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险管理在妇产科护理管理中的效果研究

2019-06-11 11:55雷荣
中国卫生产业 2019年1期
关键词:妇产科护理管理风险管理

雷荣

[摘要] 目的 分析风险管理在妇产科护理管理中的效果。方法 2016年10月—2017年10月,对该院妇产科80例患者进行研究,将其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对照组(n=40)与观察组(n=40)。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给予风险管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对护理人员的的护理效果评分和护理满意度评分。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防范风险意识、工作态度、管理工作、工作能力与对照组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对护理人员的满意度为97.50%,对照组患者的满意度为80.00%,两组数据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风险管理应用于妇产科护理管理中,能够显著提高护理人员的风险意识和护理质量,进而提升患者的满意度。

[关键词] 风险管理;妇产科;护理管理;效果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其对临床治疗和护理的要求逐渐增高[1]。在妇产科护理工作中,护理人员的工作量大,且工作较为繁杂,常常发生许多不可预估的护理风险事件,导致护患纠纷不断,影响患者的治疗和护理工作的顺利开展[2]。风险管理是针对患者的具体病情,有效识别患者、患者家属、医护人员等潜在的风险因素,提高其应对风险的能力,以便及时评估和制定正确的防范措施,从而有效规避医疗风险事件的发生,进一步缓解护患关系,减少经济损失[3]。该文选取2016年10月—2017年10月收治就风险管理在妇产科护理管理中的效果作深入分析与探讨,报道如下。

1  資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将该院收治的80例患者作为该次研究对象,将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对照组(n=40)与观察组(n=40)。该次研究经医院路伦理委员会批准。观察组:年龄21~43岁,平均年龄(27.1±4.6)岁;其中子宫内膜异位症14例,生殖系统感染11例,妊娠综合征15例。对照组:年龄22~44岁,平均年龄(28.2±4.5)岁;其中子宫内膜异位症13例,生殖系统感染13例,妊娠综合征14例。两组资料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护理方法

对照组开展常规护理,如加强体温、脉搏、血压等生命体征检测,做好病房环境护理,等。观察组开展风险管理干预,具体如下。

1.2.1 成立风险管理小组  在妇产科成立风险管理小组,小组成员由具备丰富经验的护理人员组成,结合患者的具体病情制定针对性风险管理计划。根据妇科患者的具体病情,嘱其定期复诊,以便持续治疗;对于分娩的患者根据其妊娠情况评估可能影响分娩顺利进行的相关因素。

1.2.2 建立风险管理流程  完善各项护理工作的交接制度,做好定期安全消毒。护理人员在护理工作中向患者及其家属详细讲解各项操作的目的,同时告知其此类护理操作可能潜在的风险,可将风险因素及对应预防措施制定成册发放于患者,以取得患者和家属的积极配合。进而减少护理差错和安全事故的发生,降低家属投诉率,减少护患纠纷。

1.2.3 提高护理人员的风险意识  加强对护理人员的安全及法律意识健康教育,分析与讨论妇产科可能发生的危险事故。定期加强对护理人员的安全意识培训,提高其对风险管理的认识,并定期组织护理人员考核。让其主动运用法律知识,合法维护自身的权益,进而强化护理人员的责任感。通过规范化护理人员的操作流程,定期对其操作技术进行培训与考核,以降低工作差错发生率。

1.2.4 规范护理文书书写管理  护理文书记录是患者就诊过程的重要组成部分,若护理记录缺损,易引发护患纠纷,从而导致护理人员承担不必要的责任。因此应加强规范护理文书书写的管理工作,以便准确、及时记录患者的异常情况,同时制定规范护理文书书写奖惩制度,以提高护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提升护理质量。

1.3  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患者对护理人员的的护理效果评分和护理满意度评分。

①护理效果评分:采用该院自制护理效果评分表主要包括护理人员的防范风险意识、工作态度、管理工作、工作能力,每项评分均为100分,分值越高表明患者的护理评价越高。

②护理满意度:采用院内自制护理满意度调查表评估,共20项,每项5分,总分100分;其中非常满意:>85分,一般满意:60~85分,不满意:<60分。

1.4  统计方法

采用SPSS 20.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的统计与分析,计量资料数据用(x±s)表示,进行t检验;计数资料以[n(%)]表示,进行χ2检验;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比较两组患者对护理人员的护理效果评分

2.2  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

3  讨论

妇产科护理风险是指在护理人员在妇产科的日常操作、护理抢救等过程中存在的可能对患者造成伤害的风险[4]。妇产科作为护理医疗纠纷多发的科室,因此加强对妇产科护理人员的风险管理干预,有利于减少风险事件的发生[5]。通过加强风险管理能够显著提高护理人员的风险意识,同时明确各自的护理职责,提高工作的自觉性和主动性,促使其自觉规范遵守护理操作规范,以便以及评估和预防多方面护理风险[6]。在风险干预过程中,护理人员通过与患者加强交流沟通,做好疾病宣教,可纠正患者的错误认知[7]。通过加强对护理人员的风险意识培训,有利于提高其对护理风险的有效识别和分析[8]。此外规范化护理流程与管理制度可使护理工作有章可循,有利于护理管理工作的顺利进行[9-10]。在该组研究结果中显示观察组患者的防范风险意识、工作态度、管理工作、工作能力均显著大于对照组,并且其护理满意度(97.50%)显著高于对照组(80.00%),可见通过建立风险管理小组,完善风险管理制度,提高护理人员的法律意识和安全意识,并规范护理人员的操作水平,有利于将妇产科风险降到最低,可显著提高患者对护理工作的的满意度等。

综上所述,开展风险管理干预应用于妇产科护理管理中,能够有效减少护理风险事件的发生,有助于提高护理质量,提升患者的满意度,可在临床广泛推广应用。

[參考文献]

[1]  李婵婵.风险管理在妇产科护理管理中的实施效果分析[J].中国保健营养旬刊,2014,24(4):2149-2150.

[2]  Chang WH,Wang KC,Lee WL,et al.Endometriosis and the subsequent risk of epithelial ovarian cancer[J].Taiwanese Journal of Obstetrics & Gynecology,2014,53(4):530-535.

[3]  张芮.护理风险管理在妇产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分析[J].河南医学研究,2017,26(22):4179-4180.

[4]  于秀玲.妇产科护理中的风险控制及人性化管理研究[J].中国卫生产业,2017,14(33):119-120.

[5]  郭盈慧.探讨风险管理在妇产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J].航空航天医学杂志,2017,28(6):755-757.

[6]  张正芳.妇产科护理管理中应用风险管控的效果研究[J].中国卫生产业,2016,13(34):113-114.

[7]  Salmon S,Wang XB, Seetoh T,et al.A novel approach to improve hand hygiene compliance of student nurses[J].Antimicrobial Resistance and Infection Control,2013,2(1):1-5.

[8]  王忠芬.在妇产科护理工作中开展护理风险管理的效果分析[J].当代医药论丛,2015,13(13):102-103.

[9]  郭红霞.风险管理用于妇产科护理管理中的效果分析[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6,3(10):1910.

[10]  罗立.妇产科护理管理中风险管理理念的应用研究[J].大家健康:学术版,2015,9(20):177-178.

(收稿日期:2018-10-12)

猜你喜欢
妇产科护理管理风险管理
中医情志关怀在妇产科护理中的应用
住房公积金风险管理信息化审计探讨
浅谈如何有效避免和处理妇产科护理中存在的风险
超声在妇产科急诊疾病中的价值
风险管理在心内科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护理持续质量改进在妇产科中的应用效果
养老保险精算的分析与风险管理的研究
养老保险精算的分析与风险管理的研究
层级护理管理模式在外科护理管理中应用管理的方法及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