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平台在乳腺癌术后延伸护理中的应用

2019-06-20 07:37陈正红王凤霞胡成文
安徽医药 2019年7期
关键词:副反应医护乳腺癌

陈正红,王凤霞,胡成文

作者单位:中国科技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西区(安徽省肿瘤医院)门诊部,安徽 合肥 230031

乳腺癌具有住院时间短、院外康复期长特点,病人需要面临伤口的护理、患肢功能锻炼、日常自我护理及药物不良反应等问题,延伸护理给他们带来了希望。延伸护理最早在美国提出,延伸护理可以提高治疗效果、促进康复,帮助病人解决出院后的健康问题;缩短护患之间的时间、空间距离[1-2]。延伸护理的实施手段主要为电话随访、QQ聊天、信函、电子邮件、访视等[3-4]。随着社会发展,这些延伸护理模式已不能满足乳腺癌病人的需求[4]。智能手机的普及,使得微信成为人们方便快捷的新交流方式,它可为乳腺癌术后康复护理提供良好平台,在乳腺癌病人延伸护理中同样扮演着重要角色。我科自2015年2月起为了更好地满足病人需求,创建了“安徽省肿瘤医院乳腺外科医护患交流群”,取得了一定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选取2015年2月至2016年1月入住中国科技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西区的乳腺癌病人172例。纳入标准:(1)经组织病理学证实为原发性乳腺癌病人;(2)年龄≥18岁;(3)有良好的语言沟通能力;(4)病人本人或其家属能够使用微信;(5)自愿参与研究,并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1)有其他器质性疾病;(2)不配合或中途退出者。按照随机数字表,将172例病人分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86例。两组病人临床资料完整,年龄、临床分期、手术方式等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见表1。本研究符合《世界医学协会赫尔辛基宣言》相关要求。

1.2 方法

1.2.1护理方法 (1)观察组:出院时除进行常规出院健康宣教外,延伸护理小组利用微信对出院病人进行延伸护理。具体方法:①成立微信延伸护理团队。由2名主治医师和3名高年资主管护师组成,具有良好的沟通表达能力,并熟练掌握手机微信的各项操作功能及乳腺癌病人术后延伸护理的方法及知识。科室医护团队之间建立“头颈乳腺外科医护群”,方便大家彼此沟通交流。②申请微信公众号,将“安徽省肿瘤医院乳腺外科医护患交流群”微信公众号二维码及功能向病人及家属介绍,告知服务目的。③推广公众号,进行医护患、患患交流。科室医护团队各自在自己的朋友圈里宣传推广。在病人出院前再次帮助病人确认关注公众账号,同时告知其微信服务目的。④以多种微信服务形式向病人提供乳腺疾病健康知识教育。将“乳腺癌互助圈”“肿瘤时间”“丁香园”“医师报”等微信公众号中有关乳腺癌诊治的正面信息、科普文章转发给乳腺癌病人,诸如化疗常见副反应处理、手术切口换药处理、切口愈合情况、引流管拔管及护理、心理疏导、乳腺疾病基础知识、疼痛生活护理、饮食指导、功能锻炼等。小组成员每天保持朋

表1 乳腺癌病人172例一般资料

友圈在线并接受病人有关疾病咨询,解答病人间讨论的问题。化疗结束后10 d内重点关注病人化疗相关副反应及休息情况。同时邀请病人上传文字、语音、视频、图片等,展示锻炼效果,交流康复体会。⑤统计病人经常提问的问题,分门归类,总结后定期群里发送。选择开朗乐观的乳腺癌病人,在微信群中分享自己的诊疗经历、人生感悟。鼓励每位病人以积极的心态尽快回归社会。同时在群里预约挂号,等候入院床位。(2)对照组:填写个人资料调查表。由延伸护理小组进行常规出院指导,每次住院由延伸护理小组成员对病人进行乳腺癌相关知识的口头及书面形式的健康宣教,包括化疗的副反应、肩关节的功能锻炼。

1.2.2评估指标 (1)化疗副反应缓解情况评估:采用欧洲癌症治疗与研究组织编制的生活质量核心问卷(EORTC QOL C30)评估病人的生活质量,选择其中的化疗相关项目作为研究指标。观察恶心呕吐、腹泻、食欲改变等缓解恢复情况。采用标准化得分,若干预后标准分较干预前改善20分以上则定为显效,改善10~20分为有效,改善0~9分为无变化。(2)手术切口愈合情况:正常愈合:切口在出院1周内顺利愈合,无红肿热痛;延迟愈合:出院1~2周切口仍有红肿热痛、渗出;愈合不良:切口流液、化脓、痂下愈合。(3)患肢功能锻炼效果评价[5]:采用上肢功能测量仪测量患肢上抬高度与健侧肢体差值,外展及旋转角度。优良:患肢与健肢上抬高度差0~5 cm,外展达150~180°,肩关节活动度300~360°;一般:高度差为6~10 cm,外展达90~150°,肩关节活动度270~300°;差:高度差大于10 cm,外展小于90°,肩关节可活动度小于270°。

2 结果

2.1 微信应用情况观察组86例病人均加入“安徽省肿瘤医院乳腺外科医护患交流群”,其中病人本人73人,病人家属13人。每个微信群成员均通过群与医护团队成员进行沟通。前期有11例病人加入群,因年龄大、文化程度低等原因退群被排除在本研究之外。86例病人通过微信群提出了问题及寻求解答,共有651个问题,医护团队经分析后给予细化分类,发现这些问题主要涉及术后切开愈合情况、化疗副反应、手术区域及患侧上肢麻木等问题(表2)。医护团队成员针对病人提出的问题给予积极解答、回复,经过分析发现共性问题后编辑整理统一在群里发布。在微信群及公众平台中发布乳腺疾病健康宣教信息93条,主要涉及化疗并发症、手术并发症、如何乳腺自查、乳腺癌后续治疗等信息。微信群里病人之间也经常沟通交流,有一位微信名叫做“愉悦达人”的老师每天早晨编写一份“晨起自勉”日志,亲自语音朗读给病友听,与大家共享。另外,病人在群里提前与医护团队联系,联系住院床位。医护人员根据实际需求合理安排床位周转,经过一段时间的沟通交流及努力,预约床位较以往提前1 d。同时也避免病人盲目来院等待几天时间。

表2 172例乳腺癌病人提出问题分类

2.2 护理干预后两组病人化疗副反应缓解、切口愈合情况、上肢功能锻炼效果比较见表3。观察组病人在化疗副反应缓解、切口愈合情况、上肢功能锻炼效果等方面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乳腺癌具有住院时间短、院外后续治疗周期长等特点,乳腺癌病人手术治疗结束后回到家庭和社区后将面临后续化疗、放疗、分子靶向治疗、内分泌治疗等不良反应、伤口的护理、患肢功能锻炼、日常自我护理等问题。延伸护理显得非常必要。目前延伸护理的实施手段主要为电话随访、QQ、信函、电子邮件、访视等[3-4]。随着社会发展,这些延伸护理模式已不能满足乳腺癌病人的需求[5]。智能手机的普及,使得微信成为人们彼此之间方便快捷的新交流方式,它在乳腺癌病人延伸护理中同样扮演着重要角色。微信健康服务是应用现代化手机软件将文字、语音、图片、表情、视频等微信息传播给病人及家属,对病人进行全程健康教育指导。微信服务具有互动性,可以促进病人康复,增进医患关系的和谐。王兴君等[6]通过微信平台开展全喉切除术后延伸护理,提高了病人的自我护理能力、希望水平及幸福度,改善了临床症状,提高了生活质量。

表3 乳腺癌病人护理干预后两组化疗副反应缓解、切口愈合情况、上肢锻炼效果比较/例

本研究中观察组给予微信延伸护理服务,微信群医护团队成员通过已经开通的医护人员与病人之间交流微信平台随时随地指导病人,结果显示乳腺癌病人基于微信的延伸护理前后的行为改变明显不同(P<0.05),头颈乳腺外科通过微信发布有关乳腺癌病人治疗康复的信息93条,使病人对乳腺癌诊治及后续治疗有了进一步了解,同时微信群中约86.4%病人在非工作时间,医护团队及时回复,病人可以随时查看微信中相关知识,减轻了他们的焦虑恐惧。国内蒋春儿等[7]对152例病人进行了微信平台随访,通过微信群提出自身问题和疑惑,寻求帮助和解答,共有1 085个问题,其中工作时间内问题占11%,非工作时间提出问题达89%。说明通过微信群平台突破了空间、时间的限制,更利于沟通交流。微信延伸护理对乳腺癌病人真实有效,与对照组比较增强了病人对患肢功能锻炼康复知识的掌握。在微信群中有79次病人微信预约住院,医护根据院外候床人数,积极协调出院,平均每人减少院外等待时间1 d,结果虽然没有统计学差异,但是可能因为微信较电话随访、网上预约更方便些,利于整理相关信息,从而优化了工作流程,提高了工作效率。

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病人化疗副反应缓解、切口愈合情况、上肢功能锻炼效果均高于对照组,与李晓瑾等[8]研究结果一致。化疗可能导致女性提前闭经、月经不调和内分泌紊乱,引起脱发、指甲改变、体质量增加或减轻等,导致病人的自我认同感下降[9]。微信延伸护理与电话随访比较,可以有效减少信息遗漏和传递不准确的机会,及时与病人沟通交流,发现化疗不良反应及切口问题及时处理。甚至在不良反应发生之前提前干预,有力预防了相关并发症、副反应的发生。同时微信内容可随时调取、重复学习,加深病人印象,促进功能恢复。另外,微信延伸护理具有同伴间互相支持教育的作用,由于同是乳腺癌病,他们对自身疾病和护理问题有切身的感受。在微信教育中,病人可以一起交流康复锻炼近况、化疗副反应、心得体会。护士还可以让恢复良好的病人分享经验,进行同伴教育。本研究中一名微信友每天早晨编写一份“晨起自勉”日志,亲自语音朗读给病友听,其他微友积极参与,分享此刻心情,大家相互安慰、帮助、鼓励,气氛融洽,减轻了部分病人的负性情绪,引导他们以积极的心态,树立战胜病痛的信心和勇气。因此,微信延伸护理对病人康复治疗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同伴间的影响效果得以体现。

本研究样本量有限,随访时间3个月,是研究的不足之处;下一步将扩大样本例数,延长随访时间进一步深入研究。随着微信群人数的增加,微友们对信息需求的数量和质量也越来越高,需要构建专业团队,以提供更新的信息和知识,拓展延伸护理服务的深度和广度。

猜你喜欢
副反应医护乳腺癌
绝经了,是否就离乳腺癌越来越远呢?
工银医护无界卡一份对医护者的关怀
乳腺癌是吃出来的吗
Numerical simulation of flow separation over a backward-facing step with high Reynolds number
2018年全疆口蹄疫疫苗临床应用安全性结果分析
胸大更容易得乳腺癌吗
别逗了,乳腺癌可不分男女老少!
“医护到家”真能“到家”?
老年习惯性便秘的蒙医护理
中老年高血压病的预防及蒙医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