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健品的消费安全谁来保护

2019-06-11 10:15李标
雷锋 2019年2期
关键词:正骨权健骗人

李标

保健品、药品领域的消费安全问题频发,成为社会之痛。當下,“权健”风波牵着许多人的心。权健公司由保健食品起家,随后业务拓展至卫生品和医疗业务,不少产品披着科学的画皮,行欺诈之实。所谓“烈火焚身若等闲”的火疗法、“正骨之行始于足下”的正骨鞋垫、“将全球顶尖技术日用化”的卫生巾等,都是骗人的东西。对权健涉嫌犯罪的诸多问题,有关部门正在进行调查,相信一切都会水落石出。

权健事件再一次表明,必须百倍加强对市场的监管,高高举起法律之剑,对一切假冒伪劣、骗人害人的行径严惩不贷。现在,对商家的不法行为,一旦查获,虽然也有罚款等措施,但处罚过轻,不足以形成威慑力。对此,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局长张茅日前在全国市场监管工作会议上透露,将建立违法严惩制度,对故意违法、造成严重后果的企业,处以巨额罚款,强化刑事责任追究。同时建立巨额赔偿制度,在涉及群众生命健康领域,加大对消费者的直接赔偿力度。

实际上,自去年长春长生疫苗案件发生后,惩罚措施就明显在加强。该公司被处罚款达91亿元,对涉案的高俊芳等18名责任人依法追究刑事责任。这里,一是巨额罚款,再不是“罚酒三杯”式的象征性罚款,而是罚得你身心俱痛,乃至倾家荡产。二是越过民事范畴,强化刑事追责,让违法者坐牢。只有如此重拳,方能给所有企业敲响警钟:决不可触碰食药安全红线,否则必将付出极其沉重的代价。

民众所以会去购买假冒伪劣商品,其中一个原因是受到有关企业商家虚假宣传的蒙蔽,因而在加强对保健品、药品的监管中,要高度重视对宣传的监管。在欧盟,保健品的正式名字是膳食补充剂,它是食品,不是药。这是在保健品宣传中都必须遵守的一条“铁律”。怎么使用它们有明确的“规矩”,十分严谨。官方网站还附上欧盟食品安全局的科学意见链接,以便公众查询。这表明,保健品、食品的宣传要实事求是,并且做到公开透明,不能胡乱吹捧、暗箱操作。这是值得我们借鉴和加强的。

猜你喜欢
正骨权健骗人
正骨没那么神
图说
爱骗人的味蕾
中医针灸联合正骨推拿对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效果分析
权健冲击波
“权健”身陷漩涡
亲历者揭秘权健传销洗脑法
讲述正骨人的故事
你的眼睛会骗人
你的眼睛会骗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