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期大学生习惯养成教育实施途径分析

2019-06-11 11:53都艳莉
知识文库 2019年7期
关键词:行为习惯习惯大学生

都艳莉

习惯可以决定一个人的命运,而对于大学生来说,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对于其未来的发展有很大的意义,从更大层面来看,大学生的发展水平还会影响到社会以及国家的综合实力。高校教育工作在进行中,要注重素质教育,正确培养学生的行为习惯,可以帮助提高教学效率,培育出适应新时代发展的全能型人才。

“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教学理念可以体现出广大教学单位的工作重心,以德育教育、素质教育作为重点教育方向,引导学生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获得全面发展。不良的学习习惯会制约学生的发展,严重阻碍了正常教学工作的进行,在许多高校中,学生的行為习惯还有待提高,教育工作者也要根据实际情况制定科学的素质教育计划,矫正学生的不良行为。随着时代的进步,大众的个人素质水平在提升,教育行业也要对习惯的教学展开探索,使大学生形成正确的三观,以优质的行为素质促进自身的发展进步。

1 大学生习惯养成教育的意义

让优秀成为一种习惯,一个人的行为习惯能够改变一个人的一生。作为现代大学生,应该注重行为习惯的养成。所谓习惯养成,养成它包括很多方面,比如说生活习惯,学习习惯和一些工作上的习惯。好的生活习惯能够帮助我们成为一个自律的人。我们的行为习惯就像我们的生活环境一样,他能够无时无刻的潜移默化着我们。 大学生的行为习惯不仅仅在于要养成良好的专业知识素养,他还包括在日常的一些生活作息方面。对于很多校毕业生而言,大学时期正是我们更好树立人生观,价值观以及摆正自我心态的一个阶段。现阶段,如果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对我们以后的工作也会有很大帮助,他会让我们在工作中成为一个认真负责的人。

2 影响大学生行为习惯养成的因素

2.1 自身

一般情况下,大学生的自我约束能力较弱,对物质的需求水平较高,缺乏强烈的责任意识和自主意识,容易受到外界的各种诱惑。而且在这个物欲横流的社会,大学生很难去准确地辨别自己所接触到的外界事物,对于自己人生中所遇到的抉择,往往会比较盲目地做出决定,对精神世界的追求不高。而学生不良行为习惯的表现则是沉迷于网络游戏,或者旷课早退,不重视课堂纪律,学习积极性差等,严重影响了课堂效率,阻碍教学事业的发展。

2.2 家庭

家庭教育对于学生的健康发展也有很大的影响,良好的家庭氛围与家教形式有助于学生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家校共同作用可以促进大学生朝着正确的人生道路前进。反之,家庭教育的缺失和失误会严重影响到学生的学习生活,还是不良行为习惯形成的温床,学生缺乏家长的关爱与管理,可能还会形成不良的人格特征,影响健康成长。学生的日常行为需要一定程度的约束,学校兼顾不到的时候,就需要家庭的力量来督促学生,对其进行正确的行为指导。家庭管理不当甚至还会给学生的心理带来意想不到的伤害,不利于其形成健康的行为习惯。

2.3 学校

学校在进行教育工作时,过分地强调学生对科学知识的把握程度,而不注重培养学生的思想道德修养,以学习成绩作为判定学生优劣的唯一标准,长久以往,学生就会得不到全面发展,学校也无法培育出全能专项的人才,不利于教学事业的发展。教师在展开教学工作时,要做到一视同仁,用平等的眼光和思想去对待每一个学生,懂得挖掘学生的长处和优势条件,如果没有做好这一点,很难真正进行好学生行为习惯的培养工作。教师要以身作则,树立起良好的形象,这样学生也会以老师为标准,有意识地形成自己的良好行为习惯。

2.4 社会

社会风气对人的影响十分巨大,不良社会风气会导致大学生丧失正确的人生方向,消磨意志和自我意识,不能够形成正确的三观。相关部门要对社会中出现的不良思想和现象进行整顿,营造一个积极向上的社会风气和环境,向大众宣传能够体现社会核心价值的思想和内容,使学生充分认可师长的科学管理观念,加强对自我的要求和约束力。大学生的判断能力和自主意识都处于一个成长阶段,需要社会各方面都加以引导,促使其形成积极向上的价值观与良好行为习惯。

3 当代大学生教育习惯中存在的问题

3.1 生活习惯上存在的问题

现如今,很多大学生都是独生子女,在生活方式上都存在着不同,每个人的家庭教育也是不一样的。但是到了大学,大家生活在一起就要学会相互适应,最重要的是要彼此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先从生活习惯方面说起,很多学生由于上了大学就变得很懒散,有的时候不认真学习,经常旷课。当我们遇到问题时往往会比较慌张,不知所措。同时,有的学生还不遵守学校的规章制度,养成了很多不良的行为习惯。

3.2 学习习惯中存在的问题

大学生现在的学习习惯上也存在很多问题。很多学生在高中时期由于被老师管教的太严,到了大学就变得更加的肆无忌惮。生活中存在着一些不良的习惯。比如说上课早退,旷课或者是迟到。在大学的课堂上,教室的前排几乎无人问津,后排就成了学生们课堂玩乐的场所。有的学生会在老师讲课的时候打游戏,听歌,或者是吃东西,甚至有的学生还会在窃窃私语。课堂方面的坏现象是一方面,同时在卫生和纪律方面也很差劲。很多同学的宿舍都很脏乱不堪,对于公共的洗漱间等公用设施也有破坏。而这些原因的出现主要是因为学生的基本素质不够。学校老师对于学生的管理和监管力度不够。以及学校没有明确提出有效的规章制度来解决这些坏现象的产生。

3.3 落后的传统教育观念

很多家长认为,学生的思想道德应该是在高中或者是小学培养的。而大学我们已经是一个成年人,有一定的思想文化并不用太在意自身素质的提高。其实,文明习惯的养成是在生活中点点滴滴养成的,它需要我们提高自己的自觉性。我们在每一个阶段的学习都对我们以后的生活有着影响,每一个阶段的学习都是为以后的人生打下了一定的基础。因此,我们要注重培养自己行为习惯,它包括我们的生活习惯,学习习惯以及其他方面。更重要的是要养成自觉的好习惯,提高自己的思想觉悟。

4 新时期大学生习惯养成教育的途径

4.1 营造良好的教育氛围

学校可以通过宣传教育理念,开展相关活动来促使学生重视行为习惯的作用,为学生营造一个浓厚的学习环境,加强学生的细节把控能力。学校要意识到行为习惯的培养是素质教育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后才能够对学生做出具体的管理与教学工作,形成教育单位的核心竞争力。学生在特定的学习环境中会比较容易约束自己,主动学习,也有利于自主培养优良的学习习惯,因此,家校要营造好教育和學习的环境氛围,推动学生发展进步。

正所谓少年强则国强。大学生是现在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同时也是社会主义的接班人。一个人有好的思想道德修养,他才能够在其他方面做的更好。很多大学生可能都存在着有才无德的现象,但是现在的社会更需要的是有德有才的好青年,这就需要我们注重品德的培养。我们要学习先进的理论,同时也要学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把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跟植于我们的内心当中。

4.2 健全并加强规章制度保障

规章制度是教育事业顺利进行的有力保障,学校要建立并完善相关的教学规则,用具体的规范和要求去约束学生的行为,提升其综合素质。学校要以提升学生的各方面素质为出发点,推出一系列的规则制度,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还可以适当地设置一些奖惩制度,激发学生养成习惯的积极性。在制度保障的基础上,再加以贯彻习惯教育的理念和思想,让学生由内而外地改正自己的不规范行为以及错误思想,真正形成独立的人格。规章制度的制定要以学生的基本情况为依据,考虑到可能出现的各种状况,并且提出解决的方案与措施,使学生充分理解规则的意义和作用,养成独立的人格意识。好的行为习惯养成不仅仅需要个人,同时也要健全相关的规章制度。 我们可以将思想道德教育纳入大学生的学习范围,并对其进行一定的考察。让学生们真正做到能够自己管理自己,自己约束自己做一个有上进心,有思想的好青年。

4.3 创新习惯养成教育方法

学校在进行习惯教育时,要意识到这是一个长久的过程,要定期对学生展开相关的训练,以强化其责任意识。学生形成一个良好的习惯还需要经受住时间的检验,教育工作者要根据具体的教学计划循序渐进,让学生潜移默化地养成某一特定的习惯。学校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规则意识、时间观念等,为以后步入社会打下坚实的基础。通过制定一些特定的规则可以强制性地促进学生习惯的养成,学校要加强习惯养成教育方法,从方方面面来训练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就形成良好的习惯,以稳固教育成效。所谓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其实想做一名好的人民教师不仅仅要去教会学生学好知识,更重要的是要交给他们如何做人。现在大学生都会有自己的思想,但我们并不能够保证这种思想都是积极的,健康的,这就需要老师的加以引导。教师在教学过程当中是我们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而且教师在思想道德环节教育中扮演着重要的作用。教师应该在日常生活中有着领头表率的作用,我们可以多带学生们做一些健康有意义的活动。比如多参加像清明节扫墓或者是去关心敬老院的老人们和一些留守儿童这样的活动。也正所谓言传不如身教,应该让学生们多参与一些积极的社会活动。

4.4 增强习惯养成教育的针对性

在大学期间,不同时间也应该学习不同的知识,我们更应该进行分阶段的教学。比如在大一阶段,学校应该首先做好的新生入学教育。让他们摒弃掉高中的坏习惯,在大学四年期间应该努力让生活过得充实,做到最起码的不旷课不早退,能够培养一门自己的兴趣爱好。在考试期间不要作弊,毕竟大一的学生有一部分已经是成年人了应该为自己的行为负责任。而大二阶段,这个阶段会比大一的时候要成熟一些,但是仍有可能会出现思想道德观念不对的地方,这就需要老师或者是班干部组织同学们参加班会,向他们传递正确的思想观念。大二阶段,我们更应该好好享受大学的美好时光,多做一些让自己觉得身心有益的事情。可以多同学们相处,学会一些社交技巧。而针对于大三和大四的学生来说,主要是要培养他们对于职业的观念,让他们清楚未来应该选择从事哪条道路。可以组织大三大四学生们多听职业规划的讲座,让他们能够明确自己的方向,为最后毕业奠定一些基础。我们要分不同的阶段对学生展开不同的教育,相信在这样的环境下,同学们能够充实的过好属于自己的大学四年。

结语:习惯决定成败,对一个人、一个社会乃至一个国家来说,良好的行为习惯可以带来一系列的影响。而对于学校来说,开展习惯养成教育是很有必要的,学生作为一个国家的希望和未来,其综合发展的情况就代表着这个国家未来的发展走向。对于一个国家和民族来说,教育事业的进步可以提升综合国力、增强民族凝聚力。对于大学生的行为习惯培养工作来说,它体现了素质教育的发展方向,不仅仅是强化每一个学生的身体和精神,同时也是民族精神和传统美德的体现,教育工作者对此要进行深入的研究,制定出更好的教学方案去促进学生健康成长,有利于他们去形成独立自主的行为方式与习惯,获得更好的发展。

(作者单位:长春光华学院)

猜你喜欢
行为习惯习惯大学生
习惯
上课好习惯
多动症幼儿良好行为习惯养成策略
大学生就业趋势
好习惯
浅谈小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的重要性
大学生“双创”进行时
暑假调查 45%的大学生仅给自己放十天假
党中央给大学生留下啥印象?
少年儿童良好品德和行为习惯着成中值得关注的48个生活细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