底气、地气、才气:魔方拓展课程的架构与实施策略

2019-06-10 06:33杨建伟
关键词:魔方学院融合

杨建伟

(浙江省桐乡市濮院茅盾实验小学)

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认为,人的潜力行为就是适应能力,环境是儿童发展最重要的因素之一。“润物细无声”的环境设计理念是校园文化的无痕化渗透。我校地处文化底蕴深厚又突显时尚元素的古镇,学校总体设计以魔方为特色,用魔方将传统文化和数字化、现代化相融合。校园文化设计中魔方元素随处可见,走进学校大门,大厅内一个立体魔方赫然入目。基于魔方多姿多彩、融合共生的外部形态以及相互独立、整体交织的内部构造,我们将其与课程相融合,在自主、个性、自由的学习过程中提升核心素养,发展综合能力,致力于培养具有多元品格和创造能力的完整的人。

基于以上思考,我们提出《“三力六色”:“多维魔方”课程架构研究》的课题实验,目的是充分挖掘“魔方”在国家课程领域特别是拓展课程领域的教育意义,让课程触及儿童心理世界和精神需求,促成他们的个体自主,和而不同,达到群体合作,合谋共生,体现课程整合,兼容并蓄。

“三力六色”是依据魔方的构建,“三力”对应魔方的三根轴,指向学生“学习力” “品质力”“行动力”的三维提升,“六色”对应魔方的六个面,面向全体学生开设“人文学院(红色)”“艺术学院(橙色)”“体健学院(绿色)”“少科学院(黄色)”“未来学院(紫色)”和“思创学院(蓝色)”。魔方拓展课程是借“魔方”立体、多彩、变化、融合及无限尝试可能性的特点,将知识融入真实世界,根据不同学生所处的学习环境和其自身的不同特点选择教学策略,为学生提供比传统单一学科体验更为丰富、更加真实、更具有参与性的课程体系。

一、基于理念,让课程架构更有底气

我校的办学理念为“推行精致教育,成就精彩人生”。目标是培养具有乡土情怀和国际视野的现代小公民。精致教育源于中国宋代教育家朱熹 :“言治骨角者,既切之而复磋之;治玉石者,既琢之而复磨之,治之已精,而益求其精也。”它是一种基于发展人的潜能和创造性,以精致化为价值取向,确立精准的教育目标,精致的实施策略,精心的教育教学过程,重视细节,关注个性,促进学生、教师、学校可持续发展的高品质教育。

课程是学校教育的载体,学生的全面发展和个性成长必须依赖于课程。想要培养全面发展的学生,必须建构与之相匹配的课程。要建立符合学生认知和发展规律的拓展课程,保证每个学生打好基础的前提下,提供多样化、序列化、不同层级的课程供学生自主选择,引领学生富有个性而多元地发展(如图1)。

图1 多维魔方课程结构一览

二、精选内容,让课程推行更接地气

为培养具有乡土情怀和国际视野的现代小公民,我们借魔方“一心、三轴、六面、多彩”的特征,外塑“学院”,内修“素养”。在课程整体框架、学科课程建设、课程实施、课程评价等方面作积极探索,进行多维度课程开发。六大学院各有侧重,但又相互融合补充,最终培养全面发展的立体的人。

1.课程内容创生

课程目标 课程模块 课程内容 模块目标学习力 思创学院艺术学院玩转魔方、赛车突围、巧木彩绘、童声合唱……博学善思、审美情趣品质力 人文学院未来学院童声朗朗、寻找濮院记忆、英语小剧场、研学之旅……乡土情怀、国际视野行动力 体健学院少科学院快乐足球、玩转课间、STEM创客、巧手工坊……身心健康、实践创新

2.课程内容分类

以某一研究为基点,经过筛选、调整、补充和完善,构建突显学校办学特色的课程。如以古镇桥文化课程为例,分级分类研究。

年级 主题模块 分目标一年级 童谣与桥朗读感知童谣,积累相关素材,激发对桥的好奇心,为进一步探究奠定基础。二年级 传说与桥知晓关于桥的传说,了解桥的构造、地理位置、美好寓意等,在解决疑惑的基础上尝试设计自己心中的桥,培养动手动脑能力。三年级 城市与桥了解国内城市标志性桥梁的特点、功能,自主分组讨论,用废旧材料制作桥梁模型,培养观察力和合作精神。四年级 设计师与桥借助网络、书籍等渠道了解中外设计师建桥的故事,进一步激发探究桥的兴趣,以小组为单位,设计别具特色的桥,提高合作能力,增强团队意识。五年级 古典与桥较为全面地了解桥的典故,进行合作探究,尝试运用信息技术介绍有趣的桥,提高协作能力。六年级 未来的桥 对未来桥的功能加以猜想和设计,放飞理想。

三、找准策略,让课程实施更显才气

依据学校特色发展和学生个体发展要求,结合真实性学习理念,以魔方为载体,针对不同类课程,以灵活多样的实施方式,初步探索出“分类、分层、分段”的课程推进策略。

1.国家课程的延伸式

(1)点对点延伸。在某一学科内部就某一方面知识所进行的拓展性学习和相关能力培养。如学校开设的童声朗朗、合唱、快乐足球等课程,就是在语文、音乐、体育学科内进行的拓展学习,这种拓展突出了对学科内部某一领域知识的系统、深入学习。

(2)点对面延伸。围绕某一主题,运用相关学科知识和能力展开的发散状的学习活动。如科学种植课程,围绕春种秋收,融合数学、美术、语文写作等课程,努力培养学生成为独立思考、敢于质疑、善于合作的人,并在学习和体验中真正实现学科与学科间、学科与学习主体间的融合。

2.魔方课程的拓展式

(1)“文化体验+项目游学”式国际视野课程。文化体验式课程是在行走中感悟,体验自然、了解历史的课程。学生以“玩、学、研、做”等学习方式开展实践、体验和探究活动,以项目为方式展开学习,达到智育、美育、体育与德育的融合。项目游学式课程以某一项目研究为核心,融合各学科的相关知识,以体验和开放的视野进行研究,如游学课程——“新加坡之旅”中为期一周“走”的活动,是课堂的延伸和拓展。同学们围绕自己感兴趣的问题去探索、发现,收集学习资源。一周后以“读”的方式继续学习,用自己感兴趣的方式整理、展现学习成果,最后以“汇报”的方式展示、分享“走读”成果。整个过程包含各学科门类,打通了学习与生活、学校与自然的界线,提高的是学生的综合能力。

(2)“综合探访+仿真实践”式乡土情怀课程。有趣、好玩的综合探访式课程,培养的是学生学习的兴趣,锻炼的是学生学习的能力,获得的是学生学习的自信。如“寻找古镇记忆”全课程理念下的“走读春天——走进幽湖公园”课程,努力让学习与生活无痕对接,引领学生带着强烈的好奇心去寻找、探究,用眼睛去发现,用耳朵去聆听,用皮肤去感觉,让春天与孩子紧密地融为一体。在这样的课程里,有诗、有文、有画、有歌、有舞、有游戏,孩子们可以多维度、立体地感受春天。“仿真实践式”课程由“学科本位”走向“学生本位”,使课程目标从“知识能力”走向了“核心素养”。

立足于江南古镇,得益于江南古镇。开放包容、时尚发展的生活方式给学校提供了良好的外部资源环境,为课程呈现个性化、多维度、全方位的特色,为学生的成长与个性发展营造了协调一致的良好的育人环境,为学生的多彩人生奠基。

猜你喜欢
魔方学院融合
从创新出发,与高考数列相遇、融合
《融合》
成语魔方
楼房魔方
海盗学院(12)
小魔方
海盗学院(7)
媒体的五个融合和两个不融合
西行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