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期高校创新创业教育质量提升模式研究

2019-06-11 11:53张晓娟柳杨周立亚
知识文库 2019年7期
关键词:创业项目大学生能力

张晓娟 柳杨 周立亚

经济全面发展已成为我国当前社会发展的新常态,而创新则是经济结构调整与产业升级的必然选择。高校作为培养创新型人才的主阵地,在推动国家创新型驱动战略落实过程中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新时期高校如何提升创新创业教育质量,这是高校教育发展亟需解决的课题,也是本文研究的重点。

面对全球一体化发展背景,高校要理性地反思当前创新创业教育工作的不足之处,积极应对当前经济发展模式与科技发展水平带来的冲击,加快改革与创新步伐,针对社会发展需求与学生个性需求,落实创新创业教育方案,为大学生的未来创业发展提出合理化建议,提升大学生的创业素养与自主发展能力,挖掘大学生群体潜力,在实现自身价值的同时创造社会价值。

1 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内涵和目标

1.1 创新创业教育的内涵

创新创业教育的根本内涵就是打造全面发展的新型创业人才。面向大学生群体落实创新创业教育目标,培养大学生创新意识与实干精神,鼓励艰苦创业,敢于承担风险并乐观前进,在培养创业意识的基础上,还要培育创新精神与创业本领,才能更好地应对复杂多变的市场经济环境。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本质是一项实践性教学活动,学生通过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学习方法,激活创业潜力,掌握创业技能,树立创新精神。

1.2 创新创业教育的目标

创新创业教育的根本目的是培养大学生的创新意识与创业能力,面对复杂多变的市场经济环境,能保有乐观向上的态度,主动投入创业大潮中,拥有一片属于自己的广阔天地,同时为社会分忧解难,解决部分毕业生的就业难问题。一方面,创新教育的根本目标是提升大学生的综合素质,保障创业成功率;另一方面,创业教育的根本目标是引导大学生树立创业思维、提升创业本质,积累丰富的社会工作经验,掌握科学的创业途径与创业方法,寻找未来前景看好的创业项目,发扬敢闯敢干的青年一代精神。

2 当前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存在的不足和问题

高校在初尝试创新创业教育过程中必然面临一些现实问题,如大学生缺乏工作经验、大学生的自主创新能力薄弱、申报创业时不了解国家政策,受到创业失败案例的影响而失去创业自信心等等,种种原因导致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效果欠佳,没能顺利达成预期目标。概括来看,当前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存在的不足和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2.1 创业经验和实践能力不足

虽然很多大学生都想创业,但是往往在思想萌芽阶段就因种种限制而被扼杀,如缺乏创业的勇气、缺乏专业的创业知识支撑、缺乏丰富的工作经验等等;目前我国高校普遍将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计划安排在大一学年的下学期进行,因为学生刚进入大学时还没有参加任何专业课程或者实践活动,“创业”在他们脑海中仅是一个概念,却没有经验能够参考与学习;再加上大学生的创业思路不明确,簡单的想法不知如何落地执行,同时又担心自己没有能力完成目标,所以创业计划多以搁置而告终。

2.2 创新创业的研究方向不清

由于创新创业的目标模糊,学生在盲目设立创业项目的初期,缺乏专业的指导与丰富的经验,再加上没有完整的理论体系及预案支持,创新创业计划的可行性欠佳,导致创业的进度缓慢、毫无成果而言,最终只能放弃。

2.3 创新创业教育系统不完善

一方面,大学生刚进入高校之后的学习压力较大,经常参加学校组织的各种活动,还没有形成创新创业发展的意识,也没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用于研究创新创业。另一方面,很多高校没有组织专门的创新创业教育团队指导学生的创业工作,往往由思想政治教师或者辅导员兼职开展创新创业教育,由于他们的专业和经验不足,创新创业教育指导只是应付了事,很难达成预期的教育目标。想要调动大学生参与创新创业的积极性并获得成功,学校在其中发挥的作用不容小觑,要为学生提供创新创业教育的交流与分享平台,邀请成功的创业者在平台上分享创新创业经验,激发在校学生的创业激情与成功自信心。

2.4 学生缺乏自觉的主观能动性

大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是一个综合性的素质体系,既包括观察能力、交流能力,也包括思维能力、整合能力与创新能力。试想大学生如果在创业过程中过于以自我为中心而缺乏团队意识,不具备与他人和谐相处的能力,在工作中独立特行,那么必然阻碍创业项目的进展,还会带来严重的内耗损失;创新创业本身就要发挥团队合作的作用,只有团队成员之间互相包容、取长补短,才能体现团队的价值,发挥合力作用。另外大学生的实践能力欠佳、缺乏自觉的主观能动性也是影响创新创业教育效果的主因,有些学生虽然自己有想法,但是却讷于执行,不能将好的思想转化为实际行动,缺乏动手能力与实践能力。

3 新时期高校创新创业教育质量提升模式的可行性路径

3.1 正确处理学业和创业项目之间的关系

有些学生将全部精力用于创业却忽视自己的学生本职,很少参加学校专业课程的学习,造成顾此失彼;另外当前我国高校全日制大学生的必修课程较多,学分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有些学生想要自主创业,却没有时间和精力。如何正确处理学业和创业项目之间的关系,成为创新创业教育中首要解决的问题。为了调动大学生参与创新创业学习的积极性,应针对不同学生的实际需求制定个性化的培训计划,例如有些学生毕业后想直接就业,而在校期间参加“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项目”有利于提高自身的工作能力,积累工作经验;另外为了缓解大学生的课业负担,调动参加创业实践的积极性,学校要合理安排学习资源与创业资源的分配,鼓励大学生自己分析参加创新创业教育面临的实际问题并采取解决措施,既能保证完成基本学业,也能提高创新创业能力。

3.2 师生之间加强协作互助,适当实施奖惩

为了确保创新创业教育工作执行到位,师生之间要加大配合力度,同时制定相应的奖惩措施,激励学生之间互相竞争、共同进步。由于个别学生在创新创业过程中的毅力不足经常半途而废,所以确立创业项目之后,教师要定期跟进学生完成创业项目的进度与成果。首先,要求参与创业项目的大学生每周汇报进度情况,由指导教师根据报告中反馈的问题提出合理化的解决建议;其次,对于严格执行项目进展并尽心尽力钻研的创业学生,要给予奖励支持,另外对于项目进展有重大贡献的学生,或者提出有价值的意见的学生,也要表扬与激励。这样的激励模式取决于著名的“木桶原理”,只有项目中每个学生都贡献力量,才能保证创新创业项目的成功,实现效益最大化目标。

3.3 宣传创新创业的成功案例,打造优秀的师资队伍

在大学校园内加大创新创业教育的宣传力度,从新生入学开始就奠定创新创业教育的基础,展示优秀毕业生的创新创业成果,分享自主创业的经验,引导大学生树立创业意识,从大一开始做好创业的准备,以积极乐观的心态投入创新创业教育中。通过在校期间接受专业的创新创业教育,再加上耳濡目染的校园环境影响,提高大学生的创业意识与创业能力;通过“老带新”的发展模式,在高校内成立创业发展协会,定期开展创新创业教育的主题讲座,组织社会实践活动,让大学生掌握创业基础知识的同时,也能开阔视野,转变思想。另外高校为了更好地开展创新创业工作,必须尽快建立一支完善的师资队伍,一方面内部培养优秀的创业型教师,另一方面外部邀请成功的企业家来校讲学,共同为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献计献策,提升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专业水平。

3.4 加强学生综合能力,提升团队综合素质

真正的教育不是照本宣科地灌輸理论知识,更是培养大学生的综合能力素质。而高校开展创新创业教育的根本目的就是培养多样性、创新性的发展人才。首先,参与自主创业的学生,既要有夯实的专业基础,更要有严谨认真的学习态度以及自信、踏实、诚信、吃苦耐劳的高尚道德品质,在创业中表现出强烈的使命感与责任心,本着对自己负责、对他人负责、对社会负责的原则,理性地看待创业中面临的问题并采取针对性的解决措施;其次,在学校老师的专业指导下,创业者具备自主收集资料与整理资料的能力,提高团队协作意识;再有,参与创业的学生还要具备一定的领导能力,有长远发展的眼光,一切以大局利益和长远利益为出发点,敢于应对创业过程中面临的风险与挑战,在团队中协调处理人际关系,发挥主体作用,体现一名大学生创业者的优良品质。

3.5 努力构建创新创业发展的协同机制

高校在进行创业创业教育时,不仅要将眼光放在校园内部,要突破高校自身的思维局限和资源局限,主动与相关行业龙头企业和政府职能部门之间进行对接,立足高校自身的发展优势、学科优势、人才输出优势等,与企业和政府部门共同发力,有效搭建创新创业孵化器和孵化基地,为学生创新创业活动提供耐心细致的服务,涵盖创新创业知识到创新创业政策等各个方面,为学生创新创业提供专业和政策服务。此外,要坚强网络平台建设,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学生的创新创业活动更加突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因此,要依托互联网信息技术优势,搭建一个国际、高校、行业间创新创业教育网络服务平台,为学生们第一时间提供国际上、其他高校的、行业企业的前沿的创新创业资讯和成功经验,形成创新创业理念、思维、方式、经验的良性互动。

4 结语

总之,我国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正处于起步阶段,必然面临一些问题与不足,要以积极的心态面对并及时调整战略方向,才能更好地发挥创新创业教育的现实意义。另外各高校在开展创新创业教育过程中,要突出大学生群体的主体地位,充分调动大学生参与创新创业的主动性与积极性,帮助他们疏导心理障碍及内心的恐惧和不安,引导他们挖掘创新创业项目,树立发展的决心与信心,通过学校支持与学生努力,拥有美好的创业前景。

本文系吉林省教育教学“十三五”一般规划课题“新时期高校创新创业教育质量提升模式研究”研究成果,项目编号:GH180517。吉林省教育信息化研究基地研究成果。

(作者单位:1通化师范学院计算机学院2通化师范学院外语学院3中国民航大学飞行学院)

猜你喜欢
创业项目大学生能力
大学生就业趋势
你的换位思考能力如何
大学生“双创”进行时
暑假调查 45%的大学生仅给自己放十天假
你的沟通能力很好吗?
探讨大学生实施创新创业项目可能面临的问题及解决对策
“双创”形势下高职财务管理课程改革探索
党中央给大学生留下啥印象?
西藏大学农牧学院首届大学生创业项目通过立项资助
创业生态及孵化器深耕“互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