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效对话成就灵动课堂

2019-06-11 11:56何少君
作文成功之路·中考冲刺 2019年1期
关键词:师生思维课堂教学

何少君

在新课程改革的浪潮下,语文课堂越来越呈现出多元模式,传统的授课方式已经难觅影踪,取而代之的是民主、开放式课堂,开始重视课堂的动态性生成,在这样的模式下,很多老师淡化备课,而注重课堂的现场发挥,课堂上以师生对话为主,重点转到学生身上,课堂出现一种网状。于是就出现了一些网撒下去收不回来的杂乱无章、对话失当的情况,这样一来,感觉就有违课改的初衷了,那么,我们该如何“现场运作”生成,“催生”高效的师生对话?我认为要把握好下面几点:

(一)精心设计问题

1.问题必须服务于本课教学目标

新课程提倡重视学生的主体作用,注重师生对话,但师生对话不是笼统意义上的对话,而是有特定任务的、服从于一定的话题,师生对话的“话题”则是一定的教学内容。如果教师设计问题的目的不十分明确,就会导致课堂上的提问凌乱而没有层次感。在语文课堂教学中,首先是要确定目标。本节课要达到什么样的目标,这个导向一定要明确,不管是什么样的课堂,目标我认为是首先要考虑的。围绕目标再设计一些最能启发学生思维的问题。

2.问题要有较高思维价值

同一件事,从某个角度问,可能平淡无奇,学生兴趣不大,但换一种角度,思维价值高了,学生的反应也就大不一样。因此问题一提出,学生便展开了激烈的讨论。可见,只有提出有价值有意义的问题,才能促使学生思考,教学也才能见深度。

3.问题能牵一发而动全身

提问不在多而在精,提问既要有增智性又要有逻辑性。要先提一个“牵一发而动全身”的问题,再紧扣这个“主问题”提几个相关的“子问题”,让几个问题形成一个“问题系列”,构成一定的逻辑关系,逐层深入地推动教学,完成阅读任务。

4.问题要符合学生实际水平

即要求提问要符合学生的知识基础,当问题要求的知识与学生已有知识缺乏联系的时候,问题就显得偏难;要符合学生的实际水平,教师设计的问题要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通过积极思考基本都能解答;课堂提问还得给学生留有一定的探索思维空间。所以在课堂教学中要设计一些难度适宜并具有新颖、有趣、有价值的问题,促使每个学生都能积极参与并思考。

要指出的是:设计以上问题,目的不是为了记住“话题”,而是通过“话题”这一中介进行交流,让学生获得发展。对话的目的并不是要达成一致。对话不是为了消除差异、排除异己,而是为了更好地理解和珍视差异。观点的不同正说明问题的复杂性,说明有对话的必要与可能。学生之间、师生之间的思想碰撞,应该是“对话”的主旋律。

(二)善导巧拨 “催生”高效的师生对话

一堂成功的语文课,首先是一篇流动着诗意的美的散文。除了精心设计问题,成功地设计好课堂的导入语、点拨语、过渡语、小结语,也可使整堂课的师生对话脉络清晰,层层深入。

1.导入语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语文教学亦是如此。导入语就是导入新课的语言,它是教师在讲授新课之前,有目的、有计划,并用一定方法所设计的简洁生动,有启发性、鼓动性、概括力、感染力的教学语言。所以教师要精心设计好导语,以求唤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收到先声夺人、一举成功的奇效。

2.点拨语

个人认为点拨语是课堂语言中最经典的部分,它往往需要在课堂上随机应变,体现了老师的综合素质。诱导性是点拨语的基本要求,所谓“点”就是指点。对学生的思路教师要善于诱导,使之沿着正确的方向发展。所谓“拨”就是拨正。拨正学生认识中的错误,把错误引导到正确上来。点和拨都应该中肯,把话讲到点子上。同时不要把话讲尽,要留给学生充分的思考余地,这才有助于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另外,点拨语要简明精当,富有鼓动性,激发学生探索知识的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牲。

要做到这一点,首先我们要对学生有更多的关注、更细的观察、更好的倾听。只有这样,才会了解他们思维的来龙去脉,才能找到知识重难点和学生兴趣的最佳契合点,才能捕捉到他们忽现的创造灵感,才有可能给予他们最客观、最有针对性的评价和最富有启发性的点拨。另外还要把握好引发师生对话的时机:在知识的重难点处引发对话,挖深挖透知识点;在疑惑模糊时引发对话,去伪存真,明晰认识;在规律形成时对话,取长补短,引导概括;在易混淆的问题和概念上对话,明确内涵,区分外延;在问题开放处对话,活跃思維,拓展思路。

3.过渡语

一堂课中合理地、巧妙地运用课堂过渡语,对开启学生的思维,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将会起到有益的作用。因为,课堂过渡语在教学过程中既是引路语,提示和引导学生从一个方面的学习,顺利地通向下一个方面的学习;又是粘连语,可以把一节课的内容衔接成一个整体,给学生以层次感、系统感。文章有了启承转合,才能成为生气灵动的整体,作为一堂优质量的课,也要凭借教师启承转合的功夫,才能使教学的全过程机理严谨,统体皆活。

4.小结语

小结语指讲完一部分内容或课堂结束时所说的话,又称课堂教学结尾语。好的小结语会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它凝聚着知识的精华,应该以精取胜,言简意赅,切中要点,给学生以深刻的启迪和隽永的回味,使学生更牢固、更深入、更全面、更有系统地掌握知识。有经验的教师,能随下课铃声给学生留下回味无穷、印象深刻的小结语,这就是一种教学艺术。

在教学中精心找好对话话题,成功地使用课堂导入语、点拨语、过渡语、小结语,使语文教学过程浑然天成,建立有效课堂就不再是空谈了。

猜你喜欢
师生思维课堂教学
简约化初中化学课堂教学实践探索
自然拼读法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的有效融入
首届“接班人”杯广西中小学师生书法作品展示
首届“接班人”杯广西中小学师生书法
数学开放题在初中课堂教学的探索
思维总动员(二十五)
思维总动员
善问让思维走向深刻
麻辣师生
跨越式跳高课堂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