是为了保护洱海。围绕这个主题,挖掘优秀志愿者,把个人故事讲出来,较之先前的工作更为生动形象。照片更具设计感,志愿者统一着装,亮明身份。哪怕是打扫卫生,也要把志愿者的旗子打出来,形成凝聚力,增强号召力。发起“随手拍”行动,看见哪里有垃圾捡起来并随手拍下,好的经验一起分享,做得不好的一起探讨,让更多的人能够随时随地参与其中。

新媒体平台建好了,传统阵地也不能落下。发传单效果不好,是否可以用文艺表演来替代呢?可是,文艺演出需要很多演员和很大的场地,操作困难,还特别费钱。那么,有没有操作简单但效果不打折扣的演出呢?有了,大本曲!大本曲有长篇故事的含义,所以,也被解释为唱长篇故事的曲子,是白族民间特有的说唱艺术。事实上,由于在历史上白族没有形成规范的文字,都是口口相传的,只要会说白族话,就会唱大本曲。而且,大本曲只需要两个人一把三弦就可以了。如果把保护洱海的故事写进大本曲,本地人都听得懂,外地人也会因为好奇而主动询问,岂不是一举两得?

说干就干。小普陀每天都有游船,一来就是一两千人,如果在这里奏效,这种形式就可以推广了。挖色镇妇联组织了一批志愿者,统一着装,提前到目的地等着。游船一到,表演就开始了。越来越多的游客聚集过来,纷纷拿出手机,一边拍一边问:“真好听,这是在唱什么啊?”志愿者们早有准备,立刻递上歌单。区别于以往被迫收传单的不屑一顾,这一次,每个人都看得津津有味。有几个游客看完后,默默地把扔到地上的可乐瓶捡起来丢进了垃圾桶。

初试成功后,志愿者们立刻转战下一个景点,妇联将这个行动叫作“快闪行动”。很快,该行动得到了很多部门的支持,宣传效果好极了。

一人带动一户,保护洱海全家总动员

除了全民保护洱海行动外,“七大行动”还有一个是截污治污工程提速行动,其中一个重要工作就是在农村建设化粪池,实现“四水”全收(卫生间污水、厨房废水、畜圈污水、洗衣洗菜废水)。但是,由于长期受传统生活方式的影响,很多家庭还是喜欢把生活用水倒掉。为此,妇联组建了庭院污水巡查巡护小分队,利用空闲时间进行入户劝导。结果,连续走了几家都吃了闭门羹,理由惊人的相似,都是:“我媳妇儿不在家,等她回来,你们再来吧。”

这句话还真不是个借口,而是道出了大理的特色:在这里,女性的地位是非常高的,因为她们是家庭的主要劳动力,既要洗衣养娃,又要下地干活养家。鉴于此,大理市妇联提出了“一人带动一户”的工作理念,建立妇女环保学校,通过对女主人的引导和教育带动一个家庭。

为了更好地服务妇女,妇联充分发挥妇女之家的作用,在环湖的65个妇女之家建立了65所妇女环保学校,授课时间也会根据需要调整。农忙时,妇女们白天要下地干活,课程就安排在晚上;到了冬天,晚上太冷,课程就安排在白天。学校就在家门口,上课时间充分考虑到了妇女的实际情况,妇女们吃完饭走两步就到了,很容易走进来听课。为了让大家能够坐得住、听得懂,妇联请了各路大咖来授课,有专家教授,也有优秀志愿者。讲课也不局限在教室里,农业局专家来讲关于农药残留的问题,就到田间地头进行现场实物讲解;创作大本曲的老师来分享曲调、歌词和舞蹈,就到小广场上带着大家又唱又跳……

這些女主人转变了思想,行为也渐渐发生了改变。回到家后,不再随地乱倒污水了,而是积极建设化粪池,做好“四水”全收;在田里,主动放弃使用高毒高残留的农药,做好农业面源污染减量;积极响应政府“三禁四推”的号召,寻找其他致富之路。同时,很好地发挥了引领作用,教育孩子养成节约用水的好习惯,引导丈夫改掉乱扔乱倒的行为;看到不文明的行为,会主动进行劝导……不少妇女甚至主动加入了巾帼志愿者队伍,有些还成了优秀志愿者,被邀请到妇女环保学校进行讲课,带动更多的家庭加入到保护洱海的队伍中来。

事实上,在保护洱海的队伍中,全家出动的不在少数。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赵丕鼎带领着5个儿女创作了多首保护洱海的大本曲,包括《洱海的呼唤》《祖孙三代同唱保护洱海》《巾帼颂·洱海情》等,还自费成立了“家庭广播站”“花上花文艺队”等,义务宣传洱海保护,身体力行保护洱海。他们荣获了全国最美家庭的光荣称号,可谓是祖孙三代齐上阵、志愿接力守乡愁的典范。大理市妇联也举办了“洱海保护模范家庭”的评选活动,将邀请他们把自己的故事讲给更多的人,既是对家风的良好传承,也是对社会风气的积极带动。

随着洱海保护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人们逐渐接受了政府为保护洱海而采取的很多行动,比如核心区关停环湖餐饮客栈,禁种高残留化肥、农药的作物等。但是,失业人员该何去何从、生产生活该如何保障,又成了一个很现实的问题。为此,大理市妇联积极配合产业的转型升级,开展创业培训,为妇女提供创业担保贷款;打造巾帼家政品牌,增加居民的生产技能;未来还将成立金花绣娘协会,把分散在各个乡镇的资源整合起来,真正实现“背着娃绣着花,养活自己养活家”。

通过宣传和学习,提高环保意识,改变落后的生产生活方式,这是对已经造成的污染的补救和治理;而产业的转型升级则解决了老百姓生产生活的后顾之忧,从根本上断绝了重蹈覆辙的可能,确保了“苍山不墨千秋画,洱海无弦万古琴”的自然美景能够永驻人间。

(感谢云南大理白族自治州妇联及大理市妇联对本次采访的大力支持)

猜你喜欢
洱海妇女志愿者
志愿者精神 永不落幕
首都志愿者为北京冬奥会奉献青春力量
开学第一课《洱海保护》教学设计
志愿者
走到洱海
诗意洱海
洱海太湖石
当代妇女的工作
“中华慈善优秀工作者(志愿者)奖(共152名)
妇女的脚变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