丝裂霉素C抑制PI3K/AKT信号通路抗宫腔黏连SD大鼠子宫内膜纤维化的机制研究

2019-06-14 07:30潘嫱微郑加永夏淑琦陈玄宇沈晓露
实用药物与临床 2019年5期
关键词:纤维细胞宫腔内膜

徐 芳,潘嫱微,郑加永,夏淑琦,陈玄宇,沈晓露

0 引言

宫腔黏连(Intrauterine adhesions,IUA)是引起月经稀少、闭经、不孕及早期自然流产的重要原因之一,是不孕不育的首要宫腔病因[1-2]。子宫内膜功能随体内激素水平及月经周期发生周期性增生和脱落,其功能自主恢复主要依靠基底细胞转化,一旦子宫内膜基底发生损伤,造成腺体的大量丢失,刺激成纤维细胞的大量增殖,使大量胶原蛋白聚集形成瘢痕,最终形成宫腔黏连,对女性子宫会造成严重损伤[3-4]。抗宫腔黏连瘢痕生长的药物能大幅度降低宫腔黏连的发生率,提高其治愈率,将是宫腔黏连治疗方案中的突破点。丝裂霉素C(Mitomycin C,MMC)作为经典抗瘢痕形成药物,能有效抑制中外胚层细胞的异常增生,因此,MMC极可能抗宫腔黏连瘢痕形成[5]。本研究通过观察宫腔黏连对SD雌性大鼠子宫内膜的影响,以及MMC对其PI3K/AKT通道相关蛋白的作用机制,从而发现宫腔黏连的有效的治疗方法。

1 材料与方法

1.1 实验动物与分组 选用健康清洁级的雌性SD大鼠40只,9~10周龄,体重约220~240 g,适应饲养1周后,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模型组、实验组1、实验组2,每组10只。

1.2 实验仪器及试剂 ELx808IU酶联免疫检测仪(US,Bio-Tek),蛋白电泳及转印仪(US,Bio-Tek),丝裂霉素C注射液(浙江海正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19999025),IGF-I(长春金赛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S20050024),石蜡切片机(Leica,型号2235),体视学显微镜(Leica,型号m205FA);图像分析系统Image-Proplus5.1(Media Cybemetics Inc.USA,型号41N5100-44800),投射显微镜(HITACHI,JAPAN,型号H-7500),LAS1000 CCD曝光检测系统(Fujifilm,Tokyo,Japan),兔抗PI3K多克隆抗体(Abcam,ab32089),兔抗AKT多克隆抗体(Abcam,ab179463),兔抗Bcl-2多克隆抗体(Abcam,ab32124),兔抗Bax多克隆抗体(Abcam,ab232479),兔抗IGF-I多克隆抗体(Abcam,ab232479),无水乙醇溶液(国药集团化学试剂有限公司),伊红染液水溶性(珠海贝索生物技术有限公司),苏木素染液(珠海贝索生物技术有限公司),中性树胶(Solarbio)

1.3 模型制备 适应饲养1周后开始对模型组、实验组1、实验组2大鼠制备宫腔黏连模型。宫腔黏连模型制备参考相关文献[6-8]:用阴道涂片法确定雌性SD大鼠动情期,腹腔注射水合氯醛,经腹部中线切口暴露右侧子宫,子宫中下段做3 mm的纵向切口,用21号刀片刮除子宫内膜直至宫壁明显粗糙,清洗后缝合切口,构建宫腔黏连模型。术中及术后3、5 d,模型组大鼠不做任何处理。实验组1大鼠在术中给予1 mg/ml丝裂霉素C敷刮伤区域5 min,术后3、5 d分别用1 mg/ml的丝裂霉素C 0.2 ml进行宫腔灌注。实验组2大鼠在实验组1的用药基础上,再给予雌激素口服进行治疗。对照组为正常雌性SD大鼠,不做任何处理。各组大鼠均于术后21 d处死,取出子宫组织。

1.4 检测方法 各组大鼠用2%戊巴比妥钠腹腔深度麻醉(0.2 ml/10 g),剪开腹腔,取出子宫组织剪碎,一部分子宫组织用0.1 mol/L的PBS(pH 7.4)液30 ml冲洗,经4%多聚甲醛固定48 h后常规石蜡包埋,连续切片(厚约4 μm)贴附于防脱载玻片上,60 ℃烤箱过夜干燥备用。一部分子宫组织迅速放入冻存管,存于-80 ℃冰箱进行Western blot检测。

1.4.1 HE染色 石蜡切片65 ℃烘烤2 h;二甲苯Ⅰ脱蜡15 min;二甲苯Ⅱ脱蜡15 min;二甲苯Ⅲ脱蜡15 min;无水乙醇Ⅰ10 min;无水乙醇Ⅱ10 min;95%乙醇Ⅰ8 min;95%乙醇Ⅱ8 min;85%乙醇7 min;75%乙醇6 min;65%乙醇5 min;苏木素染色8 min,流水冲洗3 min;0.1%盐酸酒精分化2 s,流水冲洗3 min;氨水反蓝2 min,流水冲洗3 min;伊红染色8 min,流水冲洗3 min;70%乙醇脱水2 s;80%乙醇脱水2 s;95%乙醇脱水2 s;无水乙醇脱水2 s;二甲苯Ⅰ、Ⅱ透明各10 min;中性树胶封片。HE 染色通过普通光学显微镜于400×物镜下采图,以观察子宫组织细胞纤维化程度。

1.4.2 Western blot检测 从-80 ℃冰箱中取出子宫组织,加入蛋白裂解液提取总蛋白,Bradford蛋白定量法对蛋白浓度进行测定,取100 μg总蛋白进行SDS-PAGE检测,电泳后转膜,5%脱脂牛奶封闭1 h,分别加入p-AKT、p-PI3K、Bcl-2、Bax抗体(浓度1∶1 000),4 ℃摇床孵育过夜,洗膜,膜与HPR标记的抗体孵育1 h,ECL显色,X胶片显影。以GAPDH为内参,分析相关蛋白的光密度值。

2 实验结果

2.1 MMC对各组宫腔黏连大鼠子宫内膜组织形态的影响 对照组大鼠子宫组织HE染色可见子宫内膜的黏膜层为单层柱状上皮细胞,黏膜下层可见大量腺体和血管,以及少量成纤维细胞,未见明显炎性细胞。模型组大鼠HE染色可见细胞结构紊乱,大量单层柱状上皮细胞被上皮细胞覆盖,黏膜下层腺体数量减少,细胞成纤维化增生增加。实验组1、实验组2大鼠HE染色可见细胞结构轻度紊乱,出现部分成纤维增生细胞,单层柱状上皮细胞增生明显,腺体数量有不同程度增加,与模型组比较,细胞胞浆及细胞核染色程度较浅,细胞成纤维化增生数量明显减少,其中以实验组2大鼠最为显著。见图1。

图1 MMC对各组宫腔黏连大鼠子宫内膜组织形态的影响

2.2 MMC对各组宫腔黏连大鼠子宫组织中PI3K/AKT通道相关蛋白的影响 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大鼠子宫组织中p-AKT、PI3K、Bcl-2蛋白均显著升高,Bax蛋白表达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模型组比较,各实验组大鼠p-AKT、PI3K、Bcl-2蛋白均显著降低,Bax蛋白表达显著升高(P<0.05);且实验组2大鼠p-AKT、PI3K、Bcl-2蛋白含量明显低于实验组1,Bax蛋白含量明显高于实验组1(P<0.05)。见表1、图2。

图2 MMC对各组宫腔黏连大鼠PI3K/AKT通道相关蛋白的影响

表1 MMC对各组宫腔黏连大鼠PI3K/AKT通道相关蛋白的影响

注:与对照组比较,*P<0.01;与模型组比较,#P<0.05;与实验组1比较,△P<0.05

3 讨论

宫腔黏连是宫腔损伤后继发感染引起子宫内膜基底层细胞损伤,成纤维细胞过度增殖,形成瘢痕,最终形成宫腔黏连。宫腔黏连会引起患者月经周期紊乱,甚至闭经,对患者受孕及孕期造成严重影响[9-10]。有研究认为,减轻对子宫内膜的损伤能有效降低宫腔黏连的发生率[11]。目前,临床上常采用宫腔镜下宫腔黏连分离术对黏连组织进行分离,并剥离增生瘢痕组织,暴露内膜基底层及腺体[12-13]。术后可放置宫内节育器、Foley导尿管、COOK球囊等将分离后的两侧宫壁病灶区隔开预防再次黏连[14]。研究发现,宫腔镜宫腔黏连剥离术后给予激素治疗,可刺激基底层细胞及腺体增生迁移,能有效降低宫腔黏连的发生率,改善患者月经状况[15-17]。目前,治疗宫腔黏连主要通过促进子宫内膜细胞增殖,但通过促进黏连使成纤维细胞凋亡抑制宫腔黏连的研究较少。PI3K/AKT通路参与多种生物信息的传导,参与调控细胞周期、启动凋亡和细胞侵袭性等。PI3K主要由p85和p110组成,受多种细胞分子和理化因子激活,从而激活下游因子AKT。AKT是PI3K/AKT信号转导通路的核心,下游因子有NF-κB、VEGF、FOXO、BAD、mTOR、Bcl-2等,参与多项生物学事件,调控细胞存活及凋亡等。有研究发现,抑制PI3K/AKT信号通路可有效降低宫腔黏连的发生率,而MMC可通过抑制PI3K/AKT信号通路诱导细胞发生凋亡[18]。研究证实,MMC可诱导子宫内膜腺上皮细胞凋亡。MMC抗代谢、抗增殖,能有效抑制细胞增殖,尤其是抑制成纤维细胞增殖,可抑制成纤维细胞形成胶原蛋白,很大程度上降低了黏连的发生率[19-20],其作用机制与通过抑制PI3K/AKT信号通路有关[21-22]。已有研究发现,雌激素可显著降低卵巢早衰大鼠相关的ERβ、PI3K、AKT及mTOR、mRNA含量,这与上调PI3K/AKT和mTOR信号通路相关基因和蛋白表达水平有关;亦有研究发现,雌激素可直接激活信号通路,促进细胞增生,下调子宫内膜癌组织中PR表达[23-25]。

本研究结果发现,模型组大鼠子宫组织形态细胞结构紊乱,大量单层柱状上皮细胞被上皮细胞覆盖,黏膜下层腺体数量减少,细胞成纤维化增生增加;两个实验组大鼠细胞结构轻度紊乱,出现部分成纤维增生细胞,单层柱状上皮细胞增生明显,腺体数量具有不同程度增加,说明MMC可抑制成纤维细胞增生,促上皮细胞再生及腺体恢复。本研究通过Western blot检测MMC对宫腔黏连大鼠子宫组织中p-AKT、PI3K、Bcl-2蛋白表达的影响,结果发现,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大鼠p-AKT、PI3K、Bcl-2蛋白均显著升高,Bax蛋白表达显著降低。实验组2大鼠p-AKT、PI3K、Bcl-2蛋白含量明显低于实验组1,Bax蛋白含量明显高于实验组1。进一步说明MMC联合雌激素通过诱导相关受体将酪氨酸蛋白酶激活,诱导PI3K活化,通过信号传导至AKT,激活AKT,AKT中的PH结构可以特异识别PI3K产物,二者的高亲和力使AKT向细胞膜聚集,进一步激活。AKT进入胞质胞核影响细胞因子如BAD、mTOR、Bcl-2等,引起后续的细胞凋亡。

综上所述,本研究通过建立SD大鼠机械损伤宫腔黏连模型,在动物实体水平验证MMC对宫腔黏连大鼠PI3K/AKT信号通路的调节作用,通过抑制PI3K/AKT信号通路相关蛋白诱导子宫内膜中成纤维细胞凋亡,降低胶原蛋白分泌,降低宫腔黏连的发生率,为后期在细胞水平分析MMC抗纤维化及评估药物安全性提供支持。

猜你喜欢
纤维细胞宫腔内膜
牛子宫内膜炎病因与治疗
中重度宫腔粘连患者行宫腔粘连切除术后治疗效果与生活质量分析
Tiger17促进口腔黏膜成纤维细胞的增殖和迁移
滇南小耳猪胆道成纤维细胞的培养鉴定
你真的了解子宫内膜息肉吗
多次人流可导致宫腔粘连致不孕
超声结合宫腔造影在诊断宫腔粘连中的应用探讨
三维超声在颈动脉内膜剥脱术前的应用价值
胃癌组织中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19和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受体4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两种制备大鼠胚胎成纤维细胞的方法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