芪板青颗粒质量控制研究

2019-06-06 07:08林仙军王彬陈晓林蔡文金
中国兽药杂志 2019年5期
关键词:甲苷绿原黄芪

林仙军,王彬,陈晓林,蔡文金

(浙江省兽药饲料监察所,杭州 311101)

芪板青颗粒由黄芪、板蓝根、金银花、蒲公英、大青叶和甘草通过水煎煮、过滤、浓缩、加辅料、干燥制得,具有清热解毒的功能,畜禽养殖中主要用于鸡传染性法氏囊病的辅助治疗。该产品的质量标准收载于《兽药质量标准(2017年版)》中药卷[1 ]中,标准仅采用薄层色谱法对绿原酸、咖啡酸和黄芪甲苷进行定性,未测定其含量。这三种成分为芪板青颗粒的主要活性成分之一[2],含量的高低对药物的疗效有很大影响[3]。高效液相色谱法具有快捷、准确、灵敏度高的特点[4-5]。高效液相色谱-二极管阵列检测器法(HPLC-DAD)结合了光谱扫描和数据库功能[6-7],定性定量更准确[8];高效液相色谱-蒸发光散射检测器(HPLC-ELSD)为通用性检测器[9],可直接检测无紫外吸收的物质[10-11]。目前,没有查询到芪板青颗粒含量测定的有关文献。因此,为了完善该产品的质量控制方法,研究并建立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有效成分具有现实意义。

1 仪器与材料

1.1 仪器 高效液相色谱仪,Agilent 1260,配Agilent 1260 Infinity G4212A型二极管阵列检测器;高效液相色谱仪,Agilent 1260,配Agilent 1260 G4260B ELSD检测器;AG-285电子天平(Mettler公司);DELTA320 pH计(Mettler公司);KQ-500E型超声波清洗器(昆山市超声仪器有限公司)。

1.2 试剂与材料 甲醇和乙腈为色谱纯,磷酸、氨水、正丁醇、乙醇、乙酸乙酯、三氯甲烷、甲酸、乙酸丁酯、硫酸和丙酮均为分析纯;实验用水为milli-Q超纯水。咖啡酸为中国食品药品检定研究院产品,批号110885-201703,含量100.0%;绿原酸为中国兽医药品监察所产品,批号Z0261702,含量98.3%;黄芪甲苷为中国兽医药品监察所产品,批号Z0371312,含量94.4%。芪板青颗粒,为浙江金大康动物保健品有限公司产品,批号为20180822、20180823和20180824。

2 方法与结果

2.1 溶液配制

2.1.1 对照品储备液和对照品溶液配制 称取绿原酸对照品18.37 mg和咖啡酸对照品15.30 mg,置25 mL量瓶中,加甲醇定容,摇匀,为绿原酸和咖啡酸对照品储备液;取5.00 mL,加50%甲醇溶液稀释并定容至50 mL,为绿原酸和咖啡酸对照品溶液。

称取黄芪甲苷对照品25.00 mg,置50 mL棕色容量瓶中,用甲醇溶解定容,摇匀,为黄芪甲苷对照品溶液。

2.1.2 绿原酸和咖啡酸供试品溶液配制 精密称取供试品约2 g,加乙醇30 mL,加热回流30 min,滤过,滤液蒸干,加甲醇溶解,并转移至25 mL量瓶中,定容,摇匀,为供试品溶液。

2.1.3 黄芪甲苷供试品溶液配制 取本品15 g,精密称定,加甲醇30 mL,超声30 min,滤过,再加甲醇30 mL重复提取2次,滤液合并,蒸干,残渣加水10 mL微热使溶解,转移至分液漏斗中,用水饱和的正丁醇溶液提取3次,每次30 mL,合并正丁醇液,用3%氨试液洗涤2次,每次30 mL,弃去氨试液,收集正丁醇液,置蒸发皿中蒸干,残渣用甲醇溶解并转移至5 mL量瓶中,定容,摇匀,过0.45 μm滤膜,滤液作为供试品溶液,为供试品溶液。

2.2 色谱条件

2.2.1 绿原酸和咖啡酸测定色谱条件及系统适用性试验 采用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硅胶色谱柱(Agilent Eclipse XDB-C18 250 mm×4.6 mm 5 μm),流动相为0.05%磷酸溶液-乙腈(92∶8,V∶V);进样量10 μL,柱温30 ℃,流速为1.0 mL/min,在190 nm~400 nm范围进行扫描,记录327 nm色谱图。绿原酸和咖啡酸对照品溶液色谱图(图1)、绿原酸光谱图(图2)、咖啡酸光谱图(图3)和绿原酸和咖啡酸供试品溶液色谱图(图4)。绿原酸、咖啡酸和其他峰分离度符合要求。

2.2.2 黄芪甲苷测定色谱条件及系统适用性试验

采用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硅胶色谱柱(Waters symmetry C18,5 μm, 4.6 mm×250 mm),进样量10 μL,漂移管温度35 ℃,雾化器温度35℃,通气气流流速1.2 L/min,流动相为水-乙腈(65∶35,V∶V),柱温30 ℃,流速1.0 mL/min。得到黄芪甲苷对照品色谱图(图5)和黄芪甲苷供试品溶液色谱图(图6)。

2.3 线性关系考察 精密量取绿原酸和咖啡酸对照品储备适量,制成相应浓度的系列标准品溶液,以浓度(X)为横坐标,峰面积(Y)为纵坐标,绘制标准曲线。绿原酸在3.611~72.23 μg/mL范围内线性良好, 线性回归方程为Y=30.54781X-3.22028,线性相关系数为0.99999;咖啡酸在3.060~61.20 μg/mL范围内线性良好,线性回归方程为Y=52.27768X-4.49668,线性相关系数为0.99999。

精密吸取黄芪甲苷对照品溶液10、20 μL,注入液相色谱仪,测定,以峰面积Y的对数值对浓度X的对数值作图, 得工作曲线。黄芪甲苷在1 ~10 μg范围内线性良好, 线性回归方程为Y=1.4191X+1.7344,线性相关系数为0.9997。

2.4 精密度和稳定性试验 精密度试验取批号为20180822芪板青颗粒供试品溶液,重复进样6次,计算绿原酸、咖啡酸和黄芪甲苷的含量,其含量RSD分别为0.6%、1.2%和1.5%;稳定性试验取上述溶液,分别于0、2、4、6、12和24 h进行测定,计算绿原酸、咖啡酸和黄芪甲苷的含量,其含量RSD分别为0.7%、1.4%和1.6%。

2.5 加样回收率试验 取绿原酸、咖啡酸和黄芪甲苷对照品适量,加甲醇配制成约1 mg每毫升的加样回收率试验溶液。添加到批号为20180822的芪板青颗粒样品中,添加的浓度与样品中原有的量相当,6个重复,按照上述方法制备供试品溶液,进行检测,结果扣除芪板青颗粒样品原有相应组分的量,计算加样回收率和RSD。绿原酸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7.1%,RSD为1.3%,咖啡酸平均加样回收率96.2%,RSD为1.4%。黄芪甲苷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8.0%,RSD为2.4%。

2.6 实际样品的测定 取批号为20180822、20180823和20180824的芪板青颗粒每一批做3个平行,依法测定,结果绿原酸的含量分别为0.83、0.82和0.83 mg/g;咖啡酸的含量分别为0.74、0.76和0.77 mg/g;黄芪甲苷含量分别为0.0814、0.0825和0.0835 mg/g。

1.绿原酸;2.咖啡酸1.chlorogenic acid; 2.caffeic acid图1 绿原酸和咖啡酸对照品溶液色谱图Fig 1 Chromatogram of chlorogenic acid and caffeic acid reference solution

图2 绿原酸对照品溶液光谱图Fig 2 Spectrogram of chlorogenic acid reference solution

图3 咖啡酸对照品溶液光谱图Fig 3 Spectrogram of caffeic acid reference solution

1.绿原酸;2.咖啡酸1.chlorogenic acid; 2.caffeic acid图4 供试品溶液色谱图Fig 4 Solution chromatogram of the sample

图5 黄芪甲苷对照品溶液色谱图Fig 5 Solution chromatogram of astragaloside reference substance

图6 黄芪甲苷供试品溶液色谱图Fig 6 Solution chromatogram of astragaloside IV

3 讨论与结论

3.1 提取溶剂的选择 绿原酸和咖啡酸检测中,选择了水、乙醇、甲醇和50%甲醇溶液超声和水浴回流等不同方式提取,结果表明,绿原酸在甲醇中提取效率稍低,其他几种方式均较好;咖啡酸在水超声和水回流中的提取效率比较低,其余几种方式均较好。因此,综合考虑,选择乙醇回流作为芪板青颗粒供试品的提取溶剂和提取方式。在这基础上,做了提取时间的确认,试验分别超声15、20、30和60 min,结果15 min的结果稍低,30 min以后无显著差异,因此,超声时间定为30 min。

3.2 检测波长的选择 本试验采用DAD检测器对绿原酸和咖啡酸进行全波长扫描,结果发现,绿原酸在326 nm波长有最大吸收,咖啡酸在324 nm处有最大吸收,参考《中国兽药典》2015年版二部绿原酸的测定方法,综合考虑每个药物的响应值及杂质干扰因素,选择327 nm作为检测波长。

3.3 流动相的选择 选择绿原酸和咖啡酸的流动相时,考察了乙腈与不同浓度磷酸溶液作为流动相,各流动相保留时间和峰形一致,而0.4%磷酸溶液pH值为1.5,0.2%磷酸溶液pH值为1.7,pH值小于2.0对色谱柱损害较大;而0.05%磷酸溶液pH值为2.3左右。因此,选择0.05%磷酸溶液-乙腈作为流动相,调节流动相比例,两种药物分离较好,保留时间比较合适。黄芪甲苷流动相参考《中国兽药典》2015年版二部黄芪甲苷相关内容进行检测。

3.4 ELSD条件的优化 黄芪甲苷属于在紫外区无特征吸收的化合物,而ELSD作为质量通用型检测器,不依赖样品的光学特征,不受官能团的影响。漂移管温度、雾化器温度和气流速度等是ELSD的重要参数,决定了流动相气化是否完全、响应值是否满足要求,因此实验考察了不同漂移管温度、雾化器温度和气流速度,最终得到理想的条件。

3.5 结论 采用HPLC-DAD法对芪板青颗粒中绿原酸和咖啡酸进行检测,采用HPLC-ELSD法对芪板青颗粒中黄芪甲苷进行检测,对提取溶剂、提取方式和色谱条件(检测波长、漂移管温度、雾化器温度和气流速度)等条件进行优化,方法定性定量准确,得到了满意的结果,为芪板青颗粒质量控制提供数据。

猜你喜欢
甲苷绿原黄芪
黄芪甲苷对肾癌细胞系(769-P)增殖、凋亡的影响
“补气之王”黄芪,你吃对了吗?
不同银花类药材提取的绿原酸含量研究
中药成分黄芪甲苷抗肿瘤研究进展
HPLC法同时测定细叶亚菊中绿原酸和异绿原酸A的含量
人杀菌肽LL-37联合绿原酸对铜绿假单胞菌生物被膜的体外作用
Instructions for Authors
黄芪甲苷通过调控Keap1-Nrf2-ARE信号通路减轻PM2.5诱导的肾小管上皮细胞氧化损伤
黄芪甲苷对高糖诱导视网膜神经节细胞保护作用的机制
黄芪是个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