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群让数学课堂学习真正发生

2019-06-09 10:32葛海燕
江苏教育 2019年7期
关键词:教学模式小学数学

【摘 要】儿童学习群拥有学习共同体的基本特征。学习群学习的基本视点是因共同需要,选择适切的项目主题及同伴,通过活动、分享来完成学习目标,整个过程是开放的、自主的、可重组的。将这种教学模式应用于小学数学教学,可提高课堂的高效性、互动性,提高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促进学生形成良好的认知结构。

【关键词】儿童学习群;小学数学;教学模式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5-6009(2019)25-0016-03

【作者简介】葛海燕,江苏省溧阳市燕湖小学(江苏溧阳,213300)教科室主任,二级教师,常州市骨干教师。

课改至今,“数学教学要从儿童出发,要让儿童经历学习的过程”的理念一直被提倡。可是,综观数学课堂上的小组活动研究,前后桌就近组成小组,几分钟的活动时间,就要让学生得出正确的结论,有的学生甚至没有时间开口,没有机会动手,试问这样的数学学习能真正发生吗?显然,学生没有学习的需求,处于被动学习状态,没有经历和体验知识的研究过程,如此,学习是没有真正发生的。

如何才能让数学课堂的学习真正“发生”呢?笔者认为,一是学习任务必须能引发认知冲突激起学生内在需求;二是让学生在自主探索中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有效获取基本数学活动经验;三是让学生主动展示交流,在互动交往中优化思维品质,提高综合能力,获得成功体验,增强学习自信。

目前,笔者任教学校的数学组正在进行的学习群研究,已经取得了一些成效。作为一种新型的学习组织形式,学习群以“选择”为前提,以“活动”为关键,以“分享”为保障。学生因共同的兴趣爱好和实际需要聚集在一起,围绕项目、主题、任务,选择5 ~ 6个伙伴组建学习群,其本质就是建立学习共同体。

以下,笔者以苏教版六上《认识正方体》的教学为例,谈谈在小学数学课堂中学习群活动的教学尝试与实践。

一、以“选择”为前提,唤醒学生主体意识

高质量的学习在学习共同体中更有实现的可能性。作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结合本节课的研究目标,笔者提前一天发布了如下研究项目:(1)请用所给的材料做一个正方体;(2)请在白纸上画一个正方体;(3)请在生活中找至少5个正方体的物体;(4)选择和教师一起开展学习活动。

经过学生自由选择,班级里组成了6个基础学习群,群里的学生都有共同的需要、共同的目标,在任务的驱动下积极、主动地共同完成各自主题项目。当然,班级中也存在不能独立完成项目的同学,所以任务中安排了可以和教师一起学习,由教师引领着去认识正方体特征的活动。

二、以“活动”为关键,提升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学习真正发生的过程应该是一个参与探索、不断发现的过程,是一个交流分享、批判质疑,最终达成共识的过程。以下就是笔者的学习群研究在组群后进行的具体操作过程:

1.制作正方体学习群。

选择用提供的材料做一个正方体的学习群,群组成员课前讨论并确定了如下活动流程:(1)说说这个正方体该怎么做;(2)尝试做一个正方体,从做中学;(3)验证做出的是一个正方体;(4)分享做正方体的过程。

一年级上学期学生对正方体有了初步的直观认识,现在是在这个基础上认识正方体的特征。为了能更好地完成制作,群组成员分头查阅各种资料:有的查书,有的找数学实验室的正方体模型。发现正方体要有6个面,每个面都是完全一样的正方形。

接下来尝试做一个正方体,笔者发现有以下几种情况:(1)有学生提出拼粘的方法,画6个正方形剪下粘起来,制作成一个正方体;(2)有学生提出画粘的方法,可以画连着的4个正方形剪下来作为正方体的身体,另外再剪2个正方形作为盖子(如图1)。这个地方是学习的难点,学生提出求助,笔者在图2的研究基础上给予点拨,尝试把盖子也画在身体上,让学生尝试画剪粘(如图2 ~ 5),制成一个满意的正方体。

在这个画剪的过程中,有学生发现两个连着的盖子不一定要面对面,一上一下都可以,如图6所示:

全班学生经过头脑风暴,加上一系列的动手操作,发现了制作正方体的各种方法,终于制成了正方体。如何证明制作的就一定是正方体呢?学生根据查阅的正方体特征,用直尺测量的方式进行验证,发现正方体有大有小,但是每个正方体的12条棱都是一样长的,这个学习群的研究项目算初步完成。

2.画正方体学习群。

选择在纸上画正方体来研究的学习群,群组成员课前讨论并确定了如下活动流程:(1)拿一个正方体物体放在纸上沿着它的边描下来;(2)观察描下来的图形;(3)说说怎样可以在纸上画一个正方体,同时查阅资料,研究立体图形的画法;(4)尝试在纸上画一个正方体;(5)分享画正方体的过程。

3.找正方体物体学习群。

选择找生活中的正方体物体的学习群,群组成员课前讨论并确定了如下活动流程:(1)说说准备找什么样的物品;(2)寻找生活中的正方体物体,每人至少找5个物体;(3)观察、测量这些物体;(4)比较所找的正方体物体和数学上所指正方体的区别,从生活中的正方体物体抽象出数学中的正方体图形。

4.师生共同研究正方体学习群。

选择和笔者一起认识正方体的学习群,笔者按照苏教版教材,提供各种各样的正方体物体,让学生进行丰富的感知,抽象出数学上正方体图形,形成表象,发现它们的共同点,了解正方体的特点:有6个面,12条棱,每个面都是完全一样的正方形,每条棱都是一样长。完成相应的基础性练习,巩固新课知识。

全班36名学生通过“选择”项目主题组成一个个基础学习群,因为有共同的需要,有任务的驱动,展开了丰富的“群组活动”,通过活动这一环节,互相激励,互相学习,互相交流,共同发现,共同努力达成项目目标,让每个组员都经历动手操作、成果分享、达成目标的过程,让每个组员都参与学习,获得学习经验,形成成果,让学习真正发生。

三、以“分享”为保障,优化学生思维品质

每个学习群都有自己的项目主题,围绕这个项目主题展开了丰富的活动,经过一系列的操作、观察、比较,得出了学习成果,但是各个学习群之间经历的学习过程不一样,获得的学习成果不同,组际交流,能进一步分享大家的经验成果。

“做一做”“画一画”“找一找”“学一学”群分别分享了他们的研究过程。研究发现,不管通过什么方法去研究,正方体的特征都是一样的,这样研究活动就产生了共鸣。同时群组还分享了他们的研究发现,例如“做一做”群发现制作正方体时的巧妙之处:把6个完全相同的正方形连接着画在纸上,剪下来直接拼成一个正方体。

活动研究到这里,笔者作为学习的助力者,继续引发大家的思考:除了这6种,你还能找到其他的办法吗?可以继续寻找,遇到困难可以拿一个正方体剪一剪,看看它打开的样子,可以帮助你思考。

每个小组每位成员都经历了研究正方体的活动过程,分享了他们的活动经验。这样的组际分享,打开了学生的视野,丰富了学生的认知,引導学生围绕核心问题展开对话,帮助学生更加深入地理解与掌握学习的核心问题,在不断反思中提升能力。

经过分享交流,然后重组学习群,6个小组每组选择一个同学组成新的6人学习群,共组成6个学习群。群里有用做、画、找、学正方体的6种不同研究方法的同学,共享学习经验和成果,集中大家的思维,完成书上的相关练习。

这样的群组学习,通过学习群内、学习群与学习群间的汇报交流、经验分享,教师不仅在空间上为学生创造了很多选择,而且在学习方式和交流分享上也为学生创造了更多的可能性。 群组学习方式最重要的是,把学习的权利真正落实到学生手中,让学生在真实、复杂、具有挑战性的环境中,成为学习的主人。

猜你喜欢
教学模式小学数学
群文阅读教学模式探讨
“思”以贯之“学、练、赛、评”教学模式的实践探索
创新线上英语教学模式的思考
高中英语“读写学思”教学模式探索与实践
“认知-迁移”教学模式在高年级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数学错题的自主管理与有效利用研究
建模思想在数学教学中的渗透研究
农村学校数学生活化教学探析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
体验式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