菏泽农村因婚致贫的表征、危害及干预研究

2019-06-11 11:05彭德胜孟迎新
新丝路(下旬) 2019年3期
关键词:表征彩礼干预

彭德胜 孟迎新

摘 要:当前,菏泽农村婚姻市场存在婚嫁成本过高现象,这种现象造成了农民负担过重、婚后生活不幸福、生育意愿下降等危害。建议政府从精神层面和物质层面两个方面进行干预,让婚姻市场建立健康良好的秩序,为青年男女的幸福婚姻提供和谐文明的环境,为农村家庭实现脱贫致富、完成乡村振兴扫除障碍。

关键词:彩礼;因婚致贫;表征;干预

当前,婚嫁成本过高已成为阻碍我国广大农村家庭摆脱贫困的主要问题,“一丧三年紧,一婚穷十年”,这句俗语道出了广大农村的现实生活状态,婚嫁成本过高应当引起政府和社会各界的重视。这一问题如果能够得到妥善解决,对于扶贫攻坚和乡村振兴工作将具有巨大的推进意义。

一、菏泽农村结婚负担重的表现

课题组采用调研法和个案分析法,选择了菏泽三个贫困村进行调研,分别为:单县李新庄镇刘草庙村、成武县苟村集镇王营村和定陶县冉堌镇王店村。调研的问题有二:一是村民的收入渠道和生活水平;二是当地的婚俗状况和结婚花费情况。调研情况汇总如下:

1.菏泽农民的收入渠道和生活水平

菏泽是经济欠发达地区,这三个村庄都是县级重点扶贫村,发展速度滞后,厂矿企业少,加工制造业不发达,农作物种植种类单一,仍以小麦、玉米等传统作物为主,经济类作物种植较少,缺乏生态种植、科学种植、规模化种植等先进理念,农产品深加工技术欠缺,农产品销售渠道狭窄,农产品经常滞销。由于依靠责任田仅能维持温饱,难以发家致富,三个村80%以上的青壮年劳动力选择外出务工,把土地交给家中的妇女或老人耕种,没有外出打工的青壮年劳动力中有10%左右是因为家里有老人孩子需要照顾脱不开身,不得已而困在家中,在附近或去县城打些零工,这类家庭的经济状况一般处于中等偏下水平。三个村的村民依靠土地每年人均仅能获得2000~3000元,外出务工者人均一年可结余2万~3万元。这样,在“打工+种植”双重模式下,三个自然村90%的家庭除去日常开销、教育、人情来往等费用,年终可结余2万元左右。在当前物价飞涨的情况下,这样的收入水平仅能维持正常的家庭生活运转,而难以支付房价、彩礼等高额费用。

2.菏泽农村的婚俗状况和结婚费用标准

调查发现,菏泽农村具有结婚费用名目多、涨幅快、数额高的特点,综合起来有如下程序和费用:媒人提亲。若提亲成功男方家庭须支付媒人好处费2000元,外加烟酒喜糖等物品。认门定亲。男方主要家族成员携带物品和礼金去女方家庭见面,携带物品与彩礼钱合计约15万元左右。置办结婚必需品。婚房、轿车、三金、衣服等,婚房需农村与城里各一套,加装修一般要花费40万以上;轿车不低于10万;三金1~2万;衣服0.5~1万。婚前准备。照婚纱照,找车队和婚庆公司,租婚纱等,这些环节需要2~3万不等。结婚。包括迎亲、婚礼仪式、摆酒席、上轿钱、婚礼红包等。至此,男方家庭各种费用累积起来将达50~70万元。

二、结婚费用过高带来的危害

1.结婚费用过高使得农民债台高筑,因婚致贫,严重削弱养老质量

目前,菏泽农村结婚费用累加起来一般不低于50万,这对于平均每年结余只有1~2万的家庭来说,已经严重超出了其承受能力。许多父母不仅要拿出前半生的全部积蓄,还要到处借款、贷款,甚至进行民间高息贷款。父辈的这些财富以现金或物品的形式转移到了新婚夫妇手中,而他们需要偿还欠下的债务。代际之间的财富流动出现了严重的失衡,父辈为了还债,年纪大了仍然需要打工、打拼,老年生活质量大大降低。

2.用金钱绑架婚姻,制约真爱,很多人婚后不幸福

高额彩礼虽然满足了女方的虚荣心,为女方家庭挣足了面子,但也为婚后生活埋下了隐患。因为这是建立在金钱和物质基础上的婚姻,缺乏牢固的爱情基础,极其脆弱,男方家庭在婚后负债累累,会动不动就拿彩礼说事,女方家庭也会动辄就拿彩礼说道,嫌弃男方家庭婚前这儿做得不周到那儿没有支付到位等等。彩礼引发的矛盾轻则导致夫妻关系不和、婆媳关系紧张,重则会导致离婚,甚至发生命案。

3.高额彩礼使农村社会风气恶化

过去,彩礼被视为表达情感的媒介,现在却演变为操纵婚姻关系的手段,使原本亲切、纯洁、富有人情味的姻缘关系变得淡漠。在以金钱为中心的婚姻观念支配下,索要高额彩礼已经成为社会共识,女性被“商品化”,很多女青年在選择配偶之前,其父母不是首先考虑对方的人品如何,而是先看他的家庭条件如何,关心彩礼能给多少,这导致部分两情相悦的人因为彩礼问题不能最终走到一起。在高额彩礼诱惑之下,还出现了悔婚、骗婚、逃婚等一系列社会问题。如此种种,高额彩礼已经成为一颗毒瘤,严重腐化了农村社会风气。

4.结婚花费过高一定程度上影响人们的生育意愿

目前,菏泽二胎生育率较低,高额彩礼对人们的生育意愿产生了较大影响。随着社会竞争压力的提升,养育孩子的花费也明显提高,巨额的结婚花费无疑更加重了孩子的养育开销。大部分受访者表示,现在彩礼钱那么高,一个孩子将来结婚只用付了一份结婚的钱,如果孩子比较多,生活压力肯定非常大。与其让自己背负沉重的经济负担,不如少生孩子,减少负压负债生活的可能性。所以,结婚花费过高一定程度上影响人们的生育意愿。

三、改变结婚致贫现象的策略

1.从精神层面转变思想观念

(1)政府加强宣传,加强移风易俗教育

当前,政府部门基本上不干预农村婚姻市场行情,农村婚姻市场完全处于媒人、女方家庭、社会舆论等因素的操控之下。在经济利益的驱动下,各项标准处于只涨不跌的状况,结婚成本过高让很多农村家庭陷入贫困,导致社会风气恶化,让乡风文明出现异化现象。2017年末至2018年初,我国出台了乡村振兴战略计划,为了尽快实现乡村振兴,政府部门应加强对乡风文明建设的顶层指导,将传统婚俗文化中的精髓与时代特征有机结合,形成指导性婚恋礼俗标准。近几年,河南、安徽某些地区规定当地婚嫁礼金总额不准超过6万元,菏泽政府可以效仿外地做法,出台符合本地百姓接受水平的彩礼指导价和奖惩措施,让农村婚姻市场有一个可以参考的依据,不再处于混乱无序、自然疯长的状态。政府还应该加强榜样的引领作用,比如组织评选“移风易俗文明户”“最美家庭”等农村先进典型并进行表彰,营造积极向上、风清气正的社会环境。政府还可以借助送文化下乡活动,把一些反对索要彩礼的曲艺节目搬上百姓大舞台,让百姓接受教育,转变思想观念。政府还可以借助各种媒体加强舆论宣传,宣传索要彩礼的危害,号召年轻人自觉抵制不良风气,做到婚事新办、简办,消除陈规陋习,建设文明乡风。

(2)领导干部要带头降低子女彩礼标准

各級领导干部尤其是村干部要发挥模范带头作用,当自己的子女步入婚姻时,少要或不要彩礼,婚事简办或不办,鼓励子女白手起家,用自己的双手创造财富,用自己的聪明才智发家致富,做新时代奋发向上、积极进取的年轻人,做乡村振兴的参与者和执行者。少要或不要彩礼的年轻人和家庭多了,会对其他人起到正向引领作用,就会压倒索要彩礼的歪风邪气,让婚姻市场的不良风气得到扭转。所以,领导干部要积极发挥关键作用,用实际行动带头移风易俗,引领文明新风。

(3)对媒人和红白理事会加强培训监管

媒人原是促成姻缘、成人之美的人群,但现在,媒人成了一种职业,他们在各村往返穿梭,搜集适婚男女的资料信息,为他们牵线搭桥,传话调和。为了得到好处费,他们想方设法促成婚姻,尽力帮助女方完成心愿,在提升彩礼价格、扰乱婚姻市场秩序方面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建议妇联、民政局、文明办和村委会对媒人加强管理,让他们从村民家庭实际情况出发,以彩礼指导价为标准,对双方家庭进行协调沟通,让村民少花钱办喜事。同时,建议各村成立村民理事会、红白理事会和道德评议会,让这些组织广泛吸取百姓意见,制定村规民约,参与并监督村民的婚姻实施过程,发挥乡村治理的主体作用。

2.从物质层面实现经济脱贫

(1)推动农村产业全面升级,实现乡村振兴

目前,菏泽仍有8个省级贫困县,很多村庄属于省级贫困村,虽然政府加大了扶贫攻坚力度,让农村面貌有了一定程度的改观,但和发达地区仍然有一定差距,菏泽应该在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想方设法让农村真正富起来、强起来、美起来,让农村对女孩充满吸引力,不仅本地女孩不外流,外地女孩也会心甘情愿地嫁到菏泽来。为此,政府应该对农村男青年进行精准培训,加强教育培训体系建设,设置生产经营型、综合服务型、专业技能型、创新创业等多种课程,让男青年懂技术、善经营、会管理,具备发家致富的能力,提升他们在婚姻市场的竞争力,进而消除婚姻市场困局。

(2)引导年轻人学习技能,创业积攒财富

调查发现,三个受访村的男女青年存在如下特征:受教育程度高、个人综合素质高的男青年,在婚姻市场中占有一定优势,颇受女青年青睐。而那些受教育程度低、无一技之长、品行不端、缺乏适应社会能力的男青年,即使家长能够支付起高额彩礼,女孩也不愿意与之牵手。由此可以看出,很多女孩及其家长是先选男孩,看其是不是优质股和潜力股,然后再选其家庭。从这个角度来看,农村家庭应该注重对男孩的教育,让他们尽可能接受更长时间的教育,让他们有理想、有志向、有责任、有担当、有技能,有在社会上立足生存的能力,如果考不上大学,也要学习一技之长,拥有创业致富的能力。男孩自身变得优秀之后,即使不给女孩彩礼,女孩也会心甘情愿与之牵手共度余生。

(3)量力而行,俭省节约,避免资源闲置

当前,菏泽农村新婚家庭存在婚前购买房屋、汽车和其他生活应用品的现象,造成了资源闲置。以婚房为例,农村所盖婚房大多为三层小楼,面积大、房间多、设备齐全,两口或三口人仅能使用其中1/3,其他房间基本处于闲置状态,这是一种让人感到可惜的浪费。建议土管局、民政局等部门对婚房规格提出指导性建议,让所建婚房够用就好,不要让父母成为儿女婚房的房奴,不要出现一方面举债一方面又闲置的情况。总之,政府要对农村婚姻市场进行干预,消除不合理、不文明的因素,让婚姻市场回归理性、健康、文明的状态,让农村青年在婚姻市场里找到真正属于自己的幸福。

参考文献:

[1]吴书雅.农村高额彩礼现象探析.知与行,2018.11

[2]李永萍.北方农村高额彩礼的动力机制.青年研究,2018.2

[3]葛敏.农村畸高彩礼致贫返贫问题研究.青岛行政学院学报,2018.5

[4]刘成良.因婚致贫:理解农村贫困的一个视角.南京农业大学学报,2018.18(3)

作者简介:

彭德胜(1969--)男,山东单县人,中学高级教师。

孟迎新(1970--)女,副教授,就职于菏泽学院。

猜你喜欢
表征彩礼干预
要彩礼容易,还就难了
天价彩礼
“定篇”及其课堂教学有效性表征
单亲家庭儿童自卑心理的表征及形成原因分析
体育舞蹈对留守儿童心理健康干预效应的实验研究
积极想象在音乐治疗中的运用研究
铁锰双组分氧化物催化剂低温催化还原性能表征研究
遭遇天价彩礼,你敢说“不”吗?(一)
女友可否以“青春损失费”顶彩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