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公安院校微信视角下虚拟社会治理

2019-06-13 01:54贺佳
网络空间安全 2019年1期
关键词:网络社会微信群治理

摘   要:微信舆论场是公安院校行政管理部门和学生共同喜爱的信息交流媒介工具。为夯实公安院校始终坚持的政治建校、毫不动摇地践行党对公安工作和公安院校的绝对领导和全面领导的宗旨,公安院校微信虚拟社会的阵地必须认真治理。文章以公安院校微信虚拟社会为视角,分析公安院校虚拟社会存在的问题,制定公安院校家长及微信群管理办法,探索公安院校微信公众账号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新路径。

关键词:网络社会;虚拟社会;微信舆论场;微信群;治理

中图分类号:A          文献标识码:A

Abstract: Wechat opinion has become the communication media and tool loved by both the administrative management department and students of public security colleges. To strengthen the consistent political construction of the public security colleges and to reinforce the principles of absolute leading and comprehensive leading of CCP in public security work and public security colleges, the virtual society of public security college Wechat must follow the leading of the CCP. At the perspective of Wechat virtual society of public security colleges, the paper analyzes the existing problems in college virtual society, develops management methods for parents of college students and Wechat groups and explores new ways about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functions of public security college Wechat public accounts.

Key words: network society; virtual society; wechat opinion; wechat group; govern

1 引言

網络社会的本质,是公民、法人及其他组织等主体之间的各种关系基于互联网技术产生聚合而形成的新的社会关系格局和结构形态,是现实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领域各种关系的单一综合反映、延伸和表达。基于网络社会,形成的信息交流、互换、共享的一种社会交往共同体就是虚拟社会。以微信为例,微信是腾讯公司于2011年1月21日推出的一个为智能终端提供即时通讯服务的免费应用程序。其支持跨通信运营商、跨操作系统平台通过网络快速发送免费语音短信、视频、图片和文字,同时亦可以使用通过共享获得的流媒体内容资料。微信是网络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而且在虚拟社会中的作用越来越大。截止到2018年第一季度,微信及WeChat合并MAU达到10.4亿。截至2018年6月微信月活跃用户规模已经达到9.3亿。可以说,微信已实现对国内移动互联网用户的大面积覆盖,已成为国内最大的移动通讯工具,国内最大的移动流量平台之一。智研咨询网发布的《2018-2024年中国微信小程序市场专项调研及投资前景分析报告》中指出微信已完全融入国内网民生活,成为主要生活方式。微信占据了国内网民23.8%的时间(排在第二位的腾讯视频仅占据4.9%的时间),微信用户高度对其依赖性和粘合度达到史上最高,因此,必须高度重视微信在虚拟社会中的治理。

2 公安院校微信虚拟社会存在的问题

伴随着网络空间的快速发展,以微信为代表的新媒体凭借实时性、高效性和互动性等特征改变着人们的交流、生活方式,而且成为公安院校行政管理部门和大学生们共同认可、喜欢的主要信息交流方式和重要信息传播、交流的媒介工具。微信在冲击公安院校学生的思维方式、行为活动的同时,也对高校微信虚拟社会的治理提出了挑战。

然而在虚拟社会中,只要解决了网络互联和语言的问题,意识形态和价值观念的灌输和传播就基本没有边界。各种价值观念在虚拟社会中相互碰撞时,经济、文化上较为强势和活跃的一方社会意识形态和价值观念往往容易侵入弱势的一方,更甚者可以影响文化劣势国家的政治独立、经济发展与国家文化安全[1]。微信舆论场作为公安院校学生受众的网络阵地,涵盖学生受众对视频、音频、游戏、直播、购物、社交的多项需求,几乎所有的青年都参与微信舆论场信息发布和传播。微信圈群的封闭性结构以及信息实时互动等,带来了微信舆论场中的“舆论暗流”。公安院校学生肩负祖国安危使命,正处于人生观、世界观形成的关键时期,对新鲜事物的好奇心重,可能出现被蛊惑利用的情况。另外,虚拟社会中微信等新媒体资讯传播即时快速、全球开放,传播运行成本低因而约束控制成本高。目前,公安院校微信虚拟阵地存在的问题日益严重。有些行政管理者将涉密文件发送到微信群中传播,有些学员队长公开暗示学员发红包,有些学生转发一些反华言论,还有的家长在学生家长微信群中发广告,有的要求大家转发信息并投票,更有甚者在微信群中发布涉黄视频等等。综上,高校微信虚拟社会的阵地必须严守。公安院校作为高校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始终坚持政治建校、铸就优良校风教风学风,毫不动摇地践行党对公安工作和公安院校的绝对领导和全面领导。因此,公安院校的微信虚拟社会的阵地必须姓党,也必须尽快治理。开发微信群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等新功能,也是公安智库必须研究的课题。

3 家长及学生微信群虚拟社会管理

如图1所示,为进一步规范和促进公安院校学生及家长微信群的应用,保障学生及家长微信群高效运行,有效治理公安院校家长及学生微信群虚拟社会,应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互联网信息服务管理办法》《互联网群组信息服务管理规定》等法律法规治理公安院校家长及学生微信群。

第一,公安院校学生及家长微信群虚拟社会治理应以主要开展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等途径来推进日常学管工作有序进行为前提;扩宽教师、家长、学生之间交流渠道最终达到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积极健康的网络文化,维护良好网络生态的目的。

第二,学生及家长工作群的管理必须明确以下内容。

(1)学生及家长工作群的管理主体是系部。

(2)各系部应第一时间确定学生及家长工作群的责任人(群主)。系部和责任人要积极作为、主动担当,对微信群成员的准入、準出、聊天内容等进行监督,及时终止不合时宜的话题和言语,处理违反群规的人等。

(3)学生及家长工作群中,每名学生的家长不得超过两名。家长在群内的名字统一改为“学生姓名+家长手机号”。

(4)为建立健全投诉举报机制,在群公告中设立举报监督电话,畅通信息反馈渠道。

(5)各系部定期保存群聊天记录,制作成为系部电子档案。学生及家长工作群信息留存不得少于六个月。

第三,学生及家长工作群的使用主要围绕思想政治工作、心理健康辅导、安全意识教育等方面。

(1)学生与家长工作群可以通过音视频、图片、文字等形式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定期组织学习国家最新政治理念,依托学院各级党团组织挖掘校内外优秀先进典型案例,弘扬正能量。

(2)学生与家长工作群可以突破固有的课堂式、活动式教育模式,成为开展心理健康辅导的有效载体。各系部和相关教辅部门要制定行之有效的心理健康辅导计划,并确定专人落实具体工作,充分挖掘微信群组的特殊功能,达到对学生进行广泛教育疏导,个别实时监控,非接触式疏导的功能。

(3)学生与家长工作群是开展学校和家庭联动安全意识教育的有效载体。各系部要在关键时间和节点、重点敏感时间或事件阶段发生时,在微信群内推送安全知识,与家长一同开展安全意识教育活动。

第四,严明微信群虚拟社会的纪律。

(1)不得在群组内传播违背党、国家和公安机关方针、政策的不当言论及有损形象的负面信息。

(2)不得在微信群内传播低俗、不实、不当信息,不得发布与群组工作无关的内容。

(3)不得在群内发布包含涉密和敏感信息的文字、图片、音视频、链接等内容。

(4) 不得违规收受微信红包。

第五,微信工作群的安全要重视。

群成员应加强手机管理,上网运行时应设置相关安全防范措施,防止丢失、失密。群成员因工作原因调离的,管理员应及时调整。

4 探索公安院校微信公众账号思想教育新功能

调查显示,绝大多数公安院校学生都人手一部智能手机,个别学生甚至有2-3部。据统计,“10%左右的大学生使用微信时间是在6小时以下的,其余90%每天平均在线在6小时以上,甚至有约21% 的大学生全天在线。”[3]因而,浏览微信成为学生们每天的“必修课”。作者曾经在黑龙江公安警官职业学院做过“剥离手机、电脑等通讯工具”调查。大部分同学诉说了离开网络以后的无助、焦虑和迷茫,仿佛丢掉了身体的一部分一样感到难受。可谓喜怒哀乐皆与网络、手机相关联。因此,公安院校如何占领虚拟社会思维阵地是我们必须攻克的难题。

目前传统的高校思政教育模式正逐渐发生改变。以往教师课上授课、课下辅导的“填鸭式”教育已经不能满足学生的需求。因此,除课堂教学外,学生需要更多虚拟渠道来主动学习和接收各种知识[4]。公安院校微信公众账号应借助微信与学生的粘合度,构建起适应新时期发展的思想政治教育平台,以公众号为核心,集中学生普遍关心的问题;以讨论、讲解、分析的方式,为学生剖析其中的思想内涵,解答学生心中的疑惑,为学生树立正确的舆论导向。必须注意的是,虚拟教育只有和现实相结合才能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线上互动和线下交流的有机结合已经成为高校大学生思政教育的主要方向。高校在大学生思政教育过程中,要实现红色微信的交流与互动,在微信公众号中及时向广大用户发送信息,使客户能够随时随地获取最新鲜的资源;在订阅号中高校教师与学生之间进行沟通和交流,便于掌握学生的喜好,从而改进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案[5]。

建议由学生处学生科负责统筹,学生会建立公安院校红色微信公众账号。不仅要充分发挥公安院校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还要从学生角度将党的教学思想和发展理念传播在微信朋友圈中。这种公安院校“民间组织”建立的红色微信公众平台也是公安院校学生思政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这种类型的微信公众平台具有自发性强、凝聚度高、信息易转发的特点[6]。必须注意,此种微信公众账号必须由学生处定期进行监管。与此同时还要选拔相应的技术人才和有此专业特长的学生管理员对微信公众账号进行技术维护。

综上,探索开发公安院校微信公众账号思政教育新途径,展现公安院校思想政治教育主体的权威性,加强网络舆情管理,真正发挥微信的应用价值,不仅能有效治理公安院校虚拟社会,而且最终能达到营造新时期公安院校的思想政治教育氛围的现实目的。

5 结束语

互联网技术飞速发展,微信等新媒体的广泛应用给公安院校的行政管理和教学工作带来了机遇和挑战,必须始终明确公安院校微信虚拟社会的阵地必须有效治理。在此基础上,不断探索、开发微信等新媒体在公安院校政治思想教育等其他方面的新功能,助力公安院校教育教学工作是我们公安智库必须攻克的课题。

参考文献

[1] 王存喜,戴钢书,陈虹.论“思政课微信教学平台”的本质、特征、功能、价值[R]. 攀枝花学院学报,2018.11.

[2] 王延隆,李俊奎.微信舆论场的生成、传播与舆情管控[J]. 湖北社会科学,2018.11.

[3] 张馨文.基于微信平台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D].南华大学,2015.10.

[4] 左安源,李栋祥. 基于新媒体时代高校微信公众平台思政教育功能的探索与实践[R].山东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8.04.

[5] 刘宏宇.新媒体对大学生思政教育的作用研究[J].学子(教育新理念),2013.10.

[6] 周海成.红色微信在大学生思政教育中的作用分析[D].新媒体思政,2018.515.

作者简介:

贺佳(1980-),女,汉族,辽宁北镇人,中国政法大学,硕士,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和关注领域: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公安信访、行政管理。

猜你喜欢
网络社会微信群治理
微信群于回肠膀胱造口患者出院延续护理的应用
基于“微信群”的大学生英语学习共同体建设
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变”与“不变”
浅析网络舆情治理
让“微信群”成为农村流动党员参加“两学一做”
数据+舆情:南方报业创新转型提高服务能力的探索
论网络社会舆论场的属性与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