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进养老院的另一种美好

2019-06-15 08:46韩梅
金秋 2019年23期
关键词:养老院祖国教授

文/韩梅

杨绛先生一百周岁时发表过这样一段感言:“我们曾如此渴望命运的波澜,到最后才发现,人生最曼妙的风景,竟是内心的淡定与从容;我们曾如此期盼外界的认可,到最后才知道,世界是自己的,与他人毫无关系。”用杨绛的这段话来形容这一对教授夫妇是最为贴切的。

他们是我在养老院的诗歌朗诵班里认识的。

结识这两位老人,是我的幸运!在他们的身上,我看到了人生的暮年,应该如何淡定从容地生活;如何客观、理智、冷静地为明天做好选择。

同时,也看到了住进养老院的另一种美好。

这对教授夫妇的两个儿子都不在身边。他们在正式入住养老院之前,是从所居住的部队干休所慕名来到这所养老院考察并试住一个月的。

在试住期间,范教授突然心脏病发作,他的心率每分钟只有三十多次。养老院的工作人员第一时间,一路绿灯把老人紧急送往医院抢救,并且帮助垫付押金,和主治医生联系安排手术,通过绿色通道及时挽救了教授的生命。

在此后的两天三夜里三个工作人员、一个司机全程陪同范教授,一直到老人度过生命的危险期。

这件事坚定了教授夫妇离开条件优越,住了十几年的干休所,搬进养老院的决心。

这所知名的养老院很像一个高档的住宅区,四栋十二层高的建筑楼群既现代又时尚。院内景观不言而喻,服务设施一应俱全,娛乐活动安排的满满当当。

一所新型的养老机构让我们眼前一亮。

在养老院的诗歌朗诵学习班里,这些老人们或拄着拐杖、或坐着轮椅按时按点地来到课堂。他(她)们安静地坐在座位上,戴上眼镜或助听器,拿出早已准备好的笔记本,一个个像小学生一样认真地听辅导老师子澜讲课,并各自朗诵提前准备好的作品。

当听到他(她)们用不再年轻的声音朗诵“在追梦路上收获希望”;“每一天,我把感恩写在花间,是对生命最好的回报”;“在变老的路上,我们一定要变得更好”时,我的内心感慨万千:这是一群怎样的老人啊!把黄昏过成了黎明,把晚年的生活过成了一首首诗……

紧接着范教授又朗诵了我的作品:《不老的戈壁女兵》。他苍劲宏厚的音色,对文字准确而又张弛有度的情感处理非常到位。听了老人的朗诵,我止不住热泪盈眶,在内心既向这位可敬的老兵致敬!又为自己的作品能得到一位德高望重的老教授喜爱而欣慰。

范教授的老伴刘教授1935年出生于安徽蚌埠。她把小时候的记忆都定格在了战乱时的逃亡中,定格在了她坐在箩筐里,被父母用一根扁担挑着赶路的艰难行程中……

刘教授的父亲是一位汽车司机,在那个年代这是一个技术活,基本上保证了一家人能够简单的生存,但是无法供孩子上学。

刘教授从十一岁开始做童工,一直到祖国解放后,她白天继续做工,晚上读夜校。十六岁时她凭借自己的聪慧和刻苦努力,当然还有政府对童工的支持,顺利地考上了初中、高中、一直考到西北大学数学系。

我开玩笑地说:“阿姨,您真棒!您是为了爱情来的西安吗?”她笑道:“其实我从一个很幼稚、而且一无所知的童工,能上初中,高中到大学,在每一个关键时候都是政府和组织在帮助我,老师也不断教育我用一颗红心,随时接受祖国的挑选。一直到大学毕业,也是接受组织的安排,到了第四军医大学物理数学教研室工作,这才认识了范同志。”

八十四岁的刘教授,不愧是名牌军医大学的老师,她讲话时逻辑思维很强,思路清晰,头脑冷静,语速不紧不慢。她在和我叙述往事的时候,两次说到“一颗红心,随时接受祖国挑选。”

说到老伴,她用了很有时代感的称谓“同志”,并用短短的几个字概括了范教授的为人:“老实厚道,话不多,肯钻研。”

这不正是解放初期,中国知识分子的真实写照吗!

斯斯文文的范教授出身于知识分子世家。他的父亲是一位爱国进步人士,曾在伪监察院的审计部工作。祖国解放时,父亲拒绝去台湾,并在动荡时刻领导了护部安全工作,保证了整个部门对新中国的安全移交。新中国成立后,其父曾由当时的政务院副总理董必武同志安排,到中央人民政府财政部工作。

新中国成立伊始,内忧外患,百废待兴。大批的有志之士和应届毕业生都投入到了祖国的建设事业中。

品学兼优的范教授从北京大学物理系毕业后,被分配到国防部总参第五研究院,参与“两弹一星”的研发工作。然而因为国际局势影响,导致许多工作无法正常开展。同时,为了加强西部建设,为军队培养人才,范教授又被调到第四军医大学数理教研室任教。

在军医大学任教期间,认真踏实、肯钻研的范教授深深地体会到一个学物理的,在专业医科大学教学中的不足。他边教边学,并根据人体的血液循环系统,结合临床高血压、冠心病等常见病的多发和血管、血液的关系,受中医辨证的启发,开始研究血液流变学。最后竟然在这一领域颇有建树,和国内知名专家合作撰写,由他主编出版了《血液流变学基础与临床》专著。

两位教授的晚年生活仍然十分忙碌,我问刘教授,“你们在养老院里觉得内心孤单吗?”刘教授说:“每天忙忙碌碌的,没有时间孤单。当初,孩子们坚决不同意我们来养老院,但是经历了老伴的生死考验后,我们感觉到,在养老院里有一个规范的系统在保障我们的生活和生命。我们的精神生活也很丰富,真的非常好!”

的确,夫妇俩每天想做饭了有厨房,不想做饭去食堂,闲暇时间学唱歌,学朗诵,上网聊天看电视。如酒店一般干净整洁的居室里还有生机勃勃的鲜花相伴。

从这对教授夫妇漫长的人生经历中,我看到了一种精神的永存!看到了经过岁月打磨后的淡定与从容!生活如画,这不正是我们所期待的幸福吗!

正如他们在诗里所朗诵的那样:“变老的时候,一定要变好,要变到你认为的最好,就像春来花开,绽放最美的姿态,犹如瓜熟蒂落,画出美丽的弧线。慢慢挥洒最后的光,渐渐释放最后的香……”

猜你喜欢
养老院祖国教授
田教授种“田”为啥这么甜
刘排教授简介
日本Sakuragien-青森养老院
把幼儿园搬进养老院
我和我的祖国
对祖国唱出爱
我和我的祖国
In My Next Life
我爱我的祖国
Love Counts More爱心可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