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网络环境下大学生心理健康预警机制

2019-06-11 11:53刘敏捷
知识文库 2019年7期
关键词:预警对象机制

刘敏捷

当今互联网技术广泛应用在人们生活、工作和学习的方方面面,大学生作为互联网的一大用户群体,无论在学习还是生活中都对网络产生了极大的依赖性。网络堪称一把双刃剑,在丰富大学生生活内容,为大学生带来学习资源的同时,也潜藏着影响大学生心理健康发展的不利因素。积极建设网络环境下大学生心理健康预警机制是有效提升大学生心理素质、增强大学生抵御外界不良信息影响的重要手段。文章中,笔者围绕当今网络环境下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為研究对象,通过对心理健康预警机制内涵及意义的概述,详细介绍了网络环境下大学生心理健康预警机制的构建策略。希望借助以下内容的探究来为目前高校大学生心理问题的解决提供更多科学的意见和建议,以此来促进网络环境下大学生心理健康预警机制的有效构建。

计算机互联网作为当今人们生活、工作和学习中的重要工具,可以说已经成为了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我国网民数量也一直保持着增长趋势,大学生群体在其中占据着重要地位。大学生作为走在时代科技与潮流前沿的青春力量,对新科学、新技术表现出浓厚的兴趣,其中网络在现代大学生的学习、生活以及人际交往中就扮演者重要角色。众所周知,网络犹如一把双刃剑,它在极大的丰富、便利大学生生活学习,为大学生呈现出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的同时,也暴露出一些不利于大学生身心健康成长发展的负面因素,加之大学生处于人生发展阶段的关键时期,是价值观念建立的重要阶段,但是大学生身心各方面发育尚未成熟,容易受到外界不良信息的诱惑,也缺乏准确的甄别判断力。面对各类信息泛滥的网络世界,构建网络环境下的大学生心理健康预警机制成为保护大学生身心发展,避免大学生遭受网络不良信息环境侵蚀的重要手段,也是顺应互联网时代发展促进大学生心理健康成长的必然要求。

1 心理健康预警机制的内涵和建设意义

心理健康预警也被称为心理危机预警,通常情况下心理健康问题主要源于突然爆发的重大生活事件、重大灾难以及巨大的精神压力,而使人遭受在现有生活条件下或个人经验基础上难以面对克服的情绪,导致当事人出现精神崩溃,陷入难以自拔的痛苦不安、焦虑绝望以及行为障碍的问题。突发性、危险性、无助感、极度痛苦等表现是心理健康问题发生时的显著特点。心理健康预警机制则是为提前预防、及时反应、有效化解心理健康问题而采取的针对性措施,构建网络环境下的大学生心理健康预警机制,对于帮助引导大学生树立科学正确的心理健康观,面对心理健康问题能够理性面对,做到把握问题处理时机,进行合理的问题化解,进而获得身心的全面健康成长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此外,构建网络环境下的大学生心理健康预警机制,对于帮助大学生及时发现辨别潜在心理健康危机,降低问题发生的可能性,把心理健康潜在危险造成的危害降到最低程度方面也具有重要作用。

2 网络环境下大学生心理健康预警机制构建策略

2.1 依托网络建设大学生心理健康档案

网络环境下首先应建立具有科学性的网络式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档案。网络式的心理健康档案不但具有方便记录保存、档案信息查询或更新便捷、不受时间和空间限制等优势特点,对于存在明显心理健康问题倾向的对象还能够起到及时发现,指导开展实施问题补救措施的作用,而且对于问题预警对象后期追踪服务也能够提供全面的信息和技术支持。网络式心理健康档案的建设是依据个体心理发展变化特点,在不同的时期进行阶段性心理测试,将测评结果、心理咨询和心理辅导情况,学业方面的不良问题表现等材料,通过一定的程序进行资料整合并进行电子化的集中存档,在使用过程中对存档对象资料不断进行更新跟进,实现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作出如实的展现的网络档案资料。此外,在建立大学生心理健康网络档案的过程中要注意记录内容的全面性和科学性,主要涵盖大学生个人基本概况、能力表现和教育建议、人格特点剖析和培育建议、心理健康状况和辅导方法、学习心理解读和教育策略、职业发展趋向和分析指导以及个性化信息记录这七大方面内容。需要强调的是,大学生个人基本概况属于相对固定的资料内容,其余六项应以年为单位进行信息更新,而对于被列入心理健康问题预警对象的一般关注对象,对其信息资料应做到每学期一更新;处于重点关注心理问题对象的学生,则应做到状态记录信息的实时更新。

2.2 建立系统性的大学生心理健康预警标准

大学生心理健康预警机制的构建其功能在于对具有心理健康问题倾向的对象作出有效判断,进而采取针对性的防范补救措施,帮助问题对象重获心理的健康发展,这就要求高校建立一套完备的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预警标准作为参考依据。该预警标准的制定以及是否发出警报和做出启动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干预,应该由高校专门负责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教师,在分析预警标准及预警对象心理档案的基础上做出决定。一般情况下,大学生心理健康预警标准的内容包括明确预警对象、构建预警标准系统、实施预警信息评估三大板块内容。

第一,在预警对象的确立方面,高校应利用网络优势建立大学生心理健康咨询平台,开展多种形式的心理健康大课堂,加强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提升学生整体心理健康水平。与此同时,高校应积极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高危人群特征研究,在此基础上最大限度的缩小学生预警对象的范围,提高预警的准确性和有效性。在通过网络心理健康咨询平台或心理健康咨询室等途径,为学生提供心理咨询帮助的过程中,应该注意对处于不同心理健康水平的学生或是群体进行筛选甄别,对于处于一般心理问题程度的学生可确立为一般预警对象;对出现严重心理问题表征的学生应确定为特别预警对象,并加大对其行为的监督力度,及时采取心理救治措施。

第二,预警标准系统是以预警对象为参照构建而成的系统化的具有监测功能的标准化体系。该系统的构建对于提升预警对象早期监测的精准性具有良好的辅助作用。预警标准系统可以主要从个体发展状态指标、大学生人际交往指标以及大学生社会环境指标三个维度进行预警信息的解析,以充分发挥出预警标准系统的作用。

第三,进行预警信息评估是为了确保被列入预警对象的心理健康问题的准确性,以及明确预警对象心理问题的严重程度,为具体救治措施的采取提供依据。预警信息的具体实施过程应该由专业的心理健康教育教师人员组成,通过综合预警对象心理健康问题档案、心理健康咨询记录、学校教师或教务部工作人员提供的学生异常状态信息等渠道获得的预警对象资料信息,针对存在心理健康问题的潜在预警对象运用科学手段做出诊断,并进行持续性的跟踪不断进行预警对象状态评估直到问题预警解除。

3 结语

新时代要求下,社会对于人才综合能力的要求越来越高,除了具备优秀的专业学科能力,还要求拥有良好的心理状态以及抗压能力,这就要求高校加大对高素质全面型人才的培养,注重大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当前,网络环境下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愈发受到重视,高校应积极促进网络环境下大学生心理健康预警机制的构建,建立一套内容完备的体系化的预警机制,做到事前防范、事中及时有效处理、事后追踪增效。通过建立完善的网络环境下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档案,为后续大学生心理健康机制的搭建实施做好铺垫,同时高校还应注重培养专业的心理健康教育师资队伍,为大学生获得良好的心理健康发展保驾护航。

(作者单位:广东财经大学)

猜你喜欢
预警对象机制
超级秀场 大风预警
晒晒全国优秀县委书记拟推荐对象
一体推进“三不”体制机制
金融系统中的早期预警信号及其统计物理性质
FTA中的环境协调机制
FTA中的环境协调机制
攻略对象的心思好难猜
图说车事
皮革机制
卷烟工业企业产品质量预警机制的建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