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运营视角的我国健身俱乐部发展研究

2019-06-11 05:49王鹏
财讯 2019年9期
关键词:运营发展趋势

王鹏

摘 要:本研究运用文献资料法,基于运营视角下探讨我国健身俱乐部的发展趋势和竞争重点的变化,并给出针对运营效益提高的建议。

关键词:健身行业;运营;发展趋势

在“互联网+”以及我国消费升级的大背景下,我国健身俱乐部的数量以及服务的质量得到了快速的发展,一,二线城市出现了大量的健身俱乐部品牌,更多针对细分领域和小众目标群体的健身俱乐部以及互联网健身俱乐部也层出不穷,但与此同时,大量资本的涌入也导致了个别项目的供过于求,项目的同质化,运营成本的增加,以及为了抢夺客源的价格战造成了资本浪费,并存在恶性竞争,早期进入健身行业的企业通过创新服务产品、提高服务水平获得了较大的市场份额,而后期进入健身行业的企业模仿现象严重,没有根据实际情况做市场需求调查,一味模仿使得健身服务市场上服务产品众多,服务质量得不到保障,各类服务产品的同质化现象严重。因此,基于运营视角下探讨我国健身俱乐部的发展具有理论与实践意义。

一、基于运营视角的健身俱乐部发展趋势分析

(1)健身俱乐部行业加速洗牌,市场集中度提高

我国健身俱乐部在得到了大量资本的加持之下加速了行业的竞争与洗牌,从存量上看,一,二线城市中运营能力较低或者融资速度不够快的俱乐部加速了淘汰或被收购;从增量上看,三四线城市的市場拥有着较大的增长空间。一方面,体育产业的政策利好为国际健身俱乐部的进入将降低了壁垒,提供了更加多元的视角,此外,从事健身俱乐部行业的人力资本水平也得到迅速的提高;另一方面,我国居民的健康消费意识逐渐增强,健身俱乐部在三四线城市的进一步下沉是必然的发展趋势。

(2)探索多元化盈利,产业链进一步延伸

消费者在健身俱乐部的体验具有一定的“延展性”,面对运营成本的不断增加,俱乐部开始探索更多元化的盈利模式,例如,将产业链进一步延伸,KEEP作为一款移动健身APP,开始转型成为体育科技的运营服务商,KEEP与KEEP LAND分别在线上线下获取更多的流量,彼此补充,给予传统的健身俱乐部更多的想象空间,同时,更多的健身俱乐部去挖据单个消费者的价值,例如渗透进入教育,医疗,服装等,涉及的范围越来越广,盈利模式更加的多元化。

(3)由销售型向精细化运营方式转变

健身俱乐部所提供的核心产品往往涉及到了硬件的与软件的水平。目前,行业的快速发展导致了不同俱乐部硬件的水平无较大的差异,消费者会将注意力更多投向服务的质量,传统以销售额为考核指标的健身俱乐部投入了更多的注意力在运营的方式上面,提高整体的运营效率变得更加的重要,同时未来的战略视角将放在产品服务创新和精细化管理上。健身俱乐部将从客户求出发,更多地强调关注产品服务的差异性。

二、基于运营视角的健身俱乐部竞争重点研究

运营管理能力主要指俱乐部的盈利模式和能力,从运营战略和竞争重点的角度,俱乐部的竞争重点将会放在时间,质量,柔性,成本,选址与服务,而要获得竞争优势实现可持续性的发展,则会在不同的竞争重点之间进行平衡取舍。

(1)质量,成本影响市场的有序拓展

宏观来看中国的健身俱乐部行业,区域的发展程度的不同导致了俱乐部要将质量,和成本综合考虑,当消费者把价格作为购买服务的首要因素时,成本的控制变得非常重要;而提高不断提高产品的质量则是可以满足消费者对于产品的满足程度。健身俱乐部需要在快速扩张的过程中在质量和成本中做出调整,做连锁经营的全国品牌更是需要考虑不同地域人群的消费特征,从而使得市场进行有序的拓展。

(2)时间,柔性决定了快速响应市场需求

时间和柔性需要解决运营效率与市场需求多样性之间的矛盾,一方面,当市场需求发生变化时,健身俱乐部要能够及时作出调整,开发不同的产品或者是新产品来满足市场需求的多样性,同时,产品的开发时间要追逐上市场普遍的竟争速度,俱乐部每次作出调整时的幅度也决定了能否在快速满足市场需求的同时保持自身的特色。

(3)选址决策和服务水平决定了可持续发展

目前,至少在中国一,二线城市中,健身俱乐部的价格差别不是很大,获得更多增值空间的只能是从选址和服务水平入手,由于行业所提供的核心产品和内容依然是服务,因此,需要考虑与消费者的相对位置,选址同样会影响整个俱乐部的设施布置,前期的选址不当很难通过后期的调整加以弥补,有效的选址同样可以在空间上获得竞争优势;服务水平的高低则可以影响产品的定价以及加价的空间,因此,从营销,获客等多个环节中要能够向消费者传递出更为强烈的品牌意识,在后期加强品牌管理是十分必要的。

三、结论与建议

基于运营视角下,我国健身俱乐部将会呈现出:(1)加速市场洗牌,市场集中度进一步提高。(2)多元化方式盈利。(3)由销售型向精细运营转变的发展趋势。竞争重点则会从质量,时间,成本,服务,柔性,选址六个方面做出平衡与取舍。

健身俱乐部应当做到:(1)根据市场需求的变化快速调整新产品开发和服务系统的设计。(2)保证质量控制,为消费者提供优质的产品和服务。(3)拓宽产业链,探索多种盈利模式。

参考文献

[1]王志文,沈克印.我国健身休闲产业供给侧改革的实施路径研究[J].山东体育学院学报,2018,34(05):20-26.

[2]胡娟,王巍,姜迪,杨靖三.江苏省健身俱乐部成长性评价模型及其应用[J].体育与科学,2018,39(01):55-62+71.

猜你喜欢
运营发展趋势
汽车生产企业发展车联网的优势与劣势
应用瀑布模型的MOOC制作方法
当前纸媒微信公众号运营的突出问题与策略建议
房地产项目运营阶段的成本控制
妇幼保健机构成本效益评价体系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