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经济管理职能定位及其实现

2019-06-06 06:40赵大庆
今日财富 2019年12期
关键词:宏观调控职能市场经济

赵大庆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政府经济职能对其作用也逐渐明显。政府经济职能应紧跟时代发展的脚步,重新定位,充分发挥自身的经济职能,创造活力更足、势态更优的经济发展体系。

一、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经济管理职能中存在的不足

(一)对市场经济和计划经济的认识不充分

市场经济是我国发展的必然选择。从一定程度上看,在社会主义制度中,市场经济的发展受到了一定限制,但它又不能脱离社会主义制度而随意发展。我国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即在社會主义制度下发展市场经济,其主要特点有:遵循党的领导,优化市场资源配置,促进社会经济的稳定发展;我国以按劳分配为主,并辅以其他的分配方式;政府的控制力强,公有制经济占主导,国有企业以服务社会目的,政府引导下的市场调控更加有力。

(二)政府经济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一方面,政府职能错位。即政府的经济管理职能超越了应有的领域,管理范围过宽,降低了市场经济的灵活性。另一方面,政府经济管理职能的执行力较弱,即政府没有承担应有的责任或者执行不到位,导致很多政策被架空,利好政策的作用没有得到充分的发挥。此外,政府经济管理职能的方式也不科学,过度注重行政手段,导致管理效果差。

二、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管理职能的重新定位

(一)职能定位的原则

应坚持科学发展为指导思想,确保职能定位得到科学的引导,确保定位的准确,进而充分发挥政府经济职能的作用。另外,政府经济管理职能的定位还要考虑对社会事业的管理。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应结合本地的实际制定针对性的管理政策,提高管理的科学性。由于我国地域辽阔,各地的实际又千差万别,因此制定的管理对策也要因地制宜。对于经济发展落后的地区仍要坚持发展经济为第一要务,而对于经济发展地区则要提高发展质量,注重环境保护,优化基础设施建设。

(二)职能的重新定位

第一,引导职能。我国政府一般会采取强力的行政手段稳定经济。应从市场经济发展的角度制定社会经济发展战略,以引导经济的发展。

第二,规划职能。为了确保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稳定发展,政府要制定短期、中长期和长期规划,并制定相应的政治保障措施。另外,政府要落实有关政策,协调政府和企业的关系,尽力施行优惠政策,推动经济的稳定发展。

第三,宏观调控职能。政府应采取有力的宏观调控对策,加大产业结构调整,大力推行节能减排政策,确保经济的平稳运行。另外,政府还应使用“看不见的手”,加强宏观调控,降低市场经济的弊端。

第四,监督和管理职能。当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还不成熟,在制度、政府经济管理等方面都存在一定的问题。因此,政府要加大监督和管理力度,维护正常的市场经济秩序,确保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

三、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经济管理职能的实现对策

(一)优化管理手段

改革开放近四十年的发展实践证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正确性和科学性。经过近四十年的发展,我国政府的经济管理职能也更加健全,管理职能也在不断发生变化。但政府经济管理职能的缺位、越位现象还比较明显,使政府不能做好本职工作,也给其他管理工作造成了影响。因此,我国政府应建立动态的经济管理体系,充分发挥宏观调控职能,完善社会服务体系。

(二)加强宏观调控

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我国经济的发展不仅受到国内市场的影响,而且也受到了国际市场的影响。因此,政府要加强宏观调控,进一步扩大经济管理范围,加强民主化管理,为宏观调控职能的发挥创造良好的条件。

(三)优化组织机构

第一,要优化组织机构。政府应加大对优质企业的财政、政策等方面的支持力度,鼓励企业上市,以优化资本运转。第二,政府还应整合人力、资金等资源,扶持中小企业的发展。第三,政府应优化市场运行机制,建立良性市场竞争机制,放宽政策。此外,政府还要加强市场发展规范,营造良好得到市场竞争环境。第四,政府还应加强人才培养力度,引进高端技术和研发人才,推动我国自主创新能力的提升,打造更多的创新型企业,提高我国市场经济的活力。

四、结语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我国社会经济发展迅速,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在这一过程中,我国政府的经济管理职能也要根据我国的战略发展和市场经济的规律进行重新定位,优化经济管理职能,进一步发挥其在市场经济中的作用,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保驾护航,推动我国综合国力的不断提升。(作者单位:无棣县发展和改革局)

猜你喜欢
宏观调控职能市场经济
数字化时代政府掌舵职能的再思考
商务部:美方认定中国为“非市场经济国家”严重歪曲事实
关于对市场经济的认识
宏观调控法的一般原理
解决我国农村土地流转问题的着力点
解决我国农村土地流转问题的着力点
关于会计职能转变若干问题探究
宏观调控程序法治化分析
论市场经济行为的善恶原则及对传统道德的印证
宏观调控法基本范畴—宏观调控权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