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润了华年(1)

2019-06-21 00:38
初中生世界·九年级 2019年5期
关键词:南桥一块钱烧饼

善,润了华年,醉了岁月。

每次回家,总要带一个烧饼到村头去看看外婆。和外婆共同品尝着松脆可口的烧饼,我心里总会洋溢一种幸福感,脑海中总会浮现儿时的回忆。

小时候家里穷,每次嘴馋了,就会偷偷溜到外婆家。外婆不管多忙,总会放下手中的活儿,从袋子里摸出一块钱到南桥去买一个烧饼,我吃大半儿,外婆吃小半儿。

记得那是一个快要开学的日子,我又偷偷溜到外婆家想去解解馋。

不巧的是,外婆下田摔了一跤,于是,外婆从身上摸出一块钱让我自己去买。

午后,烈日炎炎,知了许是被热过了头,也懒得叫唤了,我走走停停好不容易来到了南桥。到店门口的时候,身上已经大汗淋漓。

店门开着,炉子上空空如也。大爷刚刚躺下准备午睡,见我来了,赶紧招呼:“孩子买烧饼啊?”我有些歉意:“要不算了吧,就一个,你还得……”没等我说完,大爷已经洗好了手,从缸里捞出一抔面团,揉搓,拍打,捏团,包馅,压平,一气呵成。等到烧饼下炉,大爷已是满头大汗,汗水滑过他黝黑的脸庞,他的脸上如黄土高原一般沟壑纵横,但眼角的皱纹里却绽着淡淡的笑意,嘴角微微翘起,似乎有说不尽的欢乐。我过意不去,赶紧从袋子里掏出纸巾去为大爷擦汗,大爷一脸善意,笑笑:“不习惯,太香了,还是毛巾舒服。”

在等烧饼的间隙,大爷聊起他有个女儿和女婿都在上海海关工作,大娘去帮他们带孩子去了,但是大爷因为在这里住惯了,不想去。看到乡亲们吃他做的烧饼时那种享受的表情,大爷很有成就感。

烧饼出炉了,我赶紧把捏在手里已经被汗水浸透的一块钱递给大爷,大爷朝我摆摆手,特意挑了一个个大馅儿又多的烧饼用报纸包好,塞到我手里:“我做烧饼,可不光是为了钱……”

好一句不光为了钱。几十年如一日重复着同样的动作,只是为了让家乡人吃上松脆可口的烧饼,这难道不是一种善吗?

我双手捧着烧饼,走在回外婆家的路上。这时天气已不似刚才那般炎热,知了又恢复了往日的神气,唱着欢快的曲子伴我一路前行。

到了外婆家,我和外婆一人一半。看着外婆用她青筋暴起、老茧累累的手颤颤巍巍地一点一点地撕下烧饼,一下一下往嘴里送,然后用她那张牙齿全无的嘴巴慢慢磨的样子,我眼前又浮现出大爷充满善意的脸庞。

大爷几十年如一日的善举,似这炎炎夏日的一汪泉水,更似那陈了多年的一壶老酒,润了我的华年,醉了外婆的岁月。

点评

关注生活,提炼生活,反映生活,这是中学生写作的基本功,也是目標。本文小作者就很好地达成了这个目标,让我们习以为常的生活场景因这篇习作而生动鲜活起来。一位卖烧饼的老人为了邻里没去上海和家人在一起享受天伦之乐,而是在盛夏午后放弃休息专门为一孩子做一个烧饼。这是生活中实实在在的善,不做作,不矫情。从语言来看,本文记述流畅,描写细腻。比如,对老人做烧饼动作的刻画,“揉搓,拍打,捏团,包馅,压平”,体现了对生活原貌的细致观察和真切理解。

总之,对生活的尊重,让本文有情,有趣,有味。 (丁国林)

猜你喜欢
南桥一块钱烧饼
还钱
一块钱
南桥河,家乡的河
又唱黄桥烧饼歌
你说风雨中,一块钱算什么
买烟
美丽的南桥
烧饼比油条更少油吗?
时光隔山海(一)
时光隔山海(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