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液净化中心透析患者的护理管理安全隐患防范对策

2019-06-11 11:55韩淑晶
中国卫生产业 2019年1期
关键词:防范对策安全隐患护理管理

韩淑晶

[摘要] 目的 探讨血液净化中心透析患者的护理管理安全隐患防范对策。方法 选取2016年10月—2017年10月来该院的实习生12名,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传统带教法进行透析患者护理的临床教学,观察组在采用传统带教法的基础上,加强血液净化中心护理安全管理及隐患防范进行教学,比较观察两组的实习效果。结果 观察组理论知识成绩、实践技能成绩都优于对照组,同时观察组患者的满意度也高于对照组患者,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实习生开展血液净化中心透析患者的临床护理教学,在传统带教法的基础上,加强血液净化中心护理安全管理及隐患防范进行教学,不仅清楚掌握透析过程中存在的安全隐患,而且通过全面的防范对策来避免隐患的发生,有助于保证透析患者的人身安全,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 血液净化中心;透析;护理管理;安全隐患;防范对策

[中图分类号] R4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2-5654(2019)01(a)-0059-02

临床护理教学课程是护理专业学生开始临床实习的重要阶段,此前学生已接受了全面系统的基础理论知识学习,进行临床实习后,可参与到真正的临床实践,从而将理论知识转化成临床实际的本领。由于透析患者存在易感染并发症、细胞免疫功能低下和设备依赖性强等共性,很容易在透析过程中出现安全隐患[1]。因此,如何让实习生能掌握透析过程中存在的安全隐患,有效理解及运用安全隐患防范对策到实际的护理教学,是护理教学的难点之一。该院选取2016年10月—2017年10月的12名实习生为研究对象,在采用传统带教法的基础上,加强血液净化中心护理安全管理及隐患防范进行教学,对实习生进行透析患者护理的临床教学,取得了不错的效果,现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

1.1.1 一般资料  选取来该院血液净化中心进行实习的本科学生12名,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其中对照组6名,女性4名,男性2名,年龄22~24岁,平均年龄23岁;观察组6名,女性5名,男性1名,年龄22~25岁,平均年龄23.5岁。两组在年龄、性别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1.1.2 病例资料   选取入住该院血液净化中心的透析患者122例。对照组61例,年龄24~62岁,平均年龄43岁;男性患者38例,女性患者23例。观察组61例,年龄25~63岁,平均年龄44岁;男性患者36例,女性患者25例。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对照组患者是对照组实习生的护理对象,观察组患者为观察组实习生的护理对象。

1.2  方法

1.2.1 对照组  对照组实习生的临床护理教学采用传统教学法,实习生进入科室后,了解科室的基本情况,再将实习生随机分配进行临床护理实习,按照大纲要求对实习生开展理论知识与护理方法教学工作,并且实行定期考核的办法进行效果评价。

1.2.2 观察组  观察组的实习生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强血液净化中心护理安全管理及隐患防范进行教学,具体教学内容如下。

①护理安全隐患分析。血液净化中心透析患者的护理安全隐患主要从环境因素、患者因素和医护人员因素考虑。环境因素主要包含透析室设备布局不合理及透析设备故障这两方面,其中透析室设备布局不合理主要是指透析室中设备较多且大,线路繁杂,若布局不够清晰明确,很容易造成混乱;透析设备通常会出现为突然的停电、停水、漏水、报警等器械事故,很容易对透析中的患者造成不必要的人身伤害[2]。患者因素可分为心理因素、身体因素,其中心理因素主要是患者对疾病和透析治疗方法的不熟悉和不了解,通常有恐慌、焦虑等情緒,对治疗和护理都带来极大的阻碍,不利于治疗的进一步进行;身体因素取决于患者的病情严重程度,尤其是老年患者在中枢神经系统、语言功能和感觉器官等方面均会出现衰退。医护人员因素主要是指医护人员在整个透析过程中的责任心问题,如护理人员技术不到位,导致静脉、动脉瘘穿刺失败、穿刺针脱落等现象发生[3];对设备系数掌握不够,导致设备设置出现电导度、透析液温度等异常情况,而错过最佳治疗时机;对疾病的了解不够,没有将传染性疾病和非传染性疾病分开,导致相应的设备、管道共用而引发交叉感染。

②护理安全隐患防范对策。护理安全隐患防范对策是针对护理安全隐患分析逐一进行预防。对于环境因素来讲,医院需积极优化血液净化中心的环境和透析设备管理,达到布局合理、线路清晰的效果,同时须制定透析设备的维护与保养制度,要做到定期对该设备进行维护与保养,尽早排除设备故障[4]。对于患者因素来讲,首先通过与患者建立起良好的医护患关系,了解患者的想法,引导患者正确认识疾病,积极配合医护人员的治疗,争取早日康复。对于医护人员因素来讲,首先要提升个人素质,对工作充满信心与责任心,来对待每一位透析患者及家属;其次要加强自身的专业技能,对于透析过程中常规的技能掌握纯熟;再次要熟悉透析设备的使用、每项参数所代表的意义及其参数异常的处理办法;最后要提高专业知识的掌握,对各种常见疾病特点及其是否具有传染性要明确知晓,采用个性化护理,避免患者出现交叉感染。

1.3  观察指标

1.3.1 教学评估  实习教学结束后,采用闭卷考试的形式,考察实习生对理论知识的掌握情况;采用实践技能考核的方式,考察实习生的临床护理能力,从而整体评估实习生的实习教学效果。理论知识的笔试成绩为50分,实践技能的考核成绩为50分。

1.3.2 满意度  根据满意度评价表评定两组患者的满意度(满分100分),大于80分为满意;60~79分为一般,小于60 分为不满意,满意度=(满意+一般)/总人数×100.00%。

1.4  统计方法

观察比较对照组和观察组的数据,应用SPSS 20.0统计学软件完成数据的统计分析,计量资料(x±s)表示以t检验,计数资料[n(%)]以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教学评估结果

2.2  满意度结果

3  讨论

血液透析是医学上透析方法之一,具有简单易行、应用广泛和安全性高等特点。血液净化中心是血液透析患者开展血液净化治疗的重要场所。血液净化透析采用半透膜的基本原理,使透析液与患者的 血液同时流过透析膜两侧,利用透析膜两侧的水压梯度差与溶质梯度,采用对流、弥散及吸附的方式来清除血液中的毒素,采用超滤的方式来清除体内潴留的过多水分且补充所需溶质,从而达到纠正电解质与酸碱平衡紊乱的现象[5]。由于透析患者存在易感染并发症、细胞免疫功能低下和设备依赖性强等共性,很容易在透析过程中出现安全隐患。

加强血液净化中心护理安全管理及隐患防范是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从环境因素、患者因素和医护人员因素入手来分析护理安全隐患及防范护理安全隐患,并制定出相应合理的防范对策。血液净化中心透析患者存在透析室设备布局不合理及透析设备故障的环境因素,心理与身体变化的患者因素,以及医护人员在整个透析过程中的责任心问题。通过优化血液净化中心的环境和透析设备维护與保养管理,达到布局合理、定期维护与保养设备的目的;通过心理沟通,引导患者正确认识疾病和加强身体锻炼,积极配合医护人员的治疗;通过提升医护人员的个人素质,加强自身的专业技能,熟悉透析设备的使用、每项参数所代表的意义及其参数异常的处理办法,提高专业知识的掌握,具备真正的透析护理能力。实习生开展血液净化中心透析患者的临床护理教学,在传统带教法的基础上,加强血液净化中心护理安全管理及隐患防范进行教学,不仅清楚掌握透析过程中存在的安全隐患,而且通过全面的防范对策来避免隐患的发生,有助于保证透析患者的人身安全,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  陈敏亚,徐丽珠,余军.血液净化中心潜在护理安全隐患与消毒隔离管理措施[J].中医药管理杂志,2017,25(3):143-144.

[2]  田艳红.血液净化护理安全的影响因素及应对措施[J].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2016,25(1):174-176.

[3]  钱萍.血液净化中心护理安全隐患分析及防范措施[J].实用临床护理学杂志,2016,1(5):163,166.

[4]  刘再辉.分析血液净化护理中存在的安全隐患及防范对策[J].中国医药指南,2015,13(18):219.

[5]  米爱红.血液净化中心护理安全管理因素的分析及对策[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5,9(16):278-279.

(收稿日期:2018-10-11)

猜你喜欢
防范对策安全隐患护理管理
城市燃气管网的安全隐患及应对措施
油田企业存在的财务风险与防范对策
浅析第三方支付平台的潜在洗钱风险
层级护理管理模式在外科护理管理中应用管理的方法及效果
高校安全隐患与安全设施改进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