膀胱乳头状尿路上皮肿瘤中CD44v6与CK20的表达情况及其临床病理意义

2019-06-22 01:58郑建瑞林茂华通信作者李婷毛瑛玉
医疗装备 2019年10期
关键词:尿路乳头状上皮

郑建瑞,林茂华 (通信作者),李婷,毛瑛玉

福建医科大学附属闽东医院病理科 (福建宁德 355000)

膀胱乳头状尿路上皮肿瘤多依靠上皮细胞形态学明确诊断,而经免疫组化分析有助于降低误诊风险,而免疫组化标记项诸多,如CD44v6及CK20等[1]。其中CD44v6在多种恶性肿瘤细胞的发生、发展中均有表达,而CK20则是最近几年发现的肿瘤标志物,了解其分布模式有助于了解并评估膀胱恶性肿瘤的发展程度[2]。本研究旨在探讨膀胱乳头状尿路上皮肿瘤中CD44v6与CK20的表达情况及其临床病理意义,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6年6月至2018年5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膀胱乳头状尿路上皮肿瘤患者54例作为研究对象,男44例,女10例;年龄20~93岁,平均 (64.04±15.09)岁;肿瘤直径0.55~4.45 cm,平均 (1.25±0.29)cm。患者均在我院接受手术治疗及术后病理检查;对本研究内容知情同意,自愿参与,并同医院签订知情同意书;排除膀胱乳头状尿路上皮肿瘤以外的其他肿瘤、传染性疾病、凝血障碍患者。

1.2 方法

所有膀胱乳头状尿路上皮肿瘤样本均经中性甲醛 (浓度10%)溶液固定后,经常规手段脱水,再行石蜡包埋,标本经连续切片后,放在显微镜下开展光镜研究。经免疫组化法(Elivision TM super,迈新,按照试剂盒说明书完成检验操作)检测CD44v6、CK20表达情况[3]。操作人员均遵循无菌操作原则完成肿瘤样本制片、病理染色等操作。

1.3 临床评价

根据阴性 (-)、弱阳性 (+)、中等阳性 (++)及强阳性 (+++)评估CD44v6及CK20在肿瘤细胞中的表达情况及肿瘤病理特征,其中肿瘤病理特征按照病理分级、临床分期、肿瘤直径分布情况进行分析。CD44v6阳性表达情况:阴性 (-),胞质内无任何棕黄染色颗粒,或仅见表面伞细胞中存在染色颗粒;弱阳性 (+),肿瘤细胞内存在染色颗粒者不足30%;中等阳性 (++),阳性染色肿瘤细胞数量占总数的比例超过30%,但不足60%;强阳性 (+++),阳性染色肿瘤细胞数量占总数的比例超过60%。CK20阳性结果判断标准:阴性 (-),细胞浆内无任何染色颗粒,或个别散在分布染色细胞;弱阳性 (+),表面伞细胞分布染色颗粒;中等阳性 (++),阳性染色细胞在表层以外组织有所分布,且数量不足30%;强阳性 (+++),阳性染色细胞在表层以外组织有所分布,且数量超过30%。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17.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男性患者CD44v6的阳性表达率为75.00% (33/44),稍低于女性患者的80.00% (8/1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男性患者CK20的阳性表达率为36.36% (16/44),稍低于女性患者的40.00% (4/1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低度恶性潜能乳头状上皮肿瘤患者CD44v6的阳性表达率为100.00%(11/11),高于尿路上皮癌 (高级别)患者的54.55% (12/2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低度恶性潜能乳头状上皮肿瘤患者CK20的阳性表达率为9.09% (1/11),低于尿路上皮癌(高级别)患者的45.45% (10/2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其余病理分级间CD44v6、CK20阳性表达率两两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见表1。

表1 CD44v6、CK20表达情况 (例)

3 讨论

在泌尿系统肿瘤中,膀胱癌发病率居首位,多为表面型肿瘤,具有复发率高、侵袭力强及易耐药等临床特点,治疗难度较大,其生存率与病理分级有关。近几年来,肿瘤分子标志物的检测是诊断肿瘤,尤其是恶性肿瘤的有效措施,现已有研究报道 PCDH17[4]、GATA-3、CD44v6[5]及 HER2[6]等均可作为肿瘤标志物,可通过了解此类肿瘤标志物在肿瘤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判断肿瘤病理特征,如病理分级及临床分期等。其中,CD44v6在大多数上皮肿瘤中均有表达,如呼吸道、生殖道及皮肤肿瘤等,尤其在CD44v6检测标本属于原发性鳞状上皮性恶性肿瘤,且伴有淋巴结转移的情况下,其呈强阳性表达[7]。而膀胱癌细胞多源自CD44v6亚群等细胞,故通过检查膀胱癌中CD44v6表达情况,有助于判断肿瘤组织的发生、发展。而CK20多可在膀胱尿路上皮表面伞细胞中见到,其阳性表达情况可能与病理特征有关[8]。

本研究中,男性患者与女性患者的CD44v6、CK20阳性表达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0.05);低度恶性潜能乳头状上皮肿瘤患者与尿路上皮癌 (高级别)患者CD44v6、CK20阳性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其余病理诊断两两CD44v6、CK20阳性表达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但需要注意的是,内翻性乳头状瘤属于良性肿瘤,低度恶性潜能乳头状上皮肿瘤属于交界性肿瘤,而尿路上皮癌则属于恶性肿瘤。本研究证实,当肿瘤细胞中检出CK20为阴性时,提示该肿瘤病灶为交接性病变,仅 CK20阳性,提示该肿瘤病灶为癌性病灶,而CD44v6阴性,则提示该病灶为癌性病灶;当肿瘤细胞检出CD44v6阳性,同时检查CK20(阴性或阳性均可),提示该肿瘤病灶无法判断良恶性,反之亦然。

总之,了解膀胱乳头状尿路上皮肿瘤中CD44v6及CK20的表达情况,有助于分析其病理诊断及良恶性;但本研究存在样本量较小、研究时间短等局限性,如有必要可联用其他肿瘤标志物,或扩大样本量,或延长研究时间,以进一步了解CD44v6及CK20表达情况及临床病理意义。

猜你喜欢
尿路乳头状上皮
不同通道经皮肾镜治疗上尿路结石的研究进展
微信授权式教育在尿路造口患者并发症预防中的应用
SUMO4在甲状腺乳头状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CXXC指蛋白5在上皮性卵巢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50例面颈部钙化上皮瘤误诊分析
卵巢上皮性癌组织中PITX2和β-catenin蛋白的表达
乳头状汗管囊腺癌一例
FHIT和PCNA在膀胱尿路上皮癌中的表达及相关性
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的CT诊断及鉴别诊断
更正声明