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土高原丘陵山区农村空心化测度

2019-06-11 03:36陈静儒陕永杰薛濡壕
天津农业科学 2019年5期
关键词:分布特征

陈静儒 陕永杰 薛濡壕

摘    要:为了解位于黄土高原丘陵山区浮山县的农村空心化水平,从自然区位、人口、农业生产3个要素,通过AHP法、综合指标评价法对研究区各行政村的空心化水平进行了测度。结果表明,在自然和区位空心化方面呈现出西部低,东部高的特点;农业生产要素的空心化方面呈现出中部、西南部高,中南部和北部低的特征;人口空心化方面呈现出南部和中部高,西北部和东部低的特征;综合上述3要素,浮山县的空心化呈现出东部、南部高,中西部低的总体特点。并基于上述分布特征,提出加强交通建设和土地整治等措施的建议。

关键词:农村空心化;乡村地理学;分布特征

中图分类号:G812.42      文献标识码:A      DOI 编码:10.3969/j.issn.1006-6500.2019.05.017

Measurement of Rural Hollow in Hilly Mountainous Area of Loess Plateau: Taking Fushan County as an Example

CHEN Jingru1,SHAN Yongjie1,2,XUE Ruhao1

(1.College of Geography Science, Shanxi Normal University, Linfen, Shanxi 041004,China; 2.College of Modern Liberal Arts, Shanxi Normal University, Linfen, Shanxi 041004,China)

Abstract: In order to understand the level of rural hollowing-out in hilly mountainous area of the Loess plateau, three factors, such as natural location, population and agricultural production, were adopted to measure the hollow level of the Fushan County in the study area through AHP and comprehensive index evaluation method.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characteristics of low and high east in the area of natural and regional hollowing out, and the hollowing out of the factors of agricultural production, were characterized by low characteristics in the middle, southwest and south and north. The population hollowing out was characterized by low southern and central areas, high north-west and east; the hollow of the Fushan County was characterized by the high and low midwest in the east and south. Based on the above distribution characteristics, suggestions were put forward to strengthen the traffic construction and land remediation measures.

Key words:  rural hollowing out; rural geography; distribution features

城市化的發展是导致乡村空心化的重要因素,早在20世纪50年代英国学者就对城市化引起的乡村问题进行了研究[1]。我国近年来快速发展的城市化加速了乡村地域人口、资金等要素的外流,导致乡村病等问题的出现,影响到乡村的可持续发展[2]。在农村空心化的研究方面,程连生等[3]学者从对农村聚落空心化的机理进行了研究;宋伟等[4]、周祝平[5]、杨忍等[6]对农村宅基地、人口和综合空心化进行了研究;崔卫国等[7]对重点农区的空心化特征、形成机制以及如何调控进行了研究;面对我国农村空心化的发展,刘彦随等学者[8-12]在总结和梳理空心化机理的基础上进行了空心村综合整治模式的研究,并提出村镇系统及融合发展的新型城镇化发展模式,整合乡村现有资源、融合城乡发展要素,为实现乡村振兴提供新思路[13-15]。在研究尺度上,现有研究多从大中尺度对县域以上区域的人口、土地利用等方面来分析空心化在区域间的分布特征及影响因素[16-18],但是对影响乡村居民迁移的要素研究较为缺乏,未能深入了解小尺度区域内乡村空心化的空间分异和作用机制。

本研究以位于黄土高原丘陵山区的浮山县为研究对象,从自然和区位、农业生产和人口3个角度对县内185个行政村的空心化水平进行研究,以丰富乡村空心化的小尺度研究内容,并完善地理学乡村空心化研究的理论体系,同时还可为研究区的空心化治理、精准扶贫和乡村振兴提供参考。

1 研究方法和数据来源

1.1 研究区域概况

浮山县位于临汾市东部、太岳山南麓,境内地形西部低,东部高,平均海拔1 044.8 m,面积946 km2,人口13万;2017年全县国民生产总值47.3亿元,第一、二、三产业产值分别为9.7%,64.6%和25.7%;温带季风气候,年降水量600 mm左右;农作物一年一熟到一年两熟,以小麦、玉米和豆类为主。

1.2 农村空心化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

我国乡村的空心化主要是由于快速发展的工业化和城市化,吸引大量的农村劳动力从农业生产投入到二、三产业中,并且工作和生活的地域从农村地区转移到城市地区。本研究从自然区位、农业生产要素、人口要素3个方面11个指标来测度其对乡村农业劳动力迁移的影响(表1)。

1.2.1 自然和区位要素 自然条件是区域发展的基础,任何社会经济都在区域自然要素的框架内活动。在自然方面,采用行政村的平均海拔和地形起伏度2个指标,研究区各行政村的平均海拔区间为691~1 291 m,海拔差距会影响到农作物的成熟时间,但对农作物种类和产量的影响不大;地形起伏度直接影响到居民生活的便捷性和农业生产的效率,进而影响到居民的收入。在区位要素方面采用距离县城和距离主要交通线的距离2个指标,这2个指标直接影响到村民的出行、购物、子女上学的便捷性,是影响居民迁移的重要因素。

1.2.2 农业生产要素 研究区域是典型的农业县,农业收入在居民收入中占较高比例,本研究采用农业从业人员人均播种面积和粮食产量、单位面积农业用电量、单位面积柴油使用量,前两者反映农业的生产效率和农民的收入,更高的农业生产效率和农业收入意味着乡村居民缺少外出务工的拉力,后两者反映农业的生产资料的投入,更多农业机械的投入意味着更少的劳动力投入,起到推动劳动力外流的作用。

1.2.3 人口要素 人口要素从行政村人口密度、农业从业人员比例、平均家庭成员数量3个要素来测度。人口是区域发展的能动要素,是调配区域资源配置、整合区域资源的重要主体。农业从业人口的比例直接反映当地乡村人口中从事农业生产劳动力的情况,从事农业的劳动力越多,相对外出从事其他产业的劳动力越少,则空心化程度越轻。人口密度反映当地乡村的人口集聚程度,集聚程度越高则相对空心化程度越低。

1.3 数据来源与处理

1.3.1 数据来源 本研究采用的数据包含2017年浮山县185个行政村,人口、农业生产相关资料均来自浮山县统计局乡村基本情况文件。

1.3.2 数据标准化 数据标准化的目的旨在消除数据不同量纲之间的影响,保证不同数据之间的可比性,采用下列公式进行数据的无量纲化处理。

正向指标:

负向指标:

式中:x'ij为j个行政单元的i指标的标准化值;j=1,2,…,n为行政单元的数量;xij为第j个行政单元的i指标的原始值;min(x1 j,x2 j,…,xnj )为i指标的最小值,max(x1 j,x2 j,…,xnj )为i指标的最大值。

1.3.3 确定权重 采用AHP法,建立影响农村人口迁移的评价层次结构模型,并基于每一层次各因素的相对重要性做出判断,建立判断矩阵。采用层次单排序计算判断矩阵的特征根和特征向量问题,即对判断矩阵B,计算满足:BW=λmax·W的特征根與特征向量,式中λmax为B的最大特征根,W为对应于λmax的正规化特征向量,W的分量wi即是相应因素单排序的权值。

由于客观条件的复杂性,判断会存在一定的误差,因此须进行一致性检验:

当C.R.<0.1时,认为判断矩阵的一致性是可以接受的;当C.R.≥0.1时,认为判断矩阵不符合一致性的要求,需对判断矩阵进行修正。

1.3.4 农村空心化的测度模型 在数据标准化和指标计算完成之后,将各项指标的权重与其标准化值相乘求和,计算自然和区位、农业生产、人口3个要素的数值,由此来计算研究区各行政单元的农村空心化水平,计算公式如下:

式中:Si为第i个地域单元农村空心化水平的值;j为主成分因子个数;Pij为因子分值;Wj为相应主成分因子的权重值。

2 结果与分析

通过对自然区位要素、农业生产要素、人口要素11个指标的计算,对浮山县185个行政村自然和区位因素、农业生产因素、人口因素以及三者综合因素引致的空心化水平进行测度,运用自然断点法将空心化水平划分为低、中低、中、中高、高5个等级。图1空白部分为浮山县城,不纳入统计范畴。

2.1 自然和区位要素导致的空心化

由图1可知,总体上浮山县境内自然与区位要素的空心化水平东高西低,呈现出以县城为中心向外扩散的趋势,其中张庄乡总体空心化水平最低,寨疙瘩乡空心化水平最高,天坛镇和北王乡境内包含空心化5种类型区;空心化低值区集中分布在北王乡、天坛镇、响水河镇东部,张庄乡绝大部分和东张乡北部少部分村庄,这部分地区属于丘陵沟壑区,海拔较低,存在众多黄土塬,地形破碎度水平较低,省道230线穿越该区,交通条件便利,与县城联系方便;空心化中低值区分布在低值区外围,主要分布在东张乡中部、槐埝乡中北部和北王乡西北部,自然和区位条件次于低值区;空心化中值区分布在槐埝、东张乡部分地区、响水河镇南部、米家垣、北韩乡西部和天坛镇两个行政村,这部分地区的交通和区位条件差,地形破碎度较高,距离主要交通线和县城较远,对外联系不便,促使当地居民外出务工,并在交通条件便利的城镇定居;空心化中高值区分布在槐埝乡南部,响水河镇东部、米家垣乡、天坛镇、北王乡、北韩乡中东部,这部分地区的平均海拔普遍超过1 100 m,地形崎岖,对当地居民的农业生产和生活都产生很多不便;空心化的高值区包括寨疙瘩乡全部、北韩乡、北王乡、天坛镇、米家垣乡东部,这部分地区位于太岳山地区,海拔高、地形崎岖导致对外联系不便,居民生产生活受到严重影响。

2.2 农业生产要素的空心化

由图2可知,浮山县农业生产要素的空心化总体分布呈现出中南部、北部低,中西部、东部高的态势。空心化高值区出现在东张乡、张庄乡和天坛镇部分乡村,原因是这些乡村的可耕地面积少且人口较为密集,部分村庄靠近县城,从事农业生产的人口较少,农业生产资料的投入少;空心化的中高值区集中在230省道周边地区和寨疙瘩乡中东部,这部分地区包括人口较为密集的中西部丘陵区也包含东部山区,在中西部丘陵区分布的原因是人多地少,当地农民从农业中获取的收入少,在东部山区分布的原因是山地地形崎岖,农作物生产条件差;空心化中值区分布面积最广,包括槐埝乡、北王乡大部,张庄乡、天坛镇、响水河镇、寨疙瘩乡部分地区,这部分地区的平均海拔在900~1 000 m,农业生产条件受到地形和人口的双重影响;空心化的低值区位于米家垣乡、北韩乡,导致这样分布的原因是该部分地区人少地多,农业人口的平均耕地面积和粮食产量高,农户的农业收入高。

2.3 人口要素的空心化

由图3可知,浮山县人口要素空心化总体上呈现出南部高,西北、东部低的态势。空心化的低值区分布在县城周边乡村,较为平坦的地形、密集的人口和较少的农业人口比例是主要原因;空心化的中低值区主要分布在东北部乡镇各村,和寨疙瘩乡部分乡村,张庄乡和天坛镇的乡村人口较为密集,距离县城较近,可就近从事二三产业,而北韩乡和寨疙瘩乡中低值分布的主要原因是农业人口所占比例较大;空心化中值区分布较为散乱,既包含丘陵区也包含山区,整体上受到人口密度和农业人口比例的双重影响;空心化中高值区同样分布较为散乱,天坛镇和北王乡米家垣乡空心化程度高的原因是自然条件差导致的人口密度低,而造成东张乡和响水河镇周边的乡村空心化程度低的原因是当地存在众多厂矿,居民多在厂矿工作,从事农业生产人口比例小;空心化的高值区集中分布在浮山县南部山区的米家垣乡、响水河镇南部和东张乡部分地区,东张乡和响水河镇部分村庄的居民多在当地厂矿工作,从事农业生产的人口比例较小,在米家垣乡分布的原因是当地的地形崎岖,对外联系极为不便,导致当地居民外出务工比例高,从事农业生产的比例低,加之较低的人口密度,导致人口要素的空心化水平高。

2.4 综合空心化

通过对自然区位要素、农业生产要素和人口要素的调查,综合得到浮山县的空心化分布,如图4所示。空心化的总体分布表现出东部西部低,东部、南部高,呈现出以张庄乡中部为中心向外部扩散的态势。空心化的低值区集中分布在张庄乡大部和天坛镇西部,这部分地区的优势是距离县城较近,受到县城产业的辐射,当地居民多在县城从事二三产业和郊区农业;空心化的中低值区分布在北韩乡、北王乡西部、县城周边、响水河镇和槐埝乡乡镇驻地附近乡村,这部分乡村的优势除区位外,主要表现在地形起伏度较低,地形平坦;空心化中值区分布在空心化中低值周边区域,这部分区域位于丘陵区向山地的过渡地带,区位条件和自然条件属中等水平;空心化的中高值区主要分布在响水河镇、东张乡、槐埝乡的南部,北韩乡、北王乡东部和米家垣乡的大部,这部分地区出现中高度空心化的原因是有区别的,南部的响水河镇、东张乡和槐埝乡出现中高值的主要原因是农业人口占比少,而北韩乡、北王乡和米家垣乡出现中高值的主要原因是自然和区位条件较差;空心化的高值区集中分布在寨疙瘩乡,原因是该地区位于太岳山南段腹地,地形崎岖,农业生产条件差,距离县城距离远,区位条件极差,人口密度低,导致当地居民普遍外出务工。

3 结论与讨论

浮山县的农村空心化存在着明显的地域差异,受到自然条件和区位条件的影响,空心化呈现出由低海拔向高海拔区域加强的趋势,表明偏远地区的居民趋向离开乡村;在农业生产条件的影响下,中西部条件较好的区域由于人多地少,当地居民获得的农业收入少,而在米家垣乡和北韩乡则拥有较高的人均农业产出,当地村民农业收入高,缺少外出务工的推力;人口要素影响的空心化在自然基底和区域二三产业分布的影响下,呈现出南部空心化程度高,西北部较低的特点;多要素综合空心化表现出与自然和区位空心化高度重合的特点,说明自然本底对交通条件、农业生产条件、人口分布的重要影响。

从各乡镇的角度讲,张庄乡空心化程度最低,这是得益于良好的自然和区位条件,应继续发挥其靠近县城和良好的自然条件,依托县城的消费市场,发展面向城市居民的郊区农业和休闲观光等第三产业;天坛镇境内地形从丘陵沟壑区延伸到东部太岳山区,由于巨大的自然条件差异,综合空心化值差异最大,东部山区空心化程度最高,应着力改善东部地区的交通条件,开发尧山森林公园,提升当地乡村发展潜力;寨疙瘩乡区位条件最差,且人口稀疏,農业耕作条件差,空心化程度最高,改善当地居民生活生产条件应首先解决当地出行难的问题,目前从县城到最东部村庄的旅游二级公路正在建设中,另外,可开发当地山林中的中药材等资源,提高居民收入,对于地理位置极端偏远,人口少,空心化严重的村庄,可通过整体搬迁等措施提升当地居民的生活条件;米家垣乡的空心化水平集中在中高值水平,由于崎岖的地形条件,当地对外联系缺少高等级的公路,在人均耕地面积和人均粮食产量方面有较强的优势,但是由于较高的地形起伏度,导致单块耕地面积小,影响到机械化生产效率,因此应改善当地的交通条件,并通过土地整治等措施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强化当地农业生产方面的优势;北韩乡、北王乡、响水河镇、槐埝乡具有相似的特点,境内包含中低值区、中值区和中高值区,处于空心化中值区、中高值区的乡村普遍存在人口少、老龄化严重的特征,因此加强社会保障功能,保障当地居民的基本生活水平。对于空心化程度较低的村庄,则可以通过土地整治等措施提高农业生产的机械化和现代化水平;东张乡包含4种空心化值,表明其境内的空心化差异巨大,主要原因为地形差异大和矿产资源的分布不均,因此面对上述问题,需要从改善区域交通条件和增加当地居民就业入手,提高当地居民的收入。

参考文献:

[1]SMAILES P J. From Rural Dilution to Multifunctional Countryside: Some pointers to the future from South Australia[J]. Australian geographer, 2002, 33(1):79-95.

[2]刘彦随,刘玉,陈秧分,等.快速城市化中的中国农村空心化(英文)[J]. 地理学报(英文版),2010,20(6):876-888.

[3]程连生,冯文勇,蒋立宏.太原盆地东南部农村聚落空心化机理分析[J].地理学报,2001(4):437-446.

[4]宋伟,陈百明,张英.中国村庄宅基地空心化评价及其影响因素[J].地理研究,2013,32(1):20-28.

[5]周祝平.中国农村人口空心化及其挑战[J].人口研究,2008(2):45-52.

[6]杨忍,刘彦随,陈秧分.中国农村空心化综合测度与分区[J].地理研究,2012,31(9):1697-1706.

[7]崔卫国,李裕瑞,刘彦随.中国重点农区农村空心化的特征、机制与调控——以河南省郸城县为例[J].资源科学,2011,33(11):2014-2021.

[8]刘彦随,朱琳,李玉恒.转型期农村土地整治的基础理论与模式探析[J].地理科学进展,2012,31(6):777-782.

[9]刘彦随,龙花楼,张小林,等.中国农业与乡村地理研究进展与展望[J].地理科学进展,2011,30(12):1498-1505.

[10]陈玉福,孙虎,刘彦随.中国典型农区空心村综合整治模式[J].地理学报,2010,65(6):727-735.

[11]刘彦随,刘玉.中国农村空心化问题研究的进展与展望[J].地理研究,2010,29(1):35-42.

[12]刘彦随,刘玉,翟荣新.中国农村空心化的地理学研究与整治实践[J].地理学报,2009,64(10):1193-1202.

[13]刘彦随.中国新时代城乡融合与乡村振兴[J].地理学报,2018, 73(4):637-650.

[14]刘彦随,陈聪,李玉恒.中国新型城镇化村镇建设格局研究[J].地域研究与开发,2014,33(6):1-6.

[15]龙花楼,屠爽爽.论乡村重构[J].地理学报,2017, 72(4):563-576.

[16]谭雪兰,于思远,欧阳巧玲,等.快速城市化区域农村空心化测度与影响因素研究——以长株潭地区为例[J].地理研究, 2017, 36(4):684-694.

[17]欧聪,谭雪兰.快速城市化区域农村空心化综合测度及地域类型划分——以长株潭地区为例[J].湖北农业科学,2016, 55(10):2695-2700.

[18]高雅.河南省农村土地流转模式探析[J].河南农业科学,2011(2):1-4.

猜你喜欢
分布特征
我国城市污水处理厂污泥中重金属分布特征及变化规律
五垒岛湾海域石油烃分布特征
池塘淤泥氮营养物质分布特征研究
安徽省濉溪县浅层地下高氟水的分布特征及影响因素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