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非瓣膜性房颤合并血栓栓塞并发症的抗凝治疗 效果观察

2019-06-10 07:45陈立伟韩凌骆景光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9年10期
关键词:华法林瓣膜抗凝

陈立伟 韩凌 骆景光

房颤是一种比较常见的快速型心律失常, 近年来其发病率有不断上升的趋势, 我国的房颤发病率大约为0.7%。房颤的一个独立危险因素是年龄, 随着年龄的增长, 发生房颤的几率也将随之增长。对于合并血栓栓塞的房颤患者来说, 在临床中采用抗凝药物进行治疗时, 存在再次卒中和出血的风险, 因而不能被一些患者认可。本研究主要对老年非瓣膜性房颤合并血栓栓塞并发症的抗凝治疗效果进行探讨, 选取本院2016 年7 月~2018 年7 月心血管内科收治的67 例采用抗凝治疗的老年非瓣膜性房颤合并血栓栓塞并发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2016 年7 月~2018 年7 月心血管内科收治的67 例采用抗凝治疗的老年非瓣膜性房颤合并血栓栓塞并发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其中男31 例, 女36 例;年龄65~83 岁, 平均年龄(78.25±7.54)岁, 平均房颤抗栓评分系统(CHA2DS2-VASc)评分(6.01±1.23)分。纳入标准:病历资料齐全;确诊为房颤;年龄≥65 岁;合并血栓栓塞并发症。排除标准:病历资料不齐全;瓣膜性房颤患者;由其他可逆转因素导致的房颤。

1. 2 方法 患者采用抗华法林或新型口服抗凝药物进行抗凝治疗, 华法林使用剂量根据房颤抗凝治疗中国专家共识进行调整。每6 个月对患者进行1 次随访, 同时记录下述相关内容:房颤发作情况、华法林及其他药物使用情况、INR 检测数值。根据欧洲心脏病学会2010 年的指南, 对房颤进行诊断和分类, 体现心电图表现:无明显的P 波, 代之以AF波;绝对不规则的R-R 间期;心房周期通常是变化的, 且 300 次/min。

1. 3 观察指标及判定标准 分析患者住院期间的抗凝治疗情况及效果, 记录抗凝治疗后再次因血栓栓塞并发症或出血事件住院情况。通过INR 判定治疗效果, INR 维持在2.0~3.0为有效的抗凝治疗, 即达标。

2 结果

2. 1 抗凝治疗情况及效果 67 例患者中, 66 例使用华法林进行抗凝治疗, 1 例使用新型口服抗凝药物进行抗凝治疗。进行抗凝治疗的过程中, 平均INR 为(1.62±0.74), INR 达标患者为11 例, 达标率为16.42%。

2. 2 抗凝治疗后再次因血栓栓塞并发症或出血事件住院情况 以再次因血栓栓塞并发症或出血事件住院为终点, 进行1 年的随访, 有3 例患者抗凝治疗后再次因血栓栓塞并发症或出血事件住院。见表1。

表1 抗凝治疗后再次因血栓栓塞并发症或 出血事件住院情况(n, %)

3 讨论

房颤是脑卒中的独立危险因素, 临床上治疗房颤时, 主要治疗内容包括预防血栓栓塞并发症、室率控制以及恢复窦性心律、纠正诱因以及病因这几个方面。在世界范围内, 我国是一个房颤发生大国, 当前发生房颤的人数已经超过了800 万。但是有关的调查研究显示[1], 我国房颤患者通过口服抗凝药物进行治疗的人数仅有11.2%, 而欧洲国家使用华法林进行治疗的比例为63.9%, 使用抗血小板进行治疗的比例则为27.1%。在临床中, 虽然一些老年非瓣膜性房颤合并血栓栓塞并发症患者的抗凝指征相对较强, 但是大部分仍然未选择抗凝治疗的方法。华法林可以一定程度的降低患者发生卒中的风险, 而且导致患者出现的风险相对比较小。但是当前临床上大部分患者仍采用抗血小板的方式进行治疗。

相关的研究表明[2], 对房颤患者采用有效的抗凝治疗, 可以降低血栓栓塞并发症的发生率;而对于已经发生过血栓栓塞并发症的房颤患者来说, 抗凝治疗对其意义更为重大。有关研究显示[3], 老年非瓣膜性房颤合并血栓栓塞并发症患者使用抗凝治疗时, 通过密切的检测, 高龄患者发生出血的风险相对比较低, 因此年龄应当成为临床上老年非瓣膜性房颤合并血栓栓塞并发症使用抗凝药物进行治疗的障碍[2]。当前老年非瓣膜性房颤合并血栓栓塞并发症患者的抗凝治疗整体上缺乏临床证据以及用药指导方案, 因此医师在使用此类方法时, 多是通过自己的临床用药经验来决定, 由于担心患者出现相关出血风险的可能性增大, 因此在抗凝治疗时, 其用药方案存在较大的差异性, 在用药规范性上存在较大的问题。在对老年非瓣膜性房颤合并血栓栓塞并发症进行抗凝治疗, 需要根据患者自身的实际情况以及患者自身的主观意愿, 选择合适的抗凝药物。针对临床中治疗依从性比较好的患者, 通常情况下可以采用华法林进行抗凝治疗。但在对其进行治疗的过程中需要对患者的血功能进行长期的检测。新型口服抗凝药具有疗效更优、出血风险更低的优势, 而且不需要对患者的血功能进行长期的检测, 因而逐渐在老年非瓣膜性房颤合并血栓栓塞并发症患者的抗凝治疗中得到广泛的 应用[3,4]。在本次研究中, 67 例使用抗凝药物进行治疗的患者中, 仅有1 例患者采用新型口服抗凝药物进行治疗, 使用这种药物的患者没有发生卒中和严重出血问题, 因此可以考虑其在临床应用中的进一步推广。从1 年终点事件的随访中可以看出, 采用抗凝药物进行治疗的67 例患者中, 仅有2 例患者再发血栓栓塞并发症, 1 例患者发生出血事件, 由此可以看出其安全性相对较好。

在房颤患者中, 老年非瓣膜性房颤合并血栓栓塞并发症是比较特殊的一种, 当前其使用抗凝药物进行治疗的比例不大, 而且有效的抗凝治疗更加稀少。在对老年非瓣膜性房颤合并血栓栓塞并发症患者进行抗凝治疗的过程中, 临床医师需要对患者的抗凝治疗指征以及出血风险进行全面的分析和评估, 进而实现最小的出血事件发生率和最优的抗凝治疗效果[5,6]。与此同时, 在临床中推广新型口服抗凝药物, 可以为老年非瓣膜性房颤合并血栓栓塞并发症患者的抗凝治疗带来新的启发。

综上所述, 当前临床上在对老年非瓣膜性房颤合并血栓栓塞并发症患者的治疗中, 抗凝治疗的使用比例相对较低, 而且经抗凝治疗患者的INR 达标率相对较低, 提高抗凝治疗有效率需要临床医师对患者的抗凝指征以及出血风险进行全面的评估, 进而选择合适的抗凝治疗方案, 可以充分考虑新型口服抗凝药物的使用。

猜你喜欢
华法林瓣膜抗凝
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的临床应用及其瓣膜选择、瓣膜耐用性问题的研究进展
高分子介入瓣植入,是创新也是颠覆
药师带您揭开华法林的面纱
防压疮被架在心脏瓣膜置换手术中的应用分析
老年人群非瓣膜病心房颤动抗凝治疗
抗凝治疗对心房颤动相关轻度认知障碍的影响
老年非瓣膜病心房颤动患者应用达比加群酯抗凝治疗的安全性分析
“烂”在心里
与华法林联用7大错误案例分析
Mutually Beneficia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