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推动中国新发展

2019-06-11 11:53张泰妃
知识文库 2019年7期
关键词:矛盾变化发展

张泰妃

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发生变化,这些变化促使我国的社会发展呈现出新的特征。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社会主要矛盾变化是制定发展战略的重要依据,我们要正确认识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准确把握社会主要矛盾变化与社会发展之间的关系,从而在中国新发展的征程中赢得主动,赢得胜利。

中共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是关系全局的政治判断,它既是对中共十一届六中全会关于我国社会主要矛盾论的继承与发展,更是推动我国发展进入新历程的重要动力。新时代,我们要正确认识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准确把握社会主要矛盾变化对我国发展的推动作用,才能更好促进国家的新发展,助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实现。

1 正确认识中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

十九大关于中国社会主要矛盾的论断有一些新的变化。

1)人民日益增长的需要的内涵发生变化。由物质文化需要转变为美好生活需要,简单地说,就是由单纯追求物质文化的需要扩大为追求美好生活需要。而美好生活需要,就是习近平同志曾阐述的:我们的人民热爱生活,期盼有更好的教育、更稳定的工作、更满意的收入、更可靠的社会保障、更高水平的医疗卫生服务、更舒适的居住条件、更优美的环境,期盼着孩子们能成长得更好、工作得更好、生活得更好。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

2)矛盾的主要方面发生变化。具体来说,就是由落后的社会生产转变为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目前社会发展中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突出,如地区之間、行业之间、城乡之间发展的差距不是在缩小而是在扩大,我国社会主义制度包括政治体制、经济体制、社会体制等的优越性还没有充分发挥出来。

3)社会发展的历史方位发生了变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这是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新时代,是实现国家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历史性跨越的时代,是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时代,是开启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征程的时代,更是人民生活需求发生深刻变化的时代。

2 准确把握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变化对我国发展的推动作用

2.1 从马克思主义矛盾理论角度来分析,社会主要矛盾是社会发展的动力

马克思主义矛盾论表明,矛盾的主要方面是在矛盾的两个方面中起主导作用的方面,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对事物的性质起着规定作用。在“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之间的矛盾”这个社会主要矛盾论述中,“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是矛盾的主要方面,起决定作用。要解决当前我国社会主要矛盾,既不能采用国际上惯用的手法用对外战争来转移国内矛盾,也不能降低人民对美好生活需要的标准来解决,更不能用别的处于次要地位的矛盾来替代,只能靠发展来解决。

2.2 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促使我国发展呈现新特征

第一,发展目的上,凸出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过去一段时间,社会发展方式比较粗放,更多的是以牺牲环境为代价,经济搞上去了,环境破坏了,人与自然的关系不和谐了,人民的生活质量不高。随着物质的极大丰富,人民对生活的需求内涵极大扩大,对民主、法治、公平、正义、安全、环境等方面的关注度越来越高,因此我们的的发展必须更加注重经济、政治、社会、文化、生态等领域的协同发展。

第二,发展方式上,注重平衡性和充分性。不能城市发展了,农村仍比较落后;不能东部地区发达了,西部地区仍比较落后;不能北上广等一线城市生机盎然,三线、四线、五线城市纹丝不动;不能经济发展起来了,社会、生态等领域发展严重滞后;不能只重视发展数量和发展速度,忽视发展的质量和效益;不能让体制机制成为阻碍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绊脚石。

第三,发展理念上,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人民既是发展的主体也是发展成果的享用者。一切的发展都应是为了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的需要。新时代的发展就是要顺应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不断满足人民对医疗、住房、教育、生态等方面的需求。要改变原有的粗放式的发展理念,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

2.3 历史实践证明,忽视社会主要矛盾变化,社会发展将受到阻碍

正确认识我国社会主要矛盾,这既是发展的重要前提,也是总结党的历史经验得出的结论。在中共八大以前,我们党正确分析中国社会的社会主要矛盾,紧紧围绕社会主要矛盾制定出一系列方针政策,社会发展比较顺利。然而,八大以后一段时期,我们党错误地判断我国社会主要矛盾是无产阶级同资产阶级的斗争,社会主义道路同资本主义道路的斗争,党的中心工作转为阶级斗争,社会发展受到严重阻碍,物质极其匮乏,人民生活水平严重落后。直至十一届六中全会重新正确认识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变化,把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发展上来,人民的生活才得以慢慢得以改善并不断提高。由此看来,准确把握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是推动发展的重要前提,忽视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将给社会发展带来严重损害。

3 科学把脉社会主要矛盾变化,主动引领我国新的发展征程

新时期我们要根据社会主要矛盾变化的特点,以人民为中心,更新发展理念,拓宽发展思路,转变发展方式,顺势而为,主动出击,引领我国新的发展征程,奋勇推进 “双百”目标的实现。

3.1 从社会主要矛盾变化看,新的发展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

“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是新的社会主要矛盾的矛盾一方,我们的发展就是为了满足人民的需要。人民生活是社会生产力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要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的发展思想。因为偏离人民需要的发展是无效的发展,是为发展而发展,这样的发展不但不能提高人民的生活质量,反而会给社会、环境等带来危害。因此,我们在保持经济增长的同时,要坚持以人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解群众之所困,确保人民群众学有所教、老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追求。

3.2 从社会主要矛盾变化看,新的发展要落实好五大发展理念

新时代的发展不再是单纯追求总量和速度的发展,而是科学的发展,这就要求我们要贯彻落实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这五大发展理念,从而更好地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

贯彻落实创新和开放理念有利于解决发展不充分问题。发展不充分问题的主要体现是体制机制不完善不健全,导致发展的活力没有充分释放。这就要求我们要坚持创新的发展理念,不断转变发展动力机制,把经济发展的动力机制真正落实到依靠技术进步推动经济增长的动力机制上来,不断推动技术创新、制度创新、产业创新和文化创新,营造良好的创新氛围,坚持引进来与走出去并重,开拓我国经济发展的新格局。

贯彻落实协调、绿色、共享发展理念有利于解决发展不充分问题。协调发展要求我们推进城乡、区域的协同发展,促进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绿色发展要求我们在注重经济增长的同时注重环境保护;共享发展要求我们要实现发展成果由人民群众共享,让人民有更多获得感。

3.3 从社会主要矛盾变化看,新的发展要转变发展战略

发展是解决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关键,这里还有一个怎么发展的问题。科学的发展战略够促进我国经济的健康持续发展,很好地解决我国社会主要矛盾。我们要积极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全面深化改革,发展中注重处理经济、政治、社会、文化、生态各领域改革之间的关系,协同推进;全面依法治国,构建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化;全面从严治党,标本兼治,营造风清气正的良好政治氛围。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促进区域间的协调发展,实现收入公平分配和资源的合理配置,使社会发展更加有序、健康与和谐。

(作者单位:中共娄底市委党校)

猜你喜欢
矛盾变化发展
矛盾的我
“矛盾多发”可怕吗?
这五年的变化
区域发展篇
经理人的六大变化
喜看猴年新变化
图说共享发展
变化休想逃过我的眼睛
图说创新发展
教师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