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女性职业发展与家庭职责担当的关系探究

2019-06-11 11:55蚁淳冯细强黄李双
中国卫生产业 2019年1期
关键词:职业发展女性高校

蚁淳 冯细强 黄李双

[摘要] 在现代生活中,高校女性生活质量正在快速提高,但传统男权社会的风气给高校女性的生活、工作带来了持续的影响,高校女性职业发展与家庭职责担当关系的改善依然是影响高校女性发展的关键所在。该研究以某高校女性教职工群体为研究对象,从高校女性自我发展的根本诉求入手,在实践中深入了解女性的生存现状,进而提出高校女性职业发展与家庭职责担当关系改善的创新性建议,以促进高校女性生活质量的全面提升。

[关键词] 高校;女性;职业发展;家庭职责

[中图分类号] R4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2-5654(2019)01(a)-0175-03

随着社会的进步,女性的自我认同感及社会地位持续提高,“男女平等”应成为一种基本共识。高校女性作为现代女性的典型代表,其在自我发展方面的诉求,进一步推动了对女性权益的维护,使女性在家庭和工作环境中获得了较充分的尊重和认可。高校女性教职工群体需对职业发展和家庭职责担当的关系进行有效调整,才能确保自身的综合权益得到有效的保障,然而,在对高校女性的实际调查中却发现,大多数高校女性没能较好地权衡职业发展和家庭职责担当的关系,在家庭和工作中都面临着严峻的考验。该研究从实践调查的角度入手,对高校女性职业发展和家庭职责担当的关系问题进行深入研究,以找到有效提升高校女性生活质量的方法。

1  高校女性职业发展与家庭职责担当的关系现状

从初期了解的情况来看,高校女性在家庭、工作中的价值和地位都得到了多方的一致认同,高校女性作为高知群体的作用得到了较充分的发挥,正在承担起越来越多的职责。在职业发展方面,高校女性的发展诉求较为明确,希望能够在职业发展中获得更多的认同,不断提升自身的职业能力水平和职业认同水平,在职场竞争中博得更大的晋升空间。在家庭生活方面,高校女性除了要负担日常家务外,在家庭财务管理、家庭教育管理、家庭关系管理等方面的作用也愈发突出,是当代家庭生活中的全能型角色。然而,高校女性在家庭和工作中职责的复合式增长,也造成了高校女性职业发展和家庭职责担当关系的日趋紧张。优化工作和家庭生活之间的关系,正成为影响高校女性生活质量的核心工作[1]。

2  高校女性职业发展与家庭职责担当的关系问题分析

2.1  利弊失调问题

从图1中可以看出,高校女性的工作压力和家庭压力水平同步偏高,81%的受访者存在工作压力大的现象,75%的受访者认为家庭压力过大影响了自己的职业发展,与此同时,能通过工作较有效地缓解家庭生活压力或通过家庭生活较有效地缓解工作压力的高校女性并不多。在与受访者的访谈中得知,工作和家庭的双重压力正在成为高校女性发展的沉重负担,尤其是在家庭生活方面,高校女性的压力快速增长,且教育、家务、家庭关系管理等核心职责经常单方面强加于女性的现象,进一步恶化了职业发展和家庭职责担当的关系,促使高校女性生存压力不断提高[2]。

图1  调查对象工作、家庭压力与释放情况

从调查的情况来看,女性在工作、生活中地位的提升,对于女性自我认同感的提高作用非常显著,但传统观念中束缚女性发展的因素依然存在,很多家庭职责还必须由女性来担当,这就让家庭生活的缓冲作用大幅下降,女性的工作压力无法得到有效的释放,进而加剧了工作压力调节能力的失衡,对女性的职业发展造成了更为恶劣的影响。造成这种现象的核心原因,就是职业发展和家庭职责担当利弊关系的失调,女性无法像男性那样通过双重的释放环境去缓解压力。

2.2  认知偏见问题

从图2中可以看出,高校女性普遍存在焦虑和幸福感不强的问题,在受访者群体中这两项的数据都超过了70%。在社会地位方面,62%的受访者并不认为自身的工作成就改善了自身的社会境遇,一些对于女性的认知偏见依然存在,其中有关生育、收入和家务的认知偏见表现最为明显。在访谈过程中得知,80%以上的女性需要长期负担家务劳动,洗衣做饭是高校女性不得不经常承担的家庭职责。在收入方面,女性收入高、低都会导致家庭偏见的产生,收入高也不会完全得到家庭的认同,收入低则可能会成为家庭生活的牺牲品,被动地承担更多的职责。

认知偏见作为“老问题”,对高校女性职业发展和家庭职责担当的影响,主要是受到内部和外部两方面因素的影响。在内部方面,主要是高校女性自身的认知不足,对职业发展和家庭职责担当的关系认知较为陈旧,依然存在“相夫教子”的错误认知,没有清醒认识到自身的综合价值。高校女性在职业领域的独特优势,并不能较好地成为促使其认知调整的关键依据。在外部方面,主要是由于普遍存在的“男权意识”对中国家庭的影响比较深远,这是影响高校女性职业发展和家庭职责担当关系的重要问题[3]。

2.3  规划缺失问题

在调查中了解到高校女性在工作规划、生活规划、关系规划方面的投入相对较少,仅有不到40%的高校女性有过明确的规划。在与高校女性的沟通中了解到,高校女性生活缺少“规划”,除了由于自身缺少规划的认知或能力外,多数情况还因为工作和生活中需要面对的情况更为复杂,且存在许多突发性事件,自我规划很难得到有效的实施。同时,高校女性在一定程度上扮演了“先驱者”的角色,在工作、家庭中,都是在“摸着石头过河”,很難借鉴前人的经验教训,这无疑增加了规划的难度。尤其是女性在谋求进一步提升的过程中,往往不能够得到更多的支持和关注,多数只能靠自己的努力与摸索,在这种情况下女性的发展规划就变得极为复杂、很难有效地开展[4]。

3  高校女性职业发展与家庭职责担当的关系改善策略

3.1  放大互利功能

高校女性职业发展与家庭职责担当的关系改善,必须要从“互利功能”的角度入手,为高校女性提供“双重释放”环境,引导其有效释放工作和家庭压力,为高校女性全面减负,这样才能够确保高校女性在职业发展和家庭生活中获得更多动力,充分发挥自身的高知优势,实现自我的持续突破[5]。

在工作方面,工作单位要充分认识到女性家庭生活压力释放的重要性,为女性提供更多的工作便利,使其能够在工作过程中充分释放家庭压力,让工作成为促进高校女性进步的关键环节,同时,高校女性也要学会多与女同事交流,缓解家庭压力。①在高校女性职业发展方面,要充分肯定高校女性的价值,为其提供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平等对待每位女性,避免出现评价方面的主观偏见,为确保女性权益得到更好的保障,在对女性职业发展评估的时候,要设立针对高校女性的独立评估和监督组织,由该组织为高校女性职业发展保驾护航,坚定高校女性的职业发展信念。②工作单位要充分肯定高校女性的工作表现,让高校女性能够在工作中获得更多的成功体验,用工作带来的满足感和喜悦感来缓解家庭生活压力,让高校女性更有干劲。③在工作过程中,高校女性要学会报团取暖,充分发挥自身在社交方面的特长,与周围女性共同探讨,共同进步,进一步消除家庭压力过大带来的负面影响[6]。

在家庭方面,高校女性要充分认同自身价值,争取更为独立的生活空间,真正让家庭成为释放工作压力的港湾。在家庭职责担当方面,高校女性要有意识地实施“平等对待”模式,要求家庭成员尽量独立完成自己的家务,轮流承担家庭职责,成为主导家庭生活调节的“联系者”和“调控者”,用自身的亲和力和吸引力构筑温馨的家庭环境。在生活中,高校女性要以平等的观念与家庭成员进行沟通,深入了解每个家庭成员的实际情况,以知性的态度对待家庭职责,避免一味牺牲自己,应在降低家庭压力的同时释放工作压力,提高家庭生活的幸福感。

3.2  肯定发展优势

高校女性职业发展与家庭职责担当的关系改善过程中,女性的发展优势要得到全面的肯定,尽量减少内部和外部的认知偏见,为其职业发展和家庭发展搭建更为优质的微环境,有效消除职业发展和家庭职责担当关系紧张的负面影响[7]。

在内部,高校女性要认识到自己的优势,肯定自己在工作和家庭中取得成就,并用实际行动来展示自己的独特优势,让工作单位和家庭成员都能够看到自己的付出,让自己赢得身边人的认可,积极应对工作或家庭中的矛盾,直面生存压力,不断寻求发展突破,摆脱对他人的依赖,从精神上和物质上成为一个较能独立的个体。

在外部,高校女性要积极推动女性权益维护行动的发展,用自己的行动影响工作环境、家庭环境和社会环境,主动参与到有关高校女性的话题中来,坚决抵制各类损害女性权益的现象。高校女性要用自己的高知优势,通过工作渠道、自媒体渠道、家庭渠道等,传递有关女性权益维护的主张,在帮助其他女性优化工作和家庭关系的过程中,不断提高周围人群的认知水平,消除各类对女性的偏见认知[8]。

3.3  做好日常规划

高校女性职业发展与家庭职责担当的关系改善过程中,做好日常规划,是符合高校女性细腻、知性特点的行为方式,也是有效调整职业发展和家庭职责担当关系的行为方式。在实践中,高校女性要积极学习有关职业规划、家庭规划、财务规划等方面的知识,并结合工作和家庭实践活动,不断提高自身的规划能力,养成良好的规划习惯,能够通过短期、中期、长期的规划,对自身的工作和家庭生活进行细致的安排。同时,高校女性要坚定规划执行信念,让工作单位和家庭成员都能够了解自己的发展预期,并积极配合自己完成自我规划。在遭遇突发事件时,高校女性也不应放弃自己的发展规划,要能够根据实际情况对规划进行灵活调整,通过努力奋斗和自我提升,确保发展规划得到有效的落实。

4  结语

当代高校女性在调节职业发展和家庭职责担当关系的过程中,要充分肯定自身的价值和优势,利用自身的优势推动工作环境和家庭环境的优化发展,打造更适于压力释放的双重环境,并用自身的发展成就,赢得社会地位和家庭地位,进而依托系统的发展规划,不断进行自我提升,灵活应对各类突发问题,确保赢得自己期望的生存環境,以全面提高自身的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  任佳迪.高校女性教师职业发展及其社会影响因素调查—以西安市高校为例[J].陕西教育:高教,2018(2):44-47.

[2]  栾双.基于高校女性辅导员发展困境的思考[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7,16(21):247-248.

[3]  方志,武玉.二孩政策对高校女性教职工的影响及高校工会的调节作用[J].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学报,2017,31(2):110-115.

[4]  陈礼花.高校女教师挑战性—阻碍性压力与工作家庭冲突关系研究[D].北京:电子科技大学,2017.

[5]  吴雪影.安徽省高校女性专职辅导员职业压力现状与特点研究[J].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6,32(21):199-201.

[6]  王萍.角色期望与高校女性教师职业发展困境[J].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5,31(18):259-261.

[7]  胡希茜.高校女性教工的工作家庭增益对幸福感的影响机制研究[D].广州:暨南大学,2015.

[8]  杜晓艳.高校女性行政管理者职业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J].兰州教育学院学报,2014,30(10):69-70.

(收稿日期:2018-09-22)

猜你喜欢
职业发展女性高校
浅谈高等院校体育教学与学生职业发展
论女性的可持续发展
浅谈《红楼梦》女性外貌美描写中的“隐含比较”修辞手法
女性与权力
审计人员职业发展与能力建设探析
论高职生未来职业发展
中日高校本科生导师制的比较
大学生职业发展和创业就业中的思想引导策略研究
学研产模式下的医药英语人才培养研究
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制度的建设与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