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高年级计算错误成因分析及对策研究

2019-06-11 11:53陈秋银
知识文库 2019年7期
关键词:计算错误基础知识计算能力

陈秋银

引言:随着学生年龄的成长与知识的积累,高年级是小学生成长的关键时期。高年级是形成小学生良好学习习惯与学习态度的重要阶段,加强小学高年级的学习管理十分必要。改善小学高年级学生不良学习习惯、减少计算错误是对提高小学高年级学生的计算速度十分重要,本文针对小学高年级学生计算错误的成因进行分析并提出解决方案。

随着小学教育的改革,高年级的数学在深度和广度方面都有着非常大的延伸,所以要求在小学高年级的教学中提高学生的学习期望,让学生的学习期望与数学的难度成正比。小学高年级学生的计算能力要与小学高年级学生的学习期望相挂钩。但是,现阶段我国的小学高年级学生在计算方面的能力还有待加强,计算能力的不足严重影响学生在德、智、体、美等综合素质上的提高。

1 小学高年级计算能力存在的问题

小学高年级学生的计算能力存在着诸多方面的问题,这些问题往往是因为学生的不同,教师的不同,教学方式的不同,学校的不同而产生。

1.1 计算结果出现错误

小学高年级的学习过程中有关计算错误出现频率最高的就是计算结果的错误。小学高年级学生在数学教学过程中会经常出现计算结果错误,经过调查,计算结果错误问题的出现,并非是由于对教学内容、内涵及知识点的不熟悉,只是单纯的出现计算结果错误,这种情况的发生严重影响学生学习成绩,造成学生学习非常努力但是分数较低,影响数学教学,让教学质量难以提升。

1.2 计算速度缓慢

计算速度缓慢造成小学高年级学生的数学成绩不能快速提高,计算速度缓慢的问题非常容易让人忽略,正是由于这种隐蔽性让学生、老师以及家长不能重点关注,最后导致小学高年级学生的计算能力越来越低。通常情况下,普遍认为学生能够清晰理解题意,最终得出正确结果,就认为没有影响学生的计算能力。这种认知是错误的,因为计算速度缓慢会导致学生的成绩低。

1.3 看错题目

小学高年级学生学习中最为普遍出现的问题就是,审题不细致,经常性的看错题目。学生看错题的原因主要是在审题,学生在审题过程中会向倾向于对自己更为熟悉的方向偏离,这种倾向引起的视觉误差就导致学生经常性的看错题,给学生的计算能力造成了很大的影响。

1.4 对数学运算法则的不熟悉

小学高年级学生从书本上接收的知识内容中更多的是凝练和笼统的,所以教师根据书本知识通过运用例题进行讲解,对于公式运用的重点要进行剖析和详细的解读,让学生接收的知识更为细化,减少学生的认知障碍,减少计算错误的产生。

1.5 算理不理解的错误

学生在学习中要对运算法则及数学规律进行掌握,数学科目是一项具有逻辑性的科目。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缺少对于运算法则的传授,会造成学生在运算上出现错误。同时教师在教授时不能只教授应用和计算,还要讲授运算的原理。在实际教学中教师要针对学生容易出现问题的地方进行针对性的讲解,从而让学生真正的学会运用算理计算。

2 小学高年级计算能力存在问题的原因

小学高年级计算能力存在问题的原因比较复杂,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2.1 基础知识掌握不牢固

小学高年级的数学知识学习是要以低年级所学习的知识作为基础,数学计算掌握基础知识尤为重要。基础知识的牢固掌握可以避免低级错误的出现。

2.2 没有端正的学习态度

做任何事情都要注重态度,没有端正的态度就相当于没有保障的汽车,能够行驶但不安全。小学高年级的学生端正学习的态度就会获得优秀的学习成绩。小学高年级缺少端正的学习态度影响教学质量也影响学生的学习习惯的养成。

2.3 心理方面导致的计算错误

小学高年级学生身体和心理都进入到了少年期,从幼稚慢慢向成熟转变,这个过程需要经历半幼稚半成熟的矛盾期。随着身心的成长小学高年级的学生逐渐形成对于问题的独有见解,又因为学生易受外界环境的影响,这种对于问题的见解观点随着时间不断变化。发育较早的学生已经开始了叛逆期的初级阶段,这种情况的发展需要家长和老师双方重视,一方面注重学生的想法,与学生平等对话,不给学生造成居高临下的感觉,另一方面注重教育的方式方法,在高年级学生面临学习难度和强度增加以及升学的压力时实行符合实际的教育方法,不让学生产生逆反心理,顺利的度过小学高年级学生的叛逆初期。

3 解决小学高年级计算能力存在问题的措施

3.1 强化知识教学

解决小学高年级计算能力的问题首先要强化知识,让学生注重基础知识的巩固。万米大厦始于地基,基础知识不牢固就会造成学生对知识的一知半解,所有的中、难题都是在基础知识上提高难度。没有基础知识是不能做到迎刃有余的解题,小学高年级学生应该做到不好高骛远,阶段性的对基础知识进行巩固。

3.2 改进不良计算习惯

小学高年级中很多学生的学习习惯经过几年的学习已经养成,改变已经形成的不良学习习惯是不容易的。但是要想从根本上解决小学高年级学生计算错误的问题,就要不断的去纠正这方面的问题。首先,对于抄错题的问题,纠正的方式要以教学中的不断强调为主线,作业批改为辅线,让学生不间断的面对问题,有意识的纠正抄错题的问题。其次,对于不使用草稿的问题,教师要规定草稿的用纸、写法并进行作业检查,通过这种规定让学生形成规范草稿的使用。让学生在出现错误时及时的在草稿上找到问题原因,提高计算的准确性。

3.3 借助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可以通过两方面来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首先,引导学生的兴趣转移,小学高年级阶段学生形成了自己的喜好,也有了自己的兴趣方向,教师可以对这类学生进行引导慢慢的将兴趣调整为学习兴趣,改变学生的兴趣为学习兴趣可以让学生爱上学习,提高学生计算能力。其次,对于缺少兴趣的学生帮助他们建立学习兴趣,通过案例分享与引导让这部分学生对学习产生兴趣,从而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3.4 借助算理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数学是要运用逻辑进行学习的一个学科,教学过程要重视算理的应用。算理的应用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解决学生计算速度慢以及准确率低的问题。学生学习算理,在面对一道数学题目时不会直接进行计算,而是能够按照层次与步骤顺序展开,通过算理的应用学生可以比较容易得到正确的结果。数学算理的教学是让学生形成逻辑思维模式的过程,所以教学过程中教师不仅需要让学生知其然,并且能够知其所以然。

3.5 借助练习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古语有云“熟能生巧”,通过大量的科学练习能够促进学生在计算能力方面的提高,不仅能够锻炼学生的解题速度,也能锻炼学生在知识运用方面的技巧。按照特定的方式反复的练习口算能力能够带给学生意想不到的结果,口算是数学计算准确率和计算速度的基础,学生提高了口算的实力,数学的计算能力就会得到非常大的提高。

3.6 借助心理輔导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小学高年级学生的身心方面还在不断的成长与发育,所以学生的心理和智力方面也都是在不断的成长着,成长的阶段必然会影响学生的学习态度和学习质量。因此,教师要在教学外时刻关心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促进学生正确的学习认知,对于学生出现的马虎等不良的学习习惯,要及时的跟进,促进学生计算能力的提高。

4 结论

小学高年级学生计算错误的成因不只是由于知识学习的不足而产生,还有很多是由于心理和习惯产生的错误。数学教学的过程中教师不仅要注重知识的传授,还要注重学生的心理健康。小学高年级学生正处于成长的关键阶段,学生还要面临升学的压力,所以更多的关注学生的心理变化能够解决部分在计算上出现的问题。好的学习习惯更多的是在小学阶段养成的,不重视高年级计算错误产生的原因会让学生错失调整的最佳时机,所以学校、老师、家长都要关注小学高年级学生计算能力的培养。

(作者单位:广州市花都区花山镇养正小学)

猜你喜欢
计算错误基础知识计算能力
浅谈如何提高小学生的计算能力
厘清算理,提高学生计算能力
提升学生计算能力的研究
中学生化学计算能力的进阶式培养策略
规避计算错误 提升数学素养
通过变式训练,夯实基础知识
溶解度计算错误种种和对策
假期数学竞赛指导(二)
“循规蹈矩”,自有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