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探究三则

2019-06-17 05:56马松茂
课外语文·中 2019年5期
关键词:黎民武王璞玉

马松茂

古诗、对联、元曲中有不少“半”字用得十分巧妙。这些“半”字往往非实指数量,而是借其没有确定范围的特点,营造含蓄优美的艺术氛围。

“百姓”原来指王侯

在周代之前,只有贵族才有姓,普通老百姓是没有姓的,因此那时的“百姓”是指贵族和王侯,“百”是概数,言其多,所以众多的贵族和王侯合称为“百姓”。《尚书·尧典》中说:“九族既睦,平章百姓。”“平章”是“辨别”“彰明”的意思。这句话的意思是:“九族既然已经和睦了,接下来就该辨别诸侯百官,彰明各自的职责了。”

春秋后期,各诸侯国之间征战不休,进入乱世,介于贵族和庶民之间的士阶层的地位开始上升,宗族逐渐衰落,“百姓”开始失去贵族的意义,地位与庶民相当。战国之后,“百姓”开始泛指平民。

“百姓”指王侯贵族的时候,常常与“黎民”相对而言,“黎民”就是现在的老百姓。为什么叫“黎民”呢?这有两种解释。一种说法是,黎者,众也,因百姓众多而称为“黎民”。另一种说法是,“黎”是“黧”的通假字,指黑色,“黎民”又称“黎首”,脸部是黑色的,这是指受过黥刑的犯人。“黥刑”又称“墨刑”,指刺刻面额,用墨染成黑色。这部分人就被歧视性地称为“黎民”或“黎首”。

相应地,普通百姓则被称为“细民”。受过刑的犯人刑期已满,或者因立功而抵消刑期,就可以升为“细民”;同时,“细民”犯了罪也有可能成为“黎民”。慢慢地,二者之间的差别变得越来越小,“黎民”逐渐演变为普通百姓的通称。

“不倒翁”的前世今生

“不倒翁”是人们很喜欢的一种玩具,多用泥、布、纸等做材料,中坠铅块,画成童子、老翁、官吏,扳倒后能自动竖立起来,故又称“扳不倒儿”。清代史学家、文学家赵翼在《陔余丛考·卷三十三》中记载:“儿童嬉戏,有不倒翁。糊纸做醉汉状,虚其中而实其底,虽按捺旋转不倒也。”

关于“不倒翁”的由来,有这样一个故事。

韩非子在《和氏》中說,楚人卞和在楚山中得到一块璞玉,献给楚厉王。厉王派玉匠来看,玉匠说:“这是块石头。”厉王认为卞和骗他,下令砍掉卞和的左脚。厉王去世后,楚武王即位,卞和又把璞玉献给武王。武王叫玉匠来看,玉匠又说:“是块石头。”武王也认为卞和骗他,下令砍掉卞和的右脚。卞和见无人识宝,便怀抱璞玉,痛哭于楚山之下。楚文王即位后,得知此事,问卞和哭的原因。卞和说:“我不是悲伤脚被砍掉,而是悲伤这宝玉被当作石头,忠诚的人却被当作骗子。”文王知道原委后,便命玉匠将璞玉剖开。果然,石去玉现,文王高兴不已,命人将其制成玉璧,起名叫“和氏璧”。卞和这种不惜受刑坚持真理的精神,使楚文王大为感动,他称赞说:“卞和真是个扳不倒之翁也。”此后,“不倒翁”一词便流传后世了。

“视而不见”不是“看不见”

“视而不见”语出《礼记·大学》:“心不在焉,视而不见,听而不闻,食而不知其味。”“视”是看,“见”是看到。虽然睁着眼睛看了,却什么也没看进去。后多用这个成语来形容对看到的事物漠不关心、毫不重视。例如唐代韩愈《明水赋》:“视而不见,谓合道于希夷。”老舍《新文艺工作者对戏曲改进的一些意见》:“大家也并没有去深究此中的原因,只取了视而不见的态度,一任旧戏曲自生自灭,随它去吧。”

确实有这个东西存在,也确实是看见了,但是没有引起注意,如同没看见一样,只有这种情况才能说“视而不见”;对于不存在或并未看见的东西是不能说“视而不见”的。比如:“我们时常留心书店里有关市场经济理论的新书预告,却视而不见这方面书籍的出版。”作者想表达的意思是,只看到新书预告,却迟迟看不到新书出版。既然书还没有出版,读者根本看不到,怎么能说“视而不见”呢?作者显然是把“视而不见”误解为“看不见”了。这句话改起来倒很简单,只要把“视而”二字删掉,句子就通顺了。

猜你喜欢
黎民武王璞玉
琢琢磨磨璞玉匠心—钱建良玉雕作品欣赏
锲而不舍
国祭
问鼎
山坡羊·瞻仰毛主席纪念堂
问鼎
“武王攻击纣尸”的原由探析
看大唐歌舞
深山中的璞玉,最美小山村
安徽古村查济:藏在深山幽谷中的璞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