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场地练出大精彩

2019-06-11 11:53李全智
知识文库 2019年7期
关键词:小场地接球运球

李全智

案例背景

《中国足球中长期发展规划》中指出:加强校园足球建设,把足球列入体育课教学内容,发展足球社团,培养足球兴趣。体育课上开展足球教学已经超越传统意义上的技能教学,更是肩负培养足球人口的重任。足球教学需要一定面积的场地,另外一方面现有教学环境下,班多场地少,人多场地小的情况时常出现。所以足球教学在小场地条件下,科学有效地开展,意义重大。水平三,足球:《接球转身》一课是教师预设教学场地小的情况下,结合器材使用、练习强度、练习密度、技能提升等几个方面展开教学设计,旨在进一步提升教学效率。

案例描述与教学分析

1 学情分析及教学准备

本课的授课对象是水平三,五年级学生,班级总人数40人,之前有一定的足球练习基础。教学内容——接球转身,有一定的练习难度,重点需要向学生明确三个问题:如何接球、如何转身、运球路线。

本课的教学在一片25*15的区域内进行。需要标志盘30个,足球40个。

2 主要教学过程设计

2.1慢跑热身、直线运球

教师在课前布置好场地,在足球场边线A,每隔2米放置一组,小的标志盘,每组两个叠放,共放置10组。并在相隔15米的B处放置一排与其对应的标志盘,每组放置一个。

整队集合在20*15米的区域内进行。由体委带队一路纵队围绕标志盘区域,做直线跑、S形跑。慢跑结束后,第一排同学对应A组标志盘自然分开,完成关节活动操和拉伸活动。

慢跑热身结束后,学生按顺序拿球。四人一组在A组标志后站队。以老师的哨音为信号,依次向B组标志复习直线运球。

分析:在场地条件有限的情况下,教师课前为学生划定好活动区域,设计好行进路线。便于学生快速有序的进行热身活动。在慢跑中加入S形跑丰富了学生的活动内容。热身结束后,学生自然的对应标志盘站好,大大节省了调整队伍的时间。现有标志盘位置保持不变,只通过简单调整排头位置,便可以进入复习直线运球的环节。每位学生保证15米左右的运球距离,能够保证直线快速运球的练习效果。

2.2复习脚底拉球转身

上课前A组标志均为两个标志盘叠加。教师哨音吹停上一组练习后。让站在A组标志上的排头同学迅速将多余的一个标志放到场地中间,形成C组标志并与A、B组标志对齐。教师指挥两位学生一组,分别站在A、B两组的标志盘后。

教师脚底拉球转身动作。练习时A、B两组的排头同学就以C组标志为参照物,同时开始练习。前一位同学完成变向动作以后,下一位同学直接开始练习。

分析:本组练习是本课主教材内容的导入练习。重点是体验运球转身的动作。因为场地较小,过多队伍的变化会非常浪费时间。过程中C标志所扮演的角色就是“非语言信号”即从练习的距离、动作预判的时机给所有同学有个统一的规定和要求,也可以作为一个防守队员的位置信息号提示运球同学完成变向动作。中间标志盘的设计,也是提示学生在后续练习中的接球位置。在场地条件有限的情况下此外,通过两人一组的连续练习,教师通过测算,人均可以达到每分钟练习三次。动作熟练的小组可以达到人均每分钟4次。以单个模块教学用时5分钟计算,生均练习次数可达15次。从运动负荷、练习密度角度上来说都非常好。

2.3接球转身练习

此项练习,讲解和示范之前。因为接球转身练习需要的场地空间增大。教师提前调整标志盘,如上图所示,学生变成8组,每组5人,每组一个球共8个球。教师示范:1、示范脚内侧后引拉球的方式;2、提示上前接球的时机;3、提示接球转身后的随进动作。

练习方法:1、五位同学面对面站好,只有排头同学拿球;2、两位同学同时举手示意,将球轻轻传向右侧标识盘;3、传完球后向左侧跑动,接对面来球转身,回传给下一位同学。依此类推。

分析:场地面积较小,练习需要空间,通过调整每组的人数,增加练习空间。两边同学同向右侧传球,一是结合实践运用,更重要的是场地空间小,面对面传球容易造成,球的碰撞,增加无效的捡球时间,降低练习密度。

2.4技能提升练习

本课练习的最后阶段,为进一步提升技能。教师将所有标志合并到四个角。形成一个20*15的区域。选派8个排头同学作为引导员,在群内自由运球。剩下的同学站在两侧,教师哨音指挥A组16人进去圈内,自由跑位,接球转身,再传给下一位同学,依此类推。练习一定时间后,教师哨音指挥A组同学回,B组同学到产内。

分析:最后安排的技能提升练习,是让学生更好的体验在实践中的运用。因为场地较小,人数众多,将学生分成两大组,依次参与。这样既保证了练习的效果,也克服了小场地环境下练习形式的单一,进一步提升学生练习的兴趣。

案例总结与反思

本课列举了四个教学环节,标志盘的设计和变化,帮助教师在小场地环境下快速的分组和拉开练习空间。核心在于提高课堂组织的效率。能够帮助学生快速明确教师的设计意图,提高练习的效率。我认为,小场地下的足球课堂教学要注意好4点:1、教师在课前要做好准备,这不光是場地和器材的准备,更重要的是教学流程设计的紧凑和科学;2、小场地环境下,避免过多的队伍调动,一是人多场地小容易造成混乱,更重要的是节省时间,弥补练习空间小而造成的练习密度的不足;3、小场地环境下,要注意运动负荷的代偿。学生在练习过程中,因为场地小,不一定能够达到合理运动负荷,此时教师可以多安排些散点练习,无球和有球的结合练习,提高学生的运动负荷。4、小场地环境下,更重要的是注重学生兴趣的培养和保持。场地小学生的次数、练习距离、成功体验都可能受到影响。教师可以增加竞争、改变练习形式、调整练习难易等方式,进一步提升学生的兴趣。

(作者单位:南京市五老村小学)

猜你喜欢
小场地接球运球
大树的日常
完形填空一则
幼儿园大班篮球运球活动的实践探索研究
高中数学《立体几何》单元教学微型专题
如何开展老城区小学在小场地的大课间活动
中学小场地体育活动开展模式研究
学校开展校园定向运动的意义和作用
小场地组织体育活动方法初探
“双人运球”乐翻天
课例.篮球体前变向换手运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