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射介入室的职业危害因素及其防护措施探讨

2019-06-11 11:55蒋国军梁丽李冬梅
中国卫生产业 2019年1期
关键词:职业危害防护措施

蒋国军 梁丽 李冬梅

[摘要] 目的 探讨放射介入室的职业危害因素及其防护措施。方法 采取问卷调查的方式对某院放射介入室的工作人员进行调查,分析他们的职业危害因素,并探讨职业危害防护办法。结果 放射介入室主要的职业危害因素有感染、物力、化学、负重、压力等,可通过加强放射介入室环境与药物管理、完善放射介入室相关规章制度等来减少放射介入室的感染事故与潜在的危险因素,提高放射介入室工作人员的身体健康与生命安全。结论 通过强化防护措施,降低放射介入室的职业危害,对介入室的工作开展与医护人员的身体健康都具有促进作用。

[关键词] 放射介入室;职业危害;防护措施

[中图分类号] R1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2-5654(2019)01(a)-0108-02

[Abstract]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occupational hazard factors and protective measures of radiological intervention room. Methods A questionnaire survey was conducted to investigate the staff of the radiology intervention room of a hospital, analyze their occupational hazards, and explore occupational hazard protection measures. Results The main occupational hazards in the radiology intervention room were infection, material resources, chemistry, weight bearing, pressure, etc. The infection and accidents of the radiology intervention room could be reduced by strengthening the radiology intervention room environment and drug management, and improving the relevant regulations of the radiology intervention room. The risk factors improve the health and safety of the workers in the radiology intervention room. Conclusion By strengthening the protective measures to reduce the occupational hazards in the radiological intervention room, the work of the intervention room and the health of the medical staff can be promoted.

[Key words] Radiological intervention room; Occupational hazard; Protective measures

放射介入诊断与治疗已经成为现代临床上不可缺少的诊治措施,弥补了传统医疗技术存在的一些不足,且随着科技的发展,放射介入室的应用越来越广泛。但是,对于放射介入室的工作人员来说,他们长期处于密集的高新科技环境中,其中充满各机械设备的放射线、噪音、化学消毒剂等,这些都会对他们的身体健康造成较大的威胁。因此,放射介入室工作人员需要全面认识职业危害因素,增强自身的职业危害防护意识,防止身心健康受到影响。基于此,笔者对放射介入室的职业危害因素及防护措施进行以下探讨。

1  放射介入室的职业危害因素分析

笔者以问卷调查的方式對某院放射介入室的工作人员进行调查,发现放射介入室的职业危害主要包括以下几种。

1.1  感染因素

有调查研究数据统计,医院内从事护理工作与实验室工作的人员是创伤性接触最高的人群,每年约有2%的创伤率,且这部分人员创伤后极容易出现感染,其感染率约为3%[1]。此外,也有研究指出,放射介入室人员在发生锐器损伤后,他们将很容易受到血液传播性疾病源的感染,且由于针刺损伤而被传染病毒感染的人员高达90%。放射介入室人员发生针刺损伤后而感染血源性传染病的类型超过20种,且都是具有严重危害的传染疾病。分析介入室工作人员发生血源性感染的原因,在他们的工作中需要与患者血液及分泌物频繁接触,再加上工作需要会经常使用刀片、针头以及其他尖锐医疗工具,所以他们被感染的几率远大于医院的普通医务人员。

1.2  物力因素

由于放射介入室的工作人员长期与放射性物质紧密接触,使得他们的机体免疫力、植物神经功能、造血功能等都受到严重影响,身体健康也遭到严重危害。介入室工作人员在对患者实施介入诊断与治疗时,多数操作都是在X线下完成的,X线是一种物理性放射物质,无法用肉眼观察到它的存在,也不能用手去感受它的存在,但它对人体血细胞、气管、机体组织等造成的危害却十分严重,且具有积蓄性,时间越久,给人造成的危害就越严重,使得许多工作人员经常出现乏力、失眠等症状,还会给工作人员的神经系统与消化道系统造成损伤,导致他们发生恶心、头晕、内分泌紊乱、机体的多项功能异常等情况,部分患者还会出现色斑、干燥等皮肤疾病。比如,介入室工作人员在使用导管射频消融术治疗患者时,通常需要持续几个小时的手术时间,这就会给手术执行者的身体健康造成严重危害。

1.3  化学因素

一般情况下,放射介入室都处于封闭状态,而用于诊疗的药物(例如,抗肿瘤药)以及消毒剂(例如,甲醛、戊二醛)等等都具有一定的挥发性,当这些药物挥发到空气中而不能有效祛除时就可能被工作人员吸入體内,从而存在致畸与致癌的风险。工作人员长期与这些有害物质解除,也很容易出现呼吸系统、皮肤、神经系统等疾病,给工作人员的身体健康甚至生命安全都带来较大的威胁。比如,相关研究者指出,人体长期与高浓度的戊二醛接触,或者吸入体内就会出现气喘、胸闷、皮肤过敏等症状,严重情况下还会出现眼部灼烧感,对眼睛的伤害极大[2]。

1.4  负重伤

由于放射介入室工作人员的工作环境与性质特殊,他们的工作中都需要穿戴防护衣,其中包括铅衣、铅帽、铅围脖等,部分工作人员的防护衣的重量超过了10 kg。此外,人体的腰背、脊柱、关节等在搬运重物时很容易受到创伤,再处于放射介入工作中,长期的负重状态会使得工作人员出现负重伤。比如,放射介入室工作人员在执行手术治疗时,由于手术难度较大,所以需要长时间站立,导致其负重程度增加,时间久后,以为人员的脊柱便会发生损伤,腰骶部会出现疼痛症状。部分医务人员还会出现下肢静脉曲张症。据相关研究指出,放射介入室护理人员的职业损伤中,腰部损伤处于第二位。

1.5  压力因素

需要进入放射介入室治疗的患者多数是病情危急的患者,且医疗费用较高,患者与家属与治疗结果存在较大的期望,但是这类患者的诊治过程却存在很大的风险,若在诊治中发生意外事故,严重时会导致患者直接死亡,特别是心脑血管疾病患者,他们的诊治具有很大的风险。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使得医务人员极易出现焦虑、抑郁、失眠等现象。此外,放射介入室医务人员的操作与患者的生命安全有着直接联系,无论任何时候,他们都需要全神贯注地进行诊治,其精神压力也非常大。还有,医疗技术在不断的创新发展,放射介入室医务人员还需要不断学习新的业务,面对人们对医院医疗质量的高标准要求,使得医务人员的工作过程必须时刻谨慎、小心,长期这样的工作状况,导致他们面临着巨大的精神压力。已有研究指出,放射介入室医务人员的精神压力显著大于普通科室的医务人员[3]。

2  防护措施分析

2.1  加强放射介入室环境与药物管理,减少潜在的危险因素

重视放射介入室的环境卫生,保持整洁、安静、定期进行通风、消毒处理,并制定针对性的X线防护方案,要求医务人员严格执行;介入室的医护人员在工作环境中应时刻穿戴防护衣,并定期脱离放射环境,减轻放射给身体带来的危害。此外,在药物管理方面,应建立科学合理的诊疗流程,增强医护人员的自我防护意识。比如,在对肿瘤患者实施放射治疗时,医护人员一定要谨记穿戴防护衣、手套、口罩等,还应该及时更换;将更换下来的手套、口罩等进行正确的消毒或销毁处理;放射介入治疗用的药品在取用完后应及时使用专用袋集中封闭存放,在进行药物调配时,保持良好的个人防护意识,重视环境的通风处理[4]。

2.2  加强放射介入室相关规章制度的完善,减少医护人员的感染

应定期对放射介入室医护人员开展防护教育,提升医护人员的专业水平,增强他们的防护意识,强化他们的心理健康知识与专业知识。在与特殊的感染源接触前,应仔细阅读感染者的资料,提前做好防护准备,非必要情况下,应避免与患者血液或分泌物接触;在进行诊治操作时,应防止刺伤或割伤自己[5]。此外,医院应为放射介入室医务人员提供体检机会,并给他们注射疫苗,以提升他们的机体免疫力,降低感染。

[参考文献]

[1]  冯磊,胡永立.放射介入从业人员职业危害因素及防护效果探讨[J].湖南中医药大学学报,2016(a2):1346.

[2]  吴凯,高音,陈国建,等.医院介入手术室职业暴露及防护情况调查[J].华西医学,2016(7):1251-1254.

[3]  徐辉,王建超,黄卓,等.介入放射学中辅助防护设施改进效果评价研究[J].中国辐射卫生,2017(6):661-664.

[4]  尹德雯.介入诊疗护士职业病危害因素识别分析及防护对策[J].职业卫生与应急救援,2017(3):222-226.

[5]  马恒飞,李灵军,陈创举,等.介入放射学从业人员职业辐射剂量测量的探讨[J].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2017,28(9):665-668.

(收稿日期:2018-10-09)

猜你喜欢
职业危害防护措施
介入手术室护士职业危害因素分析及防护措施
新栽绿化苗木越冬防护措施探索
电力系统二次安全防护措施分析
手术室护士职业危害与防护的研究现状
供应室护士的职业危害因素及安全防护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